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62902130.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3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3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36.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38.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39.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4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4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45.doc--点击预览
- 2016062902147.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试卷(注意:本试卷共 8 页,共 30 题,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读图 1,完成 1-2 题。1.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的是( )A.1 月份 0℃等温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C.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2.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区家家过年做米糕 B. 乙地区端午节赛龙舟活动C. 丙地区举办那达慕大会 D. 丁地区居民喝酥油茶,饮青稞酒2015 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图 2 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0°加里曼丹岛新加坡爪哇岛马来半岛岛苏门答腊烟雾高浓度区烟雾低浓度区105°E图 23.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C. 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4.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 季降水多于冬季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读图 3,图 4,回答 5-7 题。图 125.南亚印度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6.读图 3,印度棉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是 ( )A.新德里 B.加尔各答 C.孟买 D.班加罗尔7.读图 3,图 4,给 南亚带来充沛降水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本是一个资源小国,经济大国。澳大利亚采矿业发达,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读图 5、图 6 回答 8~10 题。8.从图 5 可以看出,日本工业布局特点为( )A.临近原料产地 B.沿海分布C.沿铁路线分布 D.沿河分布9.在经济发展中日本可向澳大利亚进口 ( )A.石油、天然气 B.太阳能、煤C.石油、煤 D.铁矿石、煤图 6图 5310.日本和澳大利亚( )A.都是发达国家 B.均为岛国 C.都濒临印度洋 D.畜牧业发达随着《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的正式出炉,我国强化了对海岛的保护。读我国部分海岛图(图7),完成11-12题。11.下列岛屿中,全部位于我国南海的是( )A.舟山群岛 B.钓鱼岛 C.台湾岛 D.黄岩岛12.关于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北温带B.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C.主权历代以来都属于中国D.隶属海南省三沙市管辖读图 8 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 13-14 题。13.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14.针对资料反映出的问题而实施的重大工程是( )图 8图 74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塔里木河治理工程 图 9 为台湾岛物产分布图,读图完成 15-16 题。15.有人据图中信息判断,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 他判断的依据是( )①河流流向 ②纬度位置 ③农产品种类 ④地形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台湾盛产稻米,有“海上米仓”之称,稻米主要产自( )A.台湾岛东部 B.台湾岛中部C.台湾 岛西部 D.台湾岛东北部读图 10 黄河流域图,回答 17-18 题 17. A、B 段分别是“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在此黄河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 )A. 灌溉 B. 发电 C. 养殖 D.航运18. 黄 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段( ) A. 源头—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19.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图中反映内蒙古高原地区富有特色的民居是( )读图 11,回答 20-21 题。20.图中阴影部份是(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图 9图 10AB5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21.该区内一些地方岩石大面积裸露的“石漠化”现象 严重,其人为原因是( )A.坚硬的岩石造成成土过程缓慢B.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水流冲蚀C.山高坡陡,且降水集中D.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 22.下列叙述中与我国地势无关的是( )A.许多大河滚滚向东流入太平洋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在阶梯的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23.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又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的是( )A.天山 B.昆仑山 C.秦岭 D.横断山脉24.下列河流干流中,冬季不封冻的是 ( )A.黑龙江 B.辽河 C.黄河 D.长江25.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一般是指长江流域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大约处在阳历的7 月中下旬至 8 月上旬,有关原因分析不 正确的是( )A.此时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 B.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一个时段C.入伏后,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 D.七八月份在副高的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题,共 50 分)图 11626.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产业带,以重庆为核心的长江上游产业带,正使长江成为一条综合实力雄厚的产业巨龙。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 分)(1)①是 盆地,②是 山脉,③是 山脉,④是 海。(2)说明长江对沿江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影响: (2 点,2 分)。(3)试描述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优势条件: 。 (4)沿江工业基地的发展使本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请举一个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问题: ;整改措施: 。27.下图为“我国两大商品棉基地与两区域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9 分)(1)甲区域主要位于__________平原,在我国第__________级阶梯。(2)甲区域是 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区,主要粮食作物为 __________,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3)甲区域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气候条件影响外,该区域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或社会经济条件,2 点,2 分)。(4)乙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该区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产区,与甲区域相比,它有工 业 基 地山 脉 ①②③④上 海武 汉重 庆7更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条件。28.下图是中南半岛部分地区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 分)(1)描述中南半岛北部的地形地势特点,并说明地形特点的形成过程。(4 分)(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测图示区域北部(10°N 以北)主要的气候类型。(4 分)(3)分析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水稻主产区分布的有利影响。(4 分)29.【旅游地理】(10 分)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法合拍的电影《夜莺》主题之一是展示广西桂林、三江、阳朔好风光。电影中的景色山清水秀、富有浓郁地域风情和少数民族特色。材料二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图(右图)。8(1)从地形角度,简要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多少数民族的原因。(4 分)(2)说出影视作品对当地旅游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 分)30.【环境保护】( 10 分)阅读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5 年 4 月 17 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指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耕地中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等。近些日子,南方多地出现粮食中镉等重金属超标的事件。材料二 中国大米污染不完全统计图(下图)。(1)说出土壤污染的主要危害(6 分)(2)分析粮食中镉等重金属超标的主要人为原因。(4 分)9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 年级第二学科期末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二、综 合题:(本大题共 5 题,共 50 分)26、(1)四川 巫山 武夷 东(2)为工业生产提供淡水资源;提供便利的河运;提供淡水渔业生产场所;提供 清洁水能;(任答2 点,2 分)(3)地处中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发达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开放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等。(任答 1 点,1 分)(4)问题:大气污染(酸雨) 措施:①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②控制工业污染( 开发洁净煤技术、工业尾气回收与利用、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等),③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问题:水污染 措施:①健全水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②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依靠科技,减少工业污水排放,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等;③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收集管网建设问题:水土流失 措施:禁止不合理的开采;植树造林。27(1)华北 三 (2)小麦 旱地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阔;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等(1 点,1分)(4)干旱 光照充足(日照强)等28. (1)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其形成原因是:该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地势上升,然后由由北向南平行的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峡谷或河谷,(所以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特点。((2)图示区域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终年高温,属于热带;位于亚洲东南部,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旱雨季分明;所以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3)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和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且水稻主产区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29.(1)西南地区地形复杂,相互隔绝, (2 分)交通不便,难于融合。(2 分)(2)提高知名度;(2 分)促进旅游业发展;(2 分)带动相关产业,提高经济水平。(2 分)30.(1)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2 分)危害人类健康,(2 分)危害生态环境。(2 分)(2)工矿企业排放废水中含镉等重金属的物质,污染土壤;(2 分)粮食作物生长过程中对镉等重金属元素大量吸收。(2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B B B A C B B D A D A D C B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A C B A D B B D B1-------------------------密-------------------封-------------------线------------------------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末试卷(注意:本试卷共 5 页,共 21 题,满分 100 分,时间 100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Si-28 O-16 Ca-40 F-19 Cu-64 N-14 Zn-65 S-32一、选择题(本题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 )①电子层 ②电子亚层 ③空间伸展方向 ④自旋状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如果某一基态原子 3p 轨道上仅有 2 个电子,它们自旋方向必然相反D.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 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 L 层上的电子能量高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A.3s 23p3 B.4s 2 C.4s 24p1 D.3s 23p54. 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 )A.3 p 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M 层全充满而 N 层为 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 1/5 的原子和价电子排布为 4s24p5的原子D.2p 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 2s22p5的原子5.现有以下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Ne]3s23p4;②1s 22s22p63s23p3;③1s 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B.第一电离能: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 D.原子半径:③>②>①6.A、B 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 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则 B 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A.a﹣4 B.a+8 C.a﹣5 D.a+47.已知 X、Y 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 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 与 Y 形成化合物时,X 可以显负价,Y 显正价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 对应的酸性弱于 Y 对应的C.第一电离能可能 Y 小于 X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 小于 HnX8.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 2与 H2O B.BeCl 2与 BF3 C.CH 4与 NH3 D.C 2H2与 C2H49.下列关于丙烯(CH 3﹣CH=CH 2)的说法正确的( )A.丙烯分子有 7 个 δ 键,1 个 π 键 B.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都是 sp3杂化C.丙烯分子存在非极性键 D.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10.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 H2S 和 CH2O 分子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 )A.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B.V 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三角锥形 D.V 形;平面三角形11.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 Li 到 Cs 是逐渐升高的C.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D.金属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212.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H 2O) 4]2+的数目不变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 3) 4]2+C.向反应后的深蓝色溶液中加入乙醇,不会产生任何现象D.在[Cu(NH 3) 4]2+离子中,Cu 2+给出孤对电子,NH 3提供空轨道13.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 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硼原子以 sp 杂化C.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D.氯化硼分子属极性分子14.关于化学式[TiCl (H 2O) 5]Cl2•H2O 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位体是 Cl﹣ 和 H2O,配位数是 8B.中心离子是 Ti4+,配离子是[TiCl(H 2O) 5]2+C.内界和外界中的 Cl﹣ 的数目比是 1:2D.在 1mol 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 AgNO3溶液,可以得到 3molAgCl 沉淀15.下 列关于 SiO2和金刚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SiO 2晶体结构中,每个 Si 原子与 2 个 O 原子直接相连B.通常状况下,60 g SiO 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NA(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C.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 6 个碳原子D.1 mol 金刚石含 4 mol C﹣C 键16.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如图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其中的每个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磷化硼晶体的化学式为 BP,属于离子晶体B.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磷化 硼晶体中每个原子均形成 4 条共价键D.磷化硼晶体结构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与氯化钠相同二.非选择题(本题 5 小题,共 68 分,每空 2 分,方程式和计算 3 分)17. (13 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元素⑩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个.(2)如果在温度接近 373K 时,根据 M=m/n 测定⑤的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发现测定结果比理论值高,其原因是 ;(3)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⑦与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分) ;(4)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 ﹣1 ) ,回答下面各题:元素代号 I1 I2 I3 I4Q 2080 4000 6100 9400R 500 4600 6900 9500S 740 1500 7700 10500T 580 1800 2700 11600U 420 3100 4400 59003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 (填元素代号)②T 元素最可能是 (填“s” 、 “p”、 “d”、 “ds”等)区元素;若 T 为第二周期元素,Z 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则 T、Z 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键角为 .18. (13 分) X、Y、Z、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 2是红棕色气体;X 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 基态原子的 M 层与 K 层电子数相等;R 2+ 离子的 3d 轨道中有 9 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Y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Z 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___。(2)XY 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R 2+ 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 2_________________。(3)Z 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4)将 R 单质的粉末加入 XH3的浓溶液中,通入 Y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19. (15 分)有 A、B、C、D、E 五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元素 相关信息A A 原子的 1s 轨道上只有 1 个电子B B 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C C 基态原子的 2p 轨道中有 3 个未成对电子DD 是主族元素且与 E 同周期,其最外能层上有 2 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E E 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 E2O 和黑色的 EO 两种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E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_______(填“大”或“小”)。(3)CA3分子中 C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C、E 三种元素可形成[E(CA 3)4]2+ ,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①配位键 ②金属键 ③极性共价键 ④非极性共价键⑤离子键 ⑥氢键若[E(CA 3)4]2+ 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E(CA 3)4]2+ 中的两个 CA3被两个 Cl- 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E(CA 3)4]2+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填序号)。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 c.三角锥形 d.V 形(5)B 与 D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 D 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 a g·cm-3 ,则该晶胞的体积是_______ cm3(写出表达式即可)。4(3 分)20. (13 分)铜锰氧化物(CuMn 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1)锰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 族。基态 Mn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NO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用文字描述)。- 3(2)HCHO 中含有的 σ 键和 π 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3)火山喷出的岩浆中含有多种硫化物,冷却时 ZnS 比 HgS 先析出,原因是________。(4)Cu3N 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则与同一个 N3- 相连的 Cu+ 有________个,Cu + 的半径为 a pm,N 3- 的半径为 b pm,则 Cu3N 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 NA表示,1 pm=10 -10 cm)21. (14 分)叠氮化物是一类重要化合物,氢叠氮酸(HN 3)是一种弱酸,如图为分子结构示意图。肼(N 2H4)被亚硝酸氧化时便可生成氢叠氮酸(HN 3):N 2H4+HNO 2===2H2O+HN 3。它的酸性类似于醋酸,可微弱电离出H+ 和 N 。- 3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A.酸性:HNO 2HNO3 B.N 2H4中两个氮原子采用的都是 sp2杂化C.HN 3、H 2O 都是极性分子 D.N 2H4沸点高达 113.5 ℃,说明肼分子间可形成氢键(2)叠氮化物能与 Fe3+ 、Cu 2+ 及 Co3+ 等形成配合物,如:[Co(N 3)(NH3)5]SO4,在该配合物中钴显________价,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 SO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钴原子在基2-4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3)由叠氮化钠(NaN 3)热分解可得纯 N2:2NaN 3(s)===2Na(l)+3N 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5A.NaN 3与 KN3结构类似,前者晶格能较小B.钠晶胞结构如图,晶胞中分摊 2 个钠原子C.氮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 D.氮气常温下很稳定,是因为氮元素的电负性小(4)与 N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 ___ _________(举两例)。- 361. 【解答】解: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决定,n 代表主量子数,主要是决定原子的电子占据哪个电子层.主量子数越大则电子占据更高的电子层,原子的能量越高;主量子数越小则电子占据更低的电子层,原子的能量越低;l 代表角量子数,主要决定原子的电子占据同一个电子层的哪个亚电子层.主量子数相同时,电子都处在同一个电子层.此时,角量子数越大,则电子占据更高的亚电子层,原子的能量越高;角量子数越小,则电子占据更低的亚电子层,原子的能量越低;所以轨道能量由电子层和电子亚层决定;故选 A.2. 【解答】解:A、在多电子的原子中,电子填充在不同的能层,能层又分不同的能级,同一能级又有不同的原子轨道,每个轨道中最多可以填充两个电子,自旋相反,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故 A 错误;B、每个轨道中最多可以填充两个电子,自旋相反,这两个电子的能量完全相同,另外在等价轨道上填充的电子能量也相同,可能存在能量相同的电子,故 B 错误;C、某一基态原子 3p 轨道上仅有 2 个电子,这 2 个电子分别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故 C 错误;D、L 层只有 2s、2p 能级,2s、2p 能级能量比 3s、3p 能级低,故 M 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 L 层上的电子能量高,故 D 正确.故选 D.3【解答】解:A.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3s23p3,处于第三周期ⅤA 族,故 A 不符合;B.最外层电子数为的 4s2元素可能为 Ca 或部分过渡元素,故 B 符合;C.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4s24p1,处于第四周期ⅢA 族,故 C 不符合;D.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3s23p5, 处于第三周期ⅦA 族,故 D 不符合;故选 B.4. 【解答】D5. 【解答】解: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1s 22s22p63s23p4为 S 元素,②1s 22s22p63s23p3为 P 元素,③1s 22s22p5为 F 元素.A、S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P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5,F 没有正化合价,故最高正化合价:①>②,故A 错误;B、同周期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增大,但 P 元素原子 3p 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 Cl>P>S;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弱,故 F>Cl,故第一电离能F>P>S,即③>②>①,故 B 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降低,故电负性 F>S>P,即③>①>②,故 C 错误;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 P>S>F,即②>①>③,故 D 错误.故选 B.6. 【解答】解:A、B 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外围电子排布为 ns2np1或 ns2np4,可能为 B、O、Al、S 元素,分子序数分别为5、8、13、16,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如果 A 是 B 元素,则 B 原子序数可能为 a+3 或 a+11;如果 A 是 O 元素,则 B 原子序数可能为 a﹣3 或 a+5;如果 A 是 Al 元素,则 B 原子序数可能为 a﹣5 或 a+3;如果 A 是 S 元素,则 B 原子序数可能为 a﹣11 或 a﹣3,故选 C.7. 【解答】解: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非金属性增强,但稀有气体电负 性最小;A.电负性 X>Y,则 X 元素对电子吸引力更强,与 Y 化合时 X 表现负价,Y 表现正价,故 A 正确;7B.同周期元素,电负性 X>Y,故非金属性 X>Y,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 B 错误;C.第一电离能:Y 可能大于 X,如 N>O 等,故 C 正确;D.若 X、Y 均为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 X>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Y 小于 HnX,故 D 正确;故选 B.8. 【解答】解:A.CO 2中 C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 ×(4+0)=2,采取 sp 杂化方式,H 2O 中 O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 ×( 6+2)=4,采取 sp3杂化方式,两者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不同,故 A 错误;B.BeCl 2中 Be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 (2+2)=2,采取 sp 杂化方式,BF 3中 B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 (3+3)=3,采取 sp 2杂化方式,两者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不同,故 B 错误;C.CH 4中 C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 ×(4+4)=4,采取 sp3杂化方式,NH 3中 N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 (5+3)=4,采取 sp 3杂化方式,两者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故 C 正确;D.C 2H2分子中碳原子形成 1 个 C﹣H,1 个 C≡C 三键,C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1+1)=2,采取 sp 杂化方式,C2H4分子中碳原子形成 2 个 C﹣H,1 个 C═C 双键,C 原子杂化轨道数为(2+1)=3,C 原子采取 sp2杂化方式,两者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不同,故 D 错误;故选 C.9 【解答】解:A.丙烯分子有 8 个 δ 键,1 个 π 键,故 A 错误;B.丙烯分子中 1 个碳原子为 sp3杂化,双键上的 2 个碳原子都是 sp2杂化,故 B 错误;C.存在 C﹣C 非极性键,故 C 正确;D.C=C 为平面结构,最多 2 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故 D 错误;故选 C.10. 【解答】解:H 2S 中 S 原子孤电子对数为 =2,价层电子对数为 2+2=4,故为 V 形结构,而CH2O 中 C 原子故电子对数为 =0,价层电子对数为 3+0=3,故其为平面三角形结构,故选:D.11. 【解答】解:A.因为镁离子所带 2 个正电荷,而铝离子带 3 个正电荷,所以镁的金属键比铝弱,所以镁的熔点低于金属铝,故 A 错误;B.碱金属都属于金属晶体,从 Li 到 Cs 金属阳离子半径增大,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减弱,金属键减弱,所以熔沸点降低,故 B 错误;C.因为镁离子的半径比钙离子小,所以镁的金属键比钙强,则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钙,故 C 错误;D.因为镁离子所带 2 个正电荷,而钠离子带 1 个正电荷,所以镁的金属键比钠强,则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故 D 正确;故选 D.12. 【解答】解:A.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澄清,生成深蓝色配合离子[Cu(NH 3) 4]2+,所以溶液中[Cu(H 2O) 4]2+数目减小,故 A 错误;B.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离子[Cu(NH 3) 4]2+,沉淀溶解,故 B 正确;C.[Cu(NH 3) 4]SO4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向溶液中加入乙醇后会析出蓝色晶体,故 C错误;D.在[Cu(NH 3) 4]2+离子中,Cu 2+提供空轨道,NH 3提供孤电子对,故 D 错误;故选 B.813. 【解答】解:A.氯化硼是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能导电,故 A 错误; B.三氯化硼中的硼为 sp2 杂化,无孤对电子,故 B 错误;C.三氯化硼水解生成的 HCl 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 C 正确;D.三氯化硼中的硼为 sp2杂化,无孤对电子,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是平面三角形结构,为非极性分子,故 D 错误.故选 C.14. 【解答】解:A.配合物[TiCl(H 2O) 5]Cl2•H2O,配位体是 Cl 和 H2O,Ti 3+的配位数为 6,故 A 错误;B.配离子是[TiCl(H 2O) 5]2+,但中心离子是 Ti3+,故 B 错误;C.配合物[TiCl(H 2O) 5]Cl2•H2O,内界配体 Cl﹣ 为 1,外界 Cl﹣ 为 2,内界和外界中的 Cl﹣ 的数目比是1:2,故 C 正确;D.内界配体 Cl﹣ 不与 Ag+反应,外界 Cl﹣ 离子与 Ag+反应,在 1mol 该配合物中加入足量 AgNO3溶液,可以得到 2molAgCl 沉淀,故 D 错误;故选 C.15. 【解答】解:A.SiO 2晶体结构中,每个 Si 原子与 4 个 O 原子直接相连,每个 O 原子与 2 个 Si 原子直接相连,故 A 错误;B.SiO 2晶体是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故 B 错误;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在原子晶体里,原子间以共价键相互结合,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 6 个碳原子,故 C 正确;D.一个碳原子含有 2 个 C﹣C 键,所以 1mol 金刚石含 2molC﹣C 键,故 D 错误;故选 C.16. 【解答】解:A.晶胞中:P 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 8× +6× =4, B 位于 晶胞内,数目为 4,则磷化硼晶体的化学式为 BP,由于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属于原子晶体,故 A 错误;B.磷化硼晶体是原子晶体,熔点高,但熔融状态下没有自由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故 B 错误;C.该晶胞配位数为 4,即每个原子均形成 4 条共价键,故 C 正确;D.磷化硼晶体结构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与氯化钠不相同.磷化硼晶体堆积方式与 CuS 晶胞类型相同,故D 错误;故选 C.非选择题1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元素⑩的次外层电子数为 14 个.(2)如果在温度接近 373K 时,根据 M=m/n 测定⑤的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果发现测定结果比理论值高,其原因是 分子间存在氢键,H 2O 分子发生缔合 ;(3)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⑦与元素②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OH ﹣ +Be(OH) 2=BeO22﹣ +2H2O ;(4)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 ﹣1 ) ,回答下面各题:元素代号 I1 I2 I3 I4Q 2080 4000 6100 94009R 500 4600 6900 9500S 740 1500 7700 10500T 580 1800 2700 11600U 420 3100 4400 5900①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主族的是 R 和 U . (填元素代号)②T 元素最可能是 p (填“s” 、 “p”、 “d”、 “ds”等)区元素;若 T 为第二周期元素,Z 是第三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则 T、Z 形成的化合物分子键角为 120° . .18.解析 由 XY2是红棕色气体,且 X 与氢元素可形成 XH3,可知 X 为 N,Y 为 O;由 Z 基态原子的 M 层与K 层电子数相等,可知 Z 为 Mg;根据 R2+ 离子的 3d 轨道中有 9 个电子,即 R 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104s1,故 R 为 Cu,(1)O 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4;Mg 在第三周期,该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 Cl。(2)NO 离子的中心原子 N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 对,故氮原子发生的是 sp2杂化,- 25+ 12有一对弧电子对,故其立体构型为 V 形;Cu 2+ 的水合离子中,Cu 2+ 有空轨道,H 2O 分子 O 原子有 2 对孤原子对,故提供孤电子对的是 H2O 分子中的 O 原子。(3)如图,晶胞中阴离子数为:2+4× =4,阳离子数12为 8× +1=2,其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 4∶2=2∶1。(4)Cu 与浓氨水和 O2反应,生成深蓝色[Cu(NH 3)184]2+ 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8NH 3·H2O+O 2===2[Cu(NH3)4]2+ +4OH - +6H 2O。答案 (1)①1s 22s22p4 ②Cl(2)①V 形 ②O(3)2∶1(4)2Cu+8NH 3·H2O+O 2===2[Cu(NH3)4]2+ +4OH - +6H 2O19.解析 由题意知 A 为 H、B 为 F、C 为 N、E 为 Cu,D 为第 4 周期的主族元素,最外能层上有 2 个电子,所以为 Ca。(1)见答案。(2)N 的 2p 轨道半充满比较稳定,其第一电离能大于 O 的。(3)NH 3中 N 的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其中 3 个与 H 形成 3 个 σ 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 sp3杂化。(4)[Cu(NH 3)4]2+ 中存在铜离子与氨分子之间的配位键,还有氮、氢原子之间的极性共价键;由该分子中有 4 个配体,从而排除 c、d,由[E(CA 3)4]2+ 中的两个 CA3被两个 Cl- 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排除 b,只有 a 正确。(5)选择右面面心的 D 离子(Ca 2+ ),在此晶胞中有 4 个 B 离子(F - )与之配位,同理与此晶胞右面紧连的晶胞中也有 4 个 F- ,所以其配位数为 8;此晶胞中含有 Ca2+ 的个数为 ×8+ ×6=4,F - 的个数为 8,所以 1 mol 晶胞的质量为(40+2×19)18 12×4 g=(78×4)g,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g,除以密度即得体积。4×786.02×1023答案 (1)1s 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 104s1 (2)大 (3)sp 3杂化 (4)①③ a (5)8 4×78a×6.02×102320. 解析 (1)Mn 2+ 核外有 23 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 5。NO 中- 3N 无孤电子对,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2)HCHO 的结构式为 ,1 个双键中含有 1 个 σ10键和 1 个 π 键,则 HCHO 中含有 3 个 σ 键和 1 个 π 键。(3)ZnS、HgS 均为离子晶体,ZnS 的晶格能大于 HgS,因此 ZnS 先析出。(4)与 1 个 N3- 相连的 Cu+ 有 6 个。该晶胞的边长为(2 a+2 b)pm,1 个晶胞中含有 3 个 Cu,1 个 N,则 Cu3N 的密度为 g÷[(2a+2 b)×10-10 cm]3= 64×3+ 14NA 103×10304NA(a+ b)3g·cm-3 。答案 (1)1s 22s22p63s23p63d5(或[Ar]3d 5) 平面三角形(2)3∶1 (3)二者均为离子晶体,ZnS 的晶格能大于 HgS,故 ZnS 先析出 (4)6 103×10304NA(a+ b)321.答案:(1)CD (2 分)(2)+3(2 分) 正四面体(2 分)1s22s22p63s23p63d74s2或[Ar]3d 74s2(2 分)(3)BC(2 分)(4)N2O、CO 2、CS 2、BeF 2、BeCl 2等(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