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核舟记【备课组中心发言纪要】一、教材分析核舟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写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的说明文。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核桃,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一个著名的掌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 一定的空间顺序来写,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二 、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一)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3、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说明准确生动的特点及本文的说明顺序。(二)教学重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掌握重点
2、句子的翻译。(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说明准 确生动的特点及本文的说明顺序。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教法)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的要求,将朗读,背诵课文 结合到对文章的赏析当中,在感受文章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设置疑问,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延缓判断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允许学生自我思考和得出结论。【基础教案】教学目标2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3、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说
3、明准确生动的特点及本文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本文说明准确生动的特点及本文的说明顺序。教学课时3课时 新课讲解内容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 悠久的历史 ,堪称一绝,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
4、喜。出示学习目标。二、课前预习利用 8 分钟时间, 自主预习,要求结合注释,先疏通课文内容,理解文意。三、资料助读(一)作者简介魏学洢, (约 15961625)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其父魏大中,因弹劾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狱中。他痛父奇冤,晨夕号泣,不久悲愤而死。他好学能文,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茅檐集 。 (二)文体及内容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全面具体地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篇幅虽3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 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
5、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四、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听读课文,订正字音。尝贻() 二黍() 箬()篷 诎() 壬() 戌() 多髯() 罔()不因势象形 篆()章 曾(cng)2、朗读指导四、学习课文第 13 自然段明有 奇巧人 (手艺奇巧精巧的人) 曰 (叫做)王叔远,能 以 (用)径寸之木, 为 (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罔不 (无不) 因 (顺着,就着)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 (曾经) 贻 (赠)余核舟一, 盖 (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应该是)大苏泛赤壁 云 (句尾语助词)。舟首尾长约八分 有 (通“又”
6、,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奇 (零数),高 可 (大约)二黍 许(上下)。中轩敞者 为 (是)舱, 箬篷 (用箬叶做的船篷)覆 之 (代船舱)。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 (打开)窗 而 (表承接)观,雕栏 相望 (左右相对)焉。闭 之 (代小窗),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石青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涂)之(代刻的字)。船头坐三人,中 峨冠 (高高的帽子) 而 (连词,表并列)多 髯 (泛指胡须)者 为 (是)东坡,佛印 居 (位于)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 手卷 (横幅的书画卷子)。东坡右手执卷 端 (指画幅的右端),左手抚鲁直 背。鲁直左手
7、执卷 末 (指画幅的左端),右手指卷, 如有所语 (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 微侧 (略微侧转身子), 其 (他们的)两膝 相比(互相靠近)者,各 隐 (隐藏)卷底衣褶中。佛印 绝类 (极像)弥勒,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 (抬头仰望),神情与苏、黄不 属 (类似)。 卧 (平放)右膝, 诎 (同“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 倚 (靠)之 珠可 历历 (分明可数的样子)数也。【译文】(划横线的为重点句子翻译)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 (他)能够在直径一寸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
8、样子模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4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 (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 (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 ,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佛,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五、 课堂 十分钟练习1、结合课文注释整理翻译2、背诵 2-3 段六、课后作业巩固加强背诵课文二至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