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海陆的变迁章节(课题)名 称海陆的变迁(板块运动)学时 2-2总课时17知识技能理解板块运动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 推理能力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通过板块构造学 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特征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是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概念抽象,为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采用互动的教学方式加深理解,提高教学效果。项目内容 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板块运动学说 学生观察,并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教学难点.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象比喻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2、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札记2讲授新课1.简要介绍大陆漂移说是人类探索大自然奥秘,认识地球演变的一支畅想曲。但由于它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渐渐被人们遗忘了。随着不断的探究,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谱写了大陆漂移的第二乐章海底扩张说,又给了大陆漂移说新的生命力。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又进一步探索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谱写了第三畅想曲板块构造学说。这是人类揭开地球演变神秘面纱的三部 畅想曲。那么,板块构造学说是如何来解释大陆漂移的呢?2.读图讨论观察课本 P42 图 2.22 2.23“六大板块:” “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讨论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2)世界火山
3、、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带?为什么?3.归纳板书教师评价后边归纳,边板书(见板书设计)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第二,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第三,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两大地带,即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教师点拨:这些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学生观察,并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学生发言让学生指出是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教师进一步引导,深化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教
4、学的情境场。这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3跃,因而多发生火山、地震。4.形象比 喻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蛋壳注意提示学生,蛋壳() 、地壳()不同的读音就是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这个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像蛋壳一样,是一个整体,而是破裂为六块的“蛋壳” 。如果把一个蛋壳破裂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你遇到过吗?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这就好比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沿着破裂的地方挤出来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就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那些裂缝上的一小堆一小 堆的蛋清不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吗。如感兴趣,同学 们可回去做个实验,
5、观察、体会一下。5 板块运动的作用(1)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2)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6.师 生共同完成课本活动题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并鼓励大家发奋学习,去发现探索地球的奥秘作业布置:归纳说明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学说的主要(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地带)如有遇到的同学,让其描述一下。学生阅读课本 43 页 思考板块运动会产生哪些地貌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强化,形成个体意境场,这为下面的探究活动创设了因人而宜的个体意向,形成了个体意向场4观点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具体地貌的形成个性化教学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整理归纳板块构造构造学说基本观点板书设计三、板块构造构造学说20 世纪 60 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 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