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乡镇兴则县域兴。在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就如何破解乡镇经济发展难题,我们深入我省乡镇经济发展较好的无为、当涂、桐城等县,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一、三县发展乡镇经济的主要做法无为县隶属巢湖市,全县人口 140 万,辖 23 个乡镇,08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57.4 亿元,财政收入达到 13.3 亿元,继续保持全省县级第四位。当涂县隶属马鞍山市管辖,全县总人口 64.65 万,辖 10 镇 4 乡,XX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20 亿元,一般财政收入 15 亿元。从 XX 年以来连续四年位列*“十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位列*省之首。桐城
2、市总人口 75 万,下辖 12 个乡镇个街道。XX年,桐城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96.3 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1 亿元。虽然经济总体水平在全省“十强县”附近徘徊,但在*市 8 县中处于前列。三县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有一批经济实力较强、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乡镇的支撑,使得三县总体经济水平走在全省的前列。三县乡镇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共性做法:1、大力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工业强镇是工业强县的基础。三县发展乡镇经济共同做法就是大力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打造乡镇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县本级在主抓省级工业园区的同时,大力支持和发动乡镇发展工业集
3、中区。如无为县除了无为经济开发区外,高沟、无城、姚沟、泥汊、十里等 5 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已具雏形,XX 年启动9 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当涂县则是利用毗邻 XX、马鞍山、南京等大中城市,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交通优越的优势,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辐射,全县 14 个乡镇都建设了工业集中区。桐城市除了少数几个山区乡镇外,也积极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初步形成“一区十园”的发展格局。2、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三县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在工业强镇思路的指导下,坚持特色兴镇,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特色产业,涌现了一大批数量众多的规模企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可喜局面。无为县高沟镇是闻名全国的“电缆之乡”,以高
4、沟镇为主体的特种电缆产业成为全省县域首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已拥有企业 180 家,其中 11 家进入“中国电线电缆百强”。桐城市新渡镇的塑料包装印刷,是中国三大塑料印刷包装加工基地之一,拥有大小塑料企业 600 余家。当涂县博望镇不但镇一级创办工业集中区,而且还创办了 8 个村级工业小区,拥有大小企业 410 多家,是全省优质机床和刃模具的产业基地。此外,无城镇的羽毛羽绒产业、桐城大关镇的制盖业、范岗的制刷业等等,都是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做出了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3、围绕主导产业大兴招商引资。三县的乡镇经济呈现爆炸式发展,无一不是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强力推
5、进招商引资,引进本地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不断延伸、焊接产业链。如无为县的姚沟镇,利用与高沟地域相连的优势,创办工业集中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引进以特种电缆为主的企业及配套企业,通过短短的几年,XX 年姚沟镇的财政收入达 3710 万元。桐城市的新渡镇,瞄准主导产业招商,先后引进浙江的印刷包装企业 14 家。仅 XX 年新签约项目 22 个,签约资金 3.4 亿元,实际到位资金 9145 万元。当涂县的丹阳镇发挥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了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在原有小轧钢企业的基础上先后引进特种钢企业 11 家;利用与南京、XX 的地缘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汽车零配件制造业。XX 年全镇
6、共有规模企业 34 家,镇级财政收入达 4840 万元。4、加大对乡镇经济发展的要素扶持。一是在建设资金上的支持。无为县为加速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由县财政借款给发展资金短缺的乡镇用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仅 XX 年就拨付 3000 多万元。当涂县则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设立乡镇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奖,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乡镇各奖 100 万、60 万、30 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二是解放思想,化解用地指标难题。三县在发展工业集中区时,要求乡镇在做好征地农民的工作的前提下,采取三种途径解决土地指标不足的问题:其一是边征用边报批,其二是尽可能利用荒山冈地,其三是在加大土
7、地整理、复垦和清理存量土地及其他非耕地资源力度的同时,通过规划和启动中心村建设,把节约的土地、新增的耕地和一切闲置的土地,置换为集中区建设规划预留地。桐城市还通过购买土地指标的形式,获得土地指标增量。5、营造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环境。把乡镇干部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维护好,形成乡镇之间竞相发展的互动局面,是三县乡镇发展大提速的内在动力。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和领导干部,在经济上给实惠,在政治上给地位。无为县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实行乡镇上台阶分类分档奖励政策,年超收 500 万以内的全部留归乡镇,超收 500 至1000 万的,按 7:3 分成,超收 1000 万以上的,按 8:2 分成。XX 年全县
8、 23 个乡镇共得到超收分成 6532 万元,既调动了乡镇发展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实力。当涂县和无为县对乡镇经济发展快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县委优先推荐进入县级领导班子,对由于职数限制等原因不能进班子的则享受副县级待遇;桐城对在年度考核中处于先进位次的乡镇主要负责人除在年初县委、县政府召开专专题会议上披红戴花,交流经验外,还在经济上给予重奖。让乡镇领导干部有干头、有盼头。二、我县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剖析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总体思路指导下,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各自特点,乡镇经济发展呈现出路子对头、发展步伐加快的良好态势。但与无为、桐城、当涂县乡镇经济发展相比,我县乡镇
9、经济仍存在四个方面的差距:一是乡镇以传统农业型经济为主,财政实力弱。第一产业在乡镇生产总值中比重占大头。由于一产的财政贡献率低,目前没有过千万元财政收入的乡镇。二是缺少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支撑。在大办乡镇企业时代,各乡镇发展了一批乡镇企业,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纷纷停产和倒闭,存留下来的少;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来的企业,主要落户在县工业园区,落户乡镇的较少。目前,我县各乡镇普遍缺少财源性骨干企业,全县 22 乡镇中税收超百万元的企业也仅有隆盛工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三是资源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几年来我县除了纺织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外,水产和畜禽养殖虽有特色但没有形成拳头。有资源但没有得到较
10、好的开发和利用,有知名度但缺少产品规模。另是茶叶、竹木、林果等产业基本没有形成特色,缺乏竞争力。四是集镇规模小,对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全县乡镇普遍存在规划落后,有集市无产业;集镇投入少,配套设施不健全,发展速度慢,集镇规模小,对乡镇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非常有限。*乡镇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讲,在区域区位、发展基础等方面存在差距,尤其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级贫困县,乡镇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与他们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到目前为何拉开档次、形成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发展的要素紧缺。当前,我们乡镇经济发展正处于国家宏观调控日益加强的时期,加之县乡财力有限,用地难、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XX 年全
11、县 22 个乡镇总的用地指标仅为 77 亩,乡镇工业小区建设、集镇建设用地很难保证;趾凤乡全年财政收入仅为 42.6 万元,连运转的支出都难以保证。二是发展的环境有差距。虽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出台许多好的办法和措施,*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少数部门、乡镇和干部的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部分行政审批环节过多,应进中心办理的项目不进中心,有的项目明进实不进,搞多头受理,影响了办事效率;极少数干部素质较低,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发展定位不明晰。从全县来看,县委、县政府“三化、三集中”总体发展思路是正确的,也符合*发展的实际,但各乡镇有各乡镇的实际,各乡镇有各乡
12、镇的特点,山区乡镇和洲区乡镇、发展较快的乡镇与发展较慢的乡镇在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政策支持上,不可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乡镇经济发展缺少一个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工作中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具体到乡镇,虽然都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思路,但如何落实这些思路,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发展产业?远期达到什么目标?近期抓好哪些工作?各乡镇普遍缺乏具体而系统的规划,发展思路难以指导发展实践。四是发展的氛围不浓厚。从全县的层面来看,我们的一些工作往往是有布置、有要求,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手段,工作推进起来有难度,一些乡镇加快发展的意愿受到抑制。比如我们在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过程中,对乡镇在用地指标、发展资金、优惠
13、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上缺乏有效而明确的支持,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遇到了诸多困难。加之我们在干部考核上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作用体现不明显,挫伤了一些干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从乡镇的层面看,部分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能力水平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成为制约我县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三、发展乡镇经济的对策与建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我县乡镇经济发展应在“三化”总体思路的指引下,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以抓规划、搭载体、强产业为重点,加大对乡镇经济发展的支持和重视力度,增强乡镇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制订乡镇
14、经济发展规划。我县乡镇之间的区位交通、资源状况和发展基础差异性较大。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据乡镇发展的基础条件,认真研究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一是经济主体功能区规划。沿江洲区乡镇不仅拥有 63 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土地广袤平坦,而且工业基础较好,与九江、*等城市较近,占据了工业发展的要素优势,应明确为以工业主导型的优先发展区域,通过建设临江工业园和发展乡镇工业集中区,在二产上求突破。另外在沿 105 国道、宿复线的乡镇,有条件的也可发展工业集中区,促进乡镇由传统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中部丘陵和湖区乡镇以及部分山区乡镇则应根据资源条件,按照既定的农业产业化思路,以一
15、乡一品,几乡一品进行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使之成为产业化原料的基地区域。陈汉、北浴等山区乡镇则确立为生态保护区,不应过度开发和发展工业。二是完善和制订好专业性的产业规划。其一是进一步细化粮油、棉花、水产、畜禽、竹木五大主导产业的产业规划,明晰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举措,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地抓,做强做大五大产业。其二是要高度重视建材业和磷化工产业规划。我县石灰石和磷矿石资源非常丰富,虽有开发,但是以原料开采为主,产业链条短,资源利用率低,县一级要及时把这两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制订好专业性规划。由县委、县政府牵头,乡镇配合,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开发,提升产业层次和总量。其三是抓好旅游产业和集镇规划。各乡镇
16、在功能分区和产业空间布局的指导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准主导产业,明晰发展重点,同时在今后的公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安排上,应与产业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起来,努力改善乡镇经济发展的条件。2、搭建特色经济发展平台。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发展乡镇经济,就要立足资源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一是启动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搭建特色产业发展平台。做好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有条件的乡镇可以独自发展工业集中区,也可以几个乡镇联办,但不提倡“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尽可能采取“镇区合一”的方式,减少基础设施投入。进入工业集中区的项目尽可能以五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加工项目为主
17、,兼顾其它产业的发展。县工业园区原则上不再安排农业产业化的项目,既可以缓解县工业园区供地压力,又可以通过工业项目的落户有效乡镇财力。二是引进龙头企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各乡镇要立足主导产业的发展开展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产业龙头。县委、县政府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财政上每年有计划地重点扶持一到两个产业发展;改变过去产业扶持的方式,由发展结果的奖励为发展过程中的扶持。加大对产业发展较好的乡镇的奖励力度。同时要注重对传统特色食品加工产业的优化升级,如佐坝的鱼面、长铺的豆条、凉亭的糕点、许岭的瓜子、山区的野菜等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产品,要积极鼓励有实力、富有现代经营
18、理念的能人或企业领头开发,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嫁接传统工艺,将传统作坊式生产转化为现代化经营,打品牌,进超市,促进传统特色加工业做大做强。三是发展好旅游产业。按照全县旅游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白崖寨、小孤山、九井沟、钓鱼台等景区的乡镇要围绕景区开发进行招商,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把旅游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四是发展好集镇经济。重点抓好集镇的特色市场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要重点针对本地的特色产品和传统市场,有计划地建设好有规模、有特色的专业贸易市场。人口较多的乡镇要积极促进适合当地发展水平和消费层次的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增加集镇容量,改善集镇品位,搞活集镇经营。3、加大乡镇经济发展要素的扶持。当
19、前,要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必须积极化解用地紧、资金缺和用工难等要素制约。尤其是兴办工业集中区的乡镇,要突破用地“瓶颈”,解决好用地指标的难题。必须坚持扩大指标和用好指标两手抓,增加可用地规模,提高已用地效率。要以对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对内盘活现有土地存量、扩大建设用地置换规模、抓好集体土地流转为主要方式,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多途并举争取指标,最大程度满足发展需求。要以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对全县建设用地进行合理布置和调整。以保主保重为原则,土地指标应仅向置换面积多、实际需要迫切的乡镇供应,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牢固树立惜土如金的思想,严格控制企业的用地规模,对投资强度、建筑容积
20、率和建设周期应严格把关,并适时引进税收贡献指标,原则上应在企业建成达产后再发给土地使用证,对不能按期履约的,要及时收回用地,确保土地效益最大化。在“资金缺”的问题上,要通过招商引资、银行借资、社会融资、项目投资、政府出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借鉴当涂县丹阳镇做法,将“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采取企业垫资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分期付款的办法,有效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允许乡镇在可承受范围内,以抵押、担保的方式向金融机构借款,县政府可以考虑有条件地以财政贴息的方式给予支持。鼓励群众以土地入股、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各项基础建设。应成立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项目整合协调机构,加大对乡镇经济发展
21、的项目支持力度,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对上项目争取,县政府可以根据项目实施的难度,在资金配套、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支持。各乡镇要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把财力最大程度用于促进发展上来。在“用工难”的问题上,要针对我县劳动力多而不专的实际,加强对现有各类培训工程、项目的监管,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要更多地根据本地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继续抓好务工人员与企业的用工对接,用好本地劳动力资源,满足企业用工需要。4、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乡镇经济发展的好与坏、快与慢,与所处的发展环境休戚相关。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应切实抓好四个方面的环境。一是配套
22、的政策环境。重点要制订好发展乡镇经济的综合性文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抓紧出台指导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具体政策,对项目准入、优惠政策、投资强度、土地指导价格作出明确规定,对工业集中区内及乡镇招商企业所产生的税收,地方所得部分应在扣除成本后全额返还乡镇用于集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对收入总量高、增幅大的乡镇应提高返还比例,切实增强乡镇发展的积极性,尽快建立对乡镇财政支出的监管机制,对不合理支出要督促迅速纠正并予以通报。加大奖惩政策的兑现和整合力度,形成集中、规范的奖惩体系,对重大奖惩可以考虑在全县综合性会议上实行集中兑现,提高奖惩的震动效应。要以不同经济类型分值各有侧重为原则,相应调
23、整乡镇综合考核办法。乡镇要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制订好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抓好实施,使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推进。二是周到的服务环境。从县级层面来讲,要切实加强对乡镇经济发展的领导和支持,定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处理好乡镇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联系县干要经常深入乡镇实施一线办公,做好督促、协调工作。从部门层面来讲,要按照多疏通、善变通、勤沟通、保畅通的要求,在服务和管理上要最大程度让利于乡镇发展,最大可能提供各类便利条件,灵活掌握各类政策,尽量减少办事程序和环节,决不能设置障碍。在乡镇工业集中区应同样严格执行“五不准、五严禁”纪律。从乡镇层面来讲,要为企业建立和发展提供好全程帮办服务,
24、加强对企业周边群众的教育和管理,坚决防止外界干扰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三是宽容的创业环境。在当前形势下,乡镇为加快发展,往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一些超常规的发展举措,工作中的压力和风险将随之加大,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增多,面对这种情况,县委、县政府要鼓励实干、创新,宽容失败,充分保护好乡镇干部谋发展的积极性,大力营造宽容的发展环境。在加快发展中,各乡镇应尽力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避免矛盾扩大升级。对发展又好又快的乡镇要在干部配备和资源配置上予以重点倾斜,让他们能更好地发挥能量,办成大事。四是开明的用人环境。要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平台。打破按部就班、论资排辈的用人规则,大力推进乡镇领导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积极启用有激情、有能力、有魄力的干部到乡镇领导岗位任职,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要让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有位置。对在乡镇工作成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要及时提拔重用,进一步在全县干部中发出以发展论英雄、按贡献排座次的强烈信号,形成导向鲜明的用人之风。要让不愿干、不会干的干部让位子。对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方法不多,闹情绪,不团结,导致一个地方工作长期无明显进步的干部,要随时予以调整,真正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