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必修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阿房宫赋精品教案从容说课本文是“历史的回声”中的“后人之鉴”的第二课。作者通过对秦阿房宫的铺陈描写,阐释了秦国灭亡的原因。学习本文,要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并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2、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诵、宫殿的图画、课外练习。课时安排2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2.理解课文中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3.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朗读背诵课文,探讨演绎、交流分享本文的精神养分。2.能够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历史回声”的内涵。3.进行思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者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
3、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认识并揭露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 ,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哪位同学能说说作者的情况?生 杜牧(80
4、3852) ,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 。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所撰通典一书,开典章制度专史的先河。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 阿房宫赋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杜牧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 ;又和李商隐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李商隐比他约小十岁,很欣赏杜牧的为人和诗篇,在给他的一首诗中写道:“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李商隐杜司勋 )师 讲得非常好!还有
5、哪位同学能说说“赋”的特点?生 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 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渊源,后者是赋的近源。汉赋多鸿篇巨制,多四言句式,杂以散句。汉末出现了抒情小赋,但很快被六朝的“骈赋”所代替,骈赋往往用四字对或六字对。至唐宋时又发展为“律赋” ,在篇幅、格律、对仗上要求更高。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 ,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生 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的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生 在形式上,赋字数不限,但以四、六言为主。
6、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事。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师 大家的知识面都比较广,表达也很清晰。事实上,赋,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西汉时文人将屈原、宋玉等所运用的、作为长江流域文化代表之一的离骚式诗体加以改造,向散文方向发展而形成的。 “丽词雅义,符采相胜” (文心雕龙诠赋 ) ,洋洋洒洒,极尽铺陈之能事。诗,总是喜欢借助跨度极大的跳跃,行踪飘忽飞腾,在广阔的立体空间里上天入地,展开想象和联想,时刻为感情寻找着形象。赋,则不然,它与一般的散文并无二致
7、,都是在一个平面上慢走快奔,在展开其叙述、描写、议论时,逻辑严密,顺序衔接,脉络连贯,十分注重文章的说服力量。师 下面,我们就听听配音朗诵。注意个别词语的读音!推进新课师 大家听了这篇赋时有什么感觉?生 我感到大气磅礴、雄伟壮阔。师 对!这就是赋这种文体的特点。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铺采文,指赋的形貌。赋在内容上既然要通过“体物”以“写志” ,在艺术表现上就必然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由于注重铺叙和形容,在语言上就不免要使用华美的词藻,着上绚丽的色彩。这也就是“铺采文”的意思。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
8、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这是赋这种文体的重要特征。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请齐读第一节并请同学梳理翻译这一节。生 四海一的“一” 数动,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的“北” “西” 名状,向北、向西;“骊山” 名状,从骊山。未云何龙的“云” 名动,出现云彩;“龙” 名动,出现龙。未霁何虹的“虹” 名动,出现虹。歌台暖响的“响” 动名,歌声。师 讲得很好!注意到了字词的活用。那么,这一段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请你说说看。生 第一层:开首十二字,交代时代背景,点出地理环
9、境。 “兀” “出”虽是粗笔勾勒,但已显爱憎,揭示了秦始皇统一后骄纵享乐,几十万劳动者的辛劳与血泪才换得阿房宫“出” 。生 第二层:“覆压流入宫墙。 ”夸张手法,总写阿房宫的宏伟规模。 “覆压”言其广, “隔离”言其高。骊山,起伏不断;二川,滔滔不绝,这两句将宫殿趋向、坐落地势、规模之大形象鲜明地描绘出来。生 第三层:“五步不知东西。 ”以大量的对偶、排比等骈句,极力描绘、渲染了阿房宫内楼台殿阁的宏伟、豪华,桥梁复道的奇丽、壮观。 “五步” “十步” ,写出楼阁之密;廊腰飞檐,指出宫室之美。廊腰缦回突出曲线美;钩心斗角突出结构美。 “盘盘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样楼阁的形状,像蜂房那样邃密,
10、如漩涡那样纡回。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掷笔长叹,言非笔墨所能尽言。生 第四层:本段最后部分。从行文上看,这部分带过渡性质,从建筑写到宫殿中人物的活动, “歌台暖响”等四句既写宫中歌舞之盛,也写出这欢歌狂舞背后隐藏着宫人的无限悲戚。 “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重在写人之感受,亲疏各别,冷暖不均。师 大家的思路都比较清晰,概括也比较准确。这一节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
11、描写,像写“二川” ,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师 很好!我看到大家预习得很充分,感到很振奋!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坚持下去,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按要求在本周内将这篇文章背下来。现在大家齐读一遍,放出声音,读出气势。【学生大声地读全文。 】师 很好。我现在要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先说说第二段以前有哪些地方不懂。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中的气候是什么意思?师 哪一个同学发表一下意见?生 我想它是说阿房宫太大了。师 哦,这是一种说法。哪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生 哦,它
12、是和上文照应的。上文说“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师 好像还有生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师 这句话怎讲?生 就是说宫女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充满了暖意。师 这里用了什么手法?生 比喻。生 通感。师 对!近现代文学作品大量涌现通感的运用,缘于语言文化的不断丰富,通感已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如人们常用“甜美”来形容歌声, “甜”本属于味觉印象, “美”属于视觉印象, “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钱钟书先生在旧文四篇通感中分析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
13、乎会有体质。”他进一步举例说“响亮”一词,是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热闹” “冷静”二词,把表示温度(触觉)的“热”与“冷”同表示听觉的“闹”与“静”结合起来,通同一气。这些例子都表明通感在现代语言文学中,既是提升文学审美表现力的重要方式,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通常体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因文章而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所以,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较多地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上。师 对于通感,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学过的,其中有两句历来被奉为现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哪位同学有印象?生 “微风过处
14、,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荷香为气味,只能以嗅觉感知,歌声为乐音,凭听觉方可获得。但作者在描写时却打破常规,把“声” “香”加以联系,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让读者积极调动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以对“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这种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 ,不由得产生这样的理解:歌声从远处高楼上飘来,自然不能听得十分真切,只能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但却更具吸引力,使人不由自主地凝神倾听;荷香是淡淡的,不会浓郁扑鼻,只能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然而愈是如此愈能唤起人内心微妙的情感,情不自禁地去捕捉这种令人喜悦的清香。于是, “声”与“香”这两种作用于不
15、同感官的知觉,由于在人的心理反应上存有相似点,得到了自然而然的沟通。生 此外,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本句中的“光与影”是由月色而生,以目可见,属于视觉形象;而“旋律”是音乐的特质,与“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都是以耳方可感知的听觉印象。以“旋律” “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师 讲得很好!荷塘月色成功的通感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同时也是对心理学、美学理论的一个有力佐证。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
16、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它们虽有分工,却又能相通。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它塑造的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官,当然也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在感受荷塘中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独处” ,当他直觉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会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作者把本应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可见作者有着对生活与艺术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这并不表示他要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相反, 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
17、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师 联系课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宫女们用甜美的嗓音唱歌,歌声软软的,让人感到一种温暖,仿佛春光明媚。那么下句呢?“舞殿冷袖” , “舞殿”与“歌台”相同,是舞于殿的意思,在殿上跳舞,但是怎么会冷袖呢?生 (坐在座位上大声说)因为袖子扇起了风。师 不对呀!袖子扇起的风怎么可能与风雨凄凄联系起来?生 形容舞女很多,许多人在舞袖,就给人这种感觉。师 这是什么修辞手法?生 (齐)夸张!师 对啊,形容当时跳舞的场面,真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 。其实这
18、两句可以理解为互文,在一宫之内时而唱歌,时而跳舞,唱歌时吴侬软语,跳舞时长袖翻飞,就给人一种感觉,仿佛天气在不断地变化,这当然也是夸张了。为什么不能说形容阿房宫大呢?因为作者明明讲是“一日之内,一宫之间”嘛!还有没有问题?生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怎么理解?师 是啊,复道是怎么回事?生 两层通道,上下层的。师 对,上面那层自然是横在空中的。 “霁”是什么意思?生 雨停了。师 不对。雨停了,可能还是阴天,乌云满天。生 雨后天气转晴。师 对。只有雨后转晴才可能出现虹。雪后天气转晴也称霁。我们高二将要学的一首词前小序中就有“夜雪初霁” ,意思是冬天的第一场雪刚刚结束,天气刚刚转晴。在这里,作者把上层
19、的通道比作彩虹,与上面的未云何龙相照应。还有没有问题?师 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到位。这样吧,我再来考大家几个问题。你说一说“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是什么用法?注意,我问的是用法,不是意义。生 名词用作动词。师 严格地说是数词用作动词,以前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师 你先别坐下,我再问第二个问题, “骊山北构而西折”这句话,分析一下它的语法结构,注意,不是翻译。生 “骊山”是主语, “北构而西折”是谓语。师 这里的“北”和“西”是什么用法?生 名词作状语。师 对,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因为后面已经有动词了,如果后面没有动词,有时候方位名词也会活用作动词。但是你刚才有一个地方说错了,哪位同学能够指出来?生
20、 “骊山”不是主语。师 对呀!我故意要看你们理解了没有,这里的主语是生 阿房宫。师 但是主语省略掉了,有的同学误把“骊山”看作主语,实际上这句话是说阿房宫从骊山的北面建起,向西折,然后通向咸阳。下面还有一个“钩心斗角” ,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有同学比划)对,这是一种建筑格局。前面说“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是很形象的,连接楼阁之间的走廊仿佛人腰一样,当然这腰不是纤纤细腰, “缦”有宽缓的意思,这里着重指宽,后文还有“缦立远视” , “缦”着重缓意, “缦立”就成了久立的意思了。翘起的屋檐就像牙齿一样高高地啄向天空,苏轼有一句诗, “乱石穿空” ,与此类似,把静态的东西写出了动感。接下来讲整
21、体布局,每一个建筑群落是向心而建的,檐角相互对峙。现在所说的“钩心斗角”是什么意思?生 相互算计。师 是个贬义词了。古人用“钩心斗角”有时候也形容写文章构思精巧。对了,现在“钩”字怎么写?生 没有金字旁。师 不对,两种写法都可以,这点要注意。好了,现在大家考虑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当然这个问题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在第一段中,有一句是公认的名句,我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学生议论纷纷,有说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有说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有的说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师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2、”这几句当然很好,用了夸张手法,想象瑰丽,但其他几句也大致差不多呀?生 (肯定地)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其他同学纷纷应和,意见渐趋一致。 】师 这一句好在哪里?生 短小精悍。师 可是“盘盘焉,囷囷焉”也短小精悍呀!生 这几句极具概括性。师 有道理。还有呢?我把这句改成现代汉语,大家看一看怎么样?可以说成:秦统一了天下,砍光四川山上的树,建成了阿房宫。生 不行,太平淡了!师 那原文的好处在哪里?生 高度概括,同时短促有力,很有气势。师 对。我们知道,长句往往比较舒缓,短句比较有力,一开始用四个有力的短句,极具概括力,笼罩全篇。但是大家还要注意,其实这四句写了两件大事,中间的跳跃
23、性非常大,留下了不少空白,而且让读者一开始就有想法。 “六王毕,四海一” ,写得多容易呀,但其实秦统一六国容易吗?生 不容易。师 那他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六国一下子就被灭亡了,在佩服秦的强大气势之后,人们禁不住要想,为什么六国灭亡得这么迅速?实际上文中就有答案,但不是第一段,这里只是埋下了伏笔。后两句也很奇怪, “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是不是一次建成的?生 不是。师 其实秦始皇死的时候并没有建成,甚至项羽一把火烧掉它的时候还没有建完,多浩大的工程呀!但作者说得非常容易,仿佛四川的山一下子就光秃了,阿房宫就建起来了。这里留下的空白让我们去想象,中间多少征夫泪呀!为建成阿房宫,
24、百姓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好,现在我们把第一段集体读一遍。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阿房宫赋一文的写作目的,作者的有关知识及“赋”这种文体的特点。并且研读了课文的第一段。课文的其余部分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请同学们课后预习课文的其余部分。第二课时导入新课上课前,有同学已经把诗(词)抄在黑板上了: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讲这首词,从作者到内容。 】师 讲得相当不错,有
25、板有眼,基本上把这首诗的内容交代清楚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了不少诗词了吧?但是大家有没有有意识地把这些诗词联系起来考虑?比如,有些东西可能反复出现?生 没有。师 古典诗词的欣赏,只弄懂字面意思是不行的,还有许多微妙的地方。不仅如此,古人写诗比较喜欢用典,有许多意象或场景都是前人用过的,熟悉古典诗词的人都会会心。所以,欣赏古典诗词,具备相当的诗歌修养相当重要,而且,要渐渐地体会比较微妙的地方。比如第一句“被翻红浪” ,只解释为没叠被子是不行的。古人写景写物的时候往往把心情投射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被子没叠,同时也感觉到了作者的心绪,仿佛红浪一样翻卷起伏。下面的“慵自梳头”也引起我们的一些联想,
26、李清照还有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诗:“日晚倦梳头。 ”而早在诗经中就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 (简单解释这几句诗)说白了,女为悦己者容,在这里,作者不梳头,自然是因为丈夫不在了。后面提到“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也不是首创,有出处。诗人不直接说瘦的原因,却说不是因为沉溺于酒或者悲秋,用排除法。 “病酒”取自一首词中的一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而“悲秋”自然取自老杜的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都有来历。 “千万遍阳关 ”里的“阳关” ,应该是语意双关,其实古诗里常提的就那么几首曲子,一说杨柳,指杨柳枝,也指杨柳,一说阳关,指阳关曲,也指
27、地方,大约是中原与西域的交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家可以想象它里面包含的文化意义。武陵人也是用典,来自桃花源记 ,而所谓秦楼之类的,在古代也是闺房的泛称,不知道是不是取自罗敷曲?包括一提到美女,也无非罗敷绿珠之类的,不可不注意。古人写诗词的这些特点,与古代生活的节律是分不开的,古诗的背景是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一种自然的节律,表现为缓慢以及规律性的重复,所以有些意象反复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变化,熟悉这种情境的人自然很容易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大家要欣赏古典诗词,首先要大量地积累,然后慢慢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了。好了,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阿房宫赋 。上节课我就发现
28、大家的预习特别好,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生 有!推进新课师 好,我们先把第二段与第三段大声地读一遍。师 还是先给大家一点时间,考虑一下什么地方不太懂。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怎么理解?还有后面的“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师 这个问题我找一个同学,哪位能答出来?生 是说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幸是宠幸的意思。师 哪一课中学过的?生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师 对。这里是说那些宫女希望被宠幸,但是有人三十六年没有见过秦始皇,其实就是说有人从来没有见过秦始皇。还有没有?生 “绿云扰扰”是什么意思?师 是啊, “扰扰”容易理解,就是纷纷扰扰的意思, “绿云”呢?师 这
29、里的“绿云”是形容什么的?生 头发。师 头发怎么可能是绿色的?难道染了发不成?(学生笑)这句话似乎应该改成“乌云扰扰”或者“黑云扰扰” 。 (大家笑)其实的把头发不写成黑的而写成其他颜色的还有例子,想一想?生 朝如青丝暮成雪。师 对。青丝就是乌丝。年轻的时候头发是乌黑的,老了以后就变白了,说的是这个意思。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古人使用颜色时有时候让我们感到难以理解,比如我们经常说青天白日,天明明是蓝色的呀!同时,我们既说青草,也说绿草。 劝学中有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我们的印象中,青与蓝似乎是截然不同的颜色。其实大家知道,最基本的颜色只有几种?几原色?生 三原色。师
30、 对。颜色与颜色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经常在电脑中绘画的同学就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青、绿、黑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古文中经常辗转相训。就是有时候相互替代。绿极了我们也称墨绿,听过没有?生 听过。师 所以这里的绿云也是指乌云,但为什么用绿云不用乌云?生 绿云比较美。师 对,很聪明。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没有了我问几个问题。请你分析一下“杳不知其所之也”这句话的结构,注意,是分析结构,不是翻译。生 我不会。师 呵呵,我刚才问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你们说没有,我一问,怎么又不懂了?谁帮帮他?(连续两个学生都答错了,我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 “所之”怎么理解?生 所字结构,所到的地方,名词性的。师 对,所字
31、结构是名词性的,那么前面的“其”就是定语,修饰“所之” ,构成偏正结构,做“不知”的宾语。师 好!承“为秦宫人”的“明星荧荧”一段是脍炙人口的。忽然间,天际群星闪耀;不是群星,而是美人开了妆镜!忽然间,空中绿云飘动;不是绿云,而是美人梳理头发!渭河暴涨,泛起红腻,原来是美人泼了脂水!烟雾乍起,散出浓香,原来是美人点燃兰麝!不直说美人众多,却用明星、绿云、渭涨、雾横比喻“妆镜” “晓鬟” “弃脂” “焚椒” ,间接地写出美人之多,其手法已很高明。但还不止于此。通过形象而又贴切的比喻,既写了美人,又写了阿房宫。下临渭水,高插青霄的楼阁,像蜂房似的布满空际的窗户,以及当窗晓妆的美人,都历历如见。而写
32、美人,又正是为了写秦始皇。所以,接着便写“宫车”之过。 “宫车”日日行幸,而宫人尚“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则秦始皇荒淫到何种程度,也就用不着说穿了。好,第二个问题,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什么用法?生 意动用法。师 不错。意动用法经常翻译为认为什么什么怎么样,或者把什么什么当成什么什么。我再问一个问题,某某某(名字忘了) ,你翻译一下这个句子: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生 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一切成了焦土。师 翻译的时候不要看注释,许多注释里翻译得并不好,不如我们直接翻译更痛快,比如可以翻译成,戍守的士卒一声大叫,函谷关就被攻下了,楚国人放一把火,可
33、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就成了一片焦土!这样更好,是不是?(学生点头)我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考大家怎么理解这里的“可怜” 。生 可惜。师 还有什么意思?生 值得怜悯。师 对,这是现代汉语用法。有一句诗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生 可爱。师 其实我在读这两段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地方写得并不好。大家注意这一段,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这一段是形容秦的纷华奢侈的,但不是很恰当,他用的是夸张用法,但是,说柱子比农夫多,这勉强可以说是夸张,说椽比工女多,那算什么夸
34、张?一间屋子里可是有许多椽呀!最可笑的是作者居然说栏槛比城郭多!既然觉得他写得不好,我就想改一改,我读一读,大家听我改得好不好。生 (部分)不好。师 我还没改啊,怎么就说我改得不好?别忘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生 (齐声)一浪更比一浪强!【大家笑。 】师 认真听了使负栋之柱,多于行道之树木;架梁之椽,多于水中之鱼虾;钉头磷磷,多于原野之闲草;瓦缝参差,多于田间之犁隙;直栏横槛,多于山林之小径,管弦呕哑,多于暮春之鸟语。 (边读边解释)我改得不错吧?(众笑)能不能代替原文?这个问题有难度,我要考考大家。生 我觉得不能换,原文中用的是与人有关的,你这样换了以后不够人文。师 不够人文?我听不懂你的话啊。生
35、 我觉得不能换,因为作者在这儿写到了农夫啊工女啊有一种感叹在里面,就是说这些人都挺可怜的,形成了一种对比。师 有些赞同你的意见,有没有补充的?生 不能换!作者这里用农夫,工女,粟粒,帛缕,城郭作比较,实际上突出了秦朝建阿房宫对百姓造成的灾难。特别写得好的是最后一句,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与后面的“不敢言而敢怒”照应,说明百姓受欺压不敢声张,反映出秦的残暴。师 大家真不错,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大致是一个意思,我改的仍然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秦的纷奢,但是原作的比较与我相比暗含了一层意思,就是说秦的奢华是建立在对这些农夫工女们的剥削上的,一句话,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压榨之上的。我也觉得最后一句话说
36、得好,百姓没有言论自由,万马齐喑,只剩下一片弦歌之声,焉能不亡?这两段我们基本解决了,再问一个问题,这两段中哪一句话写得最好?生 (异口同声)最后一句!师 这次聪明多了。好在哪里?生 (齐)照应前文,说明秦朝灭亡得快。师 是啊。很有意思。前面说“六王毕,四海一” ,说六国一下子就灭亡了,然后阿房宫一下子建成了。这里又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也表明秦灭亡得非常快,步六国后尘,而阿房宫更是一把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秦灭得容易不容易?生 不容易。师 对!从“燕赵之收藏”到“亦不甚惜” ,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通过这一系列叙写,形象地点出阿房宫的用途,从而对秦
37、始皇进行了鞭挞。从开头直到这里,作者以精练、生动的笔墨叙写了阿房宫的兴建、规模和用途,没有抽象地发议论,而议论已寓于其中。读者不难看出:用人民的血汗凝成、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集中地反映着人民的苦难,也集中地反映着统治者的荒淫腐化。师 老师还要强调的是,作者水到渠成进一步完成他的主题:写阿房宫的毁灭,也就是写秦统治者的毁灭及其毁灭之故,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敲响警钟。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这是说“人同此心” ,但继之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却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以下数句尤其精彩:“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
38、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紧承“嗟乎”以下各句而来的。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 “秦” “人”并提。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然后用“使”字领起,摆出一系列罪证。秦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罪证是不胜枚举的。文学创作的特点在于通过个别表现一般,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着从各方面罗列罪证。作者写的是阿房宫赋 ,即从阿房宫着笔,就前半篇的叙写作出了逻辑的推演。一连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 、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句句喷薄而出、层层推进,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全盘托出。再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