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师大附中 2016 级第八次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从国家文化形象认知主体的角度而言,两类认知主体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一是“他者” ,一是“自我” 。一个国家在“他者”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
2、影响力、吸引力;一个国家在“自我”民众心中的文化形象,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文化认同、文化凝聚力。两类认知主体的存在及其同等重要性要求我们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内外一体、整体联动。国家文化形象的客观依据是国家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全力推进是奠定国家文化形象的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 98%;互联已经可以将文化信息送到村一级。这些数字折射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进程。认清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当代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文化建设,这是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根基。文化形象的认知历程与文化体系的结构一致,
3、以价值观为最深层的所在。只有真正深入到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即价值观,我们才能够穿越种种文化现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国家的精确的文化形象。中华文化有其深沉的价值追求,千百年来潜移默化地浸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追求发展进步的主旋律,也是当代中国追求的最基本的文化精神。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表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但对待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中国人曾经陷入迷茫。这里面既有一味埋头于历史的封闭自恋,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轻视和不屑。中国人的许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代中国
4、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正给以越来越多的尊重。优秀传统文化是流注于当下中华民族肌体中的精神血液,也是中华民族显著的精神标识。不容否认,从中华文化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具有保守性的材料,但同时需要看到,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创新的传统。 “变则通,通则久”的通变智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意识, “刚健笃实”的实干品质等,都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正是这种传统的存在,使得中华文化能够突破保守性,不断超越,一路向前。认识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不能不聚焦创新这个时代性的主题;传播当代中国的文化形象,我们也应当学会讲好当代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
5、化的过程中有过许多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正是在和世界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互动中,中华文化不断地丰富着自我,也为人类文明的进程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不断申明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主张,强调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这些主张,表达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心声,也正成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积极实践。(节选自中国文化形象的五个维度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传播,国人要做的就是理论上的创新,要学会向世界讲述中国创新与进步的故事。B. 在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灵魂是要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当前人们追求的
6、文化精神。C. 国家文化形象的形成要建立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建立国家文化形象的根基。D. 在国家文化形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尊重其他文明的特点,学会与其他文明和谐共处。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认知主体, “他者”与“自我”的存在对于国家文化形象的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性,都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B. 对于有着丰厚积淀的传统文化,国人的态度曾经是非常复杂的,有些人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有些人对其非常地轻视与不屑。C.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建成了完备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络,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 98%,互联
7、也能将文化信息传到村一级。D. 中华文化不仅要发展还要创新,创新既表现在对中华文化本身的创新和发展上,也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学习、融合与创新上。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认为,要形成清晰的关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形象,必须要从根基、灵魂、坚守、创新、气度五个维度来进行思考与关注。B. 当代中国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给以尊重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传统文化是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及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维度。C. “变则通,通则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等古代格言的引用,为阐释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历来具有创新精神提供了实证。D. 最后一段在总结前文五个维度的中国文化形象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
8、的主张,即在和世界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流中丰富自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铁厨子徐国平早先,老家办婚宴,大都请来三五乡厨,在自家搭棚筑灶,将桌椅当院摆开。宾客围桌而坐,乡厨操锅挥勺,帮工穿梭上菜。酒菜飘香四溢,满院人声鼎沸。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宾客们咂嘴剔牙,谈论最多的是乡厨的厨艺。当时,大多人家的日子,本就过得窘迫,再办喜宴,往往捉襟见肘。加上菜样单一,能在有限的荤腥中,做出丰盛可口的宴席,确实要看厨子的手段。其中,对铁厨子的赞誉最多。铁厨子不是本地人,左腿有残疾。据说,两三岁时,患了幼儿瘫,遭家人遗弃。幸好,被铁厨师发现,见其可怜
9、抱回家中。铁厨师是省城一家大酒店的大厨,镂月裁云,厨艺绝伦。只是,夫人一直没有生育。见铁厨子身有残疾,夫人嫌弃无比,铁厨师却视如己出,细心抚养。后来,铁厨师告老返乡,在我们老家落户。铁厨师是个热心肠,老家谁办喜宴,一请就到,毫无身价。铁厨子年过十五,也没上学。养母贪吃懒做,游手好闲。铁厨子在家挑水劈柴,烧火做饭,稍有怠慢,便遭打骂。铁厨子只有忍气吞声。好在,铁厨师开始传授铁厨子手艺了。铁厨师说,一个厨师首先离不开一手好刀法。铁厨子自知身残,立志苦练,很快,操刀娴熟自如,萝卜或土豆切过后,均细如发丝,竟能穿针而过。铁厨师言传身教,每道菜的泡制,作料,火候等工序,铁厨子都心领神会。一次,铁厨师偶染
10、风寒,卧床在家。村前一户办婚宴,见铁厨师去不了,主家焦急万分。铁厨子在一旁,闷声说了句,爹,您若放心,俺去!铁厨子到了主家,问清几桌宴席,备好菜和作料,然后,不慌不忙地吩咐几个帮厨,切剁蒸炸。婚宴开席,菜肴一一上桌,宾客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铁厨子听后,方才坐下喝了一杯热茶。这时,主家慌慌张张跑来,说新媳妇的娘家人要留下闹洞房,晚上又多添了两桌酒席。主家事先没有准备。铁厨子先稳下主家,问,家中有啥多余的菜? 主家一脸无奈地说,只有萝卜。铁厨子沉思片刻,慢条斯理地说,把萝卜准备好。主家疑惑不安。到了晚上,铁厨子还真就鼓捣出两桌花样不一、清香扑鼻的菜肴。满桌宾客,风卷残云,吃罢,竟没品出满桌的菜
11、料全是萝卜。事后,主家感激万分。回到家,铁厨师问起,铁厨子说,客人中午饱餐荤腥,晚上的口味自然偏喜清淡,所以蒙混过关。铁厨师闻罢,连连点头,说,你可独挑大梁了。铁厨子一宴成名。铁厨师病逝后,养母赶铁厨子空身出门。铁厨子四处漂荡做起乡厨。其间,他推陈出新,精心搭配,那些平常不过的菜肴,一经他妙手偶得,花样奇出,余香满口。后来,各色酒店如雨后春笋。老家的婚宴开始到酒店举办了。铁厨子的养母也开了一家铁家酒店,并费尽周折找来铁厨子做主厨。铁厨子很不情愿。可养母说,我这把年纪,酒店干好了,将来还不是你的? 等攒下钱,为娘再给你挑个漂亮的服务员做媳妇。铁厨子不再推辞,尽心帮养母经营酒店。很快,生意火爆,吃
12、客如云。只是,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铁厨子掌勺时,一瞟油的颜色,撩起一闻,把炒锅一扔,喊来养母,这油不地道! 养母却满不在乎,管它啥油,能做菜就中。铁厨子一脸不悦,吼道,菜是俺做的,这样做会砸了俺的招牌,俺不干!养母气急败坏,指着铁厨子骂道,你个白眼狼,要不是老娘当初养你,你早饿死街头了。铁厨子没再言语,一摔围裙,离开酒店。铁厨子去了一家小酒馆,虽薪水少些,可铁厨子有个条件,必须货真价实。一次,有人在小酒馆设宴。正巧,席间有一位省城大饭店的董事长,品味后,连声称赞,没想到这么小的酒馆,能吃到这么上乘的美味。非让老板唤来铁厨子,说几日后是其家母的寿辰,重金请他去做主厨。
13、铁厨子连声推辞,都是一些乡野粗菜,上不了大席。董事长遂道出实情,说其家母胃口不好,佳肴吃遍无数,总提不起食欲。铁厨子最终应允,说,冲您这份孝心,俺不妨一试。寿宴那日,铁厨子精心烹制,菜肴油而不腻,清爽可口。董事长的母亲果然食指大动。特别是最后端上的寿桃,更是令她胃口大开,连声说这么些年,这是吃得最可口的一顿饭。董事长问起寿桃的配料,铁厨子直言相告,无非一些杂面加豆腐渣,精心搭配蒸制而成。你想想,再好的美味佳肴也有吃腻的时候。董事长恍然大悟,出高薪欲聘铁厨子为私家厨师。铁厨子婉言谢绝,说,你有老母孝敬,俺也有老娘需人伺候。原来,铁厨子养母的酒店,终因偷用地沟油被查封。养母惊恐之下,中风偏瘫。铁厨
14、子默默地来到养母身边,端屎端尿,昼夜伺候。养母羞愧难当,呜呜落泪。铁厨子一边擦泪,一边劝慰,生恩不如养恩重,俺就是您的亲儿子。(选自小说月刊2016 年第 12 期,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采用设置悬念的描述性语言,使文章欢快活泼、华丽、自然、流畅。描述了铁厨子的成长故事,表现了铁厨子知恩图报的优秀品质。B. 小说一开头写“宾客们咂嘴剔牙,谈论最多的是乡厨的厨艺”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C. 小说结尾,养母和铁厨子均落泪,令人心碎。小说安排这样的结尾,使小说的情节完整,既感动了读者又巧妙地暗扣了小说的主题,发人深省
15、。D. 小说情节曲折,并讲究铺垫和伏笔,如“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 ,为下文养母酒店被查封,中风偏瘫做铺垫。5. 小说中“铁厨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6. 文中对养母进行了四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难得的是同时收获了高收视率与好口碑。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飙升。在微博上,不仅普通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 V”也出言
16、点评, 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收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这样的节目也应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爆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 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 “圈粉”无数,被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 。而除了武亦妹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红” ,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像
17、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 解放日报 人民日报 、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
18、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友“美好好”表示, “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 “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摘编自 2017 年 2 月 10 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材料二:早在 2014 年,习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
19、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摘编自 2017 年 02 月 08 日湖南日报 )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佛经 、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涉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摘编自 2017 年 02 月 09 日长江日报 )材
20、料四: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对 2000 名 1835 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受访青年的建议有: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 ;在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 ;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等。(节选自
21、人民周刊2016 年第 12 期,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白茹云和王海军均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深度挖掘,这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认识。B. 习总书记希望学生记住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他希望我们的教材要保留传统的经典。C. 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一系列节目的火爆,根源在于它们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D.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在传播诗词知识的同时,也让大家对我们中华文明更加自信,更加喜爱我们自己的文化。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荧屏是一种资源, 中国诗词大
22、会成功让电视人产生了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B. 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 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C. 第四则材料具有新闻调查的性质,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数据表达观点,即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D. 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的来龙去脉。9. 根据上述材料,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
23、年进士。锦衣指挥周彧,太后弟也,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闲田。命韶偕御史季琮覆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劾曰:“真定田,自祖宗时许民垦种,即为恒产,除租赋以劝力农。功臣、戚里家与国咸休,岂当与民争尺寸地。臣诚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请伏奉使无状罪。 ”疏入,诏以田归民,而责韶等邀名方命,复下诏狱。言官争论救,得释。孝宗即位,召为刑部右侍郎。嘉兴百户陈辅缘盗贩为乱,陷府城大掠,遁入太湖。遣韶巡视。韶至,贼已灭,乃命兼佥都御史,整理盐法。寻进左侍郎。韶以商人苦抑配,为定折价额,蠲宿负。悯灶户煎办、征赔、折阅之困,绘八图以献,条利病六事,悉允行。弘治二年秋,还朝。明年,改吏部。与尚书王恕甄
24、人才,核功实,仕路为清。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已,又言滥授官太多,乞严杜幸门,痛为厘正。帝是其言,然竟不能用。四年秋,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故安远侯柳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以其母诉免。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荆王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 内官王明、苗通、高永杀人,减死遣戍。昌国公张峦建坟逾制,役军至数万。畿内民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辄免徭役,致见户不支,流亡日众。韶皆抗疏极论,但下所司而已。韶莅部三年,昌言正色,秉节无私,与王恕及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疾,大学士刘吉亦不之善。韶志不能尽行,连章乞休 ,乃命
25、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南京地震,御史宗彝等言韶、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俱宜召用,不报。又明年,卒,年六十六。谥惠安,赠太子少保。(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 以闻荆王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B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 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 /乃命具岁办数以闻/荆王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C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 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 /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荆王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D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 因极陈
26、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荆王/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B百户,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元代相沿,设百户为百夫之长,明代卫所兵制也设置了百户所。C月廪,专指朝廷每月发给官员的禄米,其中“廪”本指米仓,亦可泛指粮仓。D乞休,指自请辞去官职。古代辞官退休有很多别称,如致仕、乞身、解印、超擢、挂冠、释冕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彭韶忠于职守,不畏权贵。他接受皇帝的命令,与季琮审查没收民田一案,陈述事实,反对权贵与百姓争夺
27、尺寸之地。B彭韶极力上疏,直言劝谏。他也极力陈述光禄寺供品过度浪费、百姓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等事,皇帝却对此不理不睬。C彭韶临危受命,体贴民情。他在陈辅攻陷府城大肆抢掠时,接受朝廷巡视任务,一举歼灭盗贼,同情商人、盐工的苦楚。D彭韶不徇私情,郁郁寡欢。他在刑部任职,因秉持节操与王恕、何乔新并称三大老,被贵戚、大学士排挤,不能施行抱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 (5 分)(2 )故安远侯柳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以其母诉免。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
28、诗,完成 1415 题寄 黄 几 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蕲:同“祈”,祈求。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是说一个人多次断了手臂就知道怎么医治断臂,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久病成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诗的首句起势突兀,北与南距离遥远,加一“海”字,更显相见之难。B.第二句以拟人写法,写自己欲托鸿雁传书却遭拒绝,再写路途之遥远。C.
29、第六句意为:朋友本有才干,不必“三折肱而为良医” ,应得到重用。D.尾联想象看到朋友读书的情景,而自己颓然变老,猿隔溪而哭,瘴气满藤。15.本诗的颔联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 ”一句表示,虽然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乐趣,但他以“ ”表明自己坚持修身洁行,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 ” 。(3) “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他用“ ,
30、”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自己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
31、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 )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的故事出现。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B.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C.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它们通过海
32、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D.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20. 下面一则通告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5 分)学科通告为提高电话的通讯能力,我公司将对辖区电话局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将有关事项宣布如下:敝工程将于 2018 年 6
33、月 10 日 20 时至 11 日 8 时施工,在此期间会影响青山区电话用户的正常通话。交换机升级后,用户原有的一些业务功能(如闹钟、呼叫转移等)需要重新设置;热线和呼出限制的设置方法也有变化。如有疑问,欢迎提出。本公司客服电话:87654321。对工程施工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天通信有限公司青山分公司2018 年 6 月 7 日21.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一模式。 (6 分)归纳 检验 演绎(证实)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据近期来对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
34、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观察(经验事实) 科学定律 科学理论 解释和预见1. A 2. C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A 项,从原文第五段的内容来看, “通变智慧” “自强意识” “实干品质”等,都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中创新精神的鲜明体现” ,由此可见,创新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还要表现
35、在行动上。所以选项中“国人要做的就是理论上的创新”的表述不全面。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 项范围失当。原文第二段第二句的表述是“我们初步建成了国家、省、地市、县、乡、村和城市社区在内的六级公共文化服务络” ,而选项的表述是“已经建成了” 。3. 试题分析:全文是总分关系,最后一段不是对前文的总结4. D 5. (1)聪慧善学。立志苦练,操刀娴熟自如,将萝卜、土豆切得细如发丝;用萝卜做出两桌花样不同的宴席,宾客吃过竟浑然不知。 (2)刚毅正直。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使用地沟油,铁厨子严词拒绝,离开酒店。 (3)知恩图报。养母中风偏瘫,铁厨子不计前嫌,义不容辞昼夜
36、伺候,报答养育之恩。 6. (1)第一、二次描写可以看出养母嫌弃铁厨子的残疾,铁厨师病逝后,养母将其赶出家门,暗示养母心狠手辣、不近人情的性格,并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2)第三次描写养母开始对铁厨子好言相劝,后来又气急败坏,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表现了其唯利是图的本性。养母费尽周折找来铁厨子做主厨,因贪图小利,竟然使用地沟油,被铁厨子严词拒绝,衬托了铁厨子正直的性格。(3)第四次描写养母因酒店终因偷用地沟油被查封,中风偏瘫。铁厨子不计前嫌,侍奉左右,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注意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小说采用的是叙述性的语言,文章“朴实” ,
37、而不是“欢快活泼、华丽” 。B 项“同时渲染出了悲凉的气氛”错误,文章开头对宾客的表述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对铁厨子的描写,并无“悲凉的气氛” 。C 项“巧妙地暗扣了小说的主题”错误,应该是直接紧扣小说的主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抓住文中关键句“铁厨子自知身残,立志苦练,很快,操刀娴熟自如” “吼道,菜是俺做的,这样做会砸了俺的招牌,俺不干” “铁厨子一边擦泪,一边劝慰,生恩不如养恩重,俺就是您的亲儿子”等进行分析概括即可。点睛: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需要注意: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
38、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本题从文本中有关叙写中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首先找到描写养母的关键句, “见铁厨子身有残疾,夫人嫌弃无比” “铁厨师病逝后,养母赶铁厨子空身出门” “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 “养母惊恐之下,中风偏瘫”等。然后根据小说的文体特征,从形象、主题、情节等角度分析即可。7. C 8. C 9. 利用央视强势平台,选择黄金档期; 社会大众渴望了解传统文化。 (大众呼唤传统文化回归)节目形式的创新,寓教于乐。 (或者节目有意思也有意义)国人有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
39、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 项, “根源在于它们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说法错误,由原文“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 ,可以看出成功根源在于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获得了好口碑。故选 B。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 ,A 项, “成功让电视人产生了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错,这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电视人自己的思考。原文中“这样的节目也应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 ;B 项, “以观众的心
40、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说法错误,该说法不符合原文“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所说的这一导向。D 项, “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 ”错误,材料四并未提到新闻背景。故选 C。9.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根据上述材料,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 ,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材料,可以从材料中筛选出“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飙升” “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 “友们对节目的高
41、评价,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 “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 “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 “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
42、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简要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学,科,【答案】10. B 11. D 12. B 13. (1)彗星出现,上疏说宦官太多,不能不马上裁减。于是请求皇帝上午朝当面商议大政方针,不要只准备奏章。(2)前安远侯柳景贪赃败露数额达几千两,征收仅十分之一,因他的母亲的原因而诉讼被免除。【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状”在此处为“情况”的意思,作“陈”的宾语,其后应断开,可排除 CD 两项。 “以闻”是向皇帝上报,而不是向荆王见肃上报,可排除 A。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超擢” ,越级破格提
43、升。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 “皇帝却对此不理不睬”错。根据原文“韶皆抗疏极论,但下所司而已”可知,皇帝只是将奏章发给有关部门,没有亲自处理。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 “见”通“现” , “盛”解释为“多“, “亟”解释为“马上“, “具”解释为“准备” 。 (2) “故”解释为“前” , “败”解释为“败露” , “十一”解释为“十分之一” , “以”解释为“因为”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44、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参考译文:彭韶,字凤仪,是莆田人。天顺元年间考中进士。锦衣卫指挥使周彧,是太后的弟弟,奏请武强、武邑两地百姓的田地(纳税时)达不到赋税规定数额的,没收为闲田。皇帝命令彭韶同御史季琮一起审查。彭韶等巡视后直接回朝,上疏弹劾自己说:“真定的田地,从祖宗时准许百姓开垦耕种,就成为固定财产,免除租赋来鼓励他们致力于农业。功臣、外戚与国家都享受福禄,怎么能同百姓争夺尺寸之地? 我实在不忍夺取百姓的衣食,来增加贵戚(的
45、财产) ,请求惩罚我奉使行为失检之罪。 ”奏疏呈入,皇帝诏令将田地归还百姓,而怪罪彭韶等为求取好的名声而拒不接受命令,又将他们投入钦犯监狱。谏官争相谏诤援救,彭韶等获得释放。孝宗即位,授予彭韶为刑部右侍郎。嘉兴百户陈辅因非法贩卖(私盐)造反作乱,攻陷府城大肆抢掠,逃入太湖。朝廷派彭韶巡视。彭韶到达后,消灭了盗贼后,就任命彭韶兼任佥都御史,整顿盐法。不久晋升左侍郎。彭韶因商人苦于强行摊派,为他们制定折价额度,减免原来拖欠的赋税。怜悯盐工制作食盐、征收耗损费用、买主杀价的困苦,绘制八幅图进献。逐条陈述利弊六件事,都被允许施行。弘治二年秋,回朝。第二年,改调吏部。与尚书王恕甄别人才,查核切实有功的人
46、,仕途因此而清明。彗星出现,上疏说宦官太多,不能不马上裁减。于是请求皇帝上午朝当面商议大政方针,不要只准备奏章。不久,又说滥授官职太多,请求严格杜绝因宠幸得官的门路,彻底厘清规正。皇帝认为说得对,然而终究不能采用。弘治四年秋天,彭韶代替何乔新任刑部尚书。前安远侯柳景贪赃败露数额达几千两,征收仅十分之一,因他的母亲的原因而诉讼被免除。御史彭程因议论皇坛器入狱,彭韶上疏营救,于是极力陈述光禄寺供品过度浪费的情况,皇帝于是命令开列每年供品的数目上报给皇上。荆王朱见氵肃有罪,彭韶上奏,搁置十日没有下发。内官王明、苗通、高永杀人,被判免死贬谪戍边。昌国公张峦建坟超越定制,役使军人达到几万。京畿内百姓冒充
47、陵庙户及勇士旗校,则免除徭役,以致现有人户不能供给徭役限定的数额,流亡的人一天天增多。彭韶都直接上疏极力陈述,皇帝只是将其奏章发给有关部门而已。彭韶在刑部三年,言谈正直,态度严肃,秉持节操不徇私情,与王恕以及何乔新并称三大老,而被贵戚、近臣所憎恨,大学士刘吉也不喜欢他们。彭韶的抱负不能完全施行,接连上章请求退休,皇帝于是命令他乘驿车回乡。每月供应米粮与每年安排奴仆还照官方的规格。第二年,南京地震,御史宗彝等说彭韶、何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都应召用,皇帝不答复。又第二年,彭韶去世,六十六岁。谥号惠安,追谥太子少保。14.D 尾联以“想见”领起,与首句“我居北海君南海” 相照应。在作
48、者的想象里,十年前在京城的“桃里春风”中把酒畅谈理想的朋友,如今已白发萧萧,却仍然像从前那样好学不倦。15. (1) 罗列意象的手法,巧用六个意象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 (1 分) 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1 分)不用动词,用“桃李” 、 “春风” 、“一杯酒” , “江湖” 、 “夜雨” 、 “十年灯”6 个意象,写出了十年前两人相会于良辰美景的欢乐和十年来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互相思念,深宵不寐的凄苦。 (3 分)有限的字数构成了丰富的画面,跨越时空,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韵味。 (1 分) (2 ) 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
49、 1 分)这两句诗,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 (1 分) “桃李春风 ”与“江湖夜雨” ,这是 “乐”与“哀”的对照;“一杯酒”与“十年灯” ,这是“一”与“多”的对照。 “桃李春风”而共饮“一杯酒” ,欢会极其短促。 “江湖夜雨”而各对“十年灯” ,飘泊极其漫长。 (3 分)“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明媚欢快与“江湖夜雨十年灯”的凄凉孤独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 分) 16.(1)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要以为常(2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3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17.C 18.D 19.D20.答案:“宣布”改为“通告” “敝”改为“本” “提出”改为“垂询”“贵用户”改为“您” “不安”改为“歉意”(每空找对并改对 1 分,仅找对不给分,共 5 分)分析:“宣布”侧重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