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04554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06 年第 1 期(总第 105 期)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凌晨(海盐张元济图书馆浙江海盐 314300)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张元济创建东方图书馆的起因,过程,目的和东方图书馆的规模及其影响.关键词张元济东方图书馆张元济,字菊生,号筱斋,祖籍浙江海盐.他是近代着名的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古籍校勘家,生于 1867 年,逝世于 1959 年.1889 年省试中举人,三年后考取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l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受到革职永不叙用的处分.1902 年他应商务印书馆经理夏瑞芳的邀请进入商务工作,此后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我国的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上,“扶助

2、教育 ,启迪民智“ 是他一生的思想.1949 年他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参加了开国大典,受到毛主席的约见,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人士.此外,张元济还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领头人物,他一生先后创办了通艺学堂图书馆,东方图书馆和合众图书馆,可称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亲历的实践者,在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尤其是他亲自创建的东方图书馆成为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私立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藏书吸引了众多的学者,留下了深远的影响.1.张元济创办东方图书馆的基础1.1 书香世家的影响.浙江海盐张氏素称“浙西望族“,张元济就生于这样的一个书香世家.明万历年,其十一世祖,举人出身的张奇龄(大白公),曾

3、在杭州主持有名的虎林书院,学生众多.十世祖张睢赤是清初着名谏官,他将其父的读书之处“ 大白居“ 拓建为涉园 .涉园的藏书,刻书曾着称于江浙一带,吸引和接待过不少的学者.六世祖张宗松也曾热衷于藏书,刊书.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张元济先生对书的喜爱,更不难想像他对图书馆事业的热衷.1.2 第一座图书馆的夭折.1897 年张元济与工部主事夏偕复,内阁中书陈懋鼎等呈请设立通艺学堂,学校开办之初除教室外,还设有图书馆,阅报处.张元济亲自筹办了图书馆,制订了图书一72 一馆和阅报处章程.第一条就是:“本馆专藏中外各种有用图书,凡在堂同学及在外同志均可随时人馆观览“,说明这是一所对社会开放的图书馆.通艺学堂一年

4、多后终因戊戌政变的影响而停办,它的夭折在张元济的心中留下了无限的遗憾,我想正是这遗憾成就了后来的东方图书馆.2.张元济创建东方图书馆之目的2.1 为商务内部参考使用积累资料.1903 年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并主持编译所,在编译书稿时,每遇疑问,常常无资料可查.先生说:“每削稿,辄思有所检阅,苦无书“.因此,为商务的编译工作和校印古籍工作提供方便,开始创办编译所资料室“涵芬楼 “(东方图书馆的前身),到处搜书,购书以求丰富资料.2.2 启迪民智,教育救国.张元济在进入商务之初就与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 可见启迪民智,教育救国是其一贯的思想 ,以图书馆为立足点,传播文化,辅助教育

5、也是其一贯的主张.要启迪民智,扶助教育,除学校外,图书馆可称得上是最佳场所了.张元济充分肯定了这一点,他针对学生穷,买不起书的情况,设法将商务编译所资料室涵芬楼创办成对外开放型的公共图书馆.2.3 保护保存古籍.清末民初,革故鼎新,故家藏书大量流散.张元济忧心如焚.对他刺激最深的莫过于陆氏醑宋楼藏书的散失并最终全部流人日本.醑宋楼专门收藏宋,元刊本及名人抄校本秘籍,所收藏的宋版书超过 200 部,被学者们公认是晚清四大私人藏书楼.当时他听到陆家准备出卖藏书后,十分关注,有心想将醑宋楼藏书收购,既可作商务编译书的参考,又能作为图书馆的基础藏书,最主要的是为不使祖国珍贵文献流亡异国.但当张元济想方

6、设法把事先和陆家谈妥的凌晨张元济与东方图书馆lO 万元的购书款筹齐时,陆家却已以 lO.8 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静嘉堂文库.陆氏藏书全部流失日本,举国震动.张元济每每想起这件事总是心痛不已,引为终身遗憾.此后他把抢救古籍当成他的神圣职责.他在致傅增湘的一封信中说:“吾辈生当斯世,他事无可为,惟保存吾国数千年之文明不至因时势而失坠,此为应尽之责.能使古书多流传一部,即于保存上多一份效力.“2.4 振兴图书馆事业.1928 年夏,东方图书馆还开办了图书馆学讲习所,招收学员 200 余人,卒业后,分派商务印书馆各部办事处,其余皆服务于国内各大学,各图书馆.1922 至 1924 年间,张元济又倡议由

7、发行所举办“巡回图书馆“, 委派黄警顽,张敏逊两人将整批本版图书运至苏南和浙北杭嘉湖,宁绍地区的小市镇公开展览,为社会读者提供了方便.这与我们现在的流动图书馆极为相象.张元济还对近代图书馆事业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他认为:保存古籍要依靠图书馆收藏,私人藏书楼是靠不住的.他在给缪荃孙的信中说:“来书慨然于旧书之将绝,此亦时会使然.要在有一二先觉者出为转移,自有挽回风气之日.承示图书馆宜多备通行书,甚是甚是;但难得之旧本,若无公家为之保存,将来终归澌灭“.3.东方图书馆的影响3.1 名列全国图书馆之前列.1921 年,为纪念商务成立 25 周年,张元济在董事会上提议拨款建立公共图书馆.1924 年

8、,东方图书馆五层大楼在上海宝山路商务总厂对面落成.这座大厦占地2600 平方米,底层为流通部和商务同人俱乐部,二楼为阅览室,阅报室和办公室,三楼为善本室,装订室及本版图书保存室,四楼为书库,五楼庋藏杂志报章,地图,照片等.收藏普通中文书 26.8 万册,外文书 8 万余册,图表 5000 余种,善本古籍3700 多种,3.5 万多册,藏书总数达 46 万册.涵芬楼的收藏移入作为其藏书的一部分.东方图书馆收藏全国各地方志亦是一大特色,共有 2641种,25682 册,其中省志齐全,府,厅,州,县志占全国应有种数的 84%,收藏位居全国图书馆之首,在当时东亚地区堪称一流.在国外图籍方面,有英国的万

9、人丛书,美国新时代丛书等大型文史哲类丛书,有 l5 世纪前印刷的西洋古籍,有全套的荷兰通报和其他科学期刊等.3.2 着名学者对东方图书馆的印象.茅盾曾在我走过的路中回忆说,他早年在商务工作不图名,不图利,“只贪图涵芬楼藏书丰富 ,中外古今齐全,借此可读点书而已“.东方图书馆的藏书和堪称一流的管理服务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胡道静先生曾深情地回忆道:“从我读中学的高年级到大学毕业的那些年代中,它一向是我亲密的图书之家那长达四十来米的宽畅的大阅览室,是实行开架的.这间阅览室,除了一扇中门以及卡片目录柜和出纳台以外,两壁多层的书架上陈列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和常用图书大约有两万多册,那是读者可以自由取阅的,感

10、到十分方便.“沈百英曾说:“ 我于 1927 年正式调入商务编译所,参加编写教育大辞书.我初出茅庐,肩此重任,未免有些胆怯.好在商务有个图书馆可做靠山.开始几个月,我天天浸在图书馆里,见到直接有用的材料,仔细抄录下来;见到间接有用的材料,写个提纲以便日后再查.图书馆藏书丰富,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同样的资料不止一本两本,可以任我选择“.1932 年东方图书馆毁于侵华日军发动的“一.-Jk“事变的炮火,直接损失达 1633 万元,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在东方图书馆开馆之际,张元济曾撰写了东方图书馆概况?缘起,叙述他加入商务之初与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 的宗旨,以及为办藏书楼和图书馆搜求

11、书籍的经过.最后说:东方图书馆落成,“因检取中外典籍堪供参考者,凡二十余万册,储之馆中,以供众览.今海内学者,方倡多设图书馆补助教育之说.沪上为通商巨邑,天下行旅,皆出其途,黉舍林立,四方学子负而至者,无虑笈千万,其有需于图书馆者甚亟.是虽权舆,未始不可为土壤细流之助,后人之追念艰难,益有以光大之.故人有知,庶几稍慰于九泉之下乎“.而今东方图书馆被毁,毁灭了商务 3O 年的积累,毁灭了张元济先生3O 年的心血,也是中国文化难以弥补的损失.1933 年 4 月商务曾有重建东方图书馆的规划,终因种种原因及伴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而被迫停I.参考文献1.隗瀛涛.智民之梦张元济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72.张学继.出版巨擘张元济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113.张元济.张元济诗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04.柳和城,宋路霞,郑宁.海盐张氏,张元济与张氏后人.见:柳和城,宋路霞,郑宁.藏书世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5.杨光涛.张元济先生是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倡导者.见浙江省海盐县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张元济轶事专辑,1990作者信息 凌晨 ,女,大专,供职于张元济图书馆地方文献宣.(收稿日期:20051114)一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