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我爱这土地1阅读下面的诗歌选段,完成题目。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斯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凶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1)给选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喉咙( ) 悲愤( ) 黎明( ) 腐烂( )(2)找出选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_改为_ _改为_(3)请写出诗歌选段中省略号的作用。_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
2、/也腐烂在土地里面。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为了借鸟歌唱的内容更好地抒情。B关于“土地” “河流” “风” “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 ,指喻体“鸟” ,而不是指诗人自己。4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_,原名_。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3、是2_。诗中最能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课内精读阅读我爱这土地一诗,回答问题。5诗人借“鸟”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6.诗歌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如果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_7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的歌喉?_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土 地大地亿万年的静止,此刻在眼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祖辈们和树木花草3一起扎根草木春茂冬枯人在一代接一代繁衍父母,是一段枯老的树干我就是那横出的新枝站在父母的肩上以向上的姿势飞翔风,从远古吹来我用嫩叶为帆远航漂得再远,根都在父母身上土地的深处8第一节中“静止”与“连绵起伏,波涛汹涌”
4、是否矛盾?为什么?(3 分)_9从诗歌第一、二节中,可以看出“大地”是什么样子的?(2 分)_10诗歌第三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 分)4_11从全诗内容分析,诗人赋予了大地怎样的象征意义?“父母”还可以象征什么?(4分)_12 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深深的爱。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9周年,班上将出一期展示 69年来祖国建设取得的各项成绩、展现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同学们搜集了三则材料,准备从其中选两则放在同一个栏目中,你认为应该选哪两则?为什么?请你再结合自己所选的两则材料的内容,用两个四字
5、词语为这个栏目拟一个合适的名称。材料一 20 世纪 50年代末至 60年代初,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连续三年粮食大幅度减产,国民经济极度困难,同时苏联的单方面毁约,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面对困境,我国科技人员不靠外援,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终于在 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材料二 美国研制原子弹用了近 18年的时间,中国仅用了 10年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研制成功,美国用了 7年零 3个月,苏联用了 4年,英国用了 4年零 7个月;中国只用了两年多时间!材料三 1965 年,在各种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我国科
6、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当时的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会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选择第_则和第_则材料原因:_栏目名称:_5(2)请你为本期黑板报写几句寄语,号召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用上“自强不息” “义不容辞”两个词语)_6详解详析1(1)hu fn l f(2)斯嘶 凶汹(3)解析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省略号的一般作用有: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静默或思考。答案 列举的省略。2解析 D 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7、?/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解析 D “我”指诗人自己。4艾青 蒋正涵 忧郁、悲愤(类似的答案也正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诗人借一只饱受磨难的“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6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将得不到提炼和升华。7 “嘶哑的喉咙”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深沉执着的爱。8解析 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从“静止”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的词性、意义入手,结合所修饰的对象进行分析。答案 不矛盾。 “静止
8、”说明大地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而“连绵起伏,波涛汹涌”则描写了大地的外在形式。9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第一节概括了大地的外形,第二节概括了大地的作用。答案 大地有着连绵起伏的外形,在大地上繁衍着生生不息的人类。10解析 此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把握。可根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判断,其表达效果要从修辞手法对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入手分析。答案 比喻。把“父母”比喻成“枯老的树干” ,形象地刻画出父母辛苦过后老去的容颜,饱含着儿女对父母深深的爱;把“我”比喻成“新枝” ,表现出“我”作为新生力量的蓬勃生机。711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中象征手法的理解。根据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大地”与
9、“根” “父母”的关系,再结合本诗表现的主题判断象征意义。答案 大地象征着祖国。 “父母”不仅可以是生养自己的父母,也可看作是故乡的象征。12(1)(示例一)一 三 原因:因为这两则材料都介绍了我国在科技领域克服困难、不靠外援,独立研究并取得辉煌成绩的内容。栏目名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铸就辉煌(示例二)一 二 原因:因为这两则材料都介绍了在核武器研究中,我国科技取得的超凡成就。栏目名称: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赶超大国(2)示例:69 个春夏秋冬,祖国人民在各种困难面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终于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之林,我们为祖国的辉煌成绩而骄傲!作为中华儿女,报效祖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会用我们的刻苦勤奋,创造荣光,使祖国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