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建设的理性审视与实践研究 刘娟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 掣肘于个体的价值观念、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高职院校自身对文化建设的漠视, 很长时间以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都被忽视了。如今, 伴随着个体态度、社会氛围以及高职院校认识的转变,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此基础上, 结合大学精神进行文化体系建设、结合地域进行文化生态打造、结合高职院校自身进行全面的文化建设推进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建设; 理性审视; 实践; 作者简介:刘娟 (1976-) , 女, 陕西周至人,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讲师, 硕士。 (陕西西安 710302) 基金: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17 年课题“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建设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zky170214) 高职院校不仅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也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对现代社会对高质量工艺、技术的要求, 高职院校必须对自身的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其中,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就是关键的一环。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 不仅可以保证高职院校自身的良性发展, 同时也可以对高职院校所处社会的有序前行提供积极的动力。然而, 当前关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仍然处于一种萌芽的状态, 对文化建设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院校的非
3、良性发展。因此, 开展有关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缺失的原因日益繁荣的商业时代催生了各行各业对于效率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 可见的效率、可视的成果成为衡量成效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 个体、社会以及高职院校自身都将效率建设、成果挖掘视作自我成长、社会进步以及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唯一动能。因此, 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就在这种背景下被稀释了。1. 个人的功利主义倾向抑制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传统思想上, 高职院校是作为高等普通院校的下一级而存在的。这种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将高职学生视作技术工人而进行培养, 同时, 伴随着商业时代整个社会对于效率崇拜的影响, 个
4、体对于成长为技术工人的愿景也就演变成为专注于经济利益、经济能力以及经济潜力个体的狭隘理解。这种理解忽视了作为技术工人应有的技术工人操守、技术工人群体专属的特定群体文化以及整个社会所共享的一种价值观念。个体作为整个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其需求和愿景对于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 这种影响将引导新增的高职院校将资源更多地倾斜于职业技术的养成, 而忽视相关职业操守的训练;另一方面, 这种影响也将形成一种强大的对于既有高职院校目标的改造力量, 即将目标最大限度地迁移至技术养成上来。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形态的经济, 这种竞争受制于多方面的影响。其中, 顾客是最为重要的力量。在这样的顾客文化下, 高职院校文
5、化建设受到了极大的影响。2. 社会的效率优先倾向阻碍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个体的意愿以及行动通过团体的形式凝聚成一种连接广袤地域和众多人群的文化, 而文化的惯性将会以极大的力量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团体、每个人进行全方位的洗礼和影响。显然, 个人的功利主义倾向就在此期间转化为席卷整个社会的效率优先倾向, 这种转换的影响使得原先个体对于效率的追崇转变成社会的一种常态。虽说效率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 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合理性, 但是, 受制于个体对于功利的极端追求, 整个社会的效率成为一种唯效率的倾向, 成为一种异化了的效率倾向。社会作为一种由人以及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等存在而凝聚成的一种既定现实, 其本身具有
6、极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当然,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社会同样对周边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特别的, 社会的效率优先倾向往往会作为一种社会影响力而存在。因此, 这种对于异化效率的追求无疑将会反过来, 再度对已经扭曲的个体价值观以及高职院校的发展形成阻碍。无疑, 这将会加重整个社会存在的异化, 也同样会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3. 高职院校的迎合倾向异化了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体高职院校, 其本身担负着对高职院校文化进行定位、设计、推动、实施、实现等使命。然而, 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一员, 高职院校同样也要考虑自身作为市场参与者的生长、发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面对
7、极端的商业文化的侵袭, 高职院校对自身发展的策略进行了一种根植于迅速发展、迅速见诸实效的“理性选择”。从长远来看, 这种“理性选择”并不一定能为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带来足够的能力和持久的动力, 但是就短期而言, 这种“理性选择”往往能为高职院校带来十分可观的预期收入和社会评价。这种基于效率的高职院校建设, 一方面, 完全忽视了可能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以及高职院校长久运行有利的文化建设;另一方面, 也容易异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使其完全沦落为一种支持效率建设的工具。无论是漠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还是异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 都将给整个高职院校的生态体系带来严重的灾难, 因此, 必须予以警惕。二、高职
8、院校文化建设发展的机遇高职院校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体系不断建构与完善的过程。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同样是在多方协作、共同助力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的。当前, 高职院校仍然受到来自需求方个体、需求方社会以及自身发展需要三方面的影响。回溯高职院校被忽视、被异化的文化建设历史, 我们不得不庆幸如今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所迎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样的氛围下, 可以预期, 未来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然会日益繁荣、日益兴盛。1. 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个体的眼界有着极大的制约。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在过去迷惑了个体对自身全面的发展、未来的发展以及健康的发展的认识。可以
9、说, 过去个体所追求的极端的功利主义是不科学的、不应该的。如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引导个体发展、实现个体前进的重要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体正确地认识现在的自我、认识未来的自我、认识社会中的自我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学习, 个体对自身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位和认知, 从极端功利主义的旋涡中实现了新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个体日益展现出对先进文化的兴趣、日益生成对高职院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需求。这种需求无疑将对高职院校的后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的需求方高职学生, 无疑会成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大发展、大前进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驱动力量。2. 社会形成了更为开放
10、、包容、尊重的文化新氛围。个体、个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互联互通的关系网络实现了社会的建构。以往的社会以效率为唯一目标, 并以此为唯一标准对人、事等进行单一维度的评价, 这使得高职院校的发展无须亦无力顾及其他方面的建设。最终, 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便成为一种附庸的建设、一种为效率服务的建设。如今, 伴随着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 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开放、包容、尊重的文化新氛围。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要义就是对各种事物抱以一种多元化的态度, 让各种事物能够在各自理性的范围内发展、生长。这样一来, 社会就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个培养多样化人才和多规格人才的广阔空间
11、, 使得高职院校有意愿也有机会培养出既适合自身培养体系又适合社会发展的各色人才。无疑, 这就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前提和基础。3. 高校对自身的定位更为准确, 更有益于再发展。高职院校永远是其自身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社会对多样化社会的更加包容都为高职院校发挥其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基础。高职院校在这样的环境下, 无疑能够正确地对自己进行定位、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设计、对有关的文化建设进行构建。如今,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都展现出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一背景下,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就变得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对人才的
12、培养不能仅仅停留于技术工人的标准尺度上, 更要加强对具有现代化意识和多维度能力的高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对社会的贡献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技术的转化和实现上, 更要着眼于对和谐社会、幸福家园的建设上。这样一来, 高职院校就不再是个体需求的满足者、整个社会的适应者, 而是转变为个体需求的激发者、整个社会的引领者。无疑, 这需要高职院校自身不仅要适应整个社会的文化新氛围、适应个体对于发展的新需求, 同时也要对自身文化建设进行更为深度的革新, 从而有能力为个体再成长、社会再发展贡献更为巨大的力量。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升的路径现代社会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契机。当然, 要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建
13、设的跨越式发展, 其根本的落脚点依然是高职院校本身。形成适合高职院校自身、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个体和社会的高职院校文化体系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 实现人的需求、引导人的需要, 满足社会需求、引领社会风潮, 实现自身发展、带动社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是整个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升的关键所在。1. 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 培养健全的职业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 需要的是更能接受多元文化, 同时也能对正误进行科学判断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把人才培养与院校的目标实现和文化打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第一, 向普通高校学习, 汲取大学精神的内核。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同属于第三级人才培
14、养的教育体系, 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共通性。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传统大学中汲取营养, 运用其文化核心, 努力锻造出具备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职院校文化体系。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也要遵循高等院校文化建设的共同点。只有这样, 受院校文化洗礼的学生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再度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汇, 才能真正成长为多元社会时代下的新青年、有贡献的优质青年。第二, 向传统文化学习, 实现职教文化的传承。虽然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起步较晚, 但是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职业教育的历史。职业培育作为一种社会需要早已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精益求精的工匠品质也早已成为每个技术工人深深守护的职业操守和习惯。可
15、以说, 传统文化中关于职教精神、职教品质以及职教操守的描述对我们当代进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 并以此来增益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文化建设策略。第三, 向兄弟职校取经, 打造特色的高职文化。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有着一定的区别, 两者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计划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然要区别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尽快对自身文化体系进行重建, 必须向制度健全的兄弟职校学习。通过对兄弟职校文化建设的利弊考察学习, 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建设经验。2. 注重地域文化的养成, 推动本土社会发展。高职院校通过对技术工人的培育可
16、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十分有益的帮助。同样, 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也受制于地区文化、地区经济以及地区政治生态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与地区的“双赢”,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一, 了解地域特色, 规划适应地域发展的文化体系。地域特色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能够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属性。不同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 这既表现在农业发展、自然景观等方面, 也表现在产业结构、经济运行等方面, 还表现在社会文化、居民行为等方面。为了实现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发展, 高职院校应对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有深度的观察和调研, 以此
17、来保证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切合地域发展的需要。第二, 了解时代趋势, 构建推动地域发展的文化生态。地域特色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呈现, 同样也具有同时代共同变迁的能力。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文明观、新的技术观, 同样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生态的全方位变化。新技术、新思想的迸发以及新情况的出现使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适应地域特色这一基础之上。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仅要根植于地域本身所呈现的特色, 同时也要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 通过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来为当地社会培养具有引领未来发展能力的技术人才。如今, 面对信息社会的冲击, 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一定要切中终身教育的主旨, 使人发展
18、为全面的人、健康的人、终身学习的人。第三, 加强校地联动, 实现地域文化与职校文化互通。地域特色、时代脉搏融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之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 需要当地社会进行相应的配合。在这一过程中, 院校间合作平台的搭建以及政校间合作平台的搭建, 是实现校地联动、实现地域文化与职校文化互通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这种多方的联动,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才能真正从理念走向实践, 从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参考文献1安宇, 黄君录.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理性审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33) . 2赵崇平.文化自觉: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鹄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1) . 3成军.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5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