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版品社五上《身边的科技》教案.docx

相关 举报
资源描述
最新山东版品社五上《身边的科技》 教案 山东人民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科技改变生活 第一课身边的科技 活动主题一:我家买了洗衣机 活动主题二:寻找身边的科技 课时:二课时 课题 身边的科技 年级 五 教材版本 山东人民版 课程内容 关心了解周围/、同行业中存在的科技现象,感受人们创造了科 技,科技又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与科技息息相关,密/、口」 分。科学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教材分析 《身边的科技》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个学习主题。它 由“我家买了洗衣机”和“寻找身边的科技‘两部分组成。主要 从生产和生活两方面使学生知道科技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许 多方便。“我家买了洗衣机”是按照通过使用洗衣机所带来的家 庭生活白^变化,从而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随机展开对洗衣机的研 究的思路编写的。通过研究,使学生明白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学科 学、用科学的意识。“寻找身边的科学”是『个主题的拓展延 伸,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整理信息、交流共享等多种方 法,使其感受到科技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可喜变化。 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如果我们引导他们真正去研究生活 中的一件物品,他们会发现很多不足,提出很多问题。怎么解决这些 问题是关键,只有在不断的思考、探索、尝试中才会有所收获。我 们要将 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分析科学家的故事,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等多种方式在教学中落实。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就在身边,科技在改变 着人们的生活。 2 .知道一些常用物品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3 .能尝试和改进生活中的不足,进行发明创造,培养学科学、爱科 学、用科学的情感。 4 .积极参与调查研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与人交流,提高收 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科技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培养学生热 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信息及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让学生掌握 创新的方法。 教学设计 思想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针对洗衣机展开讨论,自主确定主题,进 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与活动空间,培养学生研究性 学习的能力。 教学策略与 方法 本课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调查汇报和交流,教师要做好组织引 导工作。 1 .影像资料辅助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调查,身边取材; 2 .探究式学习和问题互动解决为主导; 3 .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4 .调查一交流一讨论一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我家买了洗衣机 课前活动: 1.观察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使用哪些科技产品。 2.和妈妈一起用洗衣机洗一次衣服,没有洗衣机的同学也要和妈妈一起洗 一次衣服。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 过去的休息日,简直就是妈妈的劳动日,她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自从买了洗衣 机,妈妈可省心多了。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 ,那时侯人们生活在没有电灯、 电话、电视、汽车、轮船、飞机的时代,他们用什么照明?用什么做交通工具? 怎样传递信息?吃什么东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科技成果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让学生分小组分别模拟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情景 (进一步体会在缺少科学技术的时期,人们生活上的种种不便) 3、师:谁来说说你们家的日常生活跟他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洗衣主要用洗衣机;晚上使用电灯照明 ,空闲时间可以看电视;用电饭 煲、煤气灶做饭,厨房里还安有抽油烟机,方便干净;出门可以骑自行车、摩 托、坐汽车远了还可以坐火车、飞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它们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们身边的科技。 (揭示课题)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认识洗衣机,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的作用。 1课前要求大家都帮妈妈洗一次衣服 ,同学们都做了吗?谁来谈谈你的感 受? 用洗衣机的和没用洗衣机的分开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家中没有的也要请他说说妈妈或者自己洗衣的情形,同时就此引导孩子体 会父母做家务的辛劳,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2你能说说你们家在拥有了其它科技产品后家里生活的变化吗?(手机、 电脑、电冰箱、汽车……请孩子们先在小组中交流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班级交 流。) 3、你觉得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科学技术与我们白生活关系密切,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它给我们 带来了生活便捷 , 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 归纳梳理 , 知识建构:科技产品的生活中的应用 1、体验内化 , 加深熟悉 课前请同学们调查了解了一种自己家经常用到的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种 类、发展过程等资料 , 把你搜集整理的资料拿出来吧。 课本上的几个同学调查了解了洗衣机的工作原理、历史、种类 , 你看了吗? 再看看吧 , 别忘了留意一下这几位同学搜集资料的方法。 (留给学生看书思考的时间) 谁了解到了课本上几位同学没了解到的关于洗衣机的知识 , 拿出来跟大家共 享 , 好吗?(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2、请在小组中交流你搜集整理的其它科技产品的相关资料 , 别忘了交流你 们整理 这些资料都用了哪些方法。 (给孩子们充分的交流时间 ,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3、在你了解这些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发展历史、种类的时候 , 在你们大 家共同 交流的时候 , 你有什么感想? (引导孩子感受科技发展的必然及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和努力) 小结: 科技产品的不断发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生活需求 , 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努力 , 相信同学们也将参与到这种创造性的劳动和努力中。 四、拓展知识 , 迁移发展:调查身边的科技产品 寻找身边的科技: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 在家庭、在学校、在社区、在生活、 生产的各个方面。 科技不断发展改善着我们的生活 , 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请你睁 大眼睛,认真发现身边的科技产品,感受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并完成下面的 调查表, 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你也可以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调查表。教师要加以指 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教师可提供一些方式供学生参考 如: (1) 表格展小式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 对生活的影响 电话 电视 冰箱 空调 (2)图文并茂式。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 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方便进行交流。 五、活动总结,提升感知:畅谈收获 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第二课时:寻找身边的科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小一■幅家庭物品摆放图 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家庭中都有哪些电器 再出示一幅农村集市图 , 让学生说一说农村人们生活的变化。 师:洗衣机让妈妈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 , 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电 冰箱可以保鲜 , 使食品不容易腐烂变质;电脑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联合收割机使农民从繁 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 科技产品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问题探讨 , 形成认识 你还观察到许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的科技产品吧?把你的调 查表拿出来 , 让我们看看谁的发现最多 , 谁进行了调查表的个性设计。 (教师浏览全班同学的调查表 , 对条查表的情况进行点评。)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调查表 , 在整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同学的说法有错误 , 小组中的同学一定要一起把 它改过来。 整理好后选一名代表用食物投影展示给大家看 , 并进行讲解。 (给孩子们充分的分析、整理的时间 , 老师进行适当指导。) 2、整理好后小组代表进行展示讲解 , 要求第一小组以后的小组展示全部内 容但只进行补充讲解 . (请同学们对各小组的调查整理情况进行评价老师根据具体情况肯定有点 , 进行一些具体指导。) 3、谈谈你在“寻找深边的科技”这个活动中的感受 , 好吗? (让孩子们充分发言 , 引导他们感受科技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 极大的改 善和提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 三.体验内化 那些进行着发明创造、使科技产品不断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的人们真伟大 , 你想做个这样的伟大的人吗?其实 , 只要做我们生活中的有心人 , 发现生活用品 中的某些不足 , 开动脑筋、 加以改进 , 也会成为小小发明家的。听过《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吗 ? (请同学们看课本 50 页上的这个故事。) 鲁班就是模仿小草的发明了锯,发明创造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是个有心人 开动脑筋,就一定可以成为小小发明家,想试试吗?现在就可以。 咱们下面进行“我的发明”活动。 1、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常用物品的某些不足。 2、寻找解决办法 3、进行创造设计,可以写、画,或用其他办法。 下课前与孩子们共同点评设计出来的作品,并且共同想一些办法 四、课后延伸 课后继续进行“我的发明”,把你最得意的作品拿到学校科技课上展出 也为你将来成为的科学家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 我家买了洗衣机 方便 省时 省力 第二课时板书: 寻找身边的科技 科技产品 创新 发展 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教学反思: 一、本教案的亮点: 1 .本课的教学提供给学生最大的自由讨论、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自己 的生活实践中感受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调查研究,整理信息、交流 共享、使学生亲身感受科技的普遍存在,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 .有效开发课程资料。通过视频、文字、图片资料的补充 ,丰富学生的认知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课前收集资料,汇报交流 展示、小组竞赛畅想未来等,都是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合作,来完成整体知识 构建,同时在学习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调查、收集、分析材料、观察、了解等自主 探究的能力。 二、存在不足: 1 .学生收集资料的内容较丰富,但交流时条理不足,有些杂乱,有些内容重复 交流,对一些资料的整理、分析能力不够。教师要做到在小组内指导学生对小组 的资料进行梳理。 2 .在小组交流环节时,学生参与度不够,有的学生只关注自己小组,而对于其 他小组的汇报,不能全身心投入倾听,在活动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的汇报交流的 方法,还要有效地进行组织,培养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三、重点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利用大量的事实和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进步改 善了人类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通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交流会,体会到任何 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轻易获得的。了解他们百折不挠的历程,进而树立献身科学 的志向。 四、使用建议: 1 .重视课前材料的收集工作。因为本课需要了解搜集的材料较多 ,可以根据 学生情况进行适当分组后,再进行分工、收集。对于条件不足的学校 ,可在老师 的帮助下完成。 2 .对于学生收集的材料课前老师要进行了解,并指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 3 .对于老师提供的材料,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4 .对于 我的发明”环节,时间上应宽松些,也可以提前布置。展示环节可以 让学生充分地谈谈自己的设想,以培养他们的积极性。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