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探析 摘 要:该文结合目前中职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提出个人见解,以促进中职学生更好就业,提高就业稳定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 就业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59-01 中职学生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他们深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为社会大众提供各种技术与服务,传播行业知识与理念。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中职学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中职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该文结合调查对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 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为充分了解中职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2、,选取了300名中职学生进行调查,从求职时影响因素、选择用人单位时影响因素、希望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及求职路径选择等方面利用多因素选择,对影响最多及最重要因素进行调查。针对此情况,本文主要采用多重响应分析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判断。 1.1 学生求职影响因素 对于求职影响因素,本文从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外貌形象、工作经验、面试表现、人际交往能力、综合素质、性别、专业对口、是否本地户口、才艺特长、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党员团员、学校老师推荐、性格、与用人单位领导的关系、其他等几个方面,由被调查者选出三项并排序。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专业技能水平在求职中最为重要,其次为是否有职业资格证
3、书、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1.2 选择用人单位时看重因素 对于选择用人单位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工资水平及福利、单位所在地区、单位性质和规模、有无发展机会、对工作是否有兴趣、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和舒适性、专业对口程度、老师意见、父母意见、其他等几个方面,由被调查者选出三项并排序。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在选择用人单位时工资水平及福利最为重要,其次为发展机会、工作稳定性。 1.3 希望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因素 对于希望了解用人单位信息因素,本文从单位性质和规模、单位主营业务和发展前景、工资福利水平、具体工作部门和岗位信息、单位用人要求、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无培训机会、其他等几个方面,由被调查者
4、选出三项并排序。多重响应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在了解用人单位时工资水平及福利最为重要,其次为单位主营业务和发展前景、单位性质和规模。这一点和选择用人单位时所看重因素有相同之处。 1.4 求职渠道 对于求职路径选择,本文从老师或学校推荐、校招应聘、社会应聘、网上应聘、职业中介和人才市场、父母亲友介绍、自己创业、其他等几个方面,由被调查者选出三项并排序。通过调查统计,中职学生的求职途径主要是通过社会招聘,其次为老师或学校推荐、校园招聘。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中职学生的个人特点、成长经历、对就业单位的认识,就业渠道等诸多因素都是影响中职学生就业的因素。而大部分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推荐信奈度极高,
5、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学校应该积极和外界联系,寻找更多的合作企业单位,安排毕业生实习或工作,这对中职学生就业影响深远。 2 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管理问题 中职学校作为教学培训机构,它的就业指导是主要是针对在校学生和应届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咨询与服务,职业规划,使他们在毕业时作出正确的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经过走访调查,有些职业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就业办公室,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但大多就业指导人员都是工作量比较少的专业教师或者是行政人员兼职,工作内容也只是停留在为毕业生办理毕业派遣证,档案盖章等事物。也有些中职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却是让公共课的教师自己选择这
6、些课上,以满足或增加工作量,课程内容也只是从宏观上给学生讲一些就业方面的指导方针,理论,偶尔举一些例子,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收获。据了解,中职学生想获得一些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对他们就业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职业指导。 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心态问题 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在1620岁,处于心智成熟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心理还比较脆弱。然而他们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和就业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压力,如招聘单位觉得他们学历低往往不录用他们;学习能力差,中学阶段结束才会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同时很多家庭结构不完善,父母离异、两地分居,父母与子女两地分居,空巢子女或者是由老人照管等现象较普遍,这些在中职学生面对就业时,给他们的
7、心态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所以,给在校中职生进行专业的就业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他们正确面对就业,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4 中职学生毕业学历与发展问题 从现状看来,中职学生的学历的确比较低,对他们就业与未来发展是不利的。但这些并不是中职学生单方面的原因促成的2。大的方面来讲,是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政府相关部门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条件跟不上需求,本来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入学时就比进入普高学习的学生基础弱一些,如果没有良好的师资和专业的培训,他们就更加缺少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各专业需求,中职学校就必须在培养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上下功夫。采取走出
8、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教师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上有大的提高,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3。大力推进校企结合,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从而使中职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占优势,以弥补学历低对他们造成的影响。 5 结语 中职学生因为没有受到专业系统的就业指导,毕业时随便找一份工作,不了解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以及与自己所学专业的联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满意就继续干,不满意就换工作,没有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据了解,这样的学生在第一份工作上往往都干不长久,甚至几个月就辞职。就业质量差,就业稳定性也差,学生自身对工作的满意度更是不言而喻。如果在校期间中职学生能系统地接受就业指导,了解自己专业所系的职业特点、职业性质和未来发展趋势,同时面对就业时早作心态调整,明确就业方向,制定就业计划,这样就能很快适应从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转变,也能很快适应工作要求,减少频繁辞职的情况,对中职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的稳定性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冯大鸣,吴志宏.教育管理学教学参考读本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田宗盛.中专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及对策J.湖南省体校,2003(12):56-57. 3 陈建忠.中职类后进生成因及其转化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8):81-82.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