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物流
定义一: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 储存、 装卸、 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定义二:物流是供应链运作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
之间实现高效且经济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2.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3.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指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4.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
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5.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6.运输
用设备和工具, 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 分配、 搬运、 中转、 装入、 卸下、
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7.包装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 方便运输、 促进销售, 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 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8.供应物流
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9 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
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0 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生产领域,消费领域,流通领域
2.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
3.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
4.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5.工业企业物流,商业企业物流
6.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7.时间效用,空间效用
8.物资实体流动的概念、理论、规律、技术和方法
9.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
10 .依靠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人力消耗
11 . “效益悖反”学说
12 .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
13 .物流合理化
14 .计划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
15 .商物分离
16 .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
17 .均衡
18 .垂直,水平
19 .国际物流,国内物流
20.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
三、不定项选择题答案
1 . A 2 . BCDE 3 . BCE 4. AB 5 . E 6 . BCE
7. BCDE 8. ABC 9. CDE 10. ABDE 11 . ABCDE 12. DE
四、简答题答案
1 .简述物流的基本构成。
物流的基本构成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
2.简述物流管理的目标。
物流管理的目标包括:
( 1 )快速反应;
( 2 )最小变异;
( 3 )最低库存;
( 4 )物流质量;
( 5 )产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物流管理目标。
3.为什么说物流是商品?
物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其使用价值具体体现在:合适的时间、准确的数量、正确的场所、需要的形体。
其价值主要表现为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两个方面。
4.现代物流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有:
( 1 )物流过程一体化;
( 3 )物流管理信息化;
( 4 )物流活动社会化;
( 5 )物流活动国际化。
5.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可将物流分为哪几类?
从物流活动在企业中的地位角度分,可以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生产物流是指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销售物流是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和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
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6.物流的价值体现在哪些地方?
物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创造时间效用和创造空间效用两个方面。
“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本来就存在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做“时间价值” 。 通
过物流获得时间价值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 1 )缩短时间;
( 2 )弥补时间差;
( 3 )延长时间差。
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物”的不同场所存在位置,创造的价值称做“场所价值” 。
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由现代社会产业结构、 社会分工所决定的, 由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 商品在不同地
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 , 有以下几种具
体形式:
( 1 )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 2 )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 3 )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7.试论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 1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
2 )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 3 )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现质量的提升;
( 4 )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五、论述题
1.试从物流概念的产生角度阐述物流对企业的作用。
从 20 世纪初人们开始意识到降低物资采购及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性,到通过物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到认识
到物流与经营、生产紧密相连,从而形成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全范围和全
领域的企业物流。由此可见,物流在企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企业生产的前提和保证,还可以为企业降低成
本、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利润。
2.举例说明物流中的效益悖反现象,并说明“效益悖反”学说对促进物流发展的意义。
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 例如, 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之间, 增大运输批量可以降低运
输成本,但会使库存成本增加;在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如果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会使物流成本增加等等。
在认识到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悖反”规律后,物流科学也就迈出了认识物流功能要素、寻求解决和克服效益背
反现象这一步。人们不仅可以将物流系统细分成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要
素来认识,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功能要素的有机联系找出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追求整体最优。
3 .为什么说物流是 “第三利润源泉”?
在商品经济开始走上成熟阶段以后, 一些生产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曾先后采取过两种措施: 一是依靠技术
进步降低原材料消耗;二是依靠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降低人力消耗。前一种利润潜力被称为“第一利润
源” , 后一种利润潜力则被称为“第二利润源” 。 进入 20 世纪中期以后,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上述依靠使用廉价原
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获取高额利润的传统方式开始面临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逐步转向了流通领域,
随之提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和节约流通费用的主张。 这一时期的物流合理化主要是改变以往将物流作为商品蓄水池
或集散地的观念, 进而又提出在物流领域内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物流成本是增加利润的新源泉, 从而在经营管理层次
上强调要发挥物流的作用,这集中反映在“物流利润学说” , 即“物流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进入管理范畴,从而成为流通
过程的‘黑暗大陆’ , 阻碍因素很多,因此,只有驱除这些阻碍因素,才能实现成本降低,为利益增加做出贡献” 。 在
此期间,美国著名的营销学家帕尔曾预言 : “物流是节约费用的广阔领域” 。 显然“物流利润学说”揭示了现代物流的本
质,使物流能在战略和管理上统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物流现代化发展。按时间顺序排列,物流的这一 作用被表述为“第三利润源” 。
4 .试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物流发展及物流学科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物流发展的几个阶段,并分析各阶段
的特点。
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物流发展及物流学科发展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 物流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第三阶段:2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今。
各阶段的主要特点如卜表:
社会发展特点
经济发展特点
物流发展特点
物流学科发展特点
物流发展规模小,渠
第一阶段(20工业化时期,大多数欧
从经济学角度建立了物流学科
制造业发展迅速,
道小畅,成小局,具
世纪初〜50年美国家陆续进入工业化
(PD); “二战”时期从技术角度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
作用未受到应用的重
代中期) 社会
确立了物流学科的地位
视
第二阶段(20世界各国大都采用了 “大
物流产业逐步形成和
制造业的大规模化
各国对物流的认识开始由 PD
世纪50年代中 量生产一大量销售一大
壮大,多品种、少批
与零售业的大规模
转向 LOgiStiCS ,第二方物流理
期〜80年代中量消费一大量废弃”的社
量的配送成为这一阶
化并举
论的出现确立了物流产业
期) 会发展模式
段主要的物流形式
支撑物流学科发展的物流经济
第三阶段(20
经济全球化、一体
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
学科、物流管理学科、物流技术
世纪80年代中 网络化时代到来
化,知识经济初露
段
学科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综合性
期至今)
端倪
的物流学科正在发展
5 .试述为什么说物流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
“黑暗大陆”的原意是指未被认识和尚未了解的事物,属于未来学研究的范围。德鲁克用“黑暗大陆”来说明或形
容物流,主要是指人们尚未认识和了解物流,这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是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很多,其理论和
实践还不太成熟;其二是在该领域内有很多可供开发的东西。由于当时物流的“模糊性尤其突出” ,实践中可探索的
东西更多,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片“黑暗大陆” ,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
一片宝藏。因此,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德鲁克提出的“黑暗大陆”说法实际上是对物流运动做出的理论评价。 “黑暗大
陆”学说对物流的评价至今仍不失其正确性,因为在物流领域中未知的东西确实存在而且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不
够成熟。
第二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物流战略
物流战略是指企业或其它组织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 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
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2.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
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3.物流战略管理
物流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物流战略的一系列管理
决策与行动,其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环境相适应,以实现物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 .全局性,长远性,适应性,风险性
2.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3.使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环境相适应
4.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
5.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控制
6.企业在完成基本物流服务过程中所追求的最终结果
7.存在于企业之外,对企业物流活动的开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
8.企业物流发展的内部因素
9.能够把企业的物流资源加以统筹整合以完成预期的任务和目标的技能
10 .降低成本,减少资本占用,改进服务
11 .战略层面,策略层面
12 .战略规划
13 .策略规划
14 .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
15 .管理库存的方式
16 .运输方式,运输批量,运输时间
17 .组织结构系统,企业文化系统
18 .目标和要求,人力、物力和财力
19 .确定物流战略控制标准,衡量实际绩效,纠正偏差
20.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三、不定项选择题答案
1 . ABDE 2 . ACDE 3 . BC 4 . BCDE 5 . BDE
6. BDE 7. ABCDE 8. ABC 9. ABCDE 10. A 11 . CDE
四、简答题
1 .简述物流战略的特点。
物流战略是指导企业物流走向未来的行动纲领。它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 1 )全局性;
2 )长远性;
( 3 )纲领性;
( 4 )适应性;
( 5 )风险性。
2.简述构成物流战略的层次。
一个企业物流战略通常包含 10 个关键部分,分别被组织在 4 个重要层次上:
第一层:通过顾客服务建立战略方向;
第二层:物流系统的结构部分;
第三层:物流战略的职能部分;
第四层:执行层。
3.试述物流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 1 )企业战略包括物流战略;
( 2 )物流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企业长期发展服务,实施相应的战略举措;
( 3 )只有理解了公司战略,物流才能形成自己最好的战略;
( 4 )物流战略规划在许多方面支持着公司的战略规划,增加公司价值。
4.简述物流战略制定的原则。
物流战略制定的原则有:
( 1 )总成本的概念;
( 2 )延迟战略;
( 3 )个性化和多样化分拨。
5.制定物流战略应注意哪些环节的街接
制定物流战略的程序有以下几个相互街接的环节:
( 1 )树立正确的战略思想;
( 2 )进行战略环境分析;
( 3 )确定物流战略目标;
( 4 )划分战略阶段,明确战略重点;
( 5 )制定战略对策;
6.物流战略环境分析中,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有哪些
( 6 )战略评价和选择。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 1 )企业物流资源分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 2 )企业物流能力分析;
( 3 )企业物流目标市场的接纳程度。
7.物流战略要达到的目标有哪些?
物流战略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
( 1 )降低成本;
( 2 )减少资本占用;
( 3 )改进服务。
8.试述物流战略规划的层次。
物流战略规划试图回答做什么、何时做和如何做的问题,涉及三个层面:
( 1 )战略层次。它是长期的,时间跨度通常超过 1 年。解决影响企业物流长期发展战略决策等问题。包括物
流中心的数量、布局、能力及物流网络中的物流方向等。
( 2 )战术层次。它是中期的,时间跨度一般短于 1 年。按季度或年度更新计划的决策。包括采购和生产计划、 库存策略、运输策略等。
( 3 )运作层次。它是短期的,每天甚至每小时的物流调度、运输路线的优化、货物装卸等决策问题。
五、论述题
1 .试述物流战略的意义和重要性。
物流战略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
( 1 )物流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组成部分,可增加公司价值,体现在:
①可靠的送货时间增强规划能力并减少库存;
②增加利润和改善客户服务;
③通过缩短周期时间减少库存水平;
④因稳定的、更短的订货周期而获得更大的营销优势
⑤不间断地保证物料输入;
⑥通过将物流融入公司规划过程减少总成本
( 2 )物流战略要达到的目标:
①降低成本 :是指将运输和库存相关的变动成本降到最低;
②减少资本占用 :减少资本占用是指对物流系统的直接投资最小化,该战略的出发点是取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③改进服务 :一般来说,企业收入取决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服务的水平会使成本大大提高,但最终
的评价指标是企业的年收入。 权衡的方法可以从高服务水平是否带来更大的年收入进行评价。 有效的服务战略是区
分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
2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推动物流发展和物流地位改变的环境要素有哪些?这些要素如何促进了物流的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推动物流发展和物流地位改变的环境要素有:
( 1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消费开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这种消费行为上的变
化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在适应消费行为变化的过程中, 强化了物流管理在企业战略中的地
位。
( 2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转变和零售形式的多样化。随着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消费的趋同性减少,
流行商品的生命周期也会越来越短。于是很多厂商开始开展多品牌战略。这种战略改变了原来从事专职大量输送、
储存的物流管理活动,要求物流既讲求效率,又能促进生产、销售战略的灵活调整和转换。而新型零售业态的诞生
和快速成长,改变了原来的流通格局,也推动了物流服务的差异化和系统化管理的发展。
( 3 )无库存经营的倾向。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 4 )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具体反映在 POS 系统和 EOS 系统的导入,大大改变了流通绩效,
推动物流管理的现代化。
( 5 )物流需求的高度化。
( 6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试述物流战略规划的主要领域。
物流战略规划主要解决 4 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目标、设施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和运输战略。这些领域
是互相联系的, 每一领域都会对系统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客户服务是基础, 它的实现水平取决于另外 3 个方面战略
设计。
( 1 )客户服务目标
客户服务水平的决策比任何其他因素对系统设计的影响都要大。 从物流角度来看, 客户服务是一切物流活动或
供应链流程的产物, 客户服务水平是衡量物流系统为客户创造实践和空间效应能力的尺度。 客户服务平直接影星到
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和物流总成本,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 2 )设施选址战略
存货地点及供货地点的地理分布构成物流计划的基本框架。其内容主要包括:
确定设施的数量;
确定地理位置;
确定设施的容量;
确定各设施所服务的市场范围。
( 3 )库存战略
存货战略指存货管理的方式, 基本上可以分为将存货分配 (推动 ) 到储存点与通过补货自发拉动库存的两种战略。
其内容还包括包括:
产品系列中的不同品种存放地点;
管理永久性库存水平的各种方法。
( 4 )运输战略
运输战略包括运输方式、运输批量和运输时间以及路线的选择。其内容主要包括:
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批量的确定;
运输时间的确定;
运输路线的选择。
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 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其运输形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
循序移动实现的,和其它运输方式重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2.内河运输
内河运输是使用船舶在陆地内的江、河、湖、川等水道进行运输的一种方式,主要使用中、小型船舶。
3.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输企业,根据同一运输计划,遵守共同的联运规章或签订的协议,使用共同
联合实现货
组织两种以上运输工具或两种以上的运输衔接以及产供运销的运输协作, 物或旅客从起运点到目的地的全程运输。
4.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
5.托盘运输
托盘运输是货物按一定要求成组装在一个标准托盘上组合成为一个运输单位, 使便于利用铲车或托盘升降机进
行装卸、搬运和堆存的一种运输方式。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 .各种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
2.产品转移,产品短期储存
3.规模经济,距离经济
4.公路运输
5.铁路列车,长距离、大批量
6.铁路运输,水路运输
7.近海运输,远洋运输
8.随着运输规模的增长
9.飞机或其他航空器,班机运输,集中托运
10 .管道,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
11 .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12 .可靠性,运输时间,灵活性
13 .公路运输
14 .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多式联运经营人
15 .可以选取短距离进行运输却选择路程较长路线
16 .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
17 .货物流通的规律,最少的劳动消耗、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18 .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
19 .保护性,单位集中性
20.工业包装,以运输储存、保护商品
21 .单件运输包装,集合运输包装
22.内包装,外包装
23.包装轻薄化,包装单纯化
24.防震包装,缓冲包装
三、不定项选择题答案
1 . AD
2 . ABDE
3 . ABCDE
4 . ABCD
5. ACDE
6.
A
7 . D
8 . ABDE
9 . BC
10 . ABE
11
ACD
12 . ABD
13 . ABDE
14 . C
15 . BCDE
16. C
四、简答题
1 .简述运输的概念与功能?
运输就是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
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主要有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短期储存。
2.试述运输与包装的关系。
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运输。作为包装的外廓尺寸应该充分与运输车辆的内廓尺
寸相吻合,这对于提高货物的装载率有着重要意义,将给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带来巨大影响。
3.简述集装箱运输的优点。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有:
( 1 )有利于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货损货差;
( 2 )节省各项费用,降低货运成本;
( 3 )提高装卸效率,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
( 4 )简化货运手续,便利货物的运输。
4.简述运输与装卸的关系。
运输活动必然伴随着装卸作业。一般来说,运输发生一次,往往伴有两次装卸活动,即运输前后的装卸作业。
货物在运输前的装车、装船等行动是完成运输的先决条件,因此,装卸质量的好坏,将对运输产生巨大影响。装卸
工作组织得力,装卸活动开展顺利,都可以使运输工作顺利进行。当货物通过运输到达所应到达的地点后,装卸作
为最终运输任务的补充劳动,合理运输的目的最终完成。除此之外,装卸又是街接各种运输方式的重要一环,当货
物由一种运输方式向另一种运输方式变更时,如铁路变为公路运输、水路变为铁路运输等,都必须靠装卸作为必要
的衔接手段。所以,装卸会对运输质量、运输成本、运输时间产生重要影响。
5.什么是不合理运输,目前我国存在的不合理运输形式有哪些?
所谓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组织货物运输过程中, 违反货物流通规律, 不按经济区域和货物自然流向组织货物调运,
忽视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工,装载量低,流转环节多,从而浪费运力和加大运输费用的现象。目前在我国
主要表现在:
( 1 )返程或起程空驶;
( 2 )对流运输;
( 3 )迂回运输;
( 4 )重复运输;
( 5 )倒流运输;
( 6 )过远运输;
( 7 ) 运力选接不当;
6.简述多式联运的作用。
( 8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多式联运将由货主自理的交接、装卸、中转等运输手续,改为由联运企业集中、全面代办或实行代理业务,大
互为代办、
大方便了货主,节约了人力财力。 同时, 它又能为运输企业服务,实行代办托运、分别起票、分段计费、
相互结算等业务服务,在货物连续运送、多次中转的全过程中和“结合部”上发挥着纽带、贯通和衔接作用。因此,
组织好产供销企业同运输企业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以及运输过程中各个运输环节之间的衔接、协调工作,实
现“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票到底”的联合运输,对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发挥综合运输的优势,促进工农业生产,
加快商品流通,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7.试述实现运输合理化的一般途径。
实现运输合理化的一般途径有:
( 1 )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
( 2 )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 3 )提高运行效率;
( 4 )推进共同运输;
( 5 )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
8.简述包装合理化的主要表现。
包装合理化主要表现在:
( 1 )包装的轻薄化;
( 2 )包装的单纯化;
( 3 )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 4 )包装的机械化。
五、论述题
1 .运输的两大原理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运输原理的意义。
运输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
所谓运输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运输规模的增长,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下降。
运输的距离经济亦称递远递减原理,其特点是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由运输的规模经济原理可知,整车装运的每单位成本低于零担装运,运输能力较大的运输工具,其每单位重量
的费用要低于运输能力较小的工具。因此在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大吨位的运输工具。同时,通过规模运 输可以获得运价折扣,也使单位货物的变动成本下降。
由运输的距离经济原理可知,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直达运输方式,以减少装卸环节,降低装卸费用和 缩短装卸时间,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加快货物周转。
2.试比较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1 )铁路运输
优点:运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距离长、运费低、污染轻、受气候影响小。
缺点:灵活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实现运输,需其他运输手段的街接。
主要用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货运。
( 2 )水路运输:
优点:运量大、能耗少、运费低、续航能力强。
缺点:受河道港口限制不够灵活,航速慢,易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可及性差。
主要用于运费负担能力较小的大量货物的运输。
( 3 )公路运输
优点:机动灵活、速度快、换装环节少、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
缺点:运量小、效率低、成本高、能耗大、污染环境、安全性差。
主要承担近距离、小批量的货运。
( 4 )航空运输:
优点:速度最快、时间短、不受地形限制、舒适安全、对货物包装要求低、适用范围广、基建周期短、基建投
资省、占地少、收效快。
缺点:载运量小、运输成本高、受天气影响大。
主要用于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强的货物和紧急需要的货物。
( 5 )管道运输:
优点:运量大、连续性强、损耗少、运输安全、建设投资省、占地面积少、能耗少、便于管理、可长期稳定运
行、运输费用低、无需包装装卸、无回空、无噪声、漏失污染少。
缺点:品种单一、流向固定、没有灵活性;货源减少时不能改变路线
只适用于定点、量大、单向的流体运输。
3.目前在我国存在的不合理运输现象有哪些?通过分析造成不合理运输的原因谈谈应如何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目前我国存在的不合理运输形式主要有:
( 1 )返程或起程空驶;
( 2 )对流运输;
( 3 )迂回运输;
( 4 )重复运输;
( 5 )倒流运输;
( 6 )过远运输;
( 7 ) 运力选接不当;
( 8 )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造成不合理运输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因为运输的社会化程度低,依靠自备车送货提货,造成车辆空驶;由于工
作失误或计划不周, 造成货源不实, 形成空驶; 由于运输组织不当, 造成空驶、 迂回运输、 重复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由于未能充分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性,而选择了不恰当的运输工具,造成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而由于商业流通不
合理,又造成对流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等等。由此可见,造成不合理运输的原因有很多,
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运输趋于合理。一般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运输合理化的途径:
1 .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
2.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3 .提高运行效率;
4 .推进共同运输;
5 .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
4.联系实际,谈谈包装合理化的设计要求。
合理包装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设计合理包装不仅要考虑包装设计本身,更重要是应着眼于商品流通的全局,
兼顾物流系统的相互关系,按照合理包装的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 1 )掌握流通实况,发挥最经济的保护功能。包装的保护功能应使商品能承受流通过程中各种环境的考验。
因此,包装设计前应先掌握环境实况,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包装设计。如应考虑不同的运输方式,五种
常见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对包装要求最大低,而铁路运输则对包装有较高要求,因此,不同的运输方式应分别采
用不同的包装;再如装卸环节,人工装卸和机械装卸对包装物的尺寸、重量等都有不同要求,应区别对待。
( 2 )实行包装标准化。通过采用标准化设计,减少设计时间,稳定包装质量,降低包装和流通成本。
( 3 )协调与生产的关系。包装与生产应协调一致,以防止产品积压。
( 4 )注意装卸及开启的方便性。因此应尽量选择使用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器具,以提高效率,减少货损货差。
六、案例分析
1.某物流公司的主要工作是每天从内地粮食产地将玉米装进麻袋,火车运进转运站,晾晒,再将干玉米用皮带机
运进粮仓。一个月后,再装麻袋,用火车将粮食运进港口的后方库场落地堆放。运粮船靠泊的前一天,将粮袋由后
方库场移至码头前沿。第二天装船时,吊车将麻袋吊至舱口,装卸工割口,将玉米倒进船舱。分析该物流过程,提
出改进意见。
粮食产地将粮食直接晾晒, 用集装箱或集装袋将玉米装运进火车货运站, 再用运粮专用列车将玉米运进码头的
粮仓,卷扬机或是气动输送设备装船。
2 . 21 世纪,随着物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不断显现,各个领域都在规划自己在物流方面的发展,并逐
步形成具有本领域特点的物流体系。但这些物流系统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因此很难使之系统化,一体化就更为遥
远了。以铁路和公路二种主要的运输方式而言,在各自规划的结点中,大部分都是“分立”的,也就是说有铁路、
铁路站点的地方没有规划相应的公路及公路站点, 有公路及公路站点的地方没有规划铁路及铁路站点。 只有少数地
区同时具备了铁路、公路及其站点的条件,但是也没有将两者“一体化”的规划。仍然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请分析下列问题:
( 1 )分析这样做可能出现的弊病及其产生的后果;
( 2 )请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 1 )弊病及后果:
①两种运输方式衔接脱节,使物流服务时间,服务环节增多,降低了物流服务水平;
②额外增加了搬运、仓储、收发等环节,增加了物流成本;
③阻碍了门到门运输、一票式服务等现代物流服务方式的发展;
④不能有效地将两种运输方式进行优势互补, 如铁路善于承担大批量长途干线运输, 公路善于进行小批量短途
配送,造成资源的浪费;
⑤增加了物流信息交流和沟通的难度,减小了物流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⑥增加了对两种运输方式进行管理的难度,不利于提高运输效率。
( 2 )解决方案:
①成立由铁道部、交通部等多种运输方式相关的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参与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管理部门,
对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协调管理。
②组织来自于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各方面专家对现有各种运输方式的站点进行调查、 分析, 提出合并、 新建、
改进、关闭等一系列方案,使各种运输方式的站点向系统化、无缝化连接发展。
③对于无条件同时建立公路和铁路站点的地方,应组织专家科学论证,合理选址,使公路站点与铁路站点的衔 接尽可能通畅,减小因衔接而产生的时间成本、运输成本等。
④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网络,开发信息系统,加强公路站点与铁路站点在信息、业务上的衔接,弥补其
在地理上的分隔。
3.假如你是一家物流公司的运输管理人员,你的客户向你咨询以下问题,请你从客户利益角度出度,为其选择合
适的运输方式,并阐述理由。
( 1 )从上海至赞比亚(非洲) 50 千克的发电厂急需零件;
( 2 )从青岛至美国各主要城市的 1000 台冰箱;
( 3 )从天津某食用油工厂到乌鲁木齐 500 箱食用油;
( 4 )某牛奶厂在方圆 50 公里内收购牛奶,然后将生产好的包装牛奶运送到本市的超市。
( 1 )选择航空运输。从货物特点看,该批物资是紧急物资,同时批量也很小,正好符合航空运输的条件。
( 2 )选择水路运输。首先我国和美国间的货物运输应排除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其次因为货物批量大,也不
符合航空运输的条件,相反,很适合采用远洋运输。
( 3 )可选择公路或铁路运输。食用油的运费承担能力不是很强,因此一般情况下不必使用航空运输。
( 4 )选择公路运输。一是因为运输距离短,二是公路运输能很好地实现门到门运输。
第四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仓储
仓储是对物品进行保管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它一般是指从接受储存物品开始,经过储存保
管作业,直到把物品完好地发放出去的全部活动过程。
2.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即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作业活动。
3.装卸搬运活性
所谓装卸搬运活性, 是指作业对象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也即对其进行装卸搬运作
业的难易程度。
4.库存
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所以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 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
系,与资源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5.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是为了应付需求、 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可测变化、 销售与生产的数量和时机不能被准
确地预测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
6.流通库存
流通库存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消费的需要,补充制造和生活消费储备的不足而建立的库存。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
1 .储备仓库,周转仓库 2.公共仓库 3.根据关税法保管国外进口而未纳税的进出口货物的仓库 4.生产领域仓库,流通领域仓库 5.储存和保管功能 6.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 7.仓库产权决策 8.仓库数量决策 9.仓库选址 10 .充分利用存储空间、提高存货物的安全性 11 .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12 .面向通道 13 .出货频率高 14 .先入先出 15 .装卸,搬运 16 .叉上叉下方式 17 .散装货物装卸搬运,单件货物装卸搬运 18 .吊车 19 .输送机 20.作业对象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21 .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存放闲置 22.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 23.流通库存 24.安全库存 25.客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他种类的库存无关 26.独立需求库存,相关需求库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 AB
2 . A
3. D
4 . ABDE
5.
CD
6 . AB
7 . BE
8 . BCDE
9 . E
10.
BCDE
11. C
12. ABDE
13 . DE
14. AB
15
D
16 . AD
17. ABCD
18. ABCDE
19 . B
20.
CD
四、简答题
1.按仓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可将仓库分为哪几类?其所储存物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