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就英法联军远 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学习目标 】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 容,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3、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习重难点】重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难点:体会作者对远征中国的态度和感情【学习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学习过程】环节预 设:自读 10 分钟、独学 20 分钟、展示 10 分钟一、 走近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雨果(1802 一 1885),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 世界 , 九三年等。 2、背景简介
2、: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 片战争。1860 年,10 月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 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二、字词积累1、给下面带点字词注音。赃物( ) 箱箧( ) 制裁( ) 琉璃( )给予( ) 恍若( ) 劫掠( ) 珐琅( ) 惊骇( ) 晨曦( ) 瞥见( ) 眼花缭 ( )乱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眼花缭乱: 荡然无存:不可名状: 独一无二:3、读课文,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 和巴特农神
3、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 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2(2 )总而言之,请您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 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3)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 不知名的杰作,在 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 的地平线上瞥 见的亚洲文明的 剪影。(4)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 底,更漂亮,以至于 。三、初步感知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 么内容?2、就英法 联军远征中国、焚毁圆明圆这件事,雨果 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中 国被 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4、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 、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一个外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