收藏 分享(赏)

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doc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00980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尺短寸长: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讨论如何选择污泥的技术路线?如何比较各种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的技术与经济?对于这两个问题,目前,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即将于 10 月 16-17 日召开的 XX 水业热点论坛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做为我国最早从事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先后完成了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唐山西郊污水处理二厂污泥堆肥项目、XX 大兴庞各庄污泥销纳场项目、太原河西北中部污水厂污泥堆肥项目、洛阳瀍东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烟台莱山污水厂污泥堆肥项目等一大批市政污泥堆肥项目,以及天津石化供排水厂污泥堆肥项目等工业污泥堆肥项目。9 月 7 日,机械科学

2、研究总院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王涛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尽管目前许多新的污泥处理技术出现并不断发展,但就工业化推广应用来看:堆肥和热干化焚烧仍然是目前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其中堆肥因其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更适合我国大多数地方的实际情况。现有堆肥技术还存在哪些问题呢?王涛认为,堆肥占地面积较大,一些中心城市,就对堆肥望而却步了。另外一点就是堆肥项目中臭气污染相对来讲不易控制,这也和占地面积大带来除臭空间大有关臭气不易收集和处理,除臭成本较高。所以,未来堆肥技术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放在开展空间压缩与封闭方面。这种压缩要求从工艺或从建筑形式上作出根本性变革,才能实现占地面积成倍缩

3、小,比如说建设多层厂房。另外一个是除臭,应该在封闭空间的前提下,在工艺设计中纳入除臭系统,并充分考虑除臭成本。若能做到以上两点,堆肥技术,应该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技术,我们也正在朝向着这方面努力。王涛将热干化技术和堆肥技术做了比较。热干化技术包括焚烧也是不错的技术,占地面积、减量化、无害化等方面优势突出,但投资和运营成本比较高,可能应用仅限于占地面积要求较高的地区。另外,国内做的比较多的电厂混烧技术,其运行成本不是很高,但是,混烧技术应用是有问题的,一方面,污泥的燃点和化学染料的燃点不一样,因此对设备的影响还是有的;另外,就是污泥产生的尾气要复杂的多,因此利用原有尾气净化系统进行后期处理存

4、在问题,如果改造这块,将极大增加成本。此外这种方法被认为是一些环保不达标电厂“戴环保绿帽子”的典型做法,有关混烧立法的缺失,使得选择该方法进行污泥处置的投资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王涛介绍,国内最早的一批污泥处置项目是在国家九五攻关计划支持的三个示范项目,一个是密云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由 XX 环科院承担。另外两个,是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承担的:唐山西郊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项目和秦皇岛东部污水处理厂污泥热干化项目。目前这三个项目只有一个还在运行,就是唐山西郊项目。该项目保持着中国污泥堆肥运行时间最长的记录,到现在已经运行了超过 13年,而且设备都是最初的设备,没有更新过。此外,它也是国内最早将污泥按

5、照国家标准规范应用在农业领域的项目,该项目完成了三年的大田试验,申请了肥料商标。项目的运行费用,不包括制肥部分 50 元左右。如果计算制肥成本,制造复混肥需添加化肥,成本相对较高;制造有机肥颗粒则仅需要增加造粒成本。能够保证十几年的运行,运行费用低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是技术可靠、设备“皮实”。当年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在秦皇岛和唐山做的两个项目,一个是热干化,一个是堆肥。谈到热干化,王涛说,“就热干化技术本身,存在很多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占地面积节省,集成化程度高,无害化效果好,臭气污染控制相对较容易,适合大型项目;但是它的投资和运营费用相对来讲非常高,吨泥处理成本最低也超过 200 元,若采用

6、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则可高达 300-400 元,目前堆肥系统最高不会超过 100 元。而且还有投资成本,差距也很大。”“还有一点,热干化技术从原理上并不难实现,通过直接或间接方法,实现热量转换,将水分从污泥中蒸发出去即可。但是,污泥产生的粉尘是 St1 级的爆炸粉尘,主干燥器、粉尘收集和处理装置、造粒和最终处理装置均有潜在的粉尘爆炸的危险。在欧美已经发生了多起干燥器爆炸、着火和附属设施着火的事件。因此对系统控制要求比较高,实现完全国产化难度较大,进口设备要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很多措施加以保障。”从中国国情来讲,国内市政污水处理厂现在已经有1500 多座,每天产生污泥大概是 10 万多吨,而且这个

7、数字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长,如果包括工业污泥、河道清淤、给水厂污泥这一数字是惊人的。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合理配置,成为决定我国能否快速提高污泥处置率的关键。因此在用地紧张地区采用可靠完善的热干化系统,在其他地区采用封闭化堆肥系统是解决目前我国污泥问题的现实路线。此外,王涛还特别指出对堆肥技术普遍存在的误区:一是堆肥就是将污泥制成肥料施用到土地中。其实“堆肥”来源于英语 composting,译为堆肥化,是指一个生化反应过程。至于堆肥完成后,成品的去处,则需要根据物料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指标,最终确定是农用、绿化还是填埋。二是堆肥存在重金属问题。重金属物质极难转化,对于干化、焚烧或其他处理方式也同样存在着一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加强源头控制和加强成品检测,将重金属污染限制在可以控制的一定范围之内即可。到底哪种技术更适合?专家们各有各的说法。不同的技术方向带来不同的结果,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各种技术已不乏实践,技术路线逐步将走向清晰。我们也期待着XX 水业热点论坛能够带来更明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