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奇妙的克隆【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克隆的基本知 识了解克隆技术的发 展、成绩和意义;2、了解高新科技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革命性变化,激发科学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朗读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重点】1、感知课文,概述课文内容。2、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习难点】1、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对“科学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的理解。【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环节预设:导入 2 分钟、朗读 8 分钟、独学 15 分钟,交流 5 分钟,展示
2、10 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进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谈家桢(1909-2 008),浙江宁波人,国际著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为我国遗传学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了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了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并担任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的副主编。2、关于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在大陆译为“无性繁殖”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复制或转殖
3、或群殖。 中文也有更加确 切的词表达克隆,“无性繁殖”、“无性系化”以及“纯系化”。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二、字词积累21、给下 列加点的字注音。桢( ) 草莓( ) 胚( )胎 蟾蜍( )两栖( ) 囊( ) 腺( )素 蛋白酶( )濒( )临 繁衍( ) 匍匐( )2、解释下列词语的 含义。拍案叫绝: 繁衍:难能可贵:濒临: 3、从图书馆及网上查 找有关 “克隆”的知识,并根据课文内容观察身边的“克隆”现象 。4、读课文,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
4、语。鲤鱼细胞核和鲫鱼细胞质居然能 三、初步感知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克隆”的含义是什么?本文使用小标题的作用是什么?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第二课时3环节预设:导入 2 分钟、独学 20 分钟,交流及展示 18 分钟模块二: 合作探究一、 美文品析1、 “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提示:联系课文第一段,语言要简洁)2、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提示:两条线索)3、 “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提示:联系本小节第三段)二、我们的疑惑。请同学们将独学或对学、群学中发现的小组未能解决的其他问题摘抄下来,与全班一起分享。第三课时模块三:形成提升阅读语段,回答
5、问题。阅读奇妙的克隆中的节选文字,完成 14-18 题。一个细菌经过 20 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 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 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 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 “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4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 “Clone”,音译为“克隆” 。实际上 ,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 “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
6、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 ,简称无性系。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
7、,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1.节选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动物的克隆 B.有性繁殖 C.植物的克隆 D.克隆是什么2.第二段文字中加点词语“正常”的作用是( )A.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B.还可能有其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C.排除特殊繁殖情况,体现说明语言朴实的特点。D.还可能有其它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灵活的特点。3.第三段文字引用孙悟空的故事的用意是( )A.表明我国关于“克隆”的设想在世界上是很早的。B.表明文章是按照由植物到动物的顺序来介绍的。C.生动形象地说名了克隆的含义,增添说明的趣味性。D.深入准确地介绍克 隆的知识,增添说明的神秘性。4.文 中画线句子运
8、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是( )A.引用,体现无性繁殖的普遍性,消除读者的困惑。B.引用,把 高深的科学知识直接明白地介绍出来。C.举例子,体现有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 般的 说明顺序 。D.举例子,以常见的无性繁殖现象作为文章的 开头,通俗易懂。55.文中使用了英语和希腊文,其作用是( )A.使得文章形式多样,富有文采。B.说明“克隆”的普遍性。C.从词源上追溯“克隆”的词意。D.突出“克隆”的研究价值。模块四:小结评价1、题目信息:课文题目交代了 ,用“奇妙”加以修饰,突出了这种繁殖的神奇,有 的作用;2、写法借鉴:文章用四个小标题把全文分成四部分,这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使全文内容 ;文章运用 了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如在第一个小标题下的内容,运用了 3 种说明方法,分别是 、 、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