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2016 学年上海市民办迅行中学九年级(上)双周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 16 分)1一只普通家用节能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 )A510 1安 B510 2安 C510 1 安 D510 2 安2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A喷水枪 B茶壶 C船闸 D锅炉水位计3对于欧姆定律公式 I=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关D公式 R=,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有了
2、电源就能形成电流B电源是提供自由电荷的装置C导体中有了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D在闭合的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必须要有电源5如图所示,两只试管 a、b 内装有同种液体,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p ap b Bp a=pb Cp ap b D无法判断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 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7如图,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 若要使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
3、等,可行的方法是在( )A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B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C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液体D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8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 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p 乙 和压力 F 甲 、F 乙 的关系是( )Ap 甲 p 乙 ,F 甲 F 乙 Bp 甲 p 乙 ,F 甲 F 乙Cp 甲 p 乙 ,F 甲 F 乙 Dp 甲 p 乙 ,F 甲 F 乙二、填空题(共 28 分)9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伏家中电冰箱正常工
4、作的电压为 伏,冰箱与洗衣机之间是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 210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17 世纪中期,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公开演示了著名的 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1644 年,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通常把相当于 760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0110 5帕)叫做 标准大气压11如图所示,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上,分别放上体积相同的铅块和铜块,天平不平衡这一现象表明 ;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必须选择 的金属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 12在建造大坝时,利用 知识可估算混凝土的质量飞艇能升空是应用了 的知识;汽车油量表是电流表改装的,通过电
5、流变化反映油量变化,而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是因为电路中安装了一个 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 伏,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6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安,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3 安时,导体两端的电压 伏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14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轻质的薄塑料片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后插入水槽中,当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 h 为 0.1 米时,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为 帕;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注入酒精,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当塑料片恰好要脱落时,注入酒精的深度 0.1 米(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此时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力 管中酒精的重力(
6、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15如图甲、乙所示,同一木块分别以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两次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甲 F 浮乙 ,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V 甲 V 乙 ,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 p 甲 p 乙 (均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故障发生的电阻 R1、R 2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 R2后,小灯 (选填“一定发光”或“可能发光” )在原路故障电路中,将电流表 A 与 R1位置互换后,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7、 17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每次都用两个电阻(阻值已知)连成串联电路,并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如图中(a) 、 (b) 、 (c)所示(l)分析图 6 中(a)或(b)或(c) ,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2)分析图 6 中(a)和(b)和 c) ,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三、作图题(共 9 分)18一个气球被细绳牵引着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 0.06 牛大小的浮力,请用力的图示法作出该浮力 F 浮 19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 S闭合后, (a)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8、(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小灯 L 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3四、计算题(共 26 分)20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 A 和 B,底面积为 2103 米 2,容器足够高,A 中盛深度 0.2 米的水,B 中盛深度 0.3 米的酒精 ( 酒精 =0.8103千克/米3)(1)求 B 中距容器底部 0.2 米处的液体压强;(2)若在 A 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 120 克,体积为 300 厘米 3的实心物块,求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3)若在 A 中放入木块( 木 =0.5103千克/米 3) ,当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求木块的体积21在图 1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9、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1上标有“40 2A”字样,电流表 A、A 2的表盘相同,如图 2 所示闭合电键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在中点位置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6 安,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4 安求:(1)电源电压(2)电阻 R2的阻值(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 P 在某一位置时,两个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后的角度正好相同,求此时滑动变阻器 R1接入电路的阻值和消耗的功率2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12 伏且不变,电阻 R1的阻值为 22 欧,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10 1A”字样闭合电键 S,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安求:(1)电阻 R1两端的电压(2)滑动变
10、阻器 R2接入电路的阻值(3)现设想用定值电阻 R0来替换电阻 R1,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能达到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现有阻值为 16 欧的定值电阻,若用它替换电阻 R1,请判断: 满足题目要求(选填“能”或“不能” ) 若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求出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范围;若不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说明理由满足题目要求的定值电阻 R0的可能取值范围为 五、实验题(共 19 分)23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相比较,实验目的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 “测电阻”实验原理 24某小组用图(a) (b
1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性,用 2 节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其实验过程如下:将电路按如图(a)所示连接,将电阻、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一中表一A1示数(A)A2示数(A)A3示数(A)R1()R2()第一次测量 0.3 0.2 0.5 10 15第二次测量 / / / / /第三次测量 / / / / /4将电路按如图(b)所示连接,电阻 R 若要实现等效替代 R1和 R2并联的结果,则应在电源电压相同的条件下,A 表示数与 (选填“A 1”、 “A2”或“A 3”)相同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替换的 R 的阻值应为 欧,理由是 请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特点,推算得出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2
12、5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是物理教科书中唯一在两个教学单元均安排的学生实验教科书在第二次实验时,要求的实验电路图是图 1 中的 (填写字母)小明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20 2A”字样)等器材,测定电阻 Rx 的值闭合电键 S,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当他观察到如图 2(a) (b)所示时,停止实验小明经过思考,分析,重新开始正确做实验,刚闭合电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3 伏和 0.15 安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为 0.3 安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并计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计算电阻时,精确到 0.1 欧)
13、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电阻(欧)1 2 3 0.15 3 0.3 小明在第一次实验出现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减小的原因是 26小华和小海同学为了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们用 A、B 两个导体进行实验,试验中多次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大小,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导体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1 1.2 0.082 2.4 0.16A3 3.6 0.24表二导体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4 1.8 0.185 3.6 0.36B6 5.4 0.5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3 或 4、5、6 中的电流与电压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对同一导体,
1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3、5 的数据,他们提出了猜想: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相同为验证上述猜想,在已有表一、表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小华重新预设了 B 导体两端的电压,并测出相应的电流值小海分析了小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他未测量便修改了数据,如表三所示,你认为小海的修改数据的做法 ,理由是 为了达到验证上述猜想的目的,请结合表一、表二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三设计的不足之处: 52015-2016 学年上海市民办迅行中学九年级(上)双周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6 分)1一只普通家用节能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约为( )A510 1安 B510
15、2安 C510 1 安 D510 2 安【考点】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电流的大小【分析】普通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电压为 220V,功率 10W 左右,由公式 P=UI 估算电流的值【解答】解:普通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电压为 220V,功率约为 10W,由公式 P=UI 得:I=0.05A=510 2 A故选 D2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A喷水枪 B茶壶 C船闸 D锅炉水位计【考点】连通器原理【分析】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解答】解:喷水枪是利用水的压强的原理制成的,无论结构还是原理都不符合连通器;茶壶、船闸
16、、锅炉水位计都属于连通器;故选 A3对于欧姆定律公式 I=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B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C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其电阻有关D公式 R=,表明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解答【解答】解:(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 D 选项正确、BC选项不正确(2)导体的阻值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
17、的电压无关,故 A 选项不正确故选 D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有了电源就能形成电流B电源是提供自由电荷的装置C导体中有了自由电荷,就能形成电流D在闭合的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必须要有电源【考点】电源及其能量转化;电流的形成;有持续电流的条件6【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有电源提供电压,二是电路是闭合的;(2)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是提供电能的装置【解答】解:A、电路中有电源,若是断开的,也不能形成电流,故 A 错;B、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不是提供自由电荷的装置,故 B 错;C、导体中有自由电荷,但导体两端无电压(电源) ,也不能形成电流,故 C
18、 错;D、在闭合的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必须要有电源,正确故选 D5如图所示,两只试管 a、b 内装有同种液体,则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p ap b Bp a=pb Cp ap b D无法判断【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分析】注意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同种液体即密度相同、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还要注意深度是指液体的竖直高度,不是液体的长度;然后运用液体压强公式 p=gh,就可比较压强大小了【解答】解: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p=gh 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题意知,甲乙两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即密度相同,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所以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相等,即 pa=pb故选 B6在图所示的电
19、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 S 从断开到闭合时,电路中(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分析】根据电路图,分析 S 从断开到闭合电路的结构,电表所测的电压或电流,根据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判断【解答】解:由图 S 断开时,R 1与 R2串联,电压表测 R1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S 闭合后,R 1被短接,只有 R2接入电路由此,S 闭合后,R 1被短接后两端电压为 0,通过的电流为 0,所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变小所以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7如
20、图,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p 乙 若要使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可行的方法是在( )A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B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C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液体7D甲、乙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分析】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 p 乙 ,根据公式 p=gh 可求液体密度的大小;要想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容器底部压强,采取的办法就是抽出的液体产生的p 甲p 乙 ,据此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解:已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 p 乙 且 h 甲 h 乙 ,根据公式 p=
21、gh 可知, 甲 乙 ,A、甲中抽取、乙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会使左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仍然小于右边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故 A 不可行;B、乙中抽取、甲中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甲 乙 ,p 甲 p 乙 ,p 甲 +p 甲 有可能等于 p 乙 p 乙 ,但是若满足条件时倒入甲中的液体超过容器的高度,故 B 不可行,C、甲、乙中同时抽取相同高度的液体, 甲 乙 ,p 甲 p 乙 ,p 甲 p 甲 有可能等于 p 乙 p 乙 ,故 C 可行,D、甲、乙中中同时倒入相同高度的原有液体, 甲 乙 ,p 甲 p 乙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仍然是 p 甲 p 乙 故 D 不可行故选 C8如图所示,均
22、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 h若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p 乙 和压力 F 甲 、F 乙 的关系是( )Ap 甲 p 乙 ,F 甲 F 乙 Bp 甲 p 乙 ,F 甲 F 乙Cp 甲 p 乙 ,F 甲 F 乙 Dp 甲 p 乙 ,F 甲 F 乙【考点】压强大小比较【分析】圆柱体放置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根据压强公式 p=来判断压强大小关系【解答】解:切去之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 G 甲剩 =G 乙剩 ,由图可知,乙切去高度更大,可知 G 乙切 G 甲切 ;则 G 甲 G
23、乙 ,即 F 甲 F 乙 ;又 S 甲 S 乙 ,由 p=可知,p 甲 p 乙故选 B二、填空题(共 28 分)89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伏家中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220 伏,冰箱与洗衣机之间是 并联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 【考点】电压【分析】干电池电压是 1.5V,家庭电路电压是 220V,家用电器是并联的【解答】解: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伏家中电冰箱正常工作的电压为 220 伏,冰箱与洗衣机之间是并联连接的故答案为:1.5;220;并联10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17 世纪中期,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公开演示了著名的 马德堡半球 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
24、压强的存在1644 年,科学家 托里拆利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通常把相当于 760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0110 5帕)叫做 1 标准大气压【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分析】 (1)能够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有很多,但只要提到著名和首先的实验,那就确定了是哪一个(2)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3)通常把相当于 760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叫做 1 标准大气压【解答】解:(1)由课本中提到的物理史实可知,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并且最著名的实验是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2)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利用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定了
25、大气压强的数值(3)通常把相当于 760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叫做 1 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111如图所示,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上,分别放上体积相同的铅块和铜块,天平不平衡这一现象表明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不同 ;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必须选择 不同 的金属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 不同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为了验证物体的质量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就应选取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的金属块进行实验为了探究规律应多测量几组实验数据,并且应测量不同种类的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解答】解:在已经调节平衡的天平左右盘上,分别放上体积相同的铅块
26、和铜块,天平不平衡这一现象表明: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不同;为了进一步研究物质的这一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应需要选用不同种类的物质重复进行实验故答案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不同;不同;不同12在建造大坝时,利用 密度 知识可估算混凝土的质量飞艇能升空是应用了 浮力 的知识;汽车油量表是电流表改装的,通过电流变化反映油量变化,而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是因为电路中安装了一个 变阻器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变阻器【分析】 (1)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大坝的坚固,下面必须修的宽一些,以承受更大的水压;估测混凝土的体积,利用密度公
27、式估算混凝土的质量9(2)飞艇是靠排开空气获得浮力来实现升空的;(3)汽车油量表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就是滑动变阻器,通过它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解答】解:(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承受更大的水压,拦河大坝要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在建造大坝时,先估测混凝土的体积,再利用 m=V 估算混凝土的质量(2)飞艇能升空是应用了浮力的知识,当飞艇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它就可以升空了;(3)汽车油量表是电流表改装的,通过电流变化反映油量变化,而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是因为电路中安装了一个变阻器,它主要是通过油面的高低带动滑片的滑动,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故答案为:密度;浮力;变阻器1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
28、伏,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6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0.6 安,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3 安时,导体两端的电压 3 伏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10 欧【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量及其计算【分析】 (1)知道 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根据 I=求出通过的电流,又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3 安时两端的电压【解答】解:通过导体的电流:I=0.6A,由 I=可得,导体的电阻:R=10;因电
29、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3 安时或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仍为 不变,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0.3 安时,两端的电压:U=IR=0.3A10=3V故答案为:0.6;3;1014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轻质的薄塑料片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后插入水槽中,当玻璃管下端所处深度 h 为 0.1 米时,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为 980 帕;从上端开口处向管内注入酒精,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当塑料片恰好要脱落时,注入酒精的深度 大于 0.1 米(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此时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力 等于 管中酒精的重力(
30、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 (1)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力面积相同,压强相同由p=gh 可知水注入的深度和压强大小;(2)由于玻璃管是竖直插入水槽中,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力等于管中水的重力;(3)管内压强和管外压强相等,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力面积相同,压强相同即 p 管内 =p 管外 ,10h 内 =h 外 =h=0.1m;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强 p=gh=110 3kg/m39.8N/kg0.1m=980Pa;因为玻
31、璃管是竖直插入水槽中,薄片恰好脱离管口时,所以塑料片受到水的压力 F=ghs=gV 水 =G 水 ;如果注入液体为酒精,当塑料片脱落时,管内压强和管外压强相等,即:p 酒精 =p 水 ,因为 p=gh, 酒精 水 ,所以 h 酒精 h 水 =h=0.1m;由 F=pS=ghS=gV=mg 可知,注入水的重力和注入酒精的重力相等故答案为:980;大于;等于15如图甲、乙所示,同一木块分别以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两次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甲 等于 F 浮乙 ,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V 甲 等于 V 乙 ,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 p 甲 小于 p 乙 (均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考点】物
32、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大小比较【分析】解答此题可以从浮力产生的原因入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而浮力大小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另外,漂浮在液面的物体,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漂浮时 F 甲浮 =F 乙浮 =G 分析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利用 p=gh 分析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解答】解:(1)由于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 F 浮 =F 下 F 上 ;由图可知,两个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0,则有:F 甲 =F 甲浮 ,F 乙 =F乙浮 ;又因为 F 甲浮 =F 乙浮 =G,所以 F 甲 =F 乙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排开水的体
33、积相等,所以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V 甲 等于 V 乙 (2)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处深度有关,由于乙图中木块所处深度大,所受压强大,即:p 甲 p 乙 ;故答案为:等于;等于;小于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 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故障发生的电阻 R1、R 2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 R2后,小灯 一定发光 (选填“一定发光”或“可能发光” )在原路故障电路中,将电流表 A 与 R1位置互换后,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R 2断路(或 R1短路或 R2断路且 R1短路) 【考
34、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分析】电路故障有两种情况:短路或断路电流表示数变大,说明电路电阻减小,所以是某一电阻短路,根据电压表的变化判断短路之处;电流表示数减小为零,说明电路断路,若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断路;根据电压表所测电路的变化及电压表的示数大小关系得出结论【解答】解:若是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则电路有短路处,若是 R2短路造成,若用完好的灯泡替换 R2,便排除了短路问题,灯泡便会发光;若只有电压表示数变大,则 R2断路,用小灯泡代替 R2后,小灯泡能够发光;11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同时变大,则 R1短路,用灯泡代替后,小灯泡能够发光由上分析知,用一个完好的小
35、灯替换 R2后,小灯一定发光;分析电路图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 R2两端的电压,若将电流表 A 与 R1位置互换后,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说明原来 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则原来与电压表并联的 R2断路,或 R1短路或 R2断路且 R1短路故答案为:一定发光;R 2断路(或 R1短路或 R2断路且 R1短路) 17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四节新的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每次都用两个电阻(阻值已知)连成串联电路,并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如图中(a) 、 (b) 、 (c)所示(l)分析图 6 中(a)或(b)或(c) ,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36、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2)分析图 6 中(a)和(b)和 c) ,从现象及相关条件可知: 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分析】 (1)同一电路中,通过两块电流表的示数关系得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2)通过比较三个电路,分析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可得出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流越小【解答】解:(1) (a)或(b)或(c)中,两块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可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2) (a)和(b)和(c) ,电路中的总电阻在变大,电流值变小,可得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故答案为:(1)串联电路
37、中各处电流都相等;(2)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增大,则总电阻增大三、作图题(共 9 分)18一个气球被细绳牵引着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已知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 0.06 牛大小的浮力,请用力的图示法作出该浮力 F 浮 【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画力的图示时要明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然后确立标度,再按画图要求画出这个力【解答】解:气球受的浮力竖直向上,作用点在气球的重心,大小为 0.06N,选取标度为0.02N,过浮力的作用点,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 3 倍,如图所示:19在图中,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三个元件符号正确填进电路的空缺处,要求电键 S闭合后, (a)电
38、流方向如图所示;(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小灯 L 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考点】电路图及元件符号12【分析】根据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电流表应与用电器串联,再结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小灯 L 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可判断各元件的位置【解答】解:读图可知,左右两个位置分别与灯泡和变阻器串联,所以不可能是电压表,则电压表应在中间的位置根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小灯 L 变亮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测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则右侧的位置应该是电源,左侧的位置应该是电流表且电源的正极朝上如下图所示:四、计算题(共 26 分)20水平桌面上放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 A
39、 和 B,底面积为 2103 米 2,容器足够高,A 中盛深度 0.2 米的水,B 中盛深度 0.3 米的酒精 ( 酒精 =0.8103千克/米3)(1)求 B 中距容器底部 0.2 米处的液体压强;(2)若在 A 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 120 克,体积为 300 厘米 3的实心物块,求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3)若在 A 中放入木块( 木 =0.5103千克/米 3) ,当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求木块的体积【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分析】 (1)已知容器深度,可求距容器底 0.2 米处的深度,根据公式 p=gh 可求液体压强(2)利用 =求出物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比较
40、,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然后利用漂浮条件计算浮力大小;(3)根据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利用 p= 液 gh 求出在 A 中放入木块时的压强变化量,可求深度变化量,利用可求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再利用 F 浮 = 水 gV 排 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通过比较木块与水的密度,判断木块在水中的状态,然后利用漂浮条件得出木块的额重力,利用 G=mg 求出质量,最后利用=求出木块的体积【解答】解:(1)距容器底 0.2 米处的深度 h=0.3m0.2m=0.1m,液体压强为 p=gh=1000kg/m 310N/kg0.1m=1000Pa(2)物块的密度 =0.4g/cm 3 水
41、 ,所以,物块静止时处于漂浮在水面上,则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 F 浮 =G=mg=0.12kg10N/kg=1.2N;(3)在 A 中放入木块,当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p= 酒精 gh 酒精 水 gh 水=0.8103kg/m310N/kg0.3m1.010 3kg/m310N/kg0.2m=400Pa,根据 p= 液 gh 可得h=410 2 m,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Sh=210 3 m24102 m=80106 m3,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 水 gV 排 =1.0103kg/m310N/kg80106 m3=0.8N,由题知, 木 水 ,所以,木块漂浮,则 G 木 =F 浮
42、 =0.8N,木块的质量 m 木 =0.08kg,根据 =可得,木块的体积 V 木 =1.6104 m3答:(1)B 中距容器底部 0.2 米处的液体压强为 1000Pa;(2)物块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1.2N;13(3)木块的体积为 1.6104 m321在图 1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1上标有“40 2A”字样,电流表 A、A 2的表盘相同,如图 2 所示闭合电键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在中点位置时,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6 安,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0.4 安求:(1)电源电压(2)电阻 R2的阻值(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 P 在某一位置时,两个电
43、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后的角度正好相同,求此时滑动变阻器 R1接入电路的阻值和消耗的功率【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接在电源两端,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流过 R2的电流;(1)由并联电路特点求出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由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解答】解:(1)通过 R1的电流:I1=II 2=0.6A0.4A=0.2A,I=,电源电压 U=U1=I1=0.2A=4V;(2)I=,电阻 R2=10;(3)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流过 R2的电流,电流表 A 的量程大于 A2的量程,A 的量程为 03A,A 2的量程为 00.6A,两
44、个电流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线后都指在表盘上的同一位置,而通过 R2的电流始终为 0.4 安,所以总电流一定为 2A,通过 R1的电流 I1=2A0.4A=1.6A,I=,R 1=2.5,消耗的功率 P1=UI1=4V1.6A=6.4W;答:(1)电源电压为 4V(2)电阻 R2的阻值为 10(3)滑动变阻器 R1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5,消耗的功率为 6.4W2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12 伏且不变,电阻 R1的阻值为 22 欧,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10 1A”字样闭合电键 S,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安求:(1)电阻 R1两端的电压(2)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的阻值(3)现设想用定
45、值电阻 R0来替换电阻 R1,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能达到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现有阻值为 16 欧的定值电阻,若用它替换电阻 R1,请判断: 能 满足题目要求(选填“能”或“不能” ) 若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求出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范围;若不能满足题目要求,通过计算说明理由满足题目要求的定值电阻 R0的可能取值范围为 1520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14【分析】 (1)由电路图可知,R 1、R 2串联,A 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 R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
46、的阻值;(2)由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能达到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结合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电源的电压可知电表 A 的量程为 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当两电表的指针满偏时,分别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范围;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 0.6A,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0的最大阻值;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流表的示数也最大时,电阻 R0的阻值最小,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最小值,从而确定足题目要求的定值电阻 R0的可能取值范围【解答】解:(1)电阻 R1两端的电压:U1=IR1=0.5A22=11V;(
47、2)滑动变阻器 R2两端的电压:U2=UU 1=12V11V=1V,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的阻值:R2=2; (3)能;电流表量程为 00.6A,即 I 最大 =0.6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最小 =20,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值 R 滑小 =2016=4;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即 U 滑大 =3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1=UU 滑大 =12V3V=9V,电路中的电流 I=0.5625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值 R 滑大 =5.33,所以,滑动变阻器使用范围:45.33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为 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Imax=0.6A 时,R 0的阻值最大;R0max=20,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时,电流表的示数也最大时,R 0的阻值最小;R0min=15,所以 R0的取值范围为 1520 答:(1)电阻 R1两端的电压为 11V;(2)滑动变阻器 R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2;(3)能;替换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范围为 45.33;满足题目要求的定值电阻 R0的可能取值范围为 1520五、实验题(共 19 分)23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和“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相比较,实验目的 不同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相同 (均选填“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