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五市十校 2018 年上学期期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作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3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量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第 I 卷 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2 分,每小题 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在杂剧产生以前,正统的诗文一直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而宋元时期戏曲小说的逐渐勃兴,可以说从根本上 改变了这种状态。读元明杂剧,既要看到它与我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联系,更要注重它的特殊性。说到联系,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古老的诗歌传统对元明
2、杂剧的深刻影响,它首先是诗的戏剧,是“美文舞蹈的、 诗韵兼全的”一种艺术形式。元明杂剧不仅汲取了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还熔铸了诗的灵魂和精神。只 要认真读一读西厢记 汉宫秋等杰作中优美的曲词,就不难领略到这一点。如明人何良俊评郑光祖的倩女 离魂之圣药王曲曰:“清丽流便,语人本色;然殊不浓郁,宜不谐于俗耳也。 ”然而,元明杂剧毕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曲词必须与情境、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有机结合起来, 甚至必须与表演艺术水乳交融。 元曲选的编订者臧晋叔谈到:“词本诗而亦取材于诗,大都妙在夺胎而止矣。 曲本词而不尽取材焉,如六经语、子史语、二藏语、稗官野乘语,无所不供其采掇,而要归断
3、章取义,雅俗兼收, 串合无痕,乃悦人耳。 ”杂剧展现的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故须兼收并蓄,雅俗共赏,便是所谓“情词稳称之难” 。 王国维激赏窦娥冤第二折的斗虾蟆等曲,说:“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初所谓当行家,大率 如此。 ”王国维是真正读懂读透了元曲,他不仅将其当作戏剧的文学剧本来读,且当成美文来读:“由是观之,则 元剧实于新文体中自由使用新言语,在我国文学中,于楚辞 内典外,得此而三。 ”王氏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同一著作中,他又指出“元 剧最佳之处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 。足见王氏的“自然”与“意境”是密切相关的。但是,元杂剧
4、的“自然”与“有意境”又与诗词文赋不同,这就是它总体风格上的恣纵、奔放、朴野、犷悍,即本质上的自然之 美,本色之趣。这个特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艺术语言方面。明初无名氏的贫富兴衰第一折点绛唇以下 三曲,起手不凡:“四玲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将雪景描写与人物内心活动溶成 一片,用语精炼,比喻恰切,真可与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的描写相媲美。“自然”之誉当然包括剧作家深刻敏锐的思想感情, “意境”说也与戏剧情境、人物命运以及矛盾冲突相联系, 语言文字自然是情感与思想自然的外化,而深层的东西当然是思想感情和内容。 (摘编自王星琦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 )1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理解
5、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以后,戏曲小说取代诗文而占据文坛统治地位,使文坛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元明杂剧表现出的“诗的戏剧”的特点,是指曲词与表演艺术的水乳交融。C诗、词、曲一脉相承却又各有特点,但曲作为新的艺术形式,又具有特殊性。 D元杂剧的“自然”特指语言文字上的自然之美、审美之趣,即奔放、朴野的艺术风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讨论元明杂剧的独特魅力,论证思路清晰严谨。B文章分析了杂剧与诗词的联系与区别,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杂剧特殊性的表现。C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通过丰富的论据使观点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D对于杂剧的分析
6、,文章兼及艺术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内容的分析是其更重要的目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何良俊的观点, 倩女离魂的曲词充分体现了郑光祖对诗歌传统的借鉴和超越。 B元明杂剧必须与表演艺术相互交融,这既是一种约束限制,也为其发展带来机遇。 C只有真正读懂、读透元曲的人,才能体会到杂剧曲词的“稳称之难” ,进而欣赏其美。 D 窦娥冤中窦娥临终发下三桩誓愿,由此可以看出王国维评价元曲时所谈的意境。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夜行列车胡炎漆黑黑的夜,列车像一条泅渡的鱼,游向看不见的远方。 疲倦像一只无形的手,合上了一双双沉重的眼睛。几个精力过剩的
7、民工,脱下臭烘烘的鞋子,两脚盘坐在座位上,饶有兴致地打着扑克。间或有列车员走过车厢,逡巡着那些睡意朦胧的旅客,提醒他们看好行李。 她也困了,哈欠又深又肥,不时迷迷糊糊地打一个盹。身旁,老伴儿歪着头已经睡熟了,嘴角垂下一条黏亮亮的口水,偶尔砸巴砸巴嘴,似乎在梦里尝到了什么美味。 她撩起襁褓的一角,婴儿,酣酣地睡在怀中。 手机震动起来:“路上没堵车吧?”这已经是老黑第三次询问了。 “堵车” ,这是只有他们之间才能够听懂的暗语。 “没堵,准点到。”她答得心不在焉。仿佛怕婴儿飞了,她下意识地把婴儿抱得更紧了些。此刻,她与婴儿的体温融在了一起,那娇嫩的肌肤和柔弱 的心跳,也似乎与她密不可分了。“况且况且
8、”车轮与铁轨,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个词, “况且”什么呢? 似梦非梦,恍惚中她好像已经回到了家乡,那座皑皑雪山下古朴而贫穷的山村。山上的寺庙里,梵音袅袅,木鱼声声。缭绕的白云间,回荡着天籁般的歌声。可是,那歌中所唱,她此刻居然记不清了。 漆黑漆黑的夜,列车像一条不安的鲸,狂燥地扑向无边的黑暗。 “哇”的一声,婴儿突然哭闹起来。她一个激灵坐直了,掀开襁褓,婴儿的小脸通红通红。是饿了吗?可是,她的胸脯是干瘪的。她慌忙把备好的奶嘴塞进婴儿口中,但婴儿摆脱了,哭声越来越大,仿佛要把人心撕碎了。 “怎么了?”老伴儿也给惊醒了,有些紧张地问。 她茫然地摇摇头,突然若有所悟,拿手试下婴儿的额头,火辣辣烫。“天
9、哪,孩子发烧了!” 老伴儿给这突然的变故搞得手足无措。旅客们纷纷醒来,那几个打扑克的民工扔下手里的纸牌,拿着仅有的一袋饼干簇拥过来。其他人也纷纷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婴儿的情况。 “没事,喂喂就好了。 ”老伴儿故作轻松地回答,一面向她使着眼色,示意她赶快离开。 她抱起婴儿,向大家讪笑着,贼一样躲进了卫生间。 老黑的电话又来了,显然,他听到了孩子的哭闹声:“怎么回事? “孩子病了,烧得很厉害。 ”她的嗓音有些发抖。 “笨蛋,连个娃子都看不好!老黑骂起来, “快捂住他的嘴!” 她哆哆嗦嗦地伸出手,捂在婴儿的口上。婴儿拼命地转动着脑袋,两脚狂乱地蹬着襁褓。她的心一阵战栗,手不自觉地松开了。 “怎
10、么还没捂住,没用的东西! “孩子孩子会憋死的。 ”不知为何,她的泪潸然而下,沿着风吹日晒的深深皱纹,冰凉地滑下面颊。 “他不死,大伙儿都得死!”老黑气急败坏了, “动静这么大,早晚得出事。给老子听好了,这单生意废了,把这鬼娃子给我隔窗扔出去!” 她楞着,像一截枯木。 “听好了,敢连累老子,今晚就让你老娘上西天!”她的头一阵晕眩,趔趄了一下,差点跌倒。她想到了卧病在床急等救治的老娘,想到了一脸苦相还在打光棍的 儿子,想到这是人贩子老黑交给她做的第一手活儿,想到婴儿那痛不欲生的年轻的妈妈在婴儿已经沙哑的哭声里,她咬咬牙,狠狠地关掉了手机。 敲门声,一声紧似一声。她仰起头,长舒一口气,然后,打开了卫
11、生间的门。她看到了一个个旅客关切的眼神,看了面色煞白的老伴儿,也看到了神情冷峻的列车员和乘警。她跪下了,嘴里只有四个字:“救救孩子!”列车,停靠在灯火通明的小站。一辆 120 急教车,一辆闪着警灯的警车,静静地停在站外。“老伴儿,回家了。 ”她说。 漆黑漆黑的夜里,地觉得自己像一只鸟,穿过黑色的迷雾,飞向遥远的黎明。黎明中,她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萦回在雪山上的歌声: 圣洁的雪山啊 离太阳近的地方 我追逐着飘扬的经幡 回到梦中的家乡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目中, “夜”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列车”是故事展开的动态场所,特殊的环境有利于营造特殊的故事 氛
12、围。B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对于生病的孩子,看似粗鄙的民工却充满仁爱;车上旅客充满关切,“老黑”却是冷酷 无情。C小说“救救孩子”一语是小说的关键,它不仅表现出女主人公人性的复苏,也是孩子转危为安、自己重返 故园的关键。D小说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在环境烘托、彼此衬托中,完成了一组人物群像的塑造。5小说着力刻画了一位农村妇女的形象,简要概括她的形象特征。 (6 分)6小说以一首歌词收束全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谈谈理解。 (6 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4 分)(一)文言文阅读(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
13、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 ”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
14、,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 ”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 ”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 ”赵奢曰:“请受令。 ”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 ”赵奢曰:“胥后令邯郸。 ”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
15、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岂轻于天下邪 轻:轻视B王用之治国赋 治:管理C乃卷甲而趋之 趋:追逐D秦人不意赵师至此 意:料想到8下列句子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 )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A B C D9下列相关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记载了上至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B 战国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东汉刘向所编定,又称国策 、 短长 、修书等。C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是为春秋作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 ,同属儒家“十三经” 。D 史记具有很高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2)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二)古代诗歌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112 题
17、。除夕对酒赠少章陈师道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注释:少章:名秦觏,字少章,北宋著名词人秦观之弟,与诗人交往颇密。 未空:事业没有落空。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A除夕夜本是欢聚之时,但自己却无所依托,漂泊无依。B第二句诗,将客人与自己作对比,意在表达对客人的极度羡慕之情。C诗人现实中忧患半生,只得在梦中寻求理想和慰藉,一实一虚,耐人寻味。D诗人身形衰弱,他因愁苦而白了短发,酒后衰颜才显红晕。E诗人与朋友在酒席间唱和、歌舞,可以看出二人潦倒困窘的现状。1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歌相
18、关内容进行分析。 (6 分)(三)13.名篇名句默写(10 分)(1)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 ) , ( )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 , ( ) 。(3) ( ) , ( ) ,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 ( ) , ( ) , (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8 分)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电商的冲击,这家小店不仅改变了装饰风格,而且转变了经营理念,改头换面,终于赢得了市场。B 三体第一部获得了第 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作者笔走龙蛇,带领读者徜徉在地球文明和
19、宇宙文明两个世界里。C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梅贻琦校长的一生没有快意江湖,没有风花雪月,有的是光风霁月的情怀。D尽管山西女篮未能在决赛中夺冠,但小将武桐桐汗流浃背,吴牛喘月,她在赛场的不俗表现,让球迷为之一振。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发生在米脂县的“4?27”歹徒持刀伤人案,我们的孩子们应该认识到:一忌走路带耳机,二忌不要乱逃跑,三忌莫恋身上物。B黄老师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学语文教学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他的最新力作红茅草 ,将在不久付梓印刷。C韩国方面称韩朝决定 4 月 27 日在板门店举行首脑会晤。根据韩朝领导人签署的和平宣言显示,韩朝有望在
20、今年内宣布结束战争状态。D细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强化未成年人处理突发事件的意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16下列这份请柬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我校文学社定于 6 月 15 日晚 8 点在校礼堂举办“中学生诗词诵读大会” 。 A您是我省著名的朗诵专家,对 诗词诵读研究造诣颇深。 B现诚邀您拨冗莅临大会。 C希望您能不吝赐教,为活动提出宝贵意见。 D请准时 光临。17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盛宴,至今仍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台词流传各地。 “生存还是毁灭,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句台词出自哪部作品?请谈谈你对该作品中男主人公的认识。 (6 分)五、作文(60 分
21、)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某校校长在校庆活动中错把“鸿鹄”的“h”念成“ho,引起與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教育者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有人则认为人无完人、有了错误改正就好,还有人认为读错字的背后是态度问题。 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高一期末考试语文答案1、答案 :C A.“使文 坛面 貌发 生了 根本 性变 化 ”错, 原文 第一 段只 是说 戏曲 小说 从根 本上 改变 了诗 文占 统治 地 位的 状态 ,以 偏概 全;B.“诗的 戏剧 ”的特 点对 应原 文第 二段
22、内容 :强 调 元明 杂剧 不仅 汲取 了诗 词歌 赋的 韵律 之美 、意 境 之美 ,还 熔铸 了诗 的灵 魂和 精神 ;D.元杂 剧的 “自然 ”在原 文中 涉及 最后 两段 ,不 仅 语言 文字 上的 自然 之美 、审 美之 趣,还 包括 剧作家深 刻敏 锐的 思想 感情 。2、答案:D “对内 容的 分析 是其 更重 要的 目的 ”有误 , 选文 侧重介绍 元杂 剧在 艺术 形式 上的 特点 , 其中 主要 分析了“ 自然 ”与 “意境 ”两方 面。3、 答案 :A “充 分体 现了 郑光 祖对 诗歌 传统 的借 鉴和 超越 ”有 误,没 有体 现对 诗歌 传统 的超 越。 且 这一
23、论据 主要论证 的观 点是 :元 明杂 剧是 诗的 戏剧 。4.答案: C 解析:“自已重返故园” 错,应该是女主人公回到故乡,而非说孩子。考察到对小说细节情节的理解。5.答案:不失良知。在老黑巨大的压力下,一直以照顾孩子为最大的准则。胆小懦弱。面对老黑的声声质问,六神无主,顺从老黑“用手捂住孩子的嘴”以制止孩子发声的命令。知错能改。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发出“教救孩子”的呼声。(每点 2 分) 解析:考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人物,不要只看一遍,注意对性格和情节的概括。6.答案:含蓄地表现主题。小说结尾的歌声,用 “圣洁的雪山”“经幡”等含蓄地表达了心灵在四处飘荡之后最 终“回家”
24、 ,突显了“心灵皈依”的主题。完成了形象塑造。歌声艺术化地彰显了山河故乡农村妇女人性的复苏,言有尽意无穷,韵味深远。情节上前后对照(照应) 。小说开篇写到女主人公记不清“歌中所唱”,结尾写到“ 听到了真真切切的歌声 ”, 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体现了女主人公从“迷失” 到“回归”的心路历程。(每点 2 分) 解析:作用题,考察对结尾的探究。可以从主旨、人物和情节等方面去作答。7. 【答案】C【解析】C 项,趋:奔赴,奔向。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学生在解题时,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如本题“趋”的含义和用法有:(1)快走、小步快走;(2)趋向、奔向;(3)通“促” ,催促;又可引
25、申为:赶快、急促。学生要根据具体语境带入验证。8. 【答案】C9. 【答案 】 B【 解 析 】 本 题 考 查 识 记 文 学 常 识 的 能 力 。 在 平 时 学 习 中 应 多 多 识 记积 累 。 B 项 , “东 汉 刘 向 ”应 为 “西 汉 刘 向 ”。10. 翻译(1)这段路险阻绵长, (要去救援)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谁更骁勇谁将取得胜利。(2) (他或赵奢)派一批善射的军士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11. 答案:B E解析:(B. “对客人的极度羡慕之情 ”不恰当,意在表明自己事业未成;E. “潦倒困窘的现状”理解有误)12. 答案: 内心愁苦。别人除夕夜欢聚,自己
26、却似浮萍一般,不知托身何处;半生处于忧患之中,抱负雄心只能在梦中实 现。 虽然身处困厄之中,但仍能与友人唱和、起舞,自我宽慰,体现出对未来的信心。 (每点 3 分)13、默写 1、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4、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4答案 C(A 改头换面: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B笔 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C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 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D吴牛喘月: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比喻人遇
27、事过分惧怕,而 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15答案 D(A否定失当,一忌走路带耳机,二忌乱逃跑,三忌贪恋身上物;B成分赘余, “付梓”就有印刷的意 思,与“印刷”重复;C句式杂糅,去掉“显示”)16答案 D(“准时光临”表达不得体)17 ( 6 分)作品:哈姆莱特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写出作品 2 分,认识 4 分)作文 18.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要想避免失误,就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 参 考 译 文 】赵奢是赵国田部的一个收税的小官,他到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平原君家人不肯缴税,赵奢根据律法治了他
28、们的罪,杀了平原君家九个主事的人。平原君非常恼怒,准备杀了赵奢。赵奢趁势说道:“你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的家臣却不遵守国法,国家法律的尊严就会削弱,国家法律的尊严削弱国家的力量就会受到削弱,国家的力量受到削弱敌国就会入侵,敌国入侵就没有赵国存在了,您哪里能够得到这样的富贵呢?凭着你的尊贵地位, (如果您)奉公守法,那么全国上下就会向您看齐,全国上下奉公守法国家就会强盛,国家强盛那么赵国就会巩固,但您身为赵国重臣贵戚,怎么能轻视天下(百姓)呢?”平原君认为赵奢很贤能,就把他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任用他管理国家税收,国家税收非常顺利,百姓富裕,国家府库充实。秦国攻打韩国,驻军在阏与。赵王召集廉
29、颇问计:“可以救援韩国吗?”廉颇回答说:“路险绵长,很难救援。 ”赵王又召来乐乘问对这件事怎么办。乐乘的回答像廉颇的话一样。又召来赵奢问计,赵奢回答说:“这段路险阻绵长, (要去救援)就好比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谁更骁勇谁将取得胜利。 ”赵王于是任命赵奢为大将,救援韩国。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 ,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拿军事上的事情来劝说的就处死。 ”秦军进军武安西面,秦军击鼓呐喊率军进攻,武安的屋瓦全给呐喊声震动了。军中有个军侯说赶快救援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了。赵军坚守,停留了二十八天还不走,又加固了防守工事。秦军的奸细偷偷进来,赵奢好好款待了他,并把他送走了,秦军奸细回去报告了秦军将领,秦军
30、将领非常高兴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却驻军不走,还加固工事,阏与不是赵国的了。 ”赵奢已经送走了秦军的奸细,就拔营跟着,两天一夜就到了,命令善于射箭的军士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刚扎好营,秦军听说了,倾巢而来。军士许历用军事的问题请示赵奢,赵奢说:“请进来吧。”许历说:“秦军想不到赵国军队来到这里,他们进攻的气势一定很盛,将军您必须严阵以待。不这样,一定失败。 ”赵奢说:“我愿接受你的建议。 ”许历说:“(如败)我情愿接受斧质的刑法。 ”赵奢说:“等我回到邯郸再下令吧。 ”许历又劝谏说:“先占领北山的军队胜利,后来到的一方将失败。 ”赵奢答应了,立即拨发万人占领北山,秦军果然后来,进攻始终不能取胜,赵奢领军攻击,大破秦军。秦军大败而逃,于是解除了阏与之围,胜利而归。赵惠文王赏赐赵奢,赐给他封号“马服君” ,授予许历国尉官职。赵奢于是和廉颇、蔺相如职位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