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奖简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082915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奖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奖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奖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奖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奖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奖简介纺织学院建立于 1996 年 7 月,其前身为 1951 年东华大学(原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建时成立的纺织系,是具有雄厚学科基础并体现东华大学传统纺织特色的主体院系,是学校最早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 级学位授予 权的学院,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院,也是国家“ 九五”、“十五”“211 工程”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学院。50 多年来,顺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 经过历代纺院人的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积淀了别具一格的学科特色和人文精神。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方面硕果累累,桃李遍布海内外。在科学研究领域勇于 创新、成 绩斐然。“十五”期间,学院获得了国家级

2、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国家 级精品课程 1 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3 篇、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16 项,特 别是学院依托学科的 SCI 、 EI 、 ISTP 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已经名列国际同类学科第一, 成功举办已有百余年历史被誉为“世界纺织界的奥运会” 的世界纺织大会, 学术水平得到国际认可,学科的 总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特聘和兼 职特聘教授 5 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2 名; 10 余名中青年教授兼任着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的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以及重要学术刊物的主编 和编委; 19 位教师拥有海外博士学位 和 博士后经

3、历。 现有教职工 126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 20 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 24 人,副高职称教师 39 人。 专任教师中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 74.3%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 46.7% 。 45 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 51.1%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 63.3% 。学院拥有 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产业用纺织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计量标准认证的 “纺织检测中心”、以及学院级纺织中心实验室、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和生物医用纺织品研究中心等教学研究基地。基地拥有仪器设备 2100 多台套,价值近 3800 万,其中大精仪器设备近 60 台套。松江校区基地面积为 11000 平方米。学

4、院现有在校学生 1212 名,硕士生 497 名,博士生 168 名。学院与美、英、法、葡、捷和澳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的 10 余所高校建立有密切的多种形式的合作科研及人才培养联系。现 有 10 余项国际合作项目和近 30 余位中外合作培养的研究生。近五年,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 98.3 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连续 7 年保持 100 。学院将进一步本着“ 传承、求实、开拓、奋进”的精神,通过深化教学、科研和管理体制改革,全方位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汇聚一流队伍,构筑一流基地,培养一流人才,贡献一流成果,为办成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本科教学专业介绍 I 纺织工程专业( Textile Engin

5、eering ) 业务培养要求: 1. 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机械、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设计、实验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3. 掌握各种纺织原料的性能,掌握纺织、 针织和染整后整理等纺织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非织造材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 4. 具备本领域初步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 高年级时,根据纺织工业发展的特点和人才市场的要求,学生可选择以下某一方向进一步学习。 纺织制品技术设计方向( Texti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6、Design )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纺织制品工艺设计以及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纺织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并具有一定的纺织生产管理、经营贸 易能力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 纺织工艺技术、纱线设计、纺织制品设计、纺纱新技 术、织造新技术、纺织色彩学与计算机配色基础、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等。 实践环节: 专业课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 产实习、毕业实习,大试纺、大试织,毕业设计(论文)等。 专业方向特色: 注重保持纺织工程专业的技术特色,不断顺应现代纺织的发展趋势,同时强调纺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结合,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纺织专业技术基础和较宽广的交叉学科知识面,既能

7、从事纺织制品及工艺设计、质量控制及性能检测等方面的工作,又能从事生产管理、 经营贸易等方面工作。 就业去向: 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 资企业、纺织贸易公司、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 针织与服装方向( Knitting and Apparel ) 1) 培养目 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针织产品与服装设计、新产品研制和应用、包括针织花型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针织生产质量管理、纺织贸易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主要 课程: 纺织材料学、针织学、针织产品设计、计算机绘画技巧、针织服装结构设计、针织服装款式设计、服装色彩学与辅料、 针织花型与服装设计 CAD 等。 3

8、)实践环节: 计算机绘画技巧、针织成型产品上机实习、 针织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等。 4) 专业 方向特色: 针织与服装方向的教学内容与学科领域是研究利用各类纺织纤维经各种针织加工方法制成针织面料,并 设计、制作 针织服装、装饰织物以及用于国防、航空航天、能源、建筑、水利、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产业用的高性能针织品。 5 )就业去向: 面料及服装设计、企业生产技术管理、 纺织品贸易公司、海关、商检、科研院所、继续 深造、出国留学等。 纺织品检验与商务方向 (Textile Testing and Commerce) 1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各种

9、纺织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知识,具有纺织品质量检测、控制及产品设计、开发的能力,纺织品内外贸易专业知识,能 胜任纺织品检测、质量控制、产品开发及贸易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主要课程: 纺织材料学、纺织材料检测学、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 纺织标准学、纺织仪器学、国际贸易务实、国际贸易法、国 际营销学等。 3 )实践环节: 纺织材料学实验、纺织品质量分析实验、 纺织测试仪器及近代测试技术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4 )专业方向特色: 注重纺织材料结构与性能、纺织材料测量技术与仪器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种纤维及其制品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各种纺织品的测试方

10、法与仪器及其功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理论;并注意与贸易与商务方面的结合,结合纺织品进行国际贸易中所涉及的贸易法、贸易单证、营销学等方面的教学。 5 )就业去向: 纺织品检验公司、纺织品贸易公司、海关、商检、技术监督、教育等单位、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 纺织品设计方向( Textiles Design ) 1 )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了解各种纺织材料、全面掌握现代纺织加工技术、具备合理运用色彩图案设计理论、熟悉计算机技术、具有 综合开发纺织产品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 2 )主要课程: 织物组织与结构、纺织品设计、毛 织物设计、色彩与图案设计、纺织品性能及功能设计、纺织品设计

11、CAD 、纹织学、纱线设计、数 码纺织品设计等。 3 )实践环节: 打样认识练习、仿样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4 )专业方向特色: 注重纺织工艺技术与产品设计的结合,注重设计中产品性能设计知识、色彩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结合与应用。 5 )就业去向: 面料设计师、企业产品开发、 纺织品贸易、纺织品流行 预测与情报、纺织品检验、国家事业单位、纺织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 纺织国际贸易方向( Textile international trade )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纺织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和经济及贸易方面的基本知识,从事纺织工程工艺设计和

12、工程技术,外贸经营、 对外 经济技术合作等涉外经济活动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法、国 际结算与融 资、市场营销学、纺织经济概论、外经贸函电、外经贸会话等。 实践环节: 纺织品检验实验、电子商务实习、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外贸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专业方向特色: 纺织国际贸易方向作为一门纺织与经济贸易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注重纺织工程专业知识与贸易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在雄厚的纺织专业基础上又掌握一定的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 就业去向: 贸易公司、纺织品检验、海关等单位、纺织企业、 纺织院校、科研院所、 继续深造、出国留学。 纺织与计算机应

13、用方向( Textile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 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纺织专业知识,同时又在计算机知识应用、纺织工艺自动控制、纺织 生产信息管理、纺织贸易信息管理和纺织品 电子商务等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2 )主要课程: 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数字化 纺织与智能化检测、 计算机应用软件程序设计( VC )、数字 图像处理、数据库系统与应用软件、数据通信与网络、纺织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3 )实践环节: 计算机程序设计上机(计算机绘图)、微机上机(数据库应用)、纺织 CAD 上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等

14、。 4 )专业方向特色: 纺织与计算机应用方向是在 “ 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 “ 作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策略的背景下设立的,它依托纺织学院强大的纺织专业背景优势,同时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在信息技术纺织应用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该方向紧跟学科前沿,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紧紧围绕纺织产品设计信息化、纺织 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纺织生产过程及控制信息化、纺织产品销售电子商务化等纺织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展开 , 并在开发数字化、智能化纺织测试仪器、纺织 品 CAD/CAM 软 件、纺织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以及纺织品计算机远程设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5 )就业去向: 纺织品计算机辅助设计、纺

15、织品贸易、 计算机软件设计、国有大中型企 业、海关、商检 、国家事业单位、三 资企业、民 营纺织企业、科研院所、继续深造等。 II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Nonwoven Material and Engineering) 业务培养要求: 1. 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掌握现代工程技术人员必需的机械、电气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设计、实验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3. 掌握各种纺织原料的性能,具有纺织、 针织和染整后整理等纺织加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非织造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 4. 具备本领域初步的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能力。 培

16、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纺织及材料科学方面基础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新材料迅速发展趋势,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 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 产品研制、工程应用及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非织造学、纺织材料学、非织造产品与应用、非织造工程 设计、非织造产品质量与检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功能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料、非织造布后整理、国际贸易与实务等。 实践环节: 非织造产品的材料与结构分析、非织造材料设计与检测、非织造工程及项目实习、非 织造生产与装备的 认知实习、 贸易与营销实习、生 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

17、设计(论文)等。 专业特色: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学科与工程紧密联系的特点,它与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科技相结合, 综合了纺织,塑料,造纸,化学,印刷等的技术与装备,广泛涉及到物理学,化学,力学,工程学等各个学科分支。非织造材料具有很大的材料设计自由度,可使之具备多种多样的优异性能,非织造技术又具有工艺流程短,工艺灵活多 样,生 产效率高,原材料范围广,产品品种多和应用领域广等特点。本专业 注重培养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又要有较宽的相关知识面。强调能力培养, 强化实践性的训练,重 视工程观念的建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 “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 就业去向: 国内外纺织贸易、外资企业、政府部 门、商检与海关、国有及私营企业、科研院所、继续深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