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普通高中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甘肃陇西县第一中学 陈勤 【关键词】深化课改;强化意识;高效课堂建设三把握 强国必先强教,兴县必先兴教。陇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如新建陇西一中是全省最美高中之一,在教师配备、人才引进方面更是着眼未来,从长计议,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自 1999 年以来我县连续取得了定西市二本上线率第一的好成绩,同时陇西一中取得了二本以上上线率全市十四连冠的佳绩,为高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撑。可以说陇西教育是陇西县的一个“品牌”,也称“陇西
2、教育现象“。如何把教育“品牌”打得更亮,把“陇西教育现象”更加发扬光大,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和明白:前有好多标兵,后有好多追兵,“千帆竟发不进则退,白舸争流慢进也是退”。深入开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本途径。为此,要强化“四种意识”,注意“三个把握”。 一、要有深化课改的意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深化课改,创建高效课堂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14 年间,我们实现了跨越发展,但经过多年的领跑,发展中所累积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我们已无法回避:管理方法、教学方式有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新课程要求,没有新的动力推动,没有新的激励措施,很难大踏步持续往前走。因此,我们必须要再统一
3、思想,再提高认识,对教育培养人要有新的思考。我们承认:一是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但是差别主要不在智力,而是在于心灵的理想和价值的判断。二是教知识是方式,育人是目的。就拿高考来说“高考考的是人品”。人品包括一个人生活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吃苦精神、宽阔的视野和胸怀、爱心等。人品不好的人一般做人不踏实,做事潦草,也就不会考得好,因为他会审不清题意;人品不好的人,一般习惯于投机取巧,即便是分析出了问题,也不甘于深入地去解决问题。三是教育就是影响人的命运,教育是一项让孩子终身拥有能力和幸福的事业。小学、初中的 9 年、高中 3 年就是要给学生4 种能力:“做人、生活、学习和协作的能力”。我们认真思考:3
4、0 年之后,他在高中甚至大学里学的知识估计早就忘得差不多了,而沉淀下来的理解力、生活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吃苦精神、宽阔的视野和胸怀、爱心等才是让他立足社会、走向成功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认识教育本质,探讨更科学、更智慧的发展之路,通过全面而深入的校内课改,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激发全校师生的活力,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有敢于课改和创新的意识。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谨小慎微地推动局部课改,成绩有进步,但不够明显。因此,我们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要敢于面对课改,敢于攻坚克难,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改变多年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同心协力把课改不断引向深入。社会进步促使人的观念不断更新,不适时宜的观念则被
5、抛弃,必须使“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的观念渗透到每个教师的心中。“把工作和事业内化为生命和生活的必须”,“把敬业修炼成一种习惯”。让教师知道外面的人在干什么,怎样教书育人,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应该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人不光要进行自我认识,还需探寻并认识外部世界,由此,不断生成和拓展自身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让教育工作者知道,积累知识不仅是必须,而是当务之急。教师需要学科知识、管理知识,也需要多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教育能力和自己发展的能力等。校长要引导教师明白:时间、地点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决定了知识和能力要随之变化和增加。 三是要有全面改革的意识。改革的效应,
6、不仅要靠改革的深度,也是靠改革的广度。各方面的改革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单项改革的效果十分有限,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存在的问题肯定是难以系统解决的。在促进教育发展的思路上,要围绕改革这一主线对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教科研、后勤服务等要进行系统设计。如我校把抓师德、强师能作为教师队伍双基,实施教师成长“一二三五七”计划,促使每一个教师努力做到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成为新秀,五年成为教学骨干,七年成为学科带头人。如果管理者要抓一件事的话,就是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树立全局和整体性,通过全面综合改革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推动发展。四要有持续改革的意识。改革是一个不断
7、深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要学校不断发展,就需要不断调整体制机制有利于推动发展。 同时,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推动高效课堂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注意三个把握:一是要把握好深化教育改革和课改的基本原则。“不课改你就会慢慢死掉,乱改瞎改你就会马上死掉”。学校的发展呼唤改革,改革就是创造,改革创造的过程应当是充满幸福的,享受生活首先要学会享受创造。创造就是比别人多走一步,比别人早走一步,在自己的基础上再走一步。创造需要智慧,更要懂得继承,我们既应“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课改中要防止假课改、假课堂、假活跃、假互动、假问题,甚至作秀。有时候,这样的课堂,上得热热闹闹是我
8、们有些教师浮浅的表现。在深化教育改革、高效课堂建设上一中始终坚持:别人不做的我们去做,别人去做的我们做好,别人做好的我们做精,别人做精的我们做极致,别人做极致的我们坚持做久。不跟风,不张扬,不自夸,不辩论,将精力用在踏踏实实做事上。 二是要把握好课改的目标任务。深化教育改革,进行高效课堂建设,教学质量一定要提高,高考应该更好,升学率更高。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功利,不要急躁,教育不搞世界杯,教育要搞奥运会。分数一定要要求,升学率一定要追求,更要追求高素质,贵在参与,人人得到提高发展。 三是把握好课改的推进方法。高效课堂中所提问题要精心思考、精心准备,技术含量要高。1、书本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最大
9、程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提纲挈领的。3、把无意义记忆转化为有意义记忆的。高效课堂标准应是:听得懂:基于现实知识,消化新授内容。记得住:发展认识结构,固化顺应新知。问得出:针对学习内容,敢于质疑问难。说得明:善于独立思考,准确表达己见。用得活:领会知识精髓,灵活运用实践。师生之间要勾通,要给予学生鼓励,提几点建议: 强化优生开小灶当领头羊 优化中等生步步为营,注重基础,不要贪多贪大,目标导向,那些可丢,那些可舍,那些一定不能丢,拾遗补缺。 提高后进生情意调动,尊重基础、尊严与信心。 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学校教育也是有规律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我们:“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只要我们敬畏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就一定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一定会科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