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60121.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12.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14.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18.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2.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20.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22.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25.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27.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3.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4.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5.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6.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7.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8.ppt--点击预览
- 2016060129.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960万平方千米 470万平方千米 1430万平方千米 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陆地面积 领土总面积 一、海洋权益二、我国的海洋国情三、人类共同拥有一个海洋6.3维护海洋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何谓权益?何谓权益?◦权 ——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主权、管制权、管辖权◦益 —— 好处,有好处利益、益处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土有哪三大要素组成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土有哪三大要素组成陆 地天天 空空一、海洋权益1、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2、一国可主张海洋权益的范围3、沿海国享有的海洋权益包括本国的内水和领海,还包括本国管辖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海床和底土等。1、有关海洋权益的几个概念(1)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沿海大陆架(2)领海基线(3)公海在国家的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海域,称为公海。陆地领土内水领海基线大陆架领海12海里 12海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200海里200海里 ┅ 可延伸至 350海里大陆架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沿海大陆架 1.正常基线 2.直线基线 3.混合基线领海基线(最低退潮线)领 海 线领海宽度陆 地领海基线内 水领 海 线 领海宽度领海基线是有关海洋权益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领海基线 :是测算沿海国家领海宽度的起始线 ,也是该国领海与内水的分界线。【 思考 】 P82“ 思考 ”1、内水(内海)与领海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点拔:内水(内海)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领海是从领海基线开始最宽不超过 12海里的水域。点拔:因为琼州海峡、渤海皆为领海基线向我国陆地一侧的水域范围。为什么说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为什么说渤海是我国的内海为什么说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为什么说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西接北部湾,东连南海北部,呈东西向延伸,长约80公里,宽 20~ 40公里,最窄处 18公里,面积 0.2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 44米,最大深度 114米。从地质学上讲,琼州海峡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断陷的中部,而断陷指的是受地壳断裂带造成的地块下陷。二、我国的海洋国情1、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大陆海洋线 多千米,岛屿 多个,岛岸线超过 千米,领海面积 万平方千米,可主张的管辖海域面积为 万平方千米(其中部分海域与其他国家的主张重叠)。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海域不足世界人均的 ,排在世界第 位,人均大陆架的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 ,人均海洋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 。18000140001/306000300371/401221/10我国沿海赤潮分布图我国赤潮发生次数2、我国的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海水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海洋生态破坏加剧所有海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邻近海域污染严重海洋污染状况:海洋环境问题表现:3、存在海洋划界等问题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海洋权益需要维护和保卫吗?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海洋权益需要维护和保卫吗?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存在争议是客观事实,我们主张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主张:自然延伸原则日本主张:中间线方法冲绳海槽我国领海基线日本主张 “中间线”我国 200海里线韩国大陆架线 中日东海权益之争东海油田的权益之争捍卫南海主权捍卫南海主权1987年,菲律宾前总统访华,谈到南沙主权问题时说: “至少在地理上,那些岛屿离菲律宾更近。 ”邓小平同志抽了口烟,说: “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嘛! ”如何解决海洋争端?如何解决海洋争端?友好协商公平合理4、维护海洋权益的意义 ①主权意识②资源意识③ 促进我国高新技术 的 发展三、人类共同拥有一个海洋1、重新认识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2、解决海洋争端的依据和原则3、我国的国际海洋合作1、重新认识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1)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对全球环境及变化有着重大影响。 (2)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地,又是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本源。目前,海洋仍然是物种宝库,人类食物宝库。(3)海洋是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可持续发展的财富来源。(4)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海洋是国际政、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包括海上边界划分,海洋资源争端,以争夺海洋空间和资源为中心的军事斗争。2、解决海洋争端的依据和原则1994年 11月 16日,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正式生效,建立了国际海洋法律新秩序。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和保护海洋和平利用海洋可持续发展3、我国的国际海洋合作我国尊重沿海国乃至内陆国的海洋权益,并积极为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为国际海洋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1.了解内水、领海、毗连区、专署经济区、大陆架和公海等概念。2.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3.举例说明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4.树立人类共同拥有一个海洋的意识,为今后开发海洋、保护海洋,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共生与协调发展打下基础。学习目标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双选)根据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下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A.领海范围为 a + b=200海里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a + b=200海里C.领海范围为 a =12海里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b=200海里课堂练习课堂练习2.读 “海洋空间的划分图 ”回答下列问题:3.2 海水运动波浪1,潮汐是在___________ 的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月球 太阳2,海水一天涨落 —— 次,白天叫 ——, 晚上叫—朔望月时有 —— 潮出现,潮差大上(下)弦月时有 —— 潮出现,潮差小两 潮 汐大小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怎样运动?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极地东风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风海流当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海水会怎样运动?当流出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补偿流水平补偿垂直补偿(上升)观察左图说出补偿流有几种补偿方式?(低)(高)密度小密度大水面高 水面低世界大洋中还有哪些海区存在 比较 明显的密度流?因海水的盐度 温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北印度洋海水将怎样运动?冬季北印度洋洋流受东北季风影响 ,海水自东向西呈逆时针 方向流动.东北季风夏季西南季风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影响 ,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 方向流动.北印度洋海水将怎样运动?世界洋流模式世界大洋洋流分布规律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大洋环流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西风漂流4,北印度洋形成季风环流 :冬逆夏顺2 下列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 ( )A . 日本暖流 B . 北太平洋暖流C . 秘鲁寒流 D . 西风漂流ADBD1.当北印度洋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 )A .东亚吹偏北风;B .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河流进入汛期;C .南亚吹西南风;D .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12月乘海轮从上海港出发, 2月中旬抵伦敦。如果是经过此航程最近的线路,讨论以下情形是否可信 ,并说明理由。1.经北印度洋时是顺风、顺水。2.经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水。一、地球上的海洋1、海洋是地球上的水库3、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2、海洋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 如图所示)海岸带自然因素:海水运动、 入海河流 等人文因素: 港口、养殖、捕捞、排污 等高楼林立的海滨城市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水循环示意图2、图中 A区域表示热量的收支情况 ______(大于或小于),因此热量有____ (亏损或盈余);图中两曲线交点 E表示海洋热量收支 _______。3、就全球多年来讲,海洋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是_____的。二、海水的温度 太阳辐射蒸发大于盈余平衡平衡1、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 __________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的 _____所消耗的热量。二、海水温度 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冬季低。1、海水温度在空间上分布规律 :(1)水平方向:纬度 : 低纬度海区水温高, 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洋流: 同一纬度 ,暖流流过水温增高 ,寒流流过 ,水温降低(2)垂直 方向 : 1000米以上,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随深度变化不大。3、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2、海水温度在时间上分布规律 :低纬度海区水温高, 高纬度海区水温低。(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太平洋西经 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水温垂直变化规律: 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海深 1000米以下的水温变化很小1 三站 随水深的递增有什么相同的变化 ?2这种变化是否一直持续下去 ?3你从中得出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您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三、海水盐度1、概念:2、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1) 、 气候 : 蒸发量 和降水量的对比关系(2) 、 淡水 汇入:近岸地区,河水对海水的稀释作用(3)、 洋流 : 同一纬度,暖流经过地区盐度高寒流经过地区盐度低3、海洋表面盐度的纬度分布 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 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呈马鞍形。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世界 海洋表面平均盐度为 : 3.5%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CDBA E1、读出 A、 B、 C三点的盐度大约是多少?2、对照三圈环流图,分析 A、 B、 C盐度高低的原因?3、说一说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4、世界盐度最高、最低的海区及原因( 1)、 世界 最高盐度: 红海 : 4.1﹪ 位于 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陆上流入淡水少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 世界 最低盐度: 波罗的海 不超过 1﹪位于 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有大量淡水汇入;纬度较高,蒸发小、与外洋相通的水域狭窄原因:原因:高 低小结海水温度和盐度地球上的海洋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热量收支 收入 ____支出 ______分布规律空间分布时间分布 ______水平分布 ___垂直分布 _____海岸地带地球的水库大气的热源和水源平均盐度 _____分布规律 ____影响因素 _____最高海区 ____最低海区 _____读 “年降水量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按纬度分布 ”图,回答:1、结合气压带、风带、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海洋表面平均盐度 D纬度带比 C纬度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2、分析 A纬度带年降水量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析 A纬度带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比 E纬度带低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处于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小而蒸发量大C处于赤道低压带降水量大蒸发量也大A主要为陆地有河流注入,盐度较低, E主要是海洋,没有河流注入A处于副极地低压带受极锋影响降水多ABC D E读左图,回答下列问题:1、 A点盐度比 B点 (高或低),主要原因是:2、 B点盐度比 C点 (高或低),主要原因是:3、 D点盐度比 E点 (高或低),水温比 E点 (高或低),主要原因是: 低地处亚马孙河口,大量淡水注入。低在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低低D处有寒流经过,而 E处有暖流经过。2.3 海底地形的形成海底地形的形成 美国地震地质学家美国地震地质学家 迪茨迪茨 提出提出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物质对流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ABCDEF板块构造海洋污染物• 来源 :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海上活动排放的废弃物;– 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 分布:• 种类 :重金属、农药、有机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和石油• 危害 :损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的健康。妨碍人类海洋生产活动;降低海水质量;破坏海洋生态例二: 石油入海流石油是海洋污染物中最主要的一种。据估计,通过各种途径每年进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千分之五。石油进入海洋的 途径 有:1、海洋运输与港口建设2、海上油田的开发石油平台发生事故石油污染的 危害1、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2、由于石油的密度小,且不溶于水,一旦进入海洋,石油就会 漂浮在海面上 ,一方面 隔绝 了水和空气之间的氧气交换;另一方面石油的氧化,需要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海水中严重缺氧,会使海洋中的生物很快窒息死亡。石油污染对海洋的影响是最大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一是 改进运输方式,比如可以铺设海底输油管道二是 对油轮进行改造,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漏油事件三是 对于陆源性污染,我们可以采取回收利用的办法,减少排入海洋的废水。但仍有可能出现石油泄漏,出现漏油现象应积极清污,将危害减少到最低。海上石油泄漏清污方法:方 法 具 体 做 法分 散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迅速分散沉 降播撒粉状石灰,使其沉降吸 收 利用麦杆、泥炭、聚苯乙 烯等吸收石油围 栏 用围栏圈住回收放 任 让其自然分解燃 烧海洋生态破坏 --原因• 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 排放污染物一 — 造成海洋污染;过度捕捞一— 造成生物数量减少;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 —— 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以及一些自然灾害,如海底火山爆发、海啸、海底地震等,也会使海洋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改变。 赤潮 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 浮游植物 、 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赤潮形成的原因 •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 (人为)1. 农民施用的化肥、农药等 随径流入海,2.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3. 海水养殖投喂大量饲料,4. 使有机质和营养盐在水体中富集。•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自然,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水文、气象、海流、海况)– 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 20— 30℃ 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 海水流速缓慢或停滞的内湾,较封闭的海湾赤潮的影响:• 一、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pH值升高,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其它生物减少,水体缺氧 • 二、破坏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 潮生物分泌粘液附着在鱼类的鳃上,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使鱼类中毒死亡;赤潮生物死亡后分解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鱼类缺氧窒息死亡。• 三、危害人类健康–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赤潮毒素 我国沿海易发生赤潮的区域及发生时间• 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及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 珠江口 、渤海、杭州湾、长江口、南海的海口湾• 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 5—10 月。 东海的劫难 东海,陆架面积 42.8万平方公里,海产品捕捞量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曾是我国富饶的 “鱼仓 “,中国渔业的骄傲。 但,就是这块神圣的海域,却遭到了生于斯、长于斯、富于斯子民们带给它的空前劫难。 他们采取了 :布下天罗地网,一网打尽 围捕不分老幼,斩尽杀绝 重炮狂轰滥炸,在劫难逃 操棒敲鼓作业,斩草除根 后果 :掠夺性捕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致使东海渔业资源,无论是在总体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明显下降。而四大传统经济鱼类资源的枯竭,更是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东海资源密度只有 50年代的 43%。从大黄鱼产量可见一斑, 1974年为 10.8万吨, 1977年为 0.6万吨, 1990年急剧减少为 0.2万吨。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 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它生长于 陆地与海洋交界带 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海南保护红树林 各类水禽自由飞翔红树林的作用 :1、 红树林的 生物资源 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 133种昆虫。2、红树林还具有 防风消浪 、 促淤保滩 、 固岸护堤 、 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的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红树林濒临灭绝。红树林资源锐减换来的是: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滩涂海洋经济动物产量下降 60~ 90%、近海鱼苗资源明显下降、珍珠养殖出现危机、赤潮灾害日趋严重、海洋国土侵蚀、港口淤积率提高、台风暴潮经济损失急增、滨海置荒土地增多及海洋景观日趋单调。破坏红树林的后果六年前,茂密的红树林 如今的黄土海平面上升• 原因– 气侯变暖– 地面沉降• 危害• 措施– 不惜代价地修筑和加高沿海堤坝– 放弃现有沿海地区– 加强环境保护,降低无霜期他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海洋环境保护 ---措施• ①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 提高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利用率,合理使用各种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实行清洁生产,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③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 IPCC提出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图所示。1.按 A预案,全球自 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 10年将升高约 ____℃ ;至 2100年按B预案和 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 A分别低 ___℃ 和 __℃ 。(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4)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变暖需遵循的最主要原则是什么?为什么?0.30-0.32 1.1— 1.5 1.6-2 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 共同性原则。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或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A 预案 B 预案 C 预案 天然气广泛取代煤 维持能源 消费结构的原状 可再生能源 取代煤、石油 、天然气等 8844.43m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基本规律 从陆地向大洋中心: 大陆架 — 大陆坡 — 海沟 — 洋盆 — 洋中脊(海岭)P16 思考: 以大洋中脊为中心,各类海底地形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对 称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1、大陆架和大陆坡① 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 200米以内② 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为止,平均 75千米③ 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④ 我国主要的大陆架分布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 200—4000 米、宽度十几 ---几百千米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 1)大陆架( 2)大陆坡原因一、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2、岛弧和海沟 — 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带( 1)岛弧: 概念著名岛弧成因( 2)海沟分布成因著名海沟活动 • 1.观察地形图,分析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的位置关系。• 2.比较下列三幅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图的差异,并将其与亚洲东部、南美洲西部、欧洲西部对应起来。ACB3、洋盆和洋中脊( 1)洋盆 (深海平原):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平坦地壳活动稳定水深: 4000---6000米3、洋盆和洋中脊( 2)洋中脊 最长的海底山系海洋地壳的诞生地 — 板块的生长边界分布 太平洋 — 大洋东部大西洋 ---大洋中部印度洋 ----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大陆架大陆坡2.1 海 岸一、海岸的基本类型1、海岸线---海洋水体与陆地的交界线2、海岸带二、海岸线平均高潮位的水边线(基本稳定)三、海岸带海洋水体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海岸线上边很狭窄的那一带陆地)注意点海岸线的类型大陆海岸线岛屿海岸线常识全世界海岸线总长约 44万千米,我国大陆海岸线 18000多千米岛屿海岸线约 14000千米居世界第八位四、海岸的类型 按海岸物质组成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生物海岸(注意字不要写错了)按动态特征侵蚀海岸淤积海岸平衡海岸基岩海岸(岩岸)特点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它是陆地山脉或丘陵延伸 入海的边缘,地势陡峭,坡陡水深。多岛屿、礁石。海岸分布着向海突出的海岬和深入陆地的海湾海岸线曲折,多天然深水港湾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山东、辽宁等地利用方向 :港口建设、旅游开发砂质海岸特点通常为堆积性海岸主要由砂和砾岩组成堆积物颗粒通常较粗,经海水冲刷和搬运形成向海洋缓缓倾斜的沙滩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沿岸的海湾中。山地丘陵腹地发源的河流携带大量的粗砂细砂入海形成利用方向 :海滨浴场 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海岸(旅游业回报高)淤泥质海岸特点主要由粘土和粉砂等组成主要分布在河口或平原地区。海岸坡度平缓海岸线平直分布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利用方向该海岸土质肥沃适宜开展滩涂农业,水产养殖,以及生态旅游生物海岸红树林海岸、珊瑚礁海岸红树林海岸红树林植物与 泥沼相结合 的海岸分布在 热带及亚热带 较低纬度的海岸低洼地带作用抵御风浪侵蚀,又是鸟类及潮间动物栖息地物种丰富。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和海洋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珊瑚礁海岸生物遗体堆积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海岸。珊瑚礁是由珊瑚虫的遗骸和分泌物堆积而成。珊瑚虫生长在温暖,清洁,光线充足的热带浅海环境中, 多依托岩石生长,因此热带基岩海岸边缘常发育珊瑚礁海岸作用保护海岸,抵抗海浪侵蚀1.2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 1405年 7月 11日 ﹙ 明永乐三年 ﹚ 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 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每次都有苏州 刘家港 出发,一直到 1433年 ﹙ 明 宣德 8年﹚ ,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 明成祖命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招致各国来朝来贡。其次,也是为了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朝贡贸易,让各国以朝贡的形式来中国做买卖。 技术:郑和的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 意义: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海上 “丝绸之路 ”冬季出发,夏季返航亚洲亚洲 1月、月、 7月的季风图月的季风图冬季风 夏季风冬季出发,夏季返航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夏季 B.春末 C.冬季 D.初秋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 )A.半年 B.一年半 C.二年半 D.三年半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 哥伦布哥伦布 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从此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地理大发现时代也是疯狂殖民主义的时代,欧洲的殖民者们屠杀了无数的印第安人,在海地,印第安人被灭绝了!剩下的人口劳动力空缺怎么办?输入黑奴!哥伦布描写这些居民时说道: “我所见到的所有的人都很年轻 …… ,他们没携带也不懂得铁的武器可以伤人,当我把剑拿给他们看时,他们抓住了剑刃,因无知而伤了手指。他们没有任何铁器 ……” 麦哲伦麦哲伦 1519年 9月,麦哲伦率领 200多人的船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港口出发,开始了环球远洋探航, 越过 大西洋 来到巴西海岸,船队沿海岸向南继续航行 ,南纬 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条海峡命名为 “麦哲伦海峡 ”。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水多陆少说,海洋一体说,确定了大地的基本形状和大小,从而 “真正发现了地球 “欧印航线的发现者欧印航线的发现者 -达达 ·伽马伽马 葡萄牙船队成为独霸于印度洋海域的盟主地位。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1.1 地球上的海与洋①②③④①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亚亚 洲洲南南美美洲洲 大大 洋洋 洲洲欧洲欧洲非非 洲洲南南 极极 洲洲北美洲北美洲太太平平洋洋大大西西洋洋印印度度洋洋北冰洋北冰洋太太平平洋洋动动手:两笔画动动手:两笔画 “世界世界 ”通常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称海。 一、海和洋的区分对比项目 海 洋占海洋面积比重水深受陆地影响程度水温和盐度变化海流系统地壳 海底地壳为陆壳性质 洋底地壳为洋壳性质 海流是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海水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它象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把整个世界大洋联系在一起 地理位置 面积 形状 温度 水深 海岸线 岛屿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面积: 17868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大。2、形状:近于椭圆形,南北窄,中间宽。3、水深:平均深度: 4028米,最深的大洋4、温度:平均水温 19.10C5、海岸特点:东部海岸平直陡峭,西部海岸较少曲折。6、岛屿:是全球岛屿最多的大洋。7、地理位置:位于亚洲、大洋洲、北(南)美洲之间大西洋1、面积: 9166万平方千米。2、 形状 形状:近于椭圆形,南北窄,中间宽。3、水深:平均深度: 3627米,4、温度:平均水温 16.90C5、海岸特点与岛屿: “S”状,东西狭窄,南北延伸;北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岛屿,南大西洋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7、地理位置: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 印度洋1、面积: 7617万平方千米。2、形状:北部封闭 ,南部开敞。3、水深:平均深度: 3897米,4、温度:平均水温 17.00C5、海岸特点与岛屿:北部因被较多半岛和岛屿穿插分隔,岸线曲折,形成许多边缘海、内海和海峡,南部岸线平直。7、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 冰 洋1、面积: 1479万平方千米。2、形状: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3、水深:平均深度: 1296米,4、温度:水温比较低5、海岸特点与岛屿: 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7、地理位置: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 。 合恩角厄加勒斯角好望角开普敦塔斯马尼亚岛挪威海洋名称 地理分界线 太平洋与大西洋 经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印度洋与大西洋 通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 印度洋与太平洋 通过塔斯马尼亚岛 大西洋与北冰洋 丹麦海峡 -挪威海四大洋分界线 三、海、海峡、海湾海边缘海:位于 大陆边缘 ,一边以大陆为界,一边以岛屿、半岛为界与大洋分开陆间海:界于 大陆之间 ,有海峡与外海或大洋相连。内陆海:深入 大陆内部 的海,海洋状况受大陆影响。海的分类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位置 特征 举例陆间海 大陆之间 面积、深度都大 地中海、 红海加勒比海内海 深入大陆内部 面积小受大陆影响大 渤海、红海、波罗的海 、黑海边缘海大陆边缘 ,以半岛或群岛深与大洋分离面积大、水流不畅东海、日本海、南海、 白令海特征分类最大海 — 珊瑚海2.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 、大陆漂移 、地层陷落 、冰川重压等。C.世界主要海峡海峡 连通海域曼德海峡 红海 --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 --太平洋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 --印度洋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 --大西洋巽他海峡 印度洋 --太平洋英吉利海峡 大西洋 — 北海土耳其海峡 黑海 ---地中海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台湾海峡英吉利海峡( 2) 海湾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6.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一)海洋自然灾害:(一)海洋自然灾害: 定义:◦ 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巨浪、海雾等。 按成因分类:◦ 气象因素:热带气旋、风暴潮◦ 岩石圈活动:海啸◦ 多种因素:海冰、海雾台风台风 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 26℃ 以上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的广阔洋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级或级或 12级以上级以上 ————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形成条件:形成条件:强度强度灾害特征灾害特征区区 分分台风台风飓风飓风风暴潮:风暴潮: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在 孟加拉湾 沿岸, 1970年 11月 13日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增水超过 6米的风暴潮夺去了 恒河三角洲一带 30万人的生命,溺死 牲畜 50万头,使 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1991年 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 13万人的 生命 。 风暴潮风暴潮1. 定义: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温带气旋和寒潮等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的现象,2. 原因:强风(与大潮相遇)风暴潮:风暴潮: 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分布: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均可能台风风暴潮发生。◦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 分布: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我国海区有些是在北方冷空气与温带气旋相配合的天气形势下发生的。风暴潮能否成灾风暴潮能否成灾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潮高潮相叠, 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 。 也决定于 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灾体)情况 。 危害:西北太平洋:台风印度洋 : 飓风大西洋:飓风台风 与飓风的区别?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是 恒河三角洲 海啸海啸 1.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 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千米以内、 里氏震级 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海啸海啸 1.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引起的巨浪称为海啸。 2. 成因: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 50千米以内、 里氏震级 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3. 海啸危害特点: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等特点。4. 巨浪呼啸 ,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2004印度洋大海啸示意图印度洋大海啸示意图比较风暴潮和海啸比较风暴潮和海啸 相同:◦ 都是短时间海水暴涨◦ 产生破坏性的巨浪 不同:◦ 风暴潮多发生热带、温带气旋频繁的地区◦ 风暴潮来临,船只应转移到避风港◦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等地质灾害所引起的巨浪◦ 海啸发生,船只则应尽快驶向宽阔、深邃的外海海冰和冰山海冰和冰山1. 海冰:狭义的海冰是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2. 形成: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形成海冰。3. 危害: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发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4. 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是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1.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2. 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3.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背景资料 ]新华网北京 12月 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当地时间 2004年 12月 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 3.9度、东经 96度)发生 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 30千米。这是南亚地区 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强大的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达12万人,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1)海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海洋灾害,其危害性极大,它与 、 和天文灾害并称为影响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四大灾害。( 2)发生海啸时是当地时间 2004年 12月 26日上午 8时 16分(雅加达 〈 东七区 〉 时间),这时北京时间是 ( )A.12月 26日上午 7时 16分 B.12月 26日上午 9时 16分 C.12月 27日上午 7时 16分 D.12月 27日上午 9时 16分。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 B; 3)从成因上说,海啸是由于 (内、外力)作用产生的;具体说来本次印度洋地震是由 和 的撞击引起的。4)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洋各国(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从气候类型来看主要是 气候和 气候。受本次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 C一带)农业发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3)内力;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 4)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业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背景资料 ]新华网北京 12月 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当地时间 2004年 12月 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 3.9度、东经 96度)发生 8.7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 30千米。这是南亚地区 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强大的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达12万人,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东南亚为世界著名的热带作物产区,其中产量在世界处第一位的是 ,最大的生产国是 。6)东南亚的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其中最有名的有色金属矿产是 ,最大的生产国是 。7)东南亚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主要产油国是 。8)这个季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印度半岛以 风为主;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 5)天然橡胶;马来西亚。 ( 6)锡、马来西亚; ( 7)印度尼西亚 ( 8)逆;东北风;寒冷干燥;温和多雨; ( 9)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增加; (10)东盟、马来西亚。9)中新网 2004年 12月 26日电:据路透社报道,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的政府首席发言人称,首都马累已有三分之二的地方被海啸所引发的洪水淹没。岛国马尔代夫因海啸导致国土面积减少,有人说是 “雪上加霜 ”,是因为近几十年来,由于 的原因导致海平面上升,该国的许多岛屿被淹没。10)在本地区有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 ,其总部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