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5-2016 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2如图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中,正确的是( )A B C D3白光通过红玻璃照到蓝布上,蓝布将呈现(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黑色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5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2、(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6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7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比棉花重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C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8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图中
3、的( )A B C D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3:2,密度之比为 1:2,则其体积之比为( )A3:1 B1:3 C3:4 D4:310如图所示,蜡烛从距凸透镜 40cm 的 A 点出发,沿主光轴经 B、C 到达 D 点当它移动到 B 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已知 AB=BC=CD=10cm,则( )A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B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都越来越大C从 C 移到 D 过程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移动过程中,所成像有实像也有虚像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 23 分)11给下列数字添上合适的单位2(1)一杯水的体积约为 300 ; (2)卡车和货物的总质量约为 8 ;(3)
4、柴油的密度为 0.85 ; (4)空气的密度为 1.29 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13物理学上把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 3质量为 1 千克的水变成水蒸气后,它的密度将 ,质量将 (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14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或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是 处,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 处,近视眼应该佩戴 透镜才能看清 的物体,远视眼应该佩戴 透镜才能看清 的物体15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 A 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 B
5、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 EF 处时,亮斑在 B 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 ,当水面到达 CD 时,亮斑在B 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 16一个装满食用调和油的瓶子标有“2kg/2.5dm 3”字样,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 /m 3,当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装水,则最多可装 的水17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测量的一种未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情况,其中负责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填写实验数据的同学有三项没填完,请你帮他填上液体与烧杯总质量/g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cm 3被测液体密度gcm352 24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 2 分,每空 1 分共 27 分)18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6、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光的反射线和光的大致折射方向19完成光路图20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1)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蜡烛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 ,这样才能使;蜡烛的像成在 (2)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像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3)当物距等于 2 倍焦距时,能得到倒立、 的实像,像距等于 ;(4)当物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在光屏上能得到 立、 的实像,像距 焦距,由此可知,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 处21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应先观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 和 ,读数时
7、,视线要与 相平22天平是测 的仪器,使用时,应先把天平放在 ,把游码放在标尺 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 ,使横梁 称量时,左盘放 ,右盘放 ,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 ,直到横梁再次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3四、解答题(共 3 小题,23 题 6 分,24 题 6 分,25 题 8 分,共 20 分)23在校医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通过看视力表在平面镜所成的像也同样达到检查视力的效果,已知视力表全长为 0.8 米,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7 米,如图所示:求:(1)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多少米?(2)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多少米?(3)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 5
8、米,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为多少米?24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敌方坦克,开炮后经 0.6s 看到炮弹击中目标坦克爆炸起火,再经过 2.1s 听到炮弹在坦克上的爆炸声 (假设当时的声速是 340m/s)(1)炮与坦克的距离是多少?(2)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25一个空瓶的质量是 0.2 千克,装满水后称得质量是 0.7 千克用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 1.4 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 1.5 千克,求:(1)瓶的容积;(2)金属的质量;(3)金属的密度42015-2016 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 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
9、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相对于空中的白云位置不断变化,以飞机为参照物,坐在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故选 C2如图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中,正确的是( )A B C D【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 (1)平面镜成像是初中重点考查的内容,像和物关于平
10、面镜对称,可以通过轴对称的方法来作图和判定(2)凸透镜成像可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图中物与像大小相等,左右一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不对称,故本选项错误;B、图中物与像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故本选项正确;C、如图所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AB 应该在主光轴的下面,故本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应该在主光轴的下面,并且应该是倒立缩小的,而图中是放大的,故本选项错误故选 B3白光通过红玻璃照到蓝布上,蓝布将呈现( )A红色 B蓝色 C无色 D黑色【考点】物体的颜色【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
11、射的色光决定,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不同颜色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解答】解:红玻璃只能透过红光,白光照在红玻璃上,只有红光能透过玻璃;蓝布只能反射蓝光,透过玻璃的红光照在蓝布上,被蓝布吸收,蓝布没有反射光,因此蓝布呈现黑色故选 D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5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 (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
12、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地震、海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解答】解: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所以 A 错误,符合题意;B、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5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A平面镜 B凸透镜 C
13、凸面镜 D凹透镜【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凸透镜可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凹透镜和凸面镜成的都是虚像能出现在光屏上必须是实像【解答】解:A、平面镜是光的反射作用,成等大、正立的虚像,不符合题意;B、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等大倒立的实像,符合题意;C、凸面镜是成正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不能成等大的像,不符合题意故选 B6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D
14、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放平: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二拨零: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上;三调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此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间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四称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取五记数: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之和六整理:整理器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拨回 0 刻度线处【解答】解: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 A 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6B、在调节横梁平衡前,首先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故 B 的说法正确,不合
15、题意C、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故 C 的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称量物体时,要将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在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故 D 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C7关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比棉花重B体积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小C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密度一定相等D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根据 =正确理解质量、体积、密度三个量的关系【解答】解:A、由 m=V 可知,质量大小与密度体积都有关系,铁的密度大
16、,体积不一定大,质量就无法判断,故 A 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可能大,也可能小;故 B 错误C、密度与物质种类有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一般不同;故 C 错误D、由 V=可知,当质量一定时,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故 D 正确故选 D8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 )A B C D【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近视眼所成
17、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解答】解:图中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同学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选 D9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3:2,密度之比为 1:2,则其体积之比为( )A3:1 B1:3 C3:4 D4: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甲乙的质量之比和密度之比,根据公式 V=可求体积之比【解答】解:=,甲乙的体积之比:7V 甲 :V 乙 =: =3:1故选 A10如图所示,蜡烛从距凸透镜 40cm 的 A 点出发,沿主光轴经 B、C
18、到达 D 点当它移动到 B 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已知 AB=BC=CD=10cm,则( )A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B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都越来越大C从 C 移到 D 过程中,所成的像是虚像D移动过程中,所成像有实像也有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根据移动到 B 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再根据B 点正好是 2 倍焦距处,结合题干中的“已知 AB=BC=CD=10 厘米”可知其焦距大小,然后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由“蜡烛移动到 B 点时,所成的像正好与烛焰等大”可知 B 点正好是 2 倍焦距处;因为
19、已知 AB=BC=CD=10 厘米,所以此透镜的焦距 f=15cm,则AB、蜡烛从距凸透镜 40 厘米的 A 点出发,在移动过程中,先是所成的像越来越大,当到达焦点处时不成像,故 AB 错误;C、因为 C 点在焦距以外,D 点在焦距以内,所以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蜡烛从 C 移动到D 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故 C 错误;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蜡烛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有实像也有虚像,故 D 正确故选 D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 23 分)11给下列数字添上合适的单位(1)一杯水的体积约为 300 ; (2)卡车和货物的总质量约为 8 ;(3)柴油的密度为 0.85 ; (4)空气的
20、密度为 1.29 【考点】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分析】 (1)首先要明确体积的单位有哪些,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首先要明确质量的单位有哪些,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3)和(4)首先要明确密度的单位有哪些,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解答】解:(1)体积的单位有 m3,dm 3,cm 3,从而可知,一杯水的体积约为 300cm3(2)质量的单位有 t,kg,g,mg,从而可知,卡车和货物的总质量约为 8t(3)和(4)密度的单位有 g/cm3,kg/m 3,柴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稍小点,从而可知,柴油的密度为 0.85g/cm3,而空气的密度比较小,从而可知,空气的密度为 1.2
21、9kg/m3故答案为:(1)cm 3 (2)t (3)g/cm 3 (4)kg/m 3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考点】物体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8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能复合成其他颜色的光【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故答案是:光的色散,红、绿
22、、蓝13物理学上把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 3质量为 1 千克的水变成水蒸气后,它的密度将 ,质量将 (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质量及其特性【分析】密度的定义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水的密度是要求记住的,是1.0103kg/m3;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根据水的特性,即可判断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增大;判断其密度是否发生了变化,关键是抓住这种“物质”是否改变【解答】解:密度的定义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水的密度是要求记住的,是1.0103kg/m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物体的形状、位
23、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后,只是状态变了,质量不会改变,体积变大,所以他的密度将变小故答案:单位体积的质量,1.010 3kg/m3,变小,不变14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或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是 处,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 处,近视眼应该佩戴 透镜才能看清 的物体,远视眼应该佩戴 透镜才能看清 的物体【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 (1)根据成缩小和放大的实像以及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与焦距之间的关系分析成实像和成虚像及不成像时的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结论(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要戴
24、凹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解答】解: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在物距小于焦距或物体在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 1 倍焦距处或焦点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了将光线会聚,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
25、远视眼,这样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故答案为:二倍焦距;一倍焦距处;凹;远处;凸;近处15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 A 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 B 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 EF 处时,亮斑在 B 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 ,当水面到达 CD 时,亮斑在B 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 9【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产生折射现象(2)水面升至 EF 位置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进一步确定亮
26、斑位置(3)水面上升至 CD 位置时,光在水中进行传播,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进一步确定亮斑位置【解答】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 EF 位置时,光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亮斑在 B 的下方如图 1 中 B所示:(2)容器内没有水的时候,光沿直线传播从 A 点射向 B 点,当水面上升至 CD 位置时,光只在水中进行传播,并且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亮斑在 B 的原处如图 2 中 B所示:故答案为:下方;原处16一个装满食用调和油的瓶子标有“2kg/2.5dm 3”字样,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 /m 3,当油用完后,若用此空瓶装水,则最多可装 的水【考点】密
27、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先根据密度公式 =可求出油的密度,瓶子容积不变,再根据密度变形公式 m=V可得出能装的水的质量【解答】解:m 油 =2kg,V=2.5dm3=2.5103 m3, 油 =0.8103/m 3, 水 =1.0103kg/m3,m 水 = 水 V=1.0103kg/m32.5103 m3=2.5kg故答案为:0.810 3;2.517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测量的一种未知测量液体密度实验的正确操作情况,其中负责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填写实验数据的同学有三项没填完,请你帮他填上液体与烧杯总质量/g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cm 3被测液体密度gcm352 24【考点】液体密度的测
28、量【分析】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求出倒入量筒液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读出液体体积,由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实验中,把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则倒入量筒液体的质量 m=24g;由图示量筒可知,液体体积为 30ml=30cm3,液体的密度=0.8g/cm 3故答案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g;30;0.8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每图 2 分,每空 1 分共 27 分)1018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光的反射线和光的大致折射方向【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
29、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再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19完成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在作凸透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
30、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20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1)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蜡烛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 ,这样才能使;蜡烛的像成在 (2)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像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3)当物距等于 2 倍焦距时,能得到倒立、 的实像,像距等于 ;(4)当物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在光屏上能得到 立、 的实像,像距 焦距,由此可知,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 处【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解答此题必须掌握:(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
31、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凸透镜成像规律:当 u2f 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 u=2f 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 2fuf 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 u=f 时,不成像;当uf 时,像物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两个特殊的点:一倍焦距分虚实(正倒) ,两倍焦距分大小【解答】解:(1)首先要在光具座上由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然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蜡烛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2)当 u2f 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当 u=2f 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
32、像;11(4)当 2fuf 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通过题目中(2)和(4)比较得:两倍的焦距处是成缩小或放大的实像的分界点故答案为:(1)同一水平面上;光屏上;(2)缩小;(3)等大; 2 倍焦距;(4)倒;放大;大于 2 倍焦距;2 倍焦距21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应先观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 和 ,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考点】量筒的使用【分析】度量筒和量杯进行读数时,要先确定它们的量程与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解答】解: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应先观察你所使用的量筒和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液面22天平是测
33、的仪器,使用时,应先把天平放在 ,把游码放在标尺 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 ,使横梁 称量时,左盘放 ,右盘放 ,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 ,直到横梁再次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 【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 (1)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2)天平的正确使用: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解答】解:天平是测量质量的仪器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通过加减砝
34、码或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再次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故答案为:质量;水平台上;零;平衡螺母;平衡;物体;砝码;游码;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四、解答题(共 3 小题,23 题 6 分,24 题 6 分,25 题 8 分,共 20 分)23在校医室检查视力时,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学生通过看视力表在平面镜所成的像也同样达到检查视力的效果,已知视力表全长为 0.8 米,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2.7 米,如图所示:求:(1)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多少米?(2)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多少米?(3)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 5 米,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为多
35、少米?【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等大,人和人的像相对于镜面对称,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相对于平面镜对称,依据数学知识计算【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与像等大,则 h 物 =h 像 =0.8m;12(2)物距等于像距,有 V 像 =U 物 =2.7m,(3)体检要求人与视力表距离应为 5 米,侧人与镜子的距离为;S=5m2.7m=2.3m答:(1)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0.8m;(2)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7m;(3)则该同学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为 2.3m24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敌方坦克,开炮后经 0.6s 看到炮弹击中目标坦克爆炸起火,再经
36、过 2.1s 听到炮弹在坦克上的爆炸声 (假设当时的声速是 340m/s)(1)炮与坦克的距离是多少?(2)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计算【分析】 (1)知道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和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2)知道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弹飞行的速度【解答】解:(1)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s=vt=340m/s2.1s=714m;(2)炮弹的速度:v=1190m/s答:(1)炮与坦克的距离为 714m;炮弹飞行的速度为 1190m/s25一个空瓶的质量是 0.2 千克,装满水后称得质
37、量是 0.7 千克用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 1.4 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总质量为 1.5 千克,求:(1)瓶的容积;(2)金属的质量;(3)金属的密度【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 (1)当瓶内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就等于玻璃瓶的容积,已知瓶和水的总质量,还知道空瓶子的质量,可求水的质量,根据公式 V=可求玻璃瓶的容积(2)已知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还知道空瓶子的质量,可求金属颗粒的质量(3)已知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还知道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可求水的质量,根据公式 V=可求可求水的体积,玻璃瓶的容积减去水的体积就等于金属颗粒的体积,然后利用公式 =可求金属颗
38、粒的密度【解答】解:(1)水的质量 m1=m 瓶和水 m 瓶 =0.7kg0.2kg=0.5kg,玻璃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 V 容 =V1 水 =5104 m3;(2)金属颗粒的质量 m 金 =m 瓶和金 m 瓶 =1.4kg0.2kg=1.2kg(3)装金属颗粒的瓶子内水的质量 m 水 =m 总 m 瓶和金 =1.5kg1.4kg=0.1kg,水的体积 V 水 =1104 m3;金属颗粒的体积 V 金 =V 瓶 V 水 =5104 m3110 4 m3=4104 m3;金属颗粒的密度 金 =3103kg/m3答:(1)瓶的容积为 5104 m313(2)金属颗粒的质量为 1.2kg(3)金属颗粒的密度为 3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