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文中的记叙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2、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学习重点: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学习难点: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学法指导:自主、 合作、探究预习案一、课本助读(一)记叙文里的记叙 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一讲叙述,首先涉及的就是叙述的对象事情。一般说来,当我们拿到一个记叙文的题目,头脑中总会浮现出好几件符合题目要求的事情,究竟写哪一件,必须本着叙事典型的标准,作出判断和选择。怎样符合叙事典型的标准呢?首先,选写的事情在本质上要有代表性;其次,选写的事情还要有时代的特色。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
2、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二)议论文中的记叙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比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语言。 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
3、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三)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 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
4、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也就是说,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 1 )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 ( 2 )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 ( 3 )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 4 )说明性文章
5、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二、预习自测1、 阅读教材第 82 页“话题探讨”部分的文字。讨论:什么是爱? 2、浏览“写法借鉴”栏目中的纪念白求恩 德兰修女两文段,思考下列问题:(1) 叙述的作用是什么?有何特点?(2) 请看过秦论 中的叙述,又有何特点?【附文】: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探究案一、 探究问题【文段一】:主持人热情洋溢地介绍陆国志
6、说:“十几年来,身残志坚的他,用浓浓爱心,默默无闻地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爱民之歌。 ” 74 岁的吕灼刚老人说起陆国志,总是频频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陆警长比他的亲儿子还要亲。2006 年初,陆国志同战友在辖区走访时,突然听到从吕灼刚家里传出伤心的哭声。出于职业的敏感,陆国志推开了布满灰尘的门,眼前的情景不禁让他大吃一惊:一位孱弱、蓬头垢面的老人仰卧在床上,房内臭气熏天,陆国志没有皱眉掩鼻。听完社区同志的介绍,陆国志二话没说,为老人换下沾满屎尿的脏衣服并帮他洗了个澡;又跑回执勤室拿来剃须刀,为老人剃须、梳头;帮老人换上干净的被褥床单,清理室内卫生。忙完这一切,他顾不上擦去额上的汗珠,又坐在老人
7、的身边,亲切地问老人想吃什么,接着就去市场买来肉、蛋、菜,为老人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可口的饭菜。看着陆国志在家中忙里忙外的身影,一种久违的温情使吕灼刚老人泪流满面。就在陆国志收拾完毕准备离开时,老人突然伸出双手,紧紧抓住陆国志不放,似有千言万语想说却说不出来。望着老人害怕他离开的眼神,陆国志轻轻地拍着老人的手,坚定而温和地说:“大爷,别怕!从今天起,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会经常来帮您的,请您放心!”从那天起,陆国志就开始风雨无阻、常年如一地照顾起吕灼刚老人的生活起居。也是从那天起,吕灼刚老人的脸上开始添了红晕,多了笑容。【文段二】: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
8、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帮助这个陌生人?他毅然作出决定,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体。最后,两个人相互搀扶着走出了困境。试想,如果登山者不给那个即将冻僵的人按摩,不积极帮助营救那个人,不仅冻僵的人会丢掉性命,就是登山者自己也会被暴风雪淹没。俗语说得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确,登山者的举动,使“两个人相互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这是帮助上的双赢,登山者因为帮助,身旁有了一棵树,而且这棵树是一棵开花的树!学会帮助吧,它会使你得到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9、的收获!【思考】:两段材料各是什么文体?两种文体的记叙有什么不同?我的疑惑训练案1、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宽容”该怎样叙述呢?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争吵不休,各不相让,甚至要剑拔弩张,大动干戈。张老夫人修书向张英告状,希望张英凭京城官吏身份向对方施压,逼其让步。张英见信深感 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也成就了桐城“六尺巷”的传
10、奇。2、以“宽容者魅力无限”为观点,修改下面的文字 春秋时期,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在一天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群臣。 酒至半酣,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 一名武将酒喝醉了,乘黑调戏妃子,拉了妃子的衣襟, 不想反 被妃子一把扯下盔上红缨。爱妃十分恼怒,建议楚王即刻点灯 ,看看哪个家伙盔上红缨已失, 严加惩办。 朋友妻不可欺呀,何况是领导之妻呢?武将非常紧张,心想死罪难逃,但他没有逃走。岂料 庄王没有听妃子的话, 而是 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然后方可点灯。那位武将非常震惊,心中十分感激楚庄王。不久,楚庄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
11、,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 楚王激动地说:“别人都自逃性命,唯有爱卿肯舍命救驾,你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该将答曰:“我就是那日烛光晚会上调戏您媳妇的人啊!” 【片段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就“爱心能否要求回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名给市长写信求助的中年妇女最近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她曾经是一位爱心妈妈,如今为何开口向社会求助?她付出的爱心能得到回报吗?王艳玲,今年 47 岁,吉林省的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因抚养资助孤儿的爱心行为成为“2005 年度感动江城十大人物”之一, “2006 年度吉林市三八红旗手” ,2007 年 4 月全票当选“全国十大母亲” 。正是这样一个曾经感动了一个城市的人,最近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母亲病重需要大笔的医药费,儿子大学马上毕业需要还清 4 年两万多元的助学贷款,还要替曾经抛弃她而今得了尿毒症的前夫四处筹钱维持生命,儿子希望妈妈帮他找个满意的工作这一系列的事情让这位大姐一筹莫展,几近崩溃。王艳玲想呼吁一下,看看像她这样的人,对社会毕竟有一点点贡献的人,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能不能给她出点好主意,有没有什么好项目,让她把这个难关渡过去。她说,她也不是想要回报,只是想在困难的时候,希望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