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思南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科试题考试时间:120 分钟,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 5 个区,以下元素属于 p 区的是( )A.Fe B. Mg C.Br D.Cu2.氨气溶于水时,大 部分 NH3与 H2O 以氢键(用“…”表示)结合形成 NH3·H2O 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推知NH3·H2O 的结构式为( )3.长式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 1-18 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 18 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 9 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2C.第四周期第 9 列元素是铁元素 D.第 10、11 列为 ds 区4.某元素 X 的逐级电离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元素显+4 价 B.X 为非金属 C.X 为第五周期元素D.X 与氯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为 X3+ 5.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A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氮原子 2p 能级半充满B CO2为直线形分子 CO2分子中 C===O 之间的夹角为 180°C 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 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D HF 的沸点高于 HCl HF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HCl6.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CH 4和 NH 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 60°+ 4B.NO 和 CO 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3 2-3C.H 3O+ 和 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B 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 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CCl 4<CBr 4<CI 4B.熔沸点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沸点由高到低:HI>HBr>HCl>HFD.硼镁超导物质的晶体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这种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 MgB28.下列有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A.水分子之间氢键的方向性导致冰中水分子的堆积方式不属于分子密堆积B.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可能是非极性分子C.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氢键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存在共价键9.有关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1)s n(n+1)p n+1 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氢化物受热易分解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C.其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营养元素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融化时,分子中 H—O 键发生断裂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通常熔点就越高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11.氯化硼(BCl 3)的熔点为-107℃,沸点为 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B.硼原子以 sp 杂化C.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D.氯化硼分子属极性分子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 Al 的第一电离能比 Mg 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可能是 109°28′或 60°13.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 X 与元素 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 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rX> rY> rZ> rW> rQ。C.Y 2- 和 Z3+ 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Q 的强14.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 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 s 轨道电子能量B.基态 Fe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为: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D.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 在周期表中属于 s 区元素1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C 3H8中碳原子都采用的是 sp3杂化B.O 2、CO 2、N 2都是非极性分子C. 酸性:H 2CO3<H 3PO4<H 2SO4<HClOD.CO 的一种等电子体 为 NO+ ,它的电子式为[:N⋮⋮O:] +16.在有机物中,若碳原子上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不相同,则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一般是手性分子具有镜像异构及光学活性,下列分子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A.CBr 2F2 B.CH 3CH2OH C.CH 3CH2CH3 D.CH 3CH(OH)COOH3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2 分)17.(8 分)填写下列空白(1)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________ __。(2)含有 8 个质子,10 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__________。(3)最外层电子排布 为 4s24p1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 _____。(4)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是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只存在 σ 键的分子是 ,同时存在 σ 键和 π 键的分子是 。 A.N2 B.CO 2 C.CH 2Cl2 D.C 2H4 E.C2H6 F.CaCl2 G.NH4Cl18.(12 分)已知 A、B、C、D、E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 A<B<C<D<E。其中A、B、C 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DC 为离子化合物,D 的二价阳离子与 C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 2为非极性分子。B、C 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 的原子序数为24,ECl 3能与 B、C 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_。(2)B 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3)一种由 B、C 组成的化合物与 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4)ECl3形 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_____。(5)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 D 的单质反应时,B 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 分)已知 A、B、C、D、E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A 原子所处的周期数、族序数都与其原子序数相等;B 原子核外电子有 6 种不同的运动状态,s 轨道电子数是 p 轨道电子数的两倍;D 原子 L 电子层上有 2 对成对电子;E 的+1 价阳离子的核外有 3 层电子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1)E 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B2A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 。B 2A4分子中 B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________;1 mol B2A2分子中含________mol σ 键。(3)已知 D、E 能形成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则化学式:甲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温时,甲易转化为乙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8 分)化合物 YX2、ZX 2中 X、Y、Z 都是前三周期元素,X 与 Y 同周期,Y 与 Z 同主族,Y 元素原子最外层的p 轨道中的电子数等于前一电子层的电子总数,X 原子最外层的 p 轨道中有一个轨道填充了 2 个电子。(1)X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Y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 。(2)YX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YX 2的熔、沸点比 ZX2________(填“高”或“低”)。(3)YX2分子中,Y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一个 YX2分子中含________个 π 键。(4)下图表示一些晶体的结构(晶胞),其中代表 YX2的是________,代表 ZX2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421.(8 分)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C、Si、N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 60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二者比较,熔点高的是 。 (2)A、B 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 B 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A 932 1821 15390 21771B 738 1451 7733 10540(3)过渡金属离 子与水分子形成的配合物 是否有颜色,与其 d 轨道电子排布有关。一般地,为 d0或 d10排布时,无颜色,为 d1~d9排布时,有颜色。如[Co(H 2O)6]2+显粉红色。据此判断,[Mn(H2O)6]2+ (填“无”或“有”)颜色。 (4)利用 CO 可以合成化工原料 COCl2、配合物 Fe(CO)5等。①每个 COCl2分子内含有 个 σ 键, 个 π 键。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轨道方式。 ②配合物 Fe(CO) 5的配体是 。22.(8 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a、b、c、d 和 e 中,a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 和 d 的A2B 型氢化物均为 V 形分子,c 的+1 价离子比 e 的-1 价离子少 8 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 a 为 ;c 为 ;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 ,非直线形的是 ;(3)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 AB 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分子晶体的是 。(4)b 与 c 以原子个数比 1:1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思南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C 2、B 3、A 4、D 5、A 6、B 7、C 8、C9、B 10、B 11、C 12、D 13、A 14、B 15、C 16、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2 分)17、 (8 分,每空 1 分)(1)Cl(或氯元素 (2) 188O (3)31(4) 2S 2P↑↓ ↑↓ ↑↓ ↑(5) BC G CE ABD18、 (12 分,每空 2 分)(1)C〈O〈N (2)三角锥形 SP 3 (3)N 2O(4)[Cr(NH 3) 2(H 2O) 2]Cl3(5)4Mg+10HNO 3=4Mg(NO 3) 2+NH4NO3+3H2O19、 (共 8 分)(1)3d 104S1(2 分) (2)SP 2 5(3)CuO Cu 2O (4)Cu 2O 中 Cu 的各轨道均为全充满状态,较稳定(2 分)20、 (8 分,每空 1 分)(1)1S 22S22P4 2S 2P↑↓ ↑ ↑(2)直线形 低 (3)SP 杂化 2(4)B C21、 (8 分,每空 1 分)(1)N〉C〉Si 金刚石 (2 )IS 22S22P63S2(3)有 (4)① 3 1 SP 2 ② CO22、 (8 分,每空 1 分)(1)C(或碳元素) Na(或纳元素)(2)CO 2(或 CS2) SO2(或 O3、SCl 2、Cl 2O)(3)金刚石 CO(O 2、Cl 2)(4)Na +[ ]2+Na+1贵州省思南中学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 、帝制和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史约三百年。下列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由“公天下”至“家天下”转型2、 《秦始皇本纪》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日:‘……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赢政称霸的需要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3、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行省制4、下列官职或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尚书台 ③刺史 ④按察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为进一步促进国际 贸易发展 B.为了更好地统治庞大的帝国C.为了平息被征服民族的斗争 D.法学家的积极倡导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 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 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所表达的英国、美国两国政治体制的运行规则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受国会牵制,内阁对国会负责 B.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仪式性角色C.英国首相是多数党领袖,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 D.美国联邦制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8、下列有关英国当代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国家元首有代表国家出访、签署法律文件的职权;②政府首脑由世袭的君主担任;③议会行使最 高立法权;④内阁由国家元首产生,对国家元首负责2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9、1890 年,俾斯麦因为与德皇威廉二世意见不合被罢免。德皇的这种做法属于( )A.合法的 B.违法的 C.说不清 D.屠戮功臣1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的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A.1840 年 B.1843 年 C.1850 年 D.1860 年11、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B.鸦片战争后战费和赔款的转嫁 C.外国列强的入侵 D.洪秀全的个人作用12、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 ,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D.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3、1912 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 。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权主义 C.实现民生主义 D.实现社会主义1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该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15、湘赣边秋收起义,对中国革命的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决定进攻中心城市 B.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C.公开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号 D.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6、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 )①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②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③万人坑遗址;④张纯如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⑤陆川导演的电影 《南京,南京》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17、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陕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 ,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蒋介石的失败是必然的,这是“天意”B. “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3D.中共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础, “得人心者得天下”18、下列诗词中,符合 1947 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描述是( )A.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 “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某课题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 D.巴黎公社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0、1921 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当时苏联(俄) “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21、1954 年一届人大召开 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不包括(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B.结束了以《共同纲领》代替 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C.政协完全成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22、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这种改变缘于( )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23、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 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 的条件。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的是( )A.和平统一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C.一个中国原则 D.求同存异原则24、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 D.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25、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 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新中国以安理会五个成员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4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26、20 世纪 70 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C.第三世界的兴起 D.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的胜利27、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能够印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①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重要因素;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 ;③美国的干涉是阻碍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外部因素;④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8、1946 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C.美欧 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29、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日本将两极格局的瓦解,视为自己跻身政治大国的良机;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其地位与实力提高和增强;③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插手别国事务;④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0、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这次会议(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 B.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C.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二、非选择题(第 31 题 15 分,第 32 题 13 分,第 33 题 12 分,共 40 分)31.(15 分)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 ,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 。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 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 10 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5材料三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 分)(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 (4 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 (4 分)(4)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综上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3 分)32.(13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虽然未能取得成功,但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汩渊,不知所极. ”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 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中国近代史料选辑》材料二 康有为指出,变政的核心就是实行君与民分享权力,君权与民权并存共荣的“君民共主”制。他从儒家思想中为民主寻根,并以西方思想化入其中,指出民主思想并非西方所独有,在儒家大同思想中也可以找到其依据,即所谓“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 ,追根溯源,君民共主制甚至起源于中国。康有为说:“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 ,不但“进贤杀人”等大疑大事要谋及庶人卿士,有关国命存亡的战争,迁都等等要政,更要“待于国人之皆可” 。——摘编自吴乃华《试析戊戌维祈思想家的新民观 》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有为对中法历史的描述是否符合事实?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作此描述的原因。 (5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2 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改良的原因。 (6 分)33.(12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从 1949 年 10 月到 1961 年 8 月,民主德国约有 260 万人流入联郑德国,其中大多是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有一种说法指出,西德政府特别是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东德公民的逃亡潮会促发东德境内发生骚乱,打破东西方之间的平衡格局,苏联集团有可能把冷战 变成热战。柏林墙符合美苏双方战略需要,却堵塞了德意志民族统一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 1989 年出现的大量民主德国居民出走联邦德国,从而动摇了民主德国的根基。——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材料二 赫鲁晓夫写道:(东德领导人)乌布里希请求我们支援劳动力。当然,我们应当给予6帮助,但只能是一些辅助工,我们自己也很缺少熟练工人。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柏林墙的立场可以解释为:如果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外部份界完全隔离开来,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摘编自《建造柏林墙的决定是如何通过的》(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出现的历史背景。 (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林墙事件的影响。 (4 分)7思南中学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历史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A C D B B C A A B A D C B 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A B D B D C C B C C D D D B31. (15 分)(1)内容:明朝: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监察官员可风闻奏事;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 (3 分)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 。 (1 分)(2)克利斯提尼。 (2 分)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 ;定期投票;预防为主。 ( 2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原因:美国政府主要由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构成;新闻媒体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 (2 分)不同:前者以监察官员为主体;后者以公民大众为主体。 (2 分)(4)加强监督立法,维护法律权威;官员监察和民众监督相结合;健全预防和惩戒机制;重视媒体监督作用;借鉴吸收政治文明成果。 (3 分,答出其中 3 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32. (13 分)(l)不符合事实。 (l 分)原因:康有为认为,法国革命使人民死伤无数,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已实现自由平等,倡导革命者属于无病呻吟,康有为的目的的是反对革命,倡导改良。(4 分)(2)特点:将西方资本上义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2 分)(3)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上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势力根深蒂固,过于强大;君民共主制在传统儒家思想里有一定渊源. (3 分)33.(12 分)(1)背景:美苏冷战,柏林再现危机;大量民主德国青壮劳动力流往 联邦德国;苏联无力承担对民主德国的熟练工人支援;西方国家期待民主德国封闭边境以避免热战。 (8 分)(2)影响:一度加剧了欧洲局势的紧张;加剧了德国的分裂,严重伤害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导致民主德国自我封闭,使民主德国在与西方制度竞争中的失败。 (4 分)1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2016年4月14—16日日本九洲连续发生地震,造成千余人受伤,据此完成1~4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之上,地壳极不稳定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下岩浆活动频繁C.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比较活跃D.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发频繁地震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断M地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A.山地迎风坡 B.纬度低置 C.日本暖流影响 D.东南季风迎风坡4.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B.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C.河流流速急,水能丰富 D.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读东南亚地图,回答5~6题:5.下列国家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B.越南、老挝、泰国、缅甸C.越南、泰国、老挝、缅甸 D.缅甸、老挝、泰国、越南6.图示区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热量、水分充足 B、平原为主,地形平坦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市场需求量大读下图,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7~9题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年温差大8.④地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升高 B.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C.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D. 地势低平,容易积水9.③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茶 D.黄麻读图,完成10~11题。10.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11.关于M、N两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M地地面波状起伏,多冰碛丘陵 B.N地河流切割,河谷纵横C.M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D.N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回答12~13题。12.图示两区域A.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13.两区域气候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以冬雨型气候为主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据此回答14~15题。14.俄罗斯专家发现下图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它是 315.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结冰期较长 ②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 ③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 ④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 ⑤河流落差大,水流急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③④读非洲简图及非洲局部地区放大图,回答16~17题。16.造成图中A、B两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17.右图中甲、乙之间的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全年干燥,沙尘飞扬C.地势低洼,沼泽众多 D.地表起伏,地质条件复杂读“某地区城市冬夏气温状况示意图”,回答18~19题。418.关于图中城市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②河流水能丰富,航运不便 ③冰川地貌分布面积不大 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⑤植被以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 D、④⑤19.关于图中城市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伦敦冬季气温高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C.自西向东年降水量递减,大陆性减弱 D.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增大,海洋性增强2014年冬奥会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图1)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图2),回答20-21题。20. 索契1月气温高于0°C的原因是① 纬度低,气温高 ②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 ③黑海的增温作用④北大西洋暧流的影响 ⑤ 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21. 索契作为冬奧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①冬季晴天多,阳光 充足 ②冬季降水多 5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读世界两个区域图,回答22~23题。22.对甲、乙两区域认识正确的是( )A.甲地终年温和多雨 B.甲、乙地淡水资源丰富 C.甲、乙地油、气资源丰富 D.乙地深居内陆,沙漠广布23. 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C. c、d河流是外流河,a、b河流是内流河 D.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读上右图,回答 24---25题。 24.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25.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0分)26.该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 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森林覆盖率23%,木雕是当地历史悠久的特色手工艺产品,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0万。6(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分)(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3)试分析近年来巴厘岛木雕工艺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4分)27.(14分)读“非洲地形、河流图”和尼日利亚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 河,C ________海,D________岛。 (2)分析乙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 。图中阴影部分农业地域类型是 。(3)A、B两河中,哪一条河的水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_________(填字母),分析原因(4)简述尼日利亚的地势特征和判断理由。(5)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气候的成因。728. 读“欧洲部分区域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甲国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资源较贫乏,常规能源短缺。该国农牧业高度发达,以乳肉畜牧业和家禽饲养业为主,农畜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外,约65%供出口。(1)气候类型C所在的地形区的山脉名称是 ,B气候区的自然带名称是 ,D气候类型是 (3分)(2)A气候区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代表农作物有 、 (2分)(3)描述甲国地理位置特征。 (4)分析甲国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4分) (5)为解决能源问题,你认为甲国应重点开发水能还是风能,为什么?(4分)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8(1)说出叶尼塞河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是什么?(2分)(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3)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试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思南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答案9一、单项选择题1—5:BCABA 6—10:ACDBB 11—15:ABCBA 16—20:BDCBB 21—25:DCDBC二、综合题26(1)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分布。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当地水热条件好,盛产优质热带林木,木雕原材料丰富且优质;当地木雕工艺源远流长,具有较高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收藏价值; 每年接待游客多,木雕市场大;木雕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27、(1)尼罗河 地中海 马达加斯加岛(2)土地荒漠化;热带种植园农业。(3)A 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且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变率大;B 地处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径流量大;流经刚果盆地,河流落差大。(4)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由北向南流。(5)热带雨林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夏季在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8、(1) 阿尔卑斯山脉 ;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温带大陆性气候 (3分)(2) 葡萄、柑橘、油橄榄 (任答2个给2分)(3)该国位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温带)地区;欧洲北部;濒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同德国接壤,东与瑞典隔海相望。(答对3点得3分)(4)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饲料丰富;位于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的欧洲西部,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人多地少,地价高,发展乳畜业单位产值利润高。(答对3点得3分)(5)风 能 ; ( 1分 ) 该 国 位 于 西 风 带 ,常 年 盛 行 西 风 ; ( 1分 ) 海 洋 面 积 广 阔 , 风 力 大 , 风能 丰 富 ; ( 1分 ) 该 国 面 积 较 小 、 大 河 不 多 ; ( 1分 ) 地 势 平 坦 、 河 流 落 差 小 , 水 能 较 少 ; ( 1分 )29、(1) 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2) 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春、夏汛;含沙量较小;冰期长,有凌汛;流速慢(3)铅锌矿、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国外市场需求量大;铁路交通便利。(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