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加强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思考.docx

上传人:dreams99 文档编号:2100026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加强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加强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加强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对加强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思考 摘 要 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在军校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该校能否长远发展的命脉之所在。本文针对当前部分军校在教风、学风、考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采取狠抓教风、端正学风、严格考风的方式方法,从思想上引导,行为上约束,制度上规范,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以及构建新型教学体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教风 学风 考风 军校建设 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军队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军事人才,是衡量该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该校发展的命脉之所在。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培养不但是决定我军指挥力

2、量强弱的关键因素,更是打赢未来战争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当前,我军院校在教风、学风、考风方面的建设总体趋势良好,但是部分院校仍存在着教风不良、学风不正、考风不严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严重影响着新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教风、学风、考风的内涵为切入点,指出当前我军部分院校中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军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的内涵、定位及关系 1.教风建设是培养军校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条件。教风是指教师或教师集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符合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稳定的风格、作风和传统,包括教师对教学、治学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教师集体的某些教学传统。好的教风一般表现为一

3、丝不苟、精益求精、治学严谨、热爱学生、以身作则等,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1P1656。教员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员均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员不但是学员学业上的导师,更是生活中的导师。因此,只有具有良好教风的教员,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学员。 2.学风建设是培养军校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工作。教育大辞典对学风的概念进行了界定:(1)治学态度和方法上的特征。优良的学风包括: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充足的学习动力;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勤奋、严谨、好思、创新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

4、索进取等。教师的学风对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2)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列主义的态度和思想方法。1P1606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认为,“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他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主张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历史及现状进行认真研究,作出合乎中国实际与需要的结论。我们这里主要探讨学校的学风。学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该校的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核心工作。 3.考风建设是培养军校高素质人才的质量保证。考风是指在考试当中所形成的风气。考试是高等院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督促

5、学生学习、发现教学偏差并制定纠偏措施的主要手段。考风不正既影响了教学质量评估的可靠性,又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还破坏了考试成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2可以说,考试是指引学员学习的“指挥棒”,是学员学习的“指南针”。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均可以从考试成绩中得到有效反映。因此,考风建设是确保军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质量保证。 二、当前军校在“教风、学风、考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军校教风建设总体比较好,随着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一些传统做法已不再适应教风建设。一是教学模式老套,阻碍教风建设。应该说当前大部分军校仍然普遍采

6、用“填鸭式”“注入式”或“权威式”等方式方法,教员主“讲”,学员主“听”的单向交流模式,阻止了学员创新思维的培养。二是部分教员缺乏职业道德,只求自我发展。由于部分学校教员的业绩考核与职称晋升,主要与科研项目、著作、论文数量、级别及其获奖情况挂钩,而对于课堂教学要求不是很高,从而导致部分教员重科研、轻教学。三是把科研能力等价于教学能力。有学者指出,教师首先应该以教书为本。教师的科研水平、综合实力,首先应集中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学生的反映上。如果一个教师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就是不会讲课,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那么他或许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研究员,但肯定不是一个好教授。3由以上可知,我们用人要“人尽

7、其才”,优秀的研究员不一定是一个好教授。四是评价机制失效,降低学习标准。部分军校还设有学生网上评教的活动,而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教员的评价标准往往侧重于教员是否好说话、管理得松与严,考试是否划重点等方面。因此,部分教员对课堂上的纪律和到课率要求降低,从而产生恶性循环,规章制度对学员就失去了应有的约束作用。 2.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军校学员在学风方面,大多数都能够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但是,个别学员经受不住社会意识多元化的冲击,在学风方面产生懈怠。一是思想意识不正,自我放松图享乐。个别学员存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跃至龙门”的思想,他们既没有为实现理想而刻苦读书的动力,又失去了高中时代

8、为了高考而奋力拼搏的精神,自我放松,贪图享乐。二是承受能力较差,学习目标丧失。军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武装集团,实施的是半封闭化管理。个别学员进入军校以后,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不能承受新兵入伍训练带来的冲击,承受能力差,调节能力差,放弃自我。三是就业压力减少,学习动力不足。个别学员认为,考上军校就等于端上“铁饭碗”,学好学坏对个人前途影响不大,毕业分配和学业没有直接挂钩,这一思想的滋生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 3.考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强制性为考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军校考风建设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书本知识考察,轻能力考核。当前考试,仍侧重书本知

9、识的考察,而对学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察较少,开放题型涉及面窄,对学员思想束缚较大,考试充其量是一场记忆能力大比拼,考察方式单一。二是教考没有分离,滋生投机心理。由于当前教学和考试由同一人实施,个别学员就会滋生投机心理,学习投入不足,将希望寄托于教员考前辅导、划考试范围和重点。 三、对策及办法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正学风。“为学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为人的问题。”4因此,正学风首先要正德风,必须加强学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高素质军事人才。一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二是开展诚信教育。诚信教育就是引导

10、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支撑点,实事求是,大胆开拓进取,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三是开设伦理课。教育其树立集体意识、正确的荣辱观、平等竞争观等观念,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自律能力,使其能够辨是非、明道理,促进学风建设。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制度落实下抓教风。教员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中心人物,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者,如果没有了教员,就谈不上传播知识和人才培养;没有了高质量的教员,就谈不上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从严治教,教书育人,要为学员树立表率,以自己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加强教风建设,一要加强师德建设。教员要不断完善自我,做

11、到自重、自省、白警、自励,在履行义务中培养优良教风。二要完善教学监督机制。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施、课后作业与辅导三个环节入手,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督。三要改革教员评价制度。针对部分教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情况,坚决避免以学历、职称、学术影响力为主要指标的评价导向,改进教学评价模式,将教学也纳入职称评审中,并占有定的权重。四要充分发挥教学质量评估作用。去除教学评价异化而带来的不良影响,可通过听课、评课、检查各个教学环节、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客观、真实地对教员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促进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在齐抓共管下严考风。考试是军校根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

12、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对学员所学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衡量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及其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查和评价教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方式。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实行“平时业绩”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综合量化评定模式。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定该学员各方面指标,从而避免单一的评价模式。按照排名顺序,奖励优秀,惩戒末位,激励学员自发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风、考风建设。二是实现“考”“教”分离制度。主要是指参加教学的教员不直接参与所教课程的考试命题和阅卷,只负责教学、负责学员素质及能力的培养,而学员的考核由学院教务处统一负责、统一命题、统一考核、统一阅卷,从而避免试题泄露等类似问题

13、的出现,促进考风建设。三是由“单一考核”向“综合考核”转轨。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笔试可以考察学员基础知识的掌握,面试可以考察学员的应用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当然,除上述几种考试方式外,还应推出面试、小论文、课程设计、试验考核、实际操作等多种不同的考试方式,监考人员可根据所任课程的性质及特点选择相应的考试方式。考试方式多样化将成为军校考试转变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顾晓波.关于高校考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1). 3杨剑龙.加强研究生学风教育N.文汇报,2003-12-01(5). 4蒋亦华.高校教风建设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