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家庄铁路技校-关注 2013 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关于择业观的思考2013 年随着“双向选择”新的就业机制的全面推行,大中专毕业生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日益完善的就业政策和用人机制,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择业环境。但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就业形势,毕业生们在这场亲身经历的改革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择业心态,面对新形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毕业生的择业特点和当前就业形势,做好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引导工作,石家庄铁路职业技工学校为您提供以下建议:一、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1、自我期望值过高。不少大学生自认为学识渊博,而有的毕业生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认为首次就业事
2、关一生命运,因此总希望找一个体面、安稳、舒适、收入尚可的终身职业。没能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择业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自我估价定位及择业期望值偏高,人为设立就业框框,因此,他们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自然择业困难。2、物质要求过多。许多大学生择业时过多考虑物质条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还讲究住房、奖金等林林总总的物质享受。他们不愿到农村、到基层工作,总想往城市钻,往好单位挤。3、是过于追求热门职业。行政、人事、财会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可毕竟僧多粥少,用人单位只能是“百里挑一”,落选者甚多。而一些职业尽管急需大批人才,但问津者寥寥无几。这样,在人才市场就出现了“热门难进,冷门更
3、冷”的怪现象。4、是对到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存有顾虑。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大中专毕业生仍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择业的首要去处。他们认为,只有到这些单位就业,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因为那里机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到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单位工作无保障,甚至感觉低人一等。二 教育学生必须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择业目标。石家庄铁路技校认为毕业生择业时要立足全局,择业自主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择业时首先要从社会需求出发,不可盲目过高,要结合专业特长和自身特点,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首要原则。另外,随着人才流动的日趋频繁,一次择业定终身的观念将逐渐成为历史,树立终生就业
4、的观念是每一位求职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因此,要在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基础上,全面、正确地把握自己,明确地分析所处的择业环境和择业政策,并以此调整期望值,进行切合实际的选择。三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物质利益和理想的关系石家庄铁路技校的意见是毕业生要破除过分追求福利待遇、保险、工作环境等旧思想,树立一线就业的新观念。当前,乡镇企业处在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新型人才。因此,要通过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就业环境,促进毕业生择业观的转变,引导毕业把到基层就业和到艰苦行业创业作为择业的首选方向。引导学生破除端“铁饭碗”的保守意识,树立任何所
5、有制经济都是平等就业的新观念。事实表明,不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发展趋势上,非公有制经济都是今后就业相当重要的领域。随着住房分配制度的货币化、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与在公有制企业中就业的差别会逐渐消失。另外,从长远看,经济发达国家就业形势日趋多样化,钟点工、季节工、家政服务等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不断增加。这个趋势,也告诉我们,作为面对 21 世纪的求职者,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不要再死抱着国有企业不松,死盯着正规部门不放,要勇于正视现实,积极参与竞争,放下架子,抹开面子,跳出圈子,从旧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放宽就业视野,拓宽就业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