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0689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总 190 期第 4 期2004 年 7 月贵州社会科学SocialSeiencesinGuizhouV01.19O.No.4July.2004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关系探讨黄剑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三星堆出土的玉璋图案,形象地刻画了古蜀国的祭祀情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刻画了天门的象征,应是一种比较原始和质朴的古蜀人早期天门观念.这种天门象征后来演化为双阙的造型,如简阳鬼头山崖墓 3 号石棺画像和巫山东汉墓中出土的 7 件鎏金铜牌饰件上都刻画了双阙与“天门“ 二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的彩绘帛画,也表达了迎送墓主人升入天门的主题观念.由

2、此可知,古代蜀人的“魂归天门“ 和楚人的“ 引魂升天 “在主题观念上的一致性.这也说明了古蜀文化与楚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交流扣影响.关键词:三星堆;古蜀国;天门观念;蜀楚关系;文化交流 ;美术考古三星堆出土的玉璋图案是一件非常神奇的器物,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玉璋图案中,采用阴刻的艺术手法,刻画有不同穿戴的人物,并有隆起的大山,有平行的线条和云气纹等装饰纹饰,还有富于象征意味的圆圈和方形符号,以及竖立的牙璋与横置的象牙等等.这件独特的玉璋图案,显示出了浓郁的古蜀特色,是殷商考古和其他区域文明考古从未发现过的,不仅形象地刻画了古蜀国的祭祀情景,展现了古蜀时代的宗教习俗,更是古代蜀人精神观念

3、的生动写照.图案中既有对人间社会与天地自然的如实描绘,更有对神灵世界的奇异想象.图案画面的排列组合以及由线条纹饰构成的图案布局,也同样具有丰富的含义.玉璋图案中最显着的内容,一是人物,二是山川.几组画面所表现的都是两山和三人的组合格局.邸(柄 )端一组图案 ,人物只刻了两人,推测可能是由于邸(柄) 端较窄的缘故.图案中的人物形象分为立式与跪式两种姿势,穿戴上一种戴平顶帽,另一种戴的是“拿破仑式 “的帽沿上卷的穹窿顶帽,似乎是巫祝和神灵的象征.图案中的山川,不仅着重刻画了两座高耸的山峰,而且在大山前又有小山.形成了山峦重叠之状.在这些山峦的上部均刻画有圆日的象征符号,与古蜀国昌盛的作者简介:黄剑

4、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太阳崇拜观念有关,而云气纹则表现的是山峦间云气缭绕的情形,以突出这些山峦的神秘感.这些山形与青铜神树座上的山形,造型一致,风格相同,具有相似的象征含义.可知玉璋图案中的山应是古代蜀人崇拜的神山或灵山,图案中的画面描绘的是崇祀神山的情景.用多幅画面来表现这一情景,从艺术效果上看具有渲染和强调的作用.充分说明这是古蜀国一项非常重要的祭礼活动.也可以说对神山的崇拜和祭祀在古代蜀人的社会生活与信仰观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图案内下组图面中刻画的置放于神山两侧的玉璋,也是对古蜀神山祭祀的一种印证.从文献看,周礼中曾记载了西周春秋时期使用各种玉制礼器进行祭祀活动的礼仪制度,

5、但这些主要是中原地区的礼仪制度,而古蜀国并未袭用这种模式,不论是宗教信仰观念或祭祀礼仪形式,均有较大的区别.例如三星堆考古发现的玉古礼器主要有璋,戈,琮之类,而没有圭,便是很好的印证.但周礼中的有关记载,仍可作为我们探讨三星堆出土玉石礼器的参考.如周礼中关于“璋邸射以祀山川“的记述,便为我们判断三星堆玉璋图案中神山两侧玉璋的祭祀性质提供了依据.图案画面中刻画的玉璋,是作为祭祀山川的祭品使用的,也就是说画面表现的是插璋祭山的情景,其使用方式是射端向上,邸(柄)端向下,置于神山两98 贵州社会科学总第 190 期侧.有趣的是,画面中这种玉璋的射端如同植物新芽似的呈叉口刃状.自 20 世纪 3O 年

6、代以来,这种形制的玉璋在三星堆遗址上多有发现,与其他区域考古发现的玉璋有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原传世文献说“半圭为璋“, 三星堆这种迥然不同的玉璋显示了古代蜀人的发挥创造,其性质也并非用于军旅兵守的牙璋,而主要是用于祭祀神山沟通天地,具有鲜明的古蜀特色.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造像群中,亦有双手执握这种又口刃状玉璋的跪坐小铜人,生动地展示了向神灵奉献的含义.显而易见,玉璋图案形象地表达了神山祭祀的意思,说明这是古蜀国一项非常重要的祭典.古代蜀人如此重视祭祀神山,显然与他们的精神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远古时代,对山川 I 进行崇拜并加以祭礼,是先民们早期宗教信仰的一种共同现象.蜀人的祖先是蜀山氏,华阳国

7、志?蜀志 中记述有黄帝与蜀山氏联姻的故事:“黄帝为其子吕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颛顼, 封其支庶于蜀, 世为侯伯“. 蜀侯“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死作石棺石椁 ,国人从之,考古工作者在岷江上游茂汶,理县境内发现有不少石棺墓.鱼凫王曾田于湔山,望帝杜宇禅位于开明后而隐人西山.这些都说明蜀族是兴起于岷江上游的一个古老氏族,与岷山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在蚕丛,柏灌,鱼凫之后才走出岷山栖居于成都平原.所以古代蜀人将蜀山(也就是岷山)视作祖先起源的圣地而加以崇拜和祭祀.玉璋图案中刻画的神山,显然就是古代蜀人所崇拜的蜀山.但这只是浅层的含义,如果深入探讨,就会发现其中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图案

8、中的神山同时也是古代蜀人心目中通往天界的灵山.青铜神树是古代蜀人举行盛大祭祀活动中的通天神树,神树底座的灵山造型则是供群巫从此升降往来于天庭人间的象征.正如袁珂先生所说:“灵山盖山中天梯也“, 是 “十巫从此升降 ,百药爱在 “之处,也就是群巫们“从此上下于天 ,宣神旨 ,达民情“ 的地方.山海经中的灵山,很可能就是蜀人崇拜的蜀山.在灵山西面有西王母之山,有昆仑之丘,显然也与古代蜀人有着密切关系.关于昆仑之丘,山海经内有一些神奇的记述,既是西王母的住所,又是通往天庭之路,称为天帝之下都,而且长有不死树与不死药.如西山经说:“西南四百里.日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海内西经说:“海

9、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西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淮南子?坠形训 中对由昆仑登上天庭而成为神仙更有详细的描述.关于昆仑之丘的这些神话传说,也可以说是古代蜀人神山崇拜和通天观念的一种体现.倘我们将山海经中的有关记述看三星堆玉璋图案,如果说下边画面通过跪拜的人像,置放的玉璋和悬插的象牙,表现的是祭祀神山的情景,那么上边的画面展示的则是通过灵山通往天界的含义了.在上边画面中神山两侧还刻画有自天而降的两只巨手,作握拳状拇指触于山腰上,很可能是古代界人想象中作为天界神力的象征,或者是神灵助佑的展示.以此来看这件具有如此丰富内涵的玉璋,显然不是一般的祭祀用品,而是巫师在祭祀与祈祷活动中使

10、用的法器.在三星堆玉璋图案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边画面两座神山之间还刻画了悬空的形.有学者称之为:“ 两山间有船形符号,船上有人.“陈德安先生认为是“在两山谷之间的上方 ,有一船形物悬于空中,似作升腾状“,“似可释为船和船上站立的人“,“民族学的资料中,亦有将舟船作为运载死者灵魂的交通工具“,进而认为整个图案 “反映了蜀人把蜀山看成是自己祖先图腾起源的圣地,死后灵魂又必须回到祖先图腾起源的圣地去的宗教观念“.其结论是对的 ,但将该船形 ,解释为船上有人,则未免牵强.还有学者认为刻画的是“一个表示祭品或祭品的文字“,玉璋图案“ 每座山的内部,都包藏着一个即将成熟的人形,犹如母腹之内即将脱胎而出的

11、婴儿“,表现的是“ 蜀人出生神话的主题“.这种推测和解释与图案内容不符,恐难以成立.我们结合文献和图案作深入探讨.就会发现图案中刻画的其实是天门的象征.扬雄蜀王本纪说“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日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 这种天门或天阙的传说,并不是李冰时才有的,其由来已久.大荒西经即有“天 f1,日月所人“的记述 ,楚辞?九歌?大司命则有“广开兮天门“的神奇想象 ,淮南子 ?原道训亦有“ 经纪山川 I,蹈腾昆仑,排闾阖,沦天门“的说法.这些记载说明,在古人的心目中,天门即为群神之阙,是进入天国的人口.从文献记载和出土资料看,天门之说主要流第 4 期古蜀天门观念与蜀楚

12、关系探讨行于岷山之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而将灵魂与天门观念联系在一起,更是蜀地的一大习俗.蜀王本纪中所谓的天彭阙和天彭门,也就是天阙或天门的意思.这种魂归天门的观念,主要流行于蜀地,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信奉的则是另一种说法.三国志?乌丸传 注引魏书说,东胡乌丸人死后 ,葬则歌舞相送,取亡者所乘马与衣物及生时服饰,皆烧以送之,“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如中国人以死之魂魄归泰山也“.这说明泰山是中原地区的神山,赤山是乌丸的神山,都被视之为灵魂的归宿.而古代蜀人魂归天门观念则有升天进入天国的含义,展示出地域和观念习俗上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特点.蒙文通先生指出:“古

13、时中原说人死后魂魄归泰山,巴蜀说魂魄归天彭门,东北方面又说魂魄归赤山,这都是原始宗教巫师的说法,显然各为系统.从这一点来看,巴蜀神仙宗教说不妨是独立的,别自为系.“蒙文通先生还提到了古老的巴蜀文化对楚文化产生的广泛影响,认为“巴蜀和楚, 从文化上说是同一类型“, 提出了 “始于巴蜀而流行于楚地“的精辟见解.童恩正先生也指出:“在蜀地,神仙故事是特别流行的“,山海经 记述的昆仑之虚等,便“是原蜀族的一些神话.总的说来,主要讲的是神仙,巫医的故事,充满了一种原始的神秘气氛.所谓身大类虎而九首 的开明兽,应该就是开明王朝名称的由来.“又说:“ 中原民族相信魂归泰山,东北民族相信魂归赤山,蜀族则有魂归

14、岷山之说凡此种种,都反映出蜀族的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中原地区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由此可知,殷商代表中原文化系统,巴蜀和楚属于南方文化系统,而源远流长的古蜀文化不论是发达的青铜文明或是浓郁的文化特色,都堪称是南方文化系统的代表.古蜀文化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文明中心,对整个长江流域和古蜀国的周边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楚辞中“广开兮天门“ 的想象,显然亦是受到了肇始于岷山之域古代蜀人天门观念的影响.三星堆玉璋图案中刻画于上边两座神山之间的天门,应是一种比较原始和质朴的古蜀早期天门观念的象征.这种天门象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后来演化为双阙的造型.1988 年 1 月简阳县鬼头山东汉岩墓出土的 3 号石棺画

15、像,由人物建筑和祥鸟瑞兽组成的画面中,中间即是一座单檐庑殿式双阙,左右阙顶有凤鸟昂首对立,阙内有一位戴冠着袍拱手相迎的人物,阙的上面极其醒目地镌刻了“ 天门 “二字 .这简洁的两个字 ,不仅说明了石棺画像上双阙的性质和象征含义,也是对古代蜀人魂归天门观念长期流行与演化发展的最好注释.20 世纪 80 年代在巫山东汉墓中出土的 7 件鎏金铜牌饰件,上面有流畅的细线刻出的人物,鸟兽,高大的双阙和缭绕的云气图案,并用双勾笔法刻出了隶书“天门“ 二字.这种天门榜题的铜牌饰,与简阳鬼头山崖墓 3 号石棺画像的含义如出一辙,说明了古代蜀人天门观念在巴蜀地区的长期流传.有的学者认为:“以上这些鎏金铜牌画像,

16、构成了天门 双阙,西王母居中, 四灵力士守护,鸟狗双龙相伴,玉璧高悬,灵草繁茂,祥云缭绕的一组完整的天国胜景.“简阳石棺画像,根据画面及榜题文字分析,也是“一组对天门之内天国景象的具体描绘“.铜牌饰画面中雍容端坐的人物,无论是仙光祥云缭绕的天国神人,或是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都说明古代蜀人的魂归天门观念已融人了羽化登仙的思想意识.而天门观念,仍是这些画像中所着力表现的最核心的主题观念.正是有了这个主题观念,而使埋入地下的这些画像内容有了一种深层的内在联系,成为古代蜀人对死者进入幽冥之界的关怀象征.我们还应看到,天门观念亦是羽化登仙思想的一种信仰基础.随着秦汉时期羽化登仙思想在蜀地的广泛传播,从而

17、为道教在岷山之域的崛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石棺画像和铜牌饰上表现的天门观念,使我们再次领略到古代蜀人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天门观念,也可以看成是三星堆通天神树观念的延伸.如果说通天神树体现的是古蜀时代以巫师作为媒介实现人与众神往来沟通的一种想象,那么画像上的天门则有了更加世俗化的倾向,人神之间的关系已演化为灵魂与天国的联系.有了天门这样一个神奇的人口,灵魂就可以更加通畅地进入富丽堂皇的天堂了.在对古蜀天门观念作深入探讨的时候,还应提到长沙马王堆西汉墓葬出土的彩绘帛画,通过对天上人间地下景象的描绘,同样表达了迎送墓主人升人天门的主题观念.这幅彩绘帛画和四川1oo

18、贵州社会科学总第 190 期出土的石棺画像与铜牌饰画面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画面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又显示出一些不同的特点.比如整幅帛画将世界明确分成了天上,人间,地下三界.人间部分采用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墓主人日常生活情景,地下与天上部分则充满奇异的想象,以人首蛇身的女娲居于天界中央取代了西王母,天门有两位帝阍守护,地下有一裸体巨人脚踩大鱼,以头和双手托举着人间与天界,反映了地域文化方面的一些不同特色.尽管有这些差异,蜀人的“魂归天门 “和楚人的“引魂升天“ 在主题观念上的一致性仍是显而易见的.蒙文通先生曾指出巴蜀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随着考古出土资料的不断发现,使我们对此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们再

19、来看三星堆玉璋 fl 曩案中所展现的神山祭祀和天门观念,与简阳石棺画像,巫山铜牌饰,长沙马王堆彩绘帛画联系起来思考,无疑说明了古蜀时代天门观念由岷江流域往长江中游地区的传播.而且可知这种传播从春秋战国之前就开始了,到了汉代已成为具有南方文化系统特色的一种共同的信仰.总之,天门观念是古代蜀人的一种主题观念,它不仅和通天神树崇拜,神山祭祀,太阳神话等等共同构成了古代蜀人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而且对后世和整个南方文化系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星堆玉璋图案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那些生动的画面便是古代蜀人神山崇拜和天门观念的形象写照,而且展示了古代蜀人相信万物有灵与泛神信仰的精神崇尚.这件非同寻常的玉璋,无论是用于祭祀神山或祭祀祖先之类的大型祭典,或是用于隆重的葬祀以超度亡魂,都是供古蜀国巫师使用的一件重要法器.它为我们研究三星堆文化和探讨古代蜀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如此丰富的图像依据,在数千年之后仍发挥着它神秘的魔力,堪称是一件真正的无价之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