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全科.zip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全部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莆田第二十四中学 15—16 学年(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范围:必修 1 专题 1、专题 2) 2016-1-16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全卷总分 100 分。答卷时间 90 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Mg-24 Fe-56 Zn-65 S—32 Cl—35.5 Mn—55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1.碳的一种同位素 146C 可用于考古断代。下列关于 146C 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 14 B.中子数为 8 C.质量数为 6 D.核外电子数为 82.实验室配制 250mL 0.5mo1·L-1NaCl 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3.下列能用离子方程式“H + +OH — 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NaOH+HCl=NaCl+H 2O B.Na 2CO3+2HCl=2NaCl+H2O+CO2↑C.2KOH + MgCl2 Mg(OH)2↓+ 2KCl D.Zn+H 2SO4 ZnSO4+ H2↑4.下列做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氢气和氧气 B.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稀硫酸C.观察气体颜色区别氯气和氧气 D.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和胶体5.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Mg+CO 2 2MgO+C B.2SO2+O2 2SO3催化剂 △C.Fe +CuSO 4 ===FeSO 4+Cu D.2NH 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 2O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区分纯碱和小苏打 B.用量筒量取 5.0mL 浓硫酸,并直接加水稀释C.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水的混合物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放物品,右盘放砝码7.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物质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0.8molCH 4 B.66gCO 2C.标准状况下 44.8L 的 O2 D.N A个水分子8、同温同压下,收集两瓶相同体积的 CH4和 CO2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质量比 1∶1 B. 原子数比 1∶1 C. 分子数比 1∶1 D. 密度比 1∶1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A. Na+、H +、CO 32-、Cl - B. Na+、Ba 2+、Cl -、SO 42-C. K+、 H +、SO 42-、OH - D. Ag+、Al 3+、NO 3-、H +10、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⑤⑥11.下列有关 Na2CO3和 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 2CO3<NaHCO 3 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 2CO3<NaHCO 3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 2CO3<NaHCO 3 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 2CO3<NaHCO 312 下列关于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B 由于镁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C.能跟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D 镁合金密度小但强度大,大量用于火箭、飞机等部件13 鉴别 NaCl、NaBr、NaI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碘水、淀粉溶液 B.溴水、淀粉溶液C.溴水、CCl 4 D.氯水、CCl 414.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生石灰、氯水、漂白粉 B.烧碱、液氯、食盐水C.干冰、 食醋、空气 D.盐酸、氮气、胆矾15. 下列分离提纯物质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B.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汽油和水C.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 D.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铵中混有的碘16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SO42-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NH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 Ba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17.(6 分)0.6mol H2SO4 的质量是_______g,含______个分子,含______mol 氧原子,能和△2___molNaOH 完全反应,该硫酸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___mol H3PO4或____ g HCl 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18. (6 分) 4gNaOH 固体溶解后配制成 1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取出 10mL 该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将取出的 10mL 加水稀释至 100mL,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19. (12 分)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海域面积大,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从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下图是某工厂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请回答下列各题:(1)操作 a 的名称是 ;(2)固体 A 是 ,气体 B 是 ;(3)海水中的镁元素为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4)写出 Mg(OH)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写出 Mg 在 CO2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4 分)通常用饱和 NaHCO3溶液除去混在 CO2中少量的 HCl 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也不能用 Na2CO3溶液吸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10 分)有下列物质:①Fe ②CO 2 ③Na 2O ④Cu(OH) 2 ⑤MgCl 2 ⑥NH 4Cl ⑦H 2SO4 ⑧C 2H5OH(酒精) (用序号作答) 。(1)按组成进行分类,酸有 ,碱有 ,盐有 。(2)上述十种物质中,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22. (14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得到一块软锰矿样品,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MnO 2)和石英(SiO 2) 。为了制取 Cl2和探究氯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MnO 2+4HCl(浓) △ MnCl2+Cl2↑+2H 2O【制取气体】(1)取适量矿样置于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充分反应后,烧瓶中残留的固体是 。(6)写出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知识拓展】(7)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正好生反应也可以生成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 + 16HCl(浓) ==== 2KCl + 2MnCl 2 + 5Cl2↑ + 8H 2O)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莆田二十四中 15—16 学年(上)高一化学期末考试答案题号1 2 3 4 5 6 7 8答案B B A A D B B C题号9 101112131415 16答案D D C B D B D C(2)收集氯气应将图 1 导管的 a 接口与图 2 的导管的 接口连接(填“b”或“c ”)(3)若生成标准状况下 11.2LCl2,则参加反应的 MnO2 的质量为 g。【实验探究】(4)把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按图 3 进行实验,观察到 B 中的有色布条不退色,C 中的有色布条退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17.(6 分)0.6mol H2SO4 的质量是____58.5___g,含___0。6NA_个分子,含___2.4__mol 氧原子,能和__1.2_molNaOH 完全反应,该硫酸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_0.4__mol H3PO4或___43.8_ g HCl 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18. (6 分) 4gNaOH 固体溶解后配制成 100mL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取出 10mL 该溶液,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将取出的 10mL 加水稀释至 100mL,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0. 1 mol/L 。19. (12 分)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海域面积大,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从海水中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下图是某工厂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请回答下列各题:(1)操作 a 的名称是 过滤 ;(2)固体 A 是 M g ,气体 B 是 Cl2 ;(3)海水中的镁元素为 化合态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4)写出 Mg(OH)2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Mg(OH) 2+2H+ ==Mg2++2H2O 。(5)写出 Mg 在 CO2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Mg+CO2===2MgO+C 。20.(4 分)通常用饱和 NaHCO3溶液除去混在 CO2中少量的 HCl 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 -+H+===CO2+H2O ;也不能用 Na2CO3溶液吸收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2CO3+CO2+H2O==2NaHCO3 。21.(10 分)有下列物质:①Fe ②CO 2 ③Na 2O ④Cu(OH) 2 ⑤MgCl 2 ⑥NH 4Cl ⑦H 2SO4 ⑧C 2H5OH(酒精) (用序号作答) 。(1)按组成进行分类,酸有 ⑦ ,碱有 ④ ,盐有 ⑤ ⑥ 。(2)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③ ④ ⑤ ⑥ ⑦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② ⑧ 。22. (14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得到一块软锰矿样品,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MnO 2)和石英(SiO 2) 。为了制取 Cl2和探究氯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进行如下实验。【查阅资料】MnO 2+4HCl(浓) △ MnCl2+Cl2↑+2H 2O【制取气体】(1)取适量矿样置于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充分反应后,烧瓶中残留的固体是 SiO2 。(6)写出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  。【知识拓展】(7)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在常温正好生反应也可以生成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 + 16HCl(浓) ==== 2KCl + 2MnCl 2 + 5Cl2↑ + 8H 2O)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KMnO 4 。.(2)收集氯气应将图 1 导管的 a 接口与图 2 的导管的 b 接口连接(填“b”或“c ”)(3)若生成标准状况下 11.2LCl2,则参加反应的 MnO2 的质量为43.5 g。【实验探究】(4)把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铁丝燃烧产生棕褐色的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2FeCl3 (5)按图 3 进行实验,观察到 B 中的有色布条不退色,C 中的有色布条退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HClO 具有漂白性 。1高一历史必修(1)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沿袭 B.考试选举 C.皇帝任命 D.地方推荐5.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6.《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 C.夺取诸侯的爵位 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7、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达到登峰造极的标志是( )A.废丞相,权归六部 B.设立内阁 C.设置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8.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C.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有效地笼络了人才D.是为了打击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9、下列民主运作的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 )2①差额选举制 ②任期制 ③议会制 ④比例代表制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下列享有雅典民主权利的是:( )A.成为男性公民 B. 妇女 C.广大奴隶 D.外邦人11、公元前 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C.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12.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 《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 《民法大全》13.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C.1688 年“光荣革命” D. 《权利法案》的通过14、美国联邦制下的各邦( )A.与中央政府实行分权 B.享有国家主权C.各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D.独立于联邦之外15、法国《1875 年宪法》最终确立法国是(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总统制共和国 C.资产阶级帝制 D.专制政体1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17、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 )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18、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319.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年轻,历经磨难而 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D.《辛丑条约》——戊戌变法20、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新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21、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C.人民反饥饿斗争激烈 D.反对袁世凯的斗争迅速发展22、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包括: ( ) 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政府③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④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2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本主义宪法是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颁布的:(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民国宪法》 D、 《钦定宪法大纲 》24、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 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 ,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 )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 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 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2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26、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二十一条”签订C.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7.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4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2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来源:( )①法国启蒙思想 ② 德意志古典哲学 ③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④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29.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 。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C.它是在工人阶级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D.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30.对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B.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获得胜利C.走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D.革命历程的曲折反复3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D.确立了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32.日本在侵华过程中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其中成为中国全民抗战开端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33.关于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上胜利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标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34、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是( )A.多党合作 B.政治协商 C.人民代表大会 D.轮流执政35、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 ,最确切的解释是( )A、两种政治制度 B、两种经济制度 5C、两种法律制度 D、 两种社会制度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0分。答在作答卷上。36、商朝的政治制度是 37、公元前 594年, 实行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轨道。38、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 为基础,以 为核心的。39、美国 1787年宪法体现了 、 、 原则。 4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1848年发表的 。4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42、1954 年宪法的性质是 。三、材料解析题(每题 10分,共 20分)43.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材料二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贼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摘自《旧唐书》材料三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袋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一,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皇明祖训》(1)材料一中,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1 分)这一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6(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1 分)为此,北宋统治者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解决的?(2 分)(3)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是如何认识丞相作用的?(1 分)为解决这一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1 分)(4)综合上述内容,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2 分)44.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伐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夫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语中国前途》7材料三: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三个阶级的政治主张?(3 分)他们的政治主张有何共同的进步意义?(2 分)(2)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三个阶级掀起了哪些革命运动?结局如何?(3 分)(3)从三个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结局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 分)高一上历史期末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同学们作答在选择题答题卡上。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C C C A B C A D A B D D A B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D D D C B D A A A D D D D D31 32 33 34 35A D D B A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10分。答在作答卷上。1、内外服制度 2、梭伦 3、代议制,责任内阁制。4、联邦制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5、 《共产党宣言》 6、南昌起义 7、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8三、材料解析题(每题 10分,共 20分)1. (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1 分)。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2 分)(2)状况: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 (1 分)解决: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 分)(3)认识: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1 分)措施:废丞相,六部直属皇帝。 (1 分)(4)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取消。 (2 分)2、 (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体现了反封建精神。 (5 分)(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失败。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3 分) (3)启示:在殖民地办殖民地的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2 分)12015-2016 学年度莆田二十四中期末高一地理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为( )A.水星 金星 B.木星 火星 C.火星 土星 D.金星 火星2、读图,完成题。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3、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A、五带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C、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D、热带、温带的范围不变,寒带消失C.字母 A+C 合称岩石圈4、图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射点在④处时,应是 6 月 22 日前后B.直射点从①处移到⑤处,需要 l 恒星年C.直射点位于①或⑤处时,都是北半球的春分日D.直射点从②处移到④处期间,我国各地白昼逐渐增长5、读图,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图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 6~7 题。6.日地距平比由 a 变至 b 期间,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C.长沙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D.长沙地区昼变短夜变长7.当日地距平比为 b 时,长沙日出时间最有可能接近于几点钟( )A. 5 时 B. 6 时 C. 7 时 D. 8 时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 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 8-9 题。8.“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9.“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分析下表气候资料,回答题。(单位:气温°降水 mm)地点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 年气温24 24 26 28 29[ 28[ 27 27 27 27 27 25[ 26A降水3 3 3 3 30 465 617 351 267 56 10 3 1793气温-13 -103.4 4.4 9.3 13.519.520.116.49.4 -1 -11 4.2B降水10.5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739气温3.1 3.87.2 10.314 17.119 18.515.911.16.8 4.1 10.9C降水54 43 32 38 52 50 55 62 51 49 50 49 585210、表中 B 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11、表中 C 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纬 30°~40°的大陆东岸 B.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C.南北纬 40°~60°的大陆东岸 D.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读“某地区等压线示意图” (图中曲线表示等压线,带箭头直线表示甲乙两地的风向),回答 12~13 题。甲丙 乙12.比较甲乙丙三地的气压大小为( )A.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13.此时丙地( )A.可能受暖锋影响 B.可能受冷锋影响 C.出现晴朗天气 D.出现沙暴天气下图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完成下列问题。14.图中体现“大气保温作用”的是( )A.① B.③ C.④ D.⑤15.影响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因素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6.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A.甲>乙>丁>丙 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1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陆地受热少 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图中字母 M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19.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 D 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图 3)”,回答 20~21 题.20、若 AB 线是 30o 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乙是( )①风海流 ②暖流 ③寒流 ④补偿流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1.若 AB 线是 30o 纬线,且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则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 A.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C.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 D.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22~23 题。 0º 60º 盛 行 风 洋 流 ① 322.图中①虚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深海沟 B.1 月 0℃等温线 C.板块生长边界 D.岛弧链23.判断右图代表的季节及图中洋流的流向( )A.夏季 向东北流 B.夏季 向西南流 C.冬季 向东北流 D.冬季 向西南流读我国某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24.图中 M、N 洪峰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地下水 B.积雪融水 大气降水 C.地下水冰川融水 D.冰川融水 积雪融水25.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四川盆地 D.东北地区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5 大题,共计 50 分)26、读“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0 分)(1)甲图是以 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时地球可能处在乙图所示的 位置附近。在未来一个月内,公转速度先继续变 ,然后变 。(2)AD 线表示 线, 此时 A 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 ,B 点的太阳高度是 ,D 地的昼长是 小时。(3)如果 B 点的日期为 12 月 22 日,那么此时此刻 C 点的时间是 12 月 日 时,全球日期与 B 点相同的范围与 C 点日期相同的范围之比是 。27、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分)图甲 图乙(1)图甲中 e 表示陆地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2)图甲中,只包含 a、b 的水循环称为____________,包含 a、c、d、e 的循环称为______________,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再生。(3)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在我国可通过______________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实现西归。(4)如果图乙表示 1 月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若此时日本的一艘油轮从波斯湾回国恰经过此海区,那么该油轮航行为(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5)写出洋流 C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形成洋流 A 和 D 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6)洋流 B 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何影响?(2 分)(7)E 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为什么?(2 分)28.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图中 A、B、C、D 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判断理由是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被称为 ,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②被称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 气是 ,M、N 两条线中,可能形成锋面的是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原因是 。(5)图中 B、 C 两处相比, 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29.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4(1)填出图中各字母所 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年在 D 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3)极锋是由________和_ _______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4)填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 _________。(5)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双项)A.热的地方成低压,冷的地方成高压B.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 运动C.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D.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3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6 分)1913 年,108 户天津家庭来到马来西亚拓荒,建立了村落。2013 年 10 月,天津“赤道天津村”科学探险考察队深入“天津村” ,采访建村 100 周年纪念活动。随后,科考队穿越赤道来到苏门答腊岛,对原始森林、火山等进行考察,活动为期 20 天。(1)考察队考察期间,当地昼长比天津__________________(填“长”或“短” ) 。(2)苏门答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3)苏门答腊岛上河流的流量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 。(4)苏门答腊岛上地形有何特点?(2 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10、DABCDBABBA 11-20 DCACCAABBC 21-25 DCABD二、非选择题26、 【答案】(1)北 ③ 快 慢(2) 晨昏线 18 43°8′ 6(3)21 21 3:127、 (1)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2)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更新 (3)季风 (4)B(5)西澳大利亚寒流 东南信风 西风 (6)增温增湿 (7)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将大量营养盐类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渔业资源丰富。28、(1)C 位于北半球,风从中心吹向四周,向右偏 (2) 低压 气旋 (3)阴雨 N(4) ② 高压控制 天气晴朗(5)B 等压线较为密集29、 (1)极地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2)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3)极地东风 中纬西风(4)中纬 低纬(5)B C30、 (1)长(2)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3)大(4)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西南高 东北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