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尘倦客苏曼殊与新文化运动 伏涛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 苏曼殊一生短暂, 行色匆匆, 生逢风云变幻时代的他带着旧时代的印记, 向往着新时代的曙光。他貌似沉沦, 却一心革命。他独行踽踽, 却并不孤单。他一方面和政治人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一方面又和文坛上的精英分子过从甚密。当然政治与文化, 乃至文学时有瓜葛, 很难分清。他和新文化运动发起人陈独秀过从甚密, 和刘半农时有往来, 曾参加过周氏兄弟为成员的组织, 亦曾写信给陈独秀、蔡元培, 拟申请公费去意大利学习绘画, 这是他去世前一年的事, 由此可见其短暂的红尘往事中紧紧联系着新文化运动。关键词: 苏曼殊; 苏曼殊文集; 南社; 陈独秀;
2、 刘半农; 新文化运动; 作者简介:伏涛 (1966) , 男, 江苏盐城人,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明清诗文。收稿日期:2017-10-09Disillusioned Passenger SU Manshu and the New-culture MovementFU Tao Department of Chines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SU Manshu spent his short and hasty life in the politically changeable era, embodied with a dis
3、tinct mark of that era and a strong resolution for a new one.Under his apparent degradation, he was devoted to revolution heart and soul.He struggled alone, but not lonely.Besides his close contact with influential political figures, he maintained an intimate social communication with literary elite
4、s.It is apparentl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politics from culture and even literature, owing to their intermingling relationships.Together with a close contact wi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itiator CHEN Duxiu, he held an occasional contact with LIU Bannong, and even joined the organization of which Zh
5、ou brothers were members.Just one year before his death, he wrote letters to CHEN Duxiu and CAI Yuanpei, hoping to apply for an official grant to study drawing in Italy.All of these activities point to a simple fact that his short life was tightly associated with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Keyword: SU
6、 Manshu; Collected Works of Su Manshu; Nanshe; CHEN Duxiu; LIU Bannong;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Received: 2017-10-09苏曼殊是中日混血儿, 且为私生子, 加之其父苏杰生生意失败, 苏家兄弟姐妹多, 他被带到老家后生活得非常不开心。“襁褓期间, 体弱多病。1786”“身体羸弱, 食量颇少。性格孤僻, 罕与人言。1787”人的体质及其所处环境会影响其性格, 反之, 性格也会影响体质, 影响其人生处境。曼殊的悲剧人生与人生悲剧开启于不幸的出身、体弱多病以及不幸的童年。十三岁那年, “
7、患大病, 婶婶预其不治, 置之柴房待毙, 幸得嫂嫂悉心照料, 始得康复1789”受大陈氏刻治, 好心的嫂子硬是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来。常年与其生母大母天涯相隔, 骨肉分离, 且“被族人视为异类, 屡遭白眼, 以致自伤为日本人。1788”青少年时代苏曼殊人生的不幸, 让多情敏感的他颇感人生无趣, 如噩梦一般, “常感叹身世孤零, 产生禅念。1791”他三次剃度, “年十二, 从慧龙寺住持赞初大师披剃于广州长寿寺, 法名博经。1309”十七岁那年, “行脚至番禺县员冈乡雷锋 (虎山) 海云寺1791”出家, 后因“偷食五香鸽子, 犯戒被逐, 转至广州白云山蒲涧寺。1791”二十岁时“虚托南雄府始兴县
8、赵氏子在一破庙拜一老僧为师”1795。终其一生, 他希望、失望、绝望。他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之间。他迷茫失落, 无所适从, 他身心疲惫。芒鞋破钵、天涯飘寄的背后是其痛苦、迷惘与抗争, 他既在红尘中苟且, 亦在尘世中追梦。他吹花走马, 常有“北里之游”, “京都虽有倚槛窥帘之胜, 徒令人思海上斗鸡走马之快。1583”他亦有山水烟霞之趣, “颇有江汀泽畔之意”1596。“随缘消岁月, 生计老袈裟。1597”这是寂寞红尘中打发时光、潇洒岁月的一种手段, 这是无奈的选择, 无谓的生命耗散, 然而, 却也因此足履天下, 增加了游历, 丰富了阅历, 拓宽了视野, 从而大得江山之助。乱世
9、离人苏曼殊“有愁无命”, 他“体弱异常, 日以耿耿”1469, “旧疾缠绵, 异域飘零”让他颇具天涯孤旅之感。“所闻皆非所愿闻之事, 所见皆非所愿见之人。茫茫天海, 渺渺余怀。1406”在冯春航谈一文中他说:“人谓衲天生情种, 实则别有伤心之处耳。1319”伤心人别有怀抱!茫茫人海中不被他人理解, 曼殊孤独、无望、愁苦。“人间风雨真成梦, 夜半江山总是愁”1423。“已知无耐姮娥冷, 瘦损梅花更断肠。1457”所引诗句中透出的是曼殊的凄凉心声!“胡为多忧生之叹耶?岁月不居, 忽焉晥晚。1459”写给友朋的书信中常常流露出他的迷茫怅惘, 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人事牵引, 浊世昌披, 人怀恨, 奈之
10、何哉?天涯瞻奉, 临书惘然!1495-496”“余现已迁出, 漂泊无以为计, 欲返粤一转, 奈无资斧何, 故只可沿门托钵。” (1908年 5月 7日致刘三) 1497“雪即移住海边, 专习吹箫, 是亦无俚之极, 预备将来乞食地步耳。1511” (1909 年 5月 26日致刘三) 穷困至此, 令人鼻酸!曼殊幼即体弱多病, 一生多灾多难, 且不善摄生, 为早离苦海, 他有时故意作践自己身体。其暴食暴饮中即有自戕身体, 早离红尘之意。他是红尘中孤独的过客!1918 年 5月 2日下午 4时病逝, 弥留时仅云:“但念东岛老母, 一切有情, 都无挂碍。1825” (苏曼殊年谱) 次日下午 3时入殓。
11、这是 1919年五四运动的前一年。燕子龛随笔序云:“曼殊一生, 经钵飘零, 尘劳行脚, 接触的事物多, 阅读的书籍也多。1381”作家的创作离不开其游历、阅历和学历, 曼殊英年早逝, 短短的三十五个春秋中, 行脚僧的天涯奔走, 让他有比较广泛的阅历。再视其求学经历, 1899 年他在横滨的大同学校乙级班学习, 1900 后升入甲级班学习中英文, 1901 年秋被选入梁启超举办的夜间中文班学习, 1902 年入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中国留学生部学习。学于名校, 刻苦勤勉, 转益多师, 故能成就其博学。纵观曼殊一生, 他不乏消极言行, 亦常有积极举动, 在他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文人诸多的习惯与喜好, 迷
12、惘与追求, 封建士子可能有的悲苦在他身上基本都有, 他多病多愁, 孤穷羸弱, 好色贪食, 年寿不永。积极的一面在他身上也有充分的体现, 他虽然三次出家, 但心怀理想, 积极革命, 排满反清, 他是南社的精英, 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中他曾是勇敢的弄潮儿。在 1919年前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中他不是领袖人物, 但却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堪称“不在场”的准将。下面我们从三个向度寻绎“南社怪杰”苏曼殊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一是关注他和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间的交往。二是探究曼殊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行迹。三从其小说中寻找其思想和新文化运动主张之间的绾合。一、与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交往曼殊 1918年 5月
13、 2日离世, 新文化运动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 (当时称为新式教育) 的人发起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化革命运动。苏曼殊和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有着类似的教育经历, 在接受西方教育方面, 也就是新式教育方面苏曼殊并不比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差。他接受得早, 他出生在日本, 六岁回到广东珠海南溪乡沥溪村苏家巷, 七岁入私塾, 十三岁从西班牙牧师罗弼庄湘学习中英文。1898 年初春, 15 岁的苏曼殊随表兄赴日本横滨求学, 17 岁潜回广东, 18 岁重入横滨大同学校甲级班读书。即使将其师从罗弼庄湘学习中英文看作接受西学的开始, 那也是最早的, 因为那
14、时他才十三岁。其实, 他接受西学应该比这更早, 因为他出身在日本, 六岁才来中国, 甚至可以说他在启蒙阶段接受的就是西学。蔡元培生于 1868年,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开始接触西学, 同情维新。1898年 9月返绍兴, 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 提倡新学。1907 年 5月他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 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26 岁接触西学, 40 岁开始了 4年海外留学的生活。陈独秀 (18791942) , 原名仲, 一名由己, 字仲甫, 号仲子, 又号独秀, 安徽怀宁人。1901 年 10月, 23 岁的陈独秀首次留学日本, 进东京弘文学院师
15、范科学日语。1902 年 3月返回, 组织青年励志社。9 月, 陈独秀再次赴日, 读东京成城学校陆军科。陈独秀在日本受到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1915 年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8 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鼓吹新文化, 宣扬社会主义, 和当时各种反动思潮作斗争, 成为五四前后的激进民主派。李大钊生于 1889年, 1913 年 25岁的李大钊赴日留学, 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后, 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 年组织神州学会, 进行反袁活动。次年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16 年 5月回中国, 在北京创办晨钟报, 任总编辑。后任甲寅日刊编辑, 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918 年任北
16、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后参与编辑新青年, 并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 推动共产主义。鲁迅生于 1881年, 1906 年秋天赴日, 这一年他 26岁, 先在东京研究文艺, 后学医于仙台, 1909 年回国。1918 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胡适生于 1891年, 1910 年 20岁的胡适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 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 后改读文科, 1914 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学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 年夏回国担任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领袖人物出国留学时的年龄, 蔡元培 26岁接触西学, 40 岁留学, 陈独秀 23岁留学, 李大钊 25岁, 鲁迅 26岁, 胡适 2
17、0岁, 即便年龄最小的胡适也比曼殊晚。他 13岁就开始接触西学, 15 岁开始留学日本, 并且在留学的时间长度上他也不比这些领袖人物短。曼殊接受西学早, 研究西学时间长, 这注定了他与新文化运动之可能关系。我们再观其与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交游, 交游是考查人生、走近作者最佳途径。在考查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新文化运动。1919年 5月 4日前夕, 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 提倡民主与科学, 批判传统的中国文化, 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 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 则反对马克思主义, 支持白话文运动, 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 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中国共产党认为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
18、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也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南社二怪”之一的苏曼殊与新文化运动中风云人物有不少联系, 这无形中增加了曼殊的研究价值。他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段, 其中日混血儿、僧人的身份, 让他更有机会接触了那个时代的政治人物与文坛领袖, 让他成了革命者, 成了南社的精英,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准将”。下面从他与新文化运动主将间的交往寻绎其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论及苏曼殊与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之关系首先想到的是他与陈独秀的关系。学界对此多有关注, 张家康的陈独秀与苏曼殊 (出版参考2005.12) 、王建明的战友文
19、友畏友苏曼殊与陈独秀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12) 、方继孝苏曼殊和他的挚友们刘三、陈独秀、章士钊、柳亚子 (收藏家2008.11) 等文章已作论述, 但大多数是从交谊、文学创作角度着手分析的, 笔者则将其放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进行观照, 角度不同, 这样就有了进一步考量的必要与价值。苏曼殊与陈独秀相识于日本, 那正是风华正茂之时, 他们意趣相投, 以文相识, 开启了彼此一生中最为难得的友谊。曼殊诗中提到陈独秀的有: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游不忍池示仲兄、东行别仲兄, 这里的仲兄即陈独秀, 他是曼殊的“战友”、“文友”、“畏友”, 彼此间有着极其深厚的友情。曼殊其生虽短, 交友遍于国中,
20、 而知己却屈指可数, 陈独秀是其红尘知己。曼殊的颓废、浪漫、好学, 以及率性而为的诗人气质, 给陈独秀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以致晚年念念不忘, 颇有动情之处。1902年他们在东京青年会相识, 1903 年在上海国民日日报社共事。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二首) 其二云:“契阔死生君莫问, 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 纵有欢肠已似冰。128”东行别仲兄曰:“江城如画一倾杯, 乍合仍离倍可哀。此去孤舟明月夜, 排云谁与望楼台?166”1913 年 12月, 曼殊在上海患肠疾, 遵医嘱赴日本治理。临行作此诗与潜居法租界的陈仲甫 (独秀) 道别。曼殊“时求陈独秀教做诗。1794”“据章行严 (按:即
21、章士钊) 老先生说, 曼殊作诗, 得过陈仲甫的指点, 有些诗句还可能经他修改过, 正象有些诗文经过章太炎修改过一样。240-41”1909 年“在神田猿乐町二丁目一番地清寿馆与陈独秀唱和, 各作本事诗十首。1809”苏曼殊文集交代该诗创作背景道:“这组诗是曼殊住陈 (独秀) 寓所清寿馆时, 忆念与百助的恋爱生活而作。陈仲甫对这段情缘比较了解, 因而一一依韵唱和。诗抄寄友人后, 柳亚子、高天梅、蔡哲夫, 以及姜可生、姚鵷雏、俞剑华、诸贞壮均有和作。119”由此可见苏曼殊与陈独秀以及南社成员间的诗歌酬唱。除了以诗代柬、诗歌酬唱外, 在其小说碎簪记中提及“余”之前后游西湖凡十三次, “共邓绳侯、独秀
22、山民一次。390”这里的“独秀山民”显然即是陈独秀, 由此足见曼殊对挚友陈独秀的牵肠挂肚。1905 年秋, 曼殊在杭州, 时时思念前不久在上海分手的挚友, 于是“绘泛舟西湖图寄怀陈独秀。1798”题西湖泛舟图曰:“乙巳, 泛舟西湖, 寄怀仲子。1345”除了诗人、画家外, 曼殊亦是著名的翻译家, 在翻译方面他同样得到陈独秀的帮助。文学因缘自序云:“畏友仲子尝论不知心恨谁句, 英译微嫌薄弱。1295”“从英文本意译法国器俄 (雨果) 小说惨社会, 得陈独秀指导和修改。1794”1907 年, 曼殊“从陈独秀处获得英文底本, 译出梵文典第1卷, 自撰序言及广告, 并请得章炳麟、刘师培、陈独秀、何震
23、等为撰序或题诗作偈。1801”书信是应用性文字, 文学研究中往往忽视对书信的关注, 其实对书信的观照是研究作家、走近作品极佳的渠道, 笔者曾就曼殊书信作过题为从苏曼殊的书信寻绎其红尘悲苦与“失格人间”的思考。在此, 拟从书信入手来探究曼殊与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 尤其与陈独秀之间的交往, 从而思考苏曼殊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申江别后, 弟即偕仲甫东游。1469” (1906 年 9月 13日致刘三) 1907年 7月致邓绳侯云:“顷又蒙陈仲居士为题一诗云: (略) 。居士暇时, 务希惠我一诗, 以光卷帙, 此实属前缘不浅, 乞勿见却。陈仲、循叔两公常相过谈, 殊不廓落。1480-481”“今与思
24、渊、仲子约定, 来沪时奉谒左右。1537” (1912年 4月 13日致刘三) “思渊连日都无消息, 仲哥亦渴欲与兄一晤, 苦不识路!1537-538” (1912 年 4月 22日致刘三) 同年 9月1日, 曼殊在日本写给邓以蛰的信中又及独秀, “启舷在何日也?仲兄尚居皖城否?瑛将渡海小住, 即南归耳。相会自当有期, 勿以为念!风雨兼天, 客窗书此。1547”小别数日尚牵挂如此, 彼此情深, 实在感人!1913 年 1月 2日回复邓庆初的信中说:“昨至仲兄处, 已见过嫂夫人。仲兄处亦常去, 惟仲兄忙极, 又好讲笑话。1553-554”同年 6月 17日写给刘三的信中云:“英连日生洞泄之疾,
25、已觉弱不胜衣矣。顷得仲兄信, 有去皖之志, 想聚首之时不远。1563”病体累累, 更思友朋。7 月 8日在苏州写给刘三的信中又念独秀, “仲甫六月中旬携家至沪, 岱岳之游, 病愈后当可定夺, 然衲已奄奄欲尽矣。1566”1917年 5月复柳亚子一信中曼殊深情地回忆去年邓尉之游未果之憾, “去冬独秀约游邓尉, 溥泉 (注:张继 (1882-1947) 的字, 别号自然生, 河北沧县人, 曼殊在民报时的好友) 亦有此意, 衲本意要亚子同行, 今独秀、溥泉先后北上, 和尚复有在陈之叹, 故未如愿, 惜哉!1630”乱世流离, 回忆前尘, 恍若隔世, 经济困顿, 人在难中想好友, 身处困境的曼殊愈加思
26、念友生。独秀北漂京华, 从此天涯暌违, 深情的曼殊, 怎能不怀念自己的知己?上面是从曼殊书信观其与陈独秀之交往, 下面结合马以君编著的苏曼殊年谱再作分析。1902年深秋, 曼殊“得冯懋龙 (自由) 介绍加入青年会, 结识叶澜 (清漪) 、秦效鲁 (毓鎏) 、张继 (溥泉) 、陈由己 (独秀) 、蒋方震 (百里) 参加兴中会活动。冬, 认识廖仲恺、何香凝、黎仲实、朱执信、胡汉民等。1792”1903年 9月, 曼殊“知陈仲甫 (独秀) 、张继等在上海创办国民日日报, 即前往新闸新马路梅福里社址拜访, 并应聘任英文翻译。1794”10 月, 从章士钊处得悉黄兴在长沙开展革命活动, “天天嚷要离开上
27、海1794” (记陈仲甫先生关于苏曼殊的谈话) 。1905 年, 曼殊“尝与陈独秀叙晤。1797”1906年, “与陈独秀东渡日本。1799”“8 月下旬 (七月初) , 同陈独秀回上海。1799”1907 年 2月 13日, 曼殊“与章炳麟、陈独秀、葛循叔、章士钊过从甚密。1800”同年四月, “与章炳麟、张继、刘师培、陶冶公、陈独秀、波逻罕等发起并成立国际性组织亚洲和亲会。1801”1909年, 曼殊“时与陈独秀、邓庆初、邓以蛰等聚会。1808”刘斯奋笺注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一诗有云:“陈独秀早年与曼殊交往, 是曼殊生平最重要的友人之一。对此, 柳无忌苏曼殊及其友人中有一段颇为具体的叙述,
28、兹录如次:郑桐荪曾讲:“曼殊的朋友, 恐怕要算仲甫最久最厚。他与章太炎缔交, 以我所知, 已在太炎出狱之后。他与太炎交情, 似亦不如仲甫之久而厚。”柳亚子亦以为曼殊生平第一个得力的朋友, 是仲甫, 大抵汉文和英文、法文都曾受他指教的, 所以常常称“畏友仲子”;其次是章太炎了。他们的观察都是不错。仲甫交曼殊在太炎前, 当曼殊第一次到上海, 住在国民日日报社译法文惨世界时, 仲甫已同他相识, 字句间为他指点修改不少。这时曼殊汉文根基尚浅, 文字亦不甚通顺, 仲甫隐然是他的老师。曼殊汉文的才力可讲为仲甫所启发, 此就是柳亚子所谓生平第一得力的友人。此后仲甫与曼殊时在一处, 常以文字相往来, 过从极密
29、, 而曼殊受益亦正不少, 这样曼殊就因仲甫的影响, 启示了自己的天才, 成为一个超绝的文人了。他们的交谊还继存着, 一直到曼殊最后数年, 仲甫尚为他作碎簪记序, 作绛纱记序, 此郑桐荪所谓曼殊与仲甫之交情最久最厚。249-50”日本人米则秀夫在苏曼殊之生涯与作品中说:“曼殊许多朋友中, 给他影响最多的, 是章炳麟与陈独秀。他从陈独秀学汉学, 从章炳麟学作诗。章炳麟是与孙文共为国民党前身的同盟会的一个巨头。陈独秀是人人知道的中国共产党最初的指导者。曼殊从这两个人所学得的, 不只限于诗和汉文, 是事实吧。2189”上面的论说大体不错, 但都只看到 (只说) 陈独秀对苏曼殊的帮助, 事实上, 好朋友
30、之间的影响往往是相互的, 曼殊肯定会, 也一定会对陈独秀产生影响, 尤其在思想方面。上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苏曼殊与陈独秀之间的交谊情深, 接着再看他与新文化运动其他领袖人物之交往。1905年, 曼殊“结识赵伯先 (声) 、章木良 (一民) 、周作人 (遐寿) 等。1797”1907年夏天, 曼殊“参与周树人 (章寿) 、周作人、陈师曾、许寿裳、袁文薮 (毓麟) 等筹议创办新生杂志。1801”曼殊代大母河合母氏撰曼殊画谱序, 周作人为之翻译译代河合母氏撰曼殊画谱序, 这被收在苏曼殊全集 (哈尔滨出版社, 2011 年版) 第 256页。1916 年, 曼殊“收刘半农 (复) 寄来新青年第 3期
31、。1822”“与刘半农通信频繁, 讨论翻译拜伦作品及拟办拜伦学会事。1823”1916 年 12月 10日、17 日、25 日曼殊先后回复刘半农三封信, 信中可知, 曼殊准备请刘半农修改非梦记, 刘的拜伦记寄给曼殊请予斧正, 彼此文字之交甚密。刘半农寄圣诞卡给曼殊, 并协商成立拜伦学会。1917 年, 也就是曼殊告别人世的前一年, 他“乘程寅生赴北京之机, 托带信与陈独秀及蔡孑民, 欲求公费赴意大利习画之名额。1824”此中能读出曼殊的一心向学, 对绘事的终生喜好, 及其与陈独秀、蔡元培之交往。“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444”先圣告诉我们去评价一个人既要听其言, 更要观其行。奥地利作家
32、维特根斯坦曾言:“一个人所写的东西的伟大依赖于他所写的其他东西和他所做的其他事情。58”检讨苏曼殊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不能仅仅停留在他和新文化运动领导人物交际这个层面上, 更需要看他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具体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二、五四运动前之行迹1912年 4月 5日苏曼殊经柳亚子介绍参加南社。后与高天梅、陈去病、李叔同、姚鵷雏、孙伯纯等南社精英均有密切联系, 且成为南社中坚人物。曼殊“淡薄利禄, 不求闻达, 得孙中山评为率真。1815”曼殊孤洁寡合, 有旧文人的恶习, 他有率性所为的一面, 亦有善良正直、积极进取的一面。他是新旧交替时代社会转型期文人的标本。“多少不平怀里事, 未应辛苦作词人。”
33、 (步韵答云上人 (三首) 其一) 255 刘斯奋笺注道:“谓世界上尚有许多令人愤慨不平的事, 自己并不满足于作一个吟风弄月的诗人, 而希望有更大的作为。256”“一箫一剑平生意, 负尽狂名十五年。1396” (燕子龛随笔引龚自珍诗句) “众生一日不成佛, 我梦中宵有泪痕。1291” (露伊斯美索尔遗像赞中友人诗句) 在这引用的诗句中亦可见曼殊的豪情壮志、担当追求。苏曼殊生活在清末民初那个历史转型的特殊时段, 他身上自然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 其思想落后与先进并存, 传统与现代同在, 既有旧时代的胎记, 又有新社会的亮色。其父中国人, 其母日本人, 使其身心游移在中日之间。混血儿的身份, 学通
34、中西的教育背景, 让他成为颇具时代特征, 大有异趣之人。曼殊时代, 到东邻日本游学之人甚夥, 但像他这样与东瀛关系如此密切, 且去南洋诸国访道游学者却是罕见, 对英伦三岛的向往, 尤其是对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拜伦的心仪和学习, 其学源结构比较特殊, 这对其学养的提升、风格的形成均有裨益。在新时代曙光即将照临中华大地时, 拖着长长的旧时代尾巴的苏曼殊并未逃避, 而是张开双臂热情迎接, 积极参与且活跃其中。他结交的友朋不少即是那个时代的操盘手、弄潮儿。其好友刘三即如此, “刘三少怀大志, 任侠好义, 自东洋留学归国, 即从事反清活动, 尝组织革命团体丽泽学社;邹容病死狱中后, 又冒着身家性命危险,
35、收其尸骨营葬于家居附近的田野中。一时为世人称为义士。114”其好友柳亚子, 别号亚卢, 取“亚洲之卢梭”义。早年积极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 为南社创始人之一, 后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 与曼殊相识于1906年。1903 年陈去病 (18741933) 与曼殊相识于拒俄义勇队, “1907 年同住于国学保存会藏书楼, 以后常有来往。144”遭时多艰, 曼殊并未遁世隐居、逍遥世外, 他曾“为包天笑绘儿童扑满图1793”, 以示排满。“云树高低迷古墟, 问津何处觅长沮?渔郎引入林深处, 轻叩柴扉问起居。111” (迟友) 1906 年夏, 湘赣起义在积极筹划中, 曼殊利用暑假, 与陈独秀东渡日本东京。经
36、向同盟会总部请示后, 即随光复会主要成员陶成章、龚薇生等赴芜湖, 以在皖江中学任教为掩护, 同当地革命党人联络, 开展秘密工作, 以策应即将发生的武装起义。此诗想像与革命同志接头的情景。“1911 年 10月中旬, 闻武昌起义, 上海光复, 欣喜若狂, 即典衣卖书, 急谋归国。1813”1912年, “时与柳亚子、叶楚伧等到岭南楼、粤华楼、杏花楼吃花酒、中西菜。痛感袁世凯僭权, 国事日非, 颇有英雄末路之感慨。1814”1913 年 7月,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讨袁声势十分高涨, 江苏、安徽、广东、福建、上海等省市纷纷宣告独立。面对如此热潮, 曼殊异常激动, 即以佛教界名义, 撰出讨袁宣
37、言。8 月 22日, 讨袁宣言发表于民立报。在宣言的结尾曼殊慷慨陈词, 热血贲张, “衲等虽托身世外, 然宗国兴亡, 岂无责耶?今直告尔:甘为元凶, 不恤兵连祸结, 涂炭生灵, 即衲等虽以言善习静为怀, 亦将起而裭尔之魄!尔谛听之。1324”“1913 年 9月, 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失败后, 曼殊因发表讨袁宣言遭上海护军使郑汝成通缉而走避杭州, 心境非常苦闷彷徨。为排遣胸中的抑郁, 他借妓女花雪南诉说对恋情的坚贞态度, 表达自己对革命前景的希望和向往。162”这是何处一诗的写作背景。这里用爱情来比喻革命, 革命与爱情是曼殊短暂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追求。1916 年 5月, “闻居觉生在山东组成中
38、华革命军护国讨袁, 占领潍县、高密等地, 即往青岛拜访。1822”因为革命排满, 他和孙中山、蒋介石均有来往, 1916 年 10月, 民国五年, 曼殊“自青岛回上海, 寓环龙路四十四号孙文寓所。1822”1917 年 12月致萧紉秋云:“介石、崇智两公, 时聚首否?1632”这一年“蒋介石托陈果夫送去医药费。应蒋介石之邀, 移居白尔部路新民里 11号其家。宋美龄待之甚好。1824”风云变幻之时, 四维不张之际, 曼殊并未置身世外, 一天草堂寺维那 (佛寺中的一种僧职, 管理僧众事务, 位次于上座、寺主) 问:“披剃以来, 奚为多忧生之叹耶?1401”曼殊答曰:“虽今出家, 以情求道, 是以忧
39、耳。1401”题听鹃图 (一) 云:“最可惜, 一片江山, 总付与啼鴂!每诵古人词, 无非红愁绿惨, 一字一泪, 盖伤心人别有怀抱。于乎, 郑思肖所谓词发于爱国之心。余作是图, 宁无感焉?1362”其中“最可惜”句出自南宋词人姜夔的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借此以明心志。郑思肖乃南宋遗民, 其诗画均充满爱国情怀。燕子龛随笔二四则所论乃明代遗民朱舜水, 其结尾说:“其当日眷怀君国之志, 郁而不申, 可哀也已。1394”对朱舜水故国之思的同情理解中透出的是曼殊自身的爱国情怀与黍离麦秀之悲, 夫子自道之意显见。1909 年6月 7日致刘三附言道:“梵土女诗人陀露哆, 为其宗国告哀, 成此一首。1515”在
40、此, 曼殊借印度女诗人陀露哆乐苑一诗抒露自己的家国情怀。“大有横行意, 青袍误此生。可怜!1368” (题螃蟹图) 则是人生失意后的反思。“可怜”中饱含了多少人生感喟、生命悲苦!“使粤人多读圣贤之书, 吾公亦有意于此乎?1564”这是对地方人才不济的焦虑。1913 年 6月 22日复某公曰:“然此时男子多变为妇人, 衲只好三缄其口。1564”这是对男子缺失阳刚之气的不满与担忧。潮音跋曰:“初, 驻锡沪上, 为国民日日报翻译。后赴苏州任吴中公学义务教授。继渡湘水, 登衡岳以吊三闾大夫。复先后应聘长沙实业学堂、蒙正学堂、明德学堂、经正学堂、安徽公学、芜湖皖江中学、金陵陆军小学、日本西京学社振铃执鞭
41、, 慈悲慷慨, 诏诸生以勇猛奋迅, 大雄无畏, 澄清天下。故其弟子多奇节孤标之士。1310”此段跋语道出曼殊诸多行迹, 流溢其中的是奋发有为, 志在育才之意, 他希望将诸生培养成“奇节孤标”之士, 这体现了曼殊之人才观及其报效国家之远大理想和非凡抱负。以下则是对国民性的反思, “惟牛肉、牛乳劝君不宜多食。不观近日少年之人, 多喜牛肉、牛乳, 故其情性类牛, 不可不慎者也。1607” (1914年 12月 30日复邓孟硕) “然吾是弱国之民, 无颜以居, 无心以宁, 亚子岂知吾愁叹耶?牛乳不可多饮, 西人性类牛, 即此故。1613” (1915年 5月 5日致郑桐荪、柳亚子) 后者又见其忧国忧民
42、的士子情怀。1912年 5月, 曼殊往张园采访一个由中外人士合办的义赈会, 将观感写成华洋义赈会观, 其中有云:“衲敬语诸女同胞, 此后勿徒效高乳细腰之俗, 当以静女嫁德不嫁容之语为镜台格言, 则可耳。1322”此乃有感而发, 曼殊以传统女子重德思想为桎梏, 极力反对我国妇女模仿西方女人高乳细腰之俗, 这有点不合时宜。1915 年 5月 10日致柳亚子道:“阿崔欲来游学, 吾甚不谓然!内地已有黄鱼学堂, 吾谓多一出洋学生, 则多一通番卖国之人。国家养士舍辜鸿铭先生而外, 都是土阿福。若夫女子留学, 不如学毛儿戏。1615”“黄鱼学堂”指女子学堂。黄鱼, 谑称放脚女子。“土阿福”, 白痴、傻子之
43、意。由阿崔而骂留学生, 更痛骂女子留学, 对此, 柳亚子亦莫名其妙。“这一段话, 是最容易被人错认做顽固党的, 也许顽固党会引以为口实。但是, 我以为这未必是曼殊由衷之言, 不过愤激而已。1616”以上亚子的分析颇有见地。燕子龛随笔其九全引孟郊静女吟, 然后借题发挥道:“今也吾国长妇姹女, 皆竞侈邪, 又奚望其有反朴还淳之日哉!1386”在此重提“嫁德不嫁容”, 女子重德固然重要, 但女子重容颜, 爱打扮也有必要, 对此提出非议, 有点不妥。再看曼殊在文化建设上的建树。1907 年秋, 曼殊住上海国学保存会藏书楼, 应黄节之属绘制夕阳扫叶图, 并请邓实代书跋语。该藏书楼“在上海铁马路爱而近路。
44、1906 年黄节等人创建, 为第一所国人设立的图书馆, 内藏明清禁书逾万卷。1356”“图书馆事无从而知。闻文澜阁藏书已尽移于图书馆。广雅藏书无恙, 但未闻有图书馆之设。1564”住在藏书楼, 留意图书馆, 曼殊与图书结下不解之缘。他对图书事业的关心, 其实也是对文化事业的介怀。曼殊并非只唱不做之人。一心向学之人颇知图书的重要, 他也曾在这方面做出过努力, 1909 年 5月他“与陈独秀、章太炎、桂伯华等议建梵文书藏, 不果。1809”曼殊一生鸾飘凤泊, 渡日本、赴暹罗、下南洋, 四海飘零, 屐痕处处, 到处游学, 懂日语、英语、德语、梵文, 为了方便他人学习梵文, 他花了很大的精力编成了梵文
45、典, 亦称初梵文典, 为了推销此典, 他先后写了梵文典自序、初步梵文典启事、梵文典启事。他利用自身所长, 服务于他人, 服务社会, 借助于语言钥匙打开文学、文化之门。曼殊对由李叔同、曾孝谷 1906年组建于日本东京的春柳社的演出活动曾投以关注, 其燕影剧谈云:“前数年东京留学者创春柳社。以提倡新剧自命, 曾演黑奴吁天录、茶花女遗事、新蝶梦、血蓑衣、生相怜诸剧, 都属幼稚, 无甚可观, 兼时作粗劣语句, 盖多浮躁少年孱入耳。1325”由此可见他对新剧的隔膜与不屑, 他认为梨园新戏必须有补于世道人心, 要有“社会教育”作用, 此乃“不关风化体, 纵好也枉然”传统戏剧观的继承, 其戏剧理论值得很好的关注。从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对戏剧的重视与期待, 并就戏剧服务于时代提出建议:涉猎域外文学风化与具备“善知识”。且不去考量其观点正确与否, 仅文字背后的救世之心就很值得珍视。三、小说中的新旧思想曼殊小说纪实性强, 对末世的林林总总他颇为反感, “嗟夫!四维不张, 生民涂炭, 宁有不亡国者?3208-209” (天涯红泪记) “今丁未 (笔者注:当为末) 造, 我在在行吾忠厚, 人则在在居心陷我, 此理互相消长, 世态如斯, 可胜浩叹!38” (断鸿零雁记) 面对末世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的社会景象, 作者颇为焦虑, “世人心理如是, 安得不江河日下耶?328” (同上) 他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