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docx.doc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080072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一个优秀的教师上课前一定准备一份优秀的说课稿。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初中语文乡愁的说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乡愁 ,本诗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 ,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余光中于1971 年,在离开大陆整整 20 年,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了 20 分钟便写出了这首诗;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

2、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 ,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学生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已经比较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没什么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 ,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学习这首诗,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根据

3、以上教学目标,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进行教学。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 ”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课时:1 课时。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

4、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播放余光中在大陆省亲的照片并配以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 ,营造氛围。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所以我将在教学本课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然后,朗读: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5、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品味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品味,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无限感慨!接着,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分析鉴赏这首诗的语言。让学生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如此美的诗确实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迁移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比如说,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愁”这一主题,培养学生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1、背诵乡愁尽量当堂背诵,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2、阅读鉴赏席慕容的诗乡愁 ,同本诗进行比较阅读,来更好的把握本诗的主题和语言风格。最后在歌中结束课文,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