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83005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20《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 落日的幻觉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绮丽” “绚丽”等词句。2理解文章的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落日幻觉的科学依据。3.以课文为 导引,能够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释周围的事物。4,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 题。教学重难点1.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通培养了学生自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2. 理解文章的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落日幻觉的科 学依据。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博大。但落日真是这样吗?落日是扁的!落日怎么会是扁的?难道古人观察错了?下面,让 我们一起走进落日的幻觉 ,走进美丽梦幻的夕阳。

2、 1、作者简介及梳理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吟咏(yn) 绮丽(q) 殷红(yn) 坠落(zhu) 镶(xing) 绚丽(xun)衰减(shui)尘埃(i)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吟咏:有节奏地诵读诗文。殷红:带黑的红色。变化多端: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 多种多样新的情况。多端,多种多样。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

3、因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神秘的暗弧, 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 的叠合效应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太阳好像变大了 仪器证明没变大三、问题质疑1.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明确: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

4、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2.第 47 段是怎样阐述各种日落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的? 明确:第 4 段:落日颜色深黄、殷红,是因为日落时大气层增厚,而波光较短的黄色和红色光则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这是光线散射原理。 第 5 段:暗弧和亮弧的产生,既有光线散射原理,同时也是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高层和低层密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光线的暗和亮;而美丽的紫光,则是人眼的叠合效应造成的。第 6 段:日落时肉眼看见的太阳是扁的,这是光线折射原理。 第 7 段:说明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很多。这一段没有说明原理,而是用仪器观察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照相证明,所谓变大其实也是一种幻觉

5、,而不是太阳真的变大了。 3.在介绍幻觉现象时,按照“体积变大,颜色殷红,形状变扁,背后有暗弧亮弧,有时有紫光出现, ”这样的顺序介绍的,但是,原理介绍中却不是这样的顺序介绍的,这样行文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要点:文章说明部分的顺序,既照顾了第二段的描写顺序,同时也遵循“由主到次的顺序,由复杂到简单”的规律来介绍,所以是从颜色以及与 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以及大小。 34.再读课文 47 段,思考在这一部分中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明确要点: (1)1871 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 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

6、色光强 10 倍以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2)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 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5.朗读课文第 13 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 第 1 段从人们观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2)第 2 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写日落时的种种景观。

7、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描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第 3 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在内容上起着什么的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3. 拓展延伸本文借落日的幻觉,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介绍了落日各种 奇异幻觉,以及各种幻觉产生的原因。从而阐明了大千世界有很多奥妙,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个道理。 四、课堂总结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 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探索之路就是这样一种艰辛又快乐的生活。同学们,勇于思考,敢于探索吧,让我们在思考中体验科学的快乐,在

8、探索中享受真理的幸福!五、板书设计 幻觉:深黄、殷红 暗弧、亮弧 紫光 变扁 变大 落日 4原理:散射 大气层密度不同 眼睛叠合 折射六、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桃花源记的导学案中的“预习案” 。教学反思首先,本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导入新课让看图 比较大小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接下来的“自由谈” ,教师设计什么问题,而且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发表感想,不阻碍学生自由思想。最后请学生将学习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结合,是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其次,教学环节清晰明了,以课文朗读为载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研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体验课文” ,很有层次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