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doc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00177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数学学情前测的研究开学以来多次对全校 14 名数学教师的预设教案进行了检查分析,发现了一种现象:“教学资源”栏目的“学情分析”十分简单,40%以上的教案是对已学知识的罗列,50%是课前预习单代替了学情分析,10%只是简单的学生对教具学具的使用情况,这样的学情分析是十分笼统而且是不全面的,对教师在课堂中的操作并没有多大的作用。有意识地走进课堂,对全校 8 位老师 11 节常态课调查发现:有 4 节课学情分析不到位,课前十分多种宝贵的教学时间变成了复习铺垫,有 4 节课的教学策略临时进行了调正,有 3 节课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针对这种普遍的“学情前测”的误判,或者“学情前测”的缺失,有必要

2、研究出一套经济、实惠、实用、实效的“学情前测”的方法和策略,使教师预设的教案达到理想化的状态,在教案预设前,或者预设后,走进课堂前进行调正和反思,揣摩出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成为理想课堂、高效课堂。“先学后教” 、 “以学定教”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国内外对这些方面已经深入地进行了研究,例如课前“预习”方法的研究, “翻转” 课堂的研究, “微课”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已经十分成熟,而且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上的使用也已经十分娴熟。当前的“预习” 、 “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手段的研究只注重了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或者对新知识的有意铺垫,这些都存在一个问

3、题就是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转借到课外,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也增加了家长的压力,造成大量学生进入校外补习班。其实这些方法都是为教师课堂的顺利进行使用的仅仅是单一维度,学生的学情应该是从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多维度的角度进入,目前对学生进行“学情前测”是很多教师遗忘的角落,很有研究价值和必要。研究的目标:学情前测就是在教学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一种测试,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学情前测极大地改变教师预设教案的方式方法,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习和教学。1.从单一维度走向多维度,体现问题意识。学情前测促使教师把思考做在教学之前,从

4、学情中及早发现问题,而不是在课堂中被动地应付各种状态,从单一维度的预设教案到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2.从静态走向动态,体现生成意识。预设的教案只是一个静态的文本,教师认为的重难点,对于学生来说不一定难以突破,而教师一笔带过的可能就是学生不容易接受的。通过学情前测了解孩子们一些真实的情况,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由静到动,走向生成。3.从惯性思维走向自发省悟,体现研究意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惯性思维,学生的不同,知识点的不同,经常会出现教师的预设与课堂实际操作的矛盾。学情前测就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与教师的设想的矛盾,激发教师的研究的欲望,反思课堂的成败,促使教师

5、专业成长。研究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学生对新学知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特长爱好 、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班级交流的程度等等。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课题的准备撰写课题报告。同一教案常规学情前测前上课,观察发现问题,再根据学情前测,调正反思后在平行班级上课,找到存在的问题,研究原因,查找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形成课题研究的价值,确定研究的目标。第二阶段:课题的研究课题实质研究。制定研究的计划,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探讨研究的策略,查找问题的根源,形成行之有效的对策,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第三阶段:中期总结 总结成败得失。利用假期时间,梳理前期

6、预设教案与后续预设教案,从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中总结研究成果,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策略,总结经验,向教研组延伸。第四阶段:课题的延伸深广度研究。对照相关教学理论,向更深、更广的丛深研究,用事实证明我们的研究是成功的,可行的。第五阶段:课题的成果形成理论。结题总结,向教研组介绍成果,拓展到数学学科以外的学科研究。研究的方法:观察发现、试卷调查、前测练习、个别谈话、家庭访问等等。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学情前测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通过学情前测,调正教学策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我们预测研究的成果。1.通过学情前测,把握学生的已有基础,调正学习起点。从前概念中找学习起点:做中学,形

7、成分层次教学;拓思维,形成有坡度教学策略。从疑惑出找教学落脚点:关注细节,领会策略;多次对比,体会价值;解决问题,体现本质。2.灵活生成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从粗放到细致,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对教学的重心根据前侧的结果进行适度的调正,重难点的化解方法的转变,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从线性到立体,找到发展的关键点。例如从多维度角度出发研究教学策略,让学生的能力全方位地发展,这些都需在学情前测中把握住关键点。3.发现学生的思维特点,改变学习方法。指向学生的思维发展,促使能力提升。例如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生活化的实际问题入手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等。转变教学理念,回归数学本质。例如挖潜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习惯,展示发现的问题,同伴合作的学习方法等等。学情前测是要我们教师进入学生的生活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蹲下身来研究学生,不断在学情前测中反思我们的教学动态,转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调正我们的课堂,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生定教,我相信学情前测的研究一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值得我们思考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