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结构转换层的应用及施工【摘要】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的应用越来越广,因此,结构转换层的应用及施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转换层结构形式分类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简单地介绍。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混凝土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功能的日趋多样化,转换层的应用越来越广,此种类型结构主要特点为钢筋密集,混凝土一次灌入量大,施工缝留置难度大,模板、排架支承体系要求高,所以认真、周密、合理的采用施工措施,对保证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及整个高层主体工程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转换层按结构形式分类 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有:梁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及桁架式转换层等。 1.梁
2、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其传力途径为上部墙 转换梁下部柱, 具有传力直接、明确和清楚的优点,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 ,且造价较为节省, 据资料统计, 梁式转换层数量约占转换层总量的 77%,转换梁的截面高度为 0.86.0m,如某 32 层工程中,最大转换梁截面尺寸为 1m 3m,跨度 8.6m。 2.箱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是单向托梁和双向托梁同上、下层较厚的楼板浇筑成一整体共同工作,从而形成刚度较大的箱式转换层。 3.板式转换层:当转换层上下柱网错开较多,布置又不规则,难以用梁直接承托时,则需要做成厚板,形成板式转换层,从抗剪和抗冲切考虑,转换板厚
3、度往往很大,实际转换板厚度可达 2.02.8m,板式转换层的下层柱可以灵活布置,但自重很大 ,材料耗用多,施工难度大。 三、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要点 1.钢筋工程 施工前钢筋翻样必须熟悉图纸,特别是对结构关键部位放大样。钢筋在绑扎前必须对施工顺序、操作方法和要求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随时进行复核检查。要特别注意一些较复杂部位的钢筋位置,数量及规格。钢筋绑扎完成后,必须特别检查直螺纹接头以及悬臂结构的撑脚是否牢固可靠。严格控制柱插筋位置,避免发生钢筋位移及规格与设计图纸不符。控制面板负筋的高度,特别是悬挑部位的钢筋,设置钢筋支架及跳板,避免人为踩踏后落低,悬挑结构必须
4、单独开具隐蔽工程验收单。工程结构上的钢筋不得任意代换,实际情况需调整时必须由技术部门与设计协商同意后方可施行,并办技术核定单。钢筋的绑扎搭接及锚固除规范要求外还须满足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钢筋绑扎时如遇预留洞、预埋件、管道位置,须割断妨碍的钢筋,要按图纸要求留加强筋,严禁任意拆、移、割。浇捣混凝土时要派专人看管,随时随地对钢筋进行纠偏,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转换板底部保护层厚度为 35mm,采用 355050 的混凝土垫块,梅花形布置,每平米不少于一块。顶部保护层厚度为 35mm。柱头、剪力墙插筋与底板下皮钢筋绑扎牢固,在底板面筋上套一只箍筋,箍筋位置放正确后与底板面筋点焊,离面筋 1m 的范围内再
5、套三只箍筋,插筋与箍筋绑扎牢固。剪力墙插筋根据面筋的轴线,用麻线拉出剪力墙的外边线,在底板面筋点焊剪力墙插筋的定位筋,根据定位筋插入钢筋,下端与底板下皮钢筋绑扎牢固,上部与定位筋绑扎牢固,离定位筋 1m 高度范围内绑扎三道引铁,并设置板墙“S”拉筋。柱头、剪力墙的插筋长短应相互错开。 2.模板工程:本工程采用优质覆膜胶合板,首先从材料上把好关,以确保支模质量,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的配置设计,画出模板排列图。必须对模板支承、排列、施工顺序、拆装方法向班组人员作详细交底。对运到现场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定、数量逐次清点及检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模板安装按排版图,控制轴线
6、位置及截面尺寸必须正确、模板不得扭曲、拱裂,模板拼缝要紧密。当跨度大于 4m 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 0.2%。模板支撑承系统要横平竖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浇混凝土前对模板的支撑、螺栓、扣件等紧固件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正确留置孔洞、埋件等,在翻样图上自行编号,防止漏放。安装要牢固,经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每层模板施工完毕后,要进行技术复核工作,达到要求方可浇捣混凝土。 3.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由项目经理部组成一个大体积混凝土浇捣领导和施工生产班子,负责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确保混凝土浇捣顺利进行。参与的全体施工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严格把好原材料
7、质量关,水泥、石子、砂、粉煤灰、外掺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混凝土坍落度严加控制,到达现场为 122cm。严禁任意加水。质量部门分三班巡回监督检查,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向各个搅拌站反馈现场混凝土实际坍落度、可泵性、和易性等质量信息,以有利于控制搅拌站出料质量。按照浇捣方案,组织技术交底会,使每个操作工人对技术要求、混凝土下料方法、振捣步骤等做到心中有数。混凝土搅拌车进场,混凝土品质严格把关,检查搅拌车运输时间、混凝土坍落度、可泵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对不合格者坚决予以退车。每台泵车进料量要及时反映到调度室,按浇捣总量及时平衡搅拌车进入各泵位,基本做到浇接速度相同,齐头并进。混凝土浇
8、捣时按每皮下料高度控制在 400,做到边下料边振捣,每台泵的混凝土浇筑面不少于 6 只振动捧进行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浇捣必须连续进行。采用测温、保温(混凝土表面)、控温(混凝土内部)等技术措施,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 25 ,不产生结构贯穿性裂缝。 四、结论 高层建筑转换层是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施工难度较大。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一定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结构空间关系、自然环境条件、施工组织安排等问题。经过精心的组织,严格的控制,转换层的观感和实测质量均完成的比较理想,根据高层综合楼建筑功能的需要,选择适宜的结构转换层,不但可以节省材料用量,节省建造费用。同时灵活的将建筑与结构统一,实现建筑使用功能和优美观感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