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6 小石潭记.doc

上传人:果果 文档编号:2056687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6 小石潭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6 小石潭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6 小石潭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6 小石潭记【预习指导】一、预习要求(一)浏览课文,标记重点字词,关注“坻” “佁” “悄怆” “翕”等字词的注音。( 二)查资料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思想内涵。(三)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理解文意,整体感知课文。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潭的?这个小石潭有什么特点?3在文中勾画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坻( ) 嵁( ) 佁然( ) 翕忽( ) 悄怆( ) 怡然( ) 甘之如饴( ) 俶而(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 水尤清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佁然 (4)俶而(5)悄怆 (6)犬牙差互 (7)斗折蛇行三、自学方法指导朗读文段,背诵

2、文段,体会作者感情 。小组合作解决预习思考题 ,教师强调重点词句。四、本课与前阶段学 习内容的勾连衔接1在 21 课学过与朱元思书 ,再次复习巩固了写景的 方法、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而本课就更能体现这两点。2以前学过柳宗元的江 雪 ,初步 知道柳宗元有怀才不遇的遭遇,一生坎坷。【课堂建议】一、教师的教学预设1学情预设:本文篇幅短小,学生读顺、读懂课文难度不大,但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2建议课时:2 课时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2(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文意。(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法。(3)背诵课文,品析积累优美的语言。2教学难点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三、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个人

3、所长可由教师生动地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柳宗元的坎坷经历。可利用自身朗读优势进行片段范读。环节一:自主学习1一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并识记。2二读课文:标注不懂的字词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环节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 1课文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技巧突破:(1)教师提示:游览顺序要找准景物观察点的变化。(2)学生再次大声朗读,找出地点变化的词,如:下见小潭,潭中鱼可 百许头,潭西南而望,坐潭上等,学生应该能找得出。可能在潭中景物部分,学生还需提示。2文章是如何把景物写 得生动传神的?技巧突破:(1)回忆第 21 课写景技巧,以让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能有章可循。(2)可把“

4、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两个句子让学生赏析。 3本文在前部分写道:“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在最后又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技巧突破(1)提示学生“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是在什么情况下有的心情。(2)让学生联系写作背景,知道这是柳宗元因参与改革被贬永州所写,所以, ”乐”只是表象,“忧”才是作者 挥之不去的情绪,他的这种愁绪只能寄情山水,在这种凄清环境的触发下,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把情与景结合得非常好,做到了情景交融。四、交流展示3以上问题,在小组获得一致意见后,再派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展示。五、课堂微检测 (时间 10 分钟) (适合全部学生)1解释下列词句。(1)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 卷石底以出( ) 心乐之( )2翻译句子:(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来可见。(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 寥无人,凄神寒骨。3按要 求默写。A表明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 B从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句子: C写潭中鱼儿活泼可爱的句子: D做到情景交融又能体现中心的句子: 答案(略)【拓展延伸】建议一:可阅读柳宗元的钴鉧潭西小丘记 (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建议二:可把积累的写景名句选一两句仿照本文分析做赏析。 (可一句简单,一句稍深,以适合不同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