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 古代名人游览名山大川往往有所感怀,如孔子登东山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天下,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欧阳修游滁州而知山水,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篇章。一代文豪苏轼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后人传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学习诗歌更是应该如此,只有通过仔细的品读,我们才能够了解诗歌的内涵,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环节:品读诗歌。【品读诗歌】首先
2、请几位同学来试着读读看!教师做适当点评!来源:GkStK.Com2、名家范读。这首词给人的感觉非常雄伟壮阔,气势恢宏,作者的感情很充沛,而且作者的感情基调不是凄凉的,而是高昂的,向上的。要想更好的理解体会词,还必须进一步进行赏析,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题目】赤壁怀古从题目中我们能看出这属于怀古诗歌。怀古诗歌常常是“观眼前之景,写历史之事,抒一己之怀”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进而抒一己之怀,遵循着该词的脉络,老师将这首词分成四个层次:雄壮赤壁景 风流周郎颂 失意诗人叹 旷达酹江月【雄奇赤壁景】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层次:雄奇赤壁景古
3、人作诗填词,特别讲究起句。起句如爆竹应骤然轰响,面对长江,孔子曾经深深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同样面对长江,南唐后主李煜也曾感慨万千道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面对长江失意落寞、被贬的苏轼他又做何感概?明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东去,使我们想到名高累世的英雄人物,而站在赤壁之上,必然会将眼光重新聚焦在三国赤壁之战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作者只轻轻一句“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千古时间之悠远只聚焦于三国,人风流人物之众多只聚焦于周瑜,将战功卓勋的周瑜与赤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可是这里作者却另起一笔,先为我们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景象。作者如此安排有何
4、深意? 请同学朗读描写赤壁的诗句:来源:高考试题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问:古人讲究炼字,谈谈你认为这句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明确:1、 “乱” , “穿” “乱” 即“山石险怪” ,指的是两岸的石头奇形怪状, “穿”表现的是山石的高耸高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绘形方面写了赤壁山石的特点,2、 “惊涛拍岸”“惊”的繁体字看看这个字,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打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写出了长江水的波涛汹涌,“拍”字汹涌的江水和岸边的山石相撞击,二者相撞击有很大的声音。从声音方面写了赤壁山石的特点,3、 “
5、卷起千堆雪”这句话是从形状和颜色的角度描绘赤壁之景,通过 “卷”字,形象地表现了赤壁之水的狂澜奔腾, “千堆雪”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浪花比作白雪,形象地写出了浪花雪白的颜色。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形势的险要,写出了景象的雄奇壮丽,有力地烘托了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师:乱石穿空赋其形、惊涛拍岸现其声、卷起千堆雪绘其色,我们能一起感受到也仿佛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写景的目的是为抒情,也是为写人,只有这样的赤壁,这样的长江才能和英雄周瑜相配,这样的赤壁长江才能千呼万唤出周瑜的形象。【风流周郎颂】第一个层次“赤壁雄奇景” ,周瑜这一人物出场作出铺垫,背景。既然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么
6、大家想一想,在三国时代堪称英雄的有哪些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但,在作者心中却情有独钟地认为周瑜是英雄,词人写出了周瑜怎样的形象?首先是婚姻:小乔初嫁了所谓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小乔初稼,说明周瑜年轻有为;本文的“初”之意是刚刚开始,而“出”既可现在时,也可过去时,一女子刚出嫁时是最美的,更何况是江南美女小乔呢,小乔是江南一带的绝色美女,俗话说,美女配英雄,小乔嫁给他,一则表明周瑜年轻有为,春风得意,另外,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的嫂嫂,那么周瑜和孙权是亲戚关系他们既是君臣,更是至亲,所以周瑜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所以,孙权的信任是周瑜建
7、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二是外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写出了他的儒将风度;师: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深谙兵法,八十万大军直下江南,不可一世。当时周瑜只有二十四岁,作为东吴的主帅,本来应一身戎装,一脸严肃,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的装束的?羽扇纶巾,神采飞扬谈笑间,什么是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羽扇纶巾是什么样人的装束?第三是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表现他非常有才气。(儒将)描写成儒将,感觉不够,又写其谈笑。于是写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赤壁火光中,在刀光剑影中,周瑜这一笑,着实灿烂,儒将风度这是正面描写。在【风流周郎颂】这一环节中,词人怀着极大的热情来刻画周瑜,表达他建功立业的渴望。某
8、种程度上说,周瑜是他热切向往的,又是难以企及的梦,在这里写史,也是为了抒怀,是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块垒。这里词人抒情形象和周瑜形象构成一种什么关系?明确:对比关系。来源:学 7 优 5 高 0 考 g 网 k【失意诗人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有一番风味,既然是对比关系,我们一起来看构成几对对比?且看二人的对比:周瑜 苏轼年龄:24(34)岁 47 岁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职位:中郎将/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事业: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先有年龄的对比,方才我们说过周瑜做都督是二十四岁。二十四
9、岁风华正茂,而苏轼被贬黄州是四十七岁,可谓知天命年,这是年龄对比。生活上:周瑜有倾国倾城的江东美女小乔相伴,苏轼被告贬黄州之前,便已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爱妻王氏,他曾经为她写了一首读后令人柔肠寸断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远处话凄凉。 ”再次是外貌的对比,周瑜外貌是雄姿英发,而词人是早生华发,雄姿英发的周瑜与早生华发的苏轼形成第二组对比。职位上:周瑜 24 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 ,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 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只是个挂职的团练副使以上几组对比,都是为下文的对比作铺垫,下文重要对比应是什么对比?明确:事业上的对比。我们所知晓的苏轼是很有才
10、华的: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核心人物黄庭坚并称“苏黄” ;来源:高考试题库 GkStK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方面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 ;散文方面又列于“唐宋八大家” 。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苏轼晚年对自己的一生总结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里有一副对联的上联,我们来对对下联:周瑜: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贬官。这样的一个才子,在那个时代,有“早生华发”这样的悲叹,我们可以看
11、出,咏叹不是目的,最终是为了抒怀。词人要抒怀,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旷达酹江月】下面大家讨论一下,你是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句词的?明确:被贬黄州,人生失意,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他并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所困住,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 ,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太过于执着呢。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所以他也特别豪迈、洒脱、达观,把酒用于祭奠江月了。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所以还是以清风明月为伴, “偕飞仙,抱明月”吧。最后借以一杯清酒祭月这一动作,表现洒脱的性情。【归纳总结】理清结构、情感脉络品词析句【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2、 完成导与练相关练习,预习定风波 。来源:GkSt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