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会计学课件 第三章 复式记账基础会计学基础会计学课程组2010.1学习目标: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及特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内容熟悉会计分录的编制思路试算平衡的原理及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三章 复式记账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记账方法及种类复式记账法的特点一、记账方法及种类记账方法,是指在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方式和方法。历史上使用的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单方面记录的方法。缺点: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经济业务,不能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一旦记录有误,不便于检查错误并进行更正。没有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记录不完整、不全面。(一)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
2、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二)复式记账法由于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不仅可以了解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在将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后,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要求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可以利用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二、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在我国曾经采用过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应该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第二节
3、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 、 “贷”作为记账符号,以会计恒等式为理论依据,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法。理论依据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一、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揭示了下述关系:各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各会计要素之间是数量平衡关系。会计等式对记账方法的要求决定了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基本理论。会计恒等式是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和“贷”失去了原来的含义,变为一种
4、纯粹的记账符号,表示记入账户的方位,亦表示会计要素的增加和减少。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每个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 ,右方为“贷方” ,分别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类别。如果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贷方记录经济业务,称为贷记某账户。账户名称左方右方借方贷方(一)资产类账户结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增加额减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增加额减少额(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结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期末余
5、额一般在贷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余额增加额减少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借方贷方增加额减少额减少额减少额(三)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费用成本是资产的转化形态,所以其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由于会计期末计算当期损益时,要将本期发生的费用成本数,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通常没有余额。费用成本类账户增加额减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借方贷方增加额转出额(四)收入类账户结构各项收入的发生意味着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应视为资金来源,因此,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贷方登记增
6、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由于会计期末计算当期损益时,要将本期发生的收入,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通常没有余额。收入类账户增加额减少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借方贷方增加额转出额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资产增加费用成本增加费用成本转出(减少)资产余额借方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转出(减少)资产减少收入增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余额四、记账规则记账规则也称记账规律,它是运用借贷记账法的必然结果。运用借贷记账法的思路:先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分析该项业务的发生会引起哪几个要素项目发生增加或减少的变动,继而确定属于什么会计科目,应记入什么账户。这些账户属于什么类,继而根据账户的类别
7、、增加或减少的金额确定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举例(见教材)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有借必有贷”反映了账户之间借贷的对应关系。“借贷必相等”体现了借贷双方数字上的勾稽关系。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的作用:给出进行会计处理的思路判断记账结果是否正确几个相关概念账户的对应关系对应账户会计分录在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总会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的关系。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把形成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会计分录,是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主要内容。会计分录决定了登记的账户、方向和金额, 直接影响
8、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必须保证其正确无误。会计分录的编制步骤:确定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确定记账符号(计入账户的方向) 。确定金额。检验会计分录的正确性。例 3-1借:银行存款40 000贷:应收账款40 000例 3-2借:应付账款50 000贷:短期借款50 000例 3-3借:固定资产30 000贷:实收资本30 000例 3-3借:短期借款20 000贷:银行存款20 000一个账户的借方只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发生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称为“简单会计分录” (简称“简单分录” ) 。例 3-5借:原材料50 000贷:应付账款15 000 银行存款 35 000例
9、 3-5借:固定资产30 000原材料5 000贷:银行存款35 000以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另外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组成的,这种“一借多贷” 、 “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称为“复合会计分录” (简称“复合分录” )会计分录的规范性:上写借方账户名称(即借方科目) ,下写贷方账户名称(即贷方科目) 。下方账户向右错一位。账户名称必须符合会计科目表,不得任意变更。每一行的书写顺序为:记账符号、 “:” 、会计科目、金额。会计科目与金额之间适当空格。一个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5 000贷:应付账款 15 000借:原材料 35 0
10、00贷:银行存款 35 000复合会计分录,既可以集中反映某项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又可以简化记账,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指出:在借贷记账法下,为了清楚地表明账户的对应关系,应尽量避免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尤其不能把两项或两项以上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五、试算平衡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专门方法。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须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几个账户中做记录,其必然结果是: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一笔经济业务如此,汇总若干笔
11、经济业务的记账结果,必然是:借方金额合计数等于贷方金额合计数。资产类账户的余额在借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费用成本类和收入类账户在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根据会计等式,必然是:借方余额合计等于贷方余额合计。试算平衡公式:会计分录试算平衡公式:借方科目金额=贷方科目金额发生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余额试算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根据会计分录登账银行存款期初100 000 40 00020 00035 00035 00040 000期末 50 00090 000应收账款期初 40 000 40 00040 00
12、0应付账款 50 000期初 50 000 15 00050 00015 000期末 15 000短期借款 20 000 50 00020 00050 000 期末 30 000原材料期初 10 000 50 000 5 00055 00期末 155000固定资产期初 310 000 30 000 30 00060 000期末 370 000实收资本期初 500 000 30 00030 000期末 530 000试算平衡表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会计科目借方贷方借方贷方借方贷方银行存款100 00040 00090 00050 000应收账款40 00040 000原材料 100 00055 000155 000固定资产310 00060 000370 000应付账款50 00050 00015 00015 000短期借款20 00050 00030 000实收资本500 00030 000530 000合 计550 000550 000225 000225 000575 000575 000经试算不平衡,可以肯定记账有错误。经试算平衡,也不能肯定记账正确无误,因为下列错账不影响平衡。借贷双方都重记或漏记某笔经济业务;借贷双方同时多记或少记相同金额;会计科目用错;借贷记账反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