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9090320.doc--点击预览
- 201609090321.doc--点击预览
- 201609090322.doc--点击预览
- 201609090323.doc--点击预览
- 201609090324.doc--点击预览
- 201609090325.doc--点击预览
- 201609090326.doc--点击预览
- 201609090327.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5-2016-2 期末考试卷高一地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1分,共 60 分)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回答下列问题。2009 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国家2000-2010 年人口年均增长率(%)2009 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 年 0-14 岁人口比重(%)男性 女性中国 0.6 143 19.5 72 75印度 1.4 389 30.6 63 66法国 0.7 118 18.4 78 85美国 0.9 34 20.1 76 8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09 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 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 年中国 0-14 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2010 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读右图,a、b、c 分别表示 0~14 岁、15~64 岁、65 岁及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图中②国 0~14 岁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70% 鼓励生育 B.60% 计划生育C.15% 采取移民政策 D.3 0% 鼓励人员出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河流 D.铁路5.影响该城市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资源C.政治 D.铁路6.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方案是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B. 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7.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C.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8.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9.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10.甲处最有可能建设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完成下列问题。11.我国仍要坚定不移的实施计划生育 政策的原因是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均资源不足 ③人口增长率过高 ④人口迁移过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从长远看,全面放开二孩有利于①缓解人口压力 ②缓解人口老龄化 ③缓解劳动力紧缺 ④调节人口迁移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3.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有A.单产低 B.商品率低C.水利工程量少 D.投入的劳动力少14.下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图示资料丙地相符的是A.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B.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C.我国的东北平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下图为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5.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16.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交通 B.科技 C.政策 D.市场17.下图为某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不包括A.机械化水平高 B.接近市场C.地势平坦开阔 D.地广人稀18.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 )A.地形条 件 B.光热条件 C.土壤条件 D.市场条件4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回答下列各题。19.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 D.旱作谷物农业20.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强,市场适应性弱21.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2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A.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B.农作物品种的选择C.农作物生产所选择的地理 D.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23.冬季我国南方四川、广东的蔬菜能大量供应北方,主要取决于( )A.市场区位及变化 B.北方人口众多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D.国家政策支持24.下列关于农业区位条件评价,不科学的是( )A.平 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B.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C.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D.由于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园艺业和乳畜业的区位将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在 2014 年北京国际草莓节上,利用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草莓,因产量高、口感好,受到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5.影响立体无土栽培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资金、技术 B.热量、地形 C.土壤、水源 D.劳动力、交通26.北京的草莓能销往新加坡、香港主要是因为①自然环境改变 ②交通条件改善 ③市场需求增大 ④保鲜技术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表为世界某两大农业区域的相关资料。读表,回答下列问题。农业产值构成(%)农业区域] 年降水量(mm)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农产品商品率(%)]种植业 畜牧业 其他甲 520 20 86 45 50 5乙 1658 620 30 74 8 1827.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A.大牧场放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28.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①降水丰富 ②草场广阔 ③农产品商品率高 ④劳动力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中 M(虚线圆心处)为市场城市,N 为原料供给地,以市场 M 或原料 N 为中心的同心圆表示单位运费等值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9.当工厂选择在 a 位置时,则工厂可能是:A.炼铝工业 B.电子工业C.家具制造工业 D.蔗糖工业30.若原料每吨每公里的运费是产品每吨每公里的运费的 1/2,原料利用率为 50% ,如果只考虑运输费用,在布局工厂时,下列选址合理的是:A.abc B.abd C.bcd D.acd读我国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31.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焦化——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6A.信息联系 B.商贸联系 C.生产协作联系 D.科技联系32.图中有相关联系的工厂往往集聚在一起,最主要是A.为了共享基础设施 B.为了促进技术交流C.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为了降低交通运输费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3.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 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A.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B.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34.丁类工厂最适宜布局在以下哪种地方A.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附近 B.原 料地附近 C.消费市场附近 D.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5.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C.广阔的市场 D.充沛的水源36.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D.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37.读下图“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布局模式” ,判断①~④说法正确的是( )7A.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啤酒厂B.啤酒厂、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C.制糖厂、电子装 配厂、炼铝厂、啤酒厂D.啤酒厂、电子装配厂、制糖厂、炼铝厂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下列各题。38.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 ④廉价劳动力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9.有关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C.世界性钢铁过剩D.环境污染严重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40.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 D.水果罐头厂41.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8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 A 城到 B 城的公路,完成下列问题。42.在右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A.① B.② C.③ D.④43.图中显示,影响公路线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因素 B.水文因素C.气候因素 D.经济发展水平沪汉蓉高速铁路,亦称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是中国一条兴建中的高速铁路,全长 2 078 km,由上海出发,途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等城市,到达成都。据此完成小题。44.一些大型综合市场,多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其主导因素是 ( )A.市场最优 B.交通最优 C.服务最优 D.环境最优45.沪汉蓉高速铁路修建的决定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防因素 D.科技因素46.我国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 1956 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 公里。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不利的自然条件,其中不包括( )A.高寒缺氧 B.多年冻土 C.脆弱的生态环境 D.山高谷深,河汊纵横读“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图, (图中数字 1-5 依次代表各种运输方式四项指标有最高到最低的等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7.我国从中东波斯湾进口石油,应选择图中的( )A.a 运输方式 B.c 运输方式 C.d 运输方式 D.e 运输方式48.b 运输方式在选线时应尽量避开( )A.大城市 B.沼泽地和陡坡C.居民点和农田 D.交通枢纽49.山上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A.气候 B.地形 C.河流分布 D.植被沪昆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铁路通道之一,是一条东起上海,西至昆明的东西向铁路干线。设计时速为 350 千米/小时。下图为沪昆高速铁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50.沪昆高速铁路沿线施工中,工程难度最大为A.沪杭段 B.云贵段 C.湘赣段 D.浙赣段51.沪昆高速铁路大多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建设,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沿线环境 B.节约土地资源C.保证铁路安全运行 D.展示中国高铁成就52.沪昆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强了东部沿海与西南内陆的客货流 B.促进沿线经济发展C.有利于沿线旅游业发展 D.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3.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54.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 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 ,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55.图中字母 F、G、H 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1056.E 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③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7.人类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会产生 深远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A.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B.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全面关停污染性的工业读下面沿海钢铁厂海水淡化流程图,完成下题。58.海水淡化的浓盐水直接排入海洋,最可能导致A.湿地萎缩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59.钢铁厂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主要有利于A.增加流通环节 B.增加浓盐水 C.减少工业联系 D.降低能源消耗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下题。1160.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A.北方的退耕还草B.湖区的混合放养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二、综合题(共 40 分)61.读下图,回答问题:(10 分)(1)据图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 三地均为_______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3)写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的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如图,阜阳因泉河淤积城区向②转移,因修建颍河大闸城区向③转移,又因铁路的开通城区向④转移。回答下列问题:(8 分)12(1)20 世纪 20 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繁荣,原因是 河是对外交通口岸,说明 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2)20 年代后,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原因是 ,说明城市的分布向的位置移动。(3)70 年代后,淮南铁路、京广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重要的 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 区和 区。(4)阜阳的三次转移说明了 ( 双选)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B.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C.政治军事对城市区位的影响D.区位条件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63.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8 分)(1)图中 A 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炼铝工业,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2)该城市计划在 C 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以电子工业为主)。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64.图表示清洁生产的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1)请将下列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空白图框内。A.产品废弃处置 13B.产品批发零售 C.产品生产制造 D.产品包装运输E.产品使用回收 F.原材料加工 G.资源的摄取(2)清洁生产从___________到生产制造\到消费使用和______________等全过程都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3)清洁生产包括利用清洁________________、清洁的____________过程和清洁的产品。(4)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____________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上溯到_____________,并拓展到____________________。(5)清洁生产是一种_____________效益与______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14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5-2016-2 期末考试答案高一地理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1 分,共 60 分)1.D 2.C 3.B 4.C 5.D 6.C 7.C 8.C 9.B 10.D 11.A 12.B 13.B 14.A 15.A 16.B 17. B 18. B 19.C 20.B 21. A 22. A 23. C 24. D 25.A 26.C 27.D 28.D 29.C 30.B 31.C 32.D 33.D 34.C 35.D 36.D 37. B 38.A 39.B 40.D 41.C 42.C 43.A44.B 45.B 46. D 47.D 48.B 49. B 50.B 51.C 52.A 53.D 54.B 55.B 56.C 57. A58.B 59.D 60.D二、综合题(共 40 分)61.(10 分)(1)东亚 、东南亚 、南亚(3 分)(2)季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或三角洲(2 分)(3)劳动力丰富、人口众多,需求量大、人们喜食米饭、种植历史悠久。 (3 分)(4)小农经营 机械化水平低 人口众多(2 分)62. (8 分)(1)泉 河流(2)泉河淤塞 交通便利(3)铁路枢纽 工业 仓库(4)B D63. (8 分)(1)因为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 燃料供应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河流,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4 分)(2)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4 分)64. (14 分)(1)从左下顺时针方向依次为(G) 、F、C、 (D、B)E、A(5 分)(2)原料开采 废弃物处理(3)能源 生产(4)废弃物 源头 生产过程(5)经济 环境151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不全)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总分值:10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是:H—1 O—16 C—12 N—14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代替化石能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2.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钾 B.碘 C.铁 D.硅3.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 )A.CH 3Cl B.CH 2Cl2 C.CCl 4 D.HCl4.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类和液化石油气(LPG)类。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 ( )A.烃类 B.一氧化碳 C.氢气 D.醇类5.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①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②升高温度 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加入生成物 ⑤加入MnO2A.全部 B.①②⑤ C.② D.②③6.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有机物分子的结构十分复杂 B.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 C.有机物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元素 D.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27.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观点不能用于解释下列化学事实中的 ( )A.氧化还原反应 B.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C.加成反应 D.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8.在①甲烷、②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物化合物,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氧化性强弱:F 2<Cl 2 B.金属性强弱:K<NaC.酸性强弱:H 3PO4<H 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 210.关于由锌、铜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是负极,铜是正极 B.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C.负极的反应式为 2H++2e-=H2 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酸性增强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Cl4可由 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乙醇与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D.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烯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12.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H] - B. H∶ ∶ ∶H C.∶ ∶C∶ ∶ D.Na +[∶ ∶ ∶] 2- Na+‥‥ O ‥‥ O ‥‥ O ‥‥ O ‥‥ O ‥‥ O ‥‥ O13.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以与溴 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常温下都是气态物质 D.乙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苯不能14.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 NaCl,电解熔融 NaCl 可获得 Cl2B.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3C.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 程只发生了化学变化D.利用电解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15.下列物质中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 )A.CH 3CH3 B.CH 3CH2OH C.CH 3CHCl2 D.CH 3CH2Br16.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 ( )A.HCl B.NaF C.CH 4 D.NH 317.短周期元素 R、T、Q、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Q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Q RD.含 T 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18.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烷(丙烯):通入溴水B.乙烷(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CO2(SO 2):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乙醇(乙酸):加足量浓硫酸,蒸馏 19.对于反应 X(g)+Y(g) 3Z(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下列可作为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A、B 生成 C 的分子数与分解 C 的分子数相等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变化③外界条件不变时,A、B 的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④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 ⑤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变化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0.下列关于烷烃和烯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但通式不同 B.均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C.均能与氯气发生反应 D.烯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2,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12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的水解产物是纯净物 C.纤维素和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422.从海水中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 ( )A.H 2O B.K C.Br 2 D.I 22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有机物中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甲基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 2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D.在浓H 2SO4催化下能与乙 酸发生酯化反应24.下列关于煤及其综合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 B.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C.煤通过干馏得到的苯和甲苯属于同系物 D.煤气化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甲烷,煤液化的目的主要是获得苯25.下列关于 3 2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 2He 原子核内含有 2 个中子 B.3 2He 原子核内含有 2 个质子C.3 2He 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 D.3 2He 和 4 2He 是两种不同的元素26.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 溶液 B.Na 2CO3溶液 C.碘水 D.新制 Cu(OH)2悬浊液27.将 22 克 CH4和 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气体的质量减少了 14 克,则混合气体中 CH4和 C2H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2:1 D.2:328.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表中有八个 A 族,八个 B 族B.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 32 种元素C.短周期元素是指 1-20 号元素D.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529.反应 A+B→C(△H0),②X→C(△H” 、 “=”、 “”)6(3)若t 2 =2min,计算反应开始至t 2时刻,M 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 。(4)t 3时刻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5)如果升高温度则 V 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9 分)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如下:①将蒸馏(制淡水)后浓缩的海水用硫酸进行酸化;②向酸化的海水中通入足量氯气,使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③向上述溶液中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单质吹入盛有二氧化硫水溶液的 吸收塔内转化成氢溴酸;④向吸收塔内通入适量的氯气;⑤用四氯化碳萃取吸收塔中的溴单质。 请完成下列问题:(1)步骤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步骤③的目的是使溴单质富集,试写出溴单质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_________(写化学式)是氧化剂。1mol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____________mol 电子。(3)实验室中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中的溴所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溶液分层后呈橙红色的液体位于 (“上”或“下” )层。 34.(15 分)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 77.2 ℃,某同学制取它用醋酸 14.3 mL,95%的乙醇 23 mL,还用到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仪器如图所示。实验步骤是: ①先向 A 中蒸馏烧瓶注入乙醇,然后加入浓硫酸摇匀,再将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乙醇与乙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7∶5。 ②加热油浴保持温度约 135 ℃~145 ℃。 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料速度使蒸出酯的速度与进料速度大体相等,7直到加料完全。 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 再有液体流出后,停止加热。 ⑤取下 B 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 Na2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摇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 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 ⑦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 试回答: (1)乙醇和乙酸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和 。(2)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用油浴加热的优点是 。(5)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6)用饱和 Na2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 NaOH 浓溶液代替 Na2CO3溶液将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高一化学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C D A C B A D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D A C B D A D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C A C B D A B D D1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5—2016 一 2 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 第一卷 单项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50 小题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自明代开始,景 德镇最好的民窑所生产的高质量瓷器,可与御窑厂所烧造的官窑器相仿,甚至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材料表明此时期( )A.民窑技艺水平高于官窑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 发展3、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 励私人铸铁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4、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 ,人们用许多美食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A.宗教习惯 B.农业生产 C.祭祀 祖先 D.纪念庆典5.在封建社会一度出现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B.贫者生产积极性不高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6.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①迪亚士 ②哥伦布 ③达·伽马 ④麦哲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新航路开辟后所出现的“价格革命”最重要的作用是( )A.导致了世界贸易路线和中心发生变化 B.增进了各地区和各民族间的经济 交往2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D.造成物价不稳,人民生活困难8.1651 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矛头直指(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法国9.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主要通过打败哪三个国家实现的(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11.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的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C.圈地运动的进行 D.手工工场的发展12.19 世纪中期,妇女服装显出简化的趋势,出现了短裙和女式长裤等。形成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应是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C.妇女政治地位的极大的提高 D.社会审美观改变13.1878 年,爱迪生在报上 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 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A.蒸汽锤 B.第一架飞机 C.电灯泡 D.三轮汽车14.1892 年 11 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不可能选择的话题是A.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旅行 B.总统候选人利用电话竞选C.市政广场安装了电灯设施 D.战地记者用电脑发出通讯15.学者汪林茂评论某一历史事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这一历史事件是( )A.小农经济解体 B.外国商品倾销C.洋务企业创办 D.民族工业兴起16.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指出:“(中国)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 1895 年……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3现。 ”当时中国在经济方面的“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促成了(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热潮兴起 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D.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17、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 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时势”指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B. “隔绝于世”表明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 “安于现状”说明了农耕经济的繁荣 D.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18、1895—1913 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 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政策支持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9.“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一五”计划最大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0.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 “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21、《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A、“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建立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C、国企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2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的工作重点是( )A.对外开放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改革政治体制 D.改革经济体制23.天津位于我国哪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A.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 C.闽东南地区 D.珠江三角洲24、中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25、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人员,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4A、报纸 B、电影 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26.2015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阅兵首次以抗战胜利为主题。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一盛况的主要途径是A.电视 B.书籍 C.杂志 D.互联网27.以下哪份报纸是当今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A. 《共产党》 B. 《光明日报》 C. 《人民日报》 D. 《中央日报》28.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裙秋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了电视的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 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29. 1929—1933 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A.殃及苏联 B.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C.持续时间长 D.破坏性大30.面对几年来被大萧条折磨的精疲力竭的总统,一位雕塑家说:如果你放一朵玫瑰花在胡佛的手里,它也会枯萎。出 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A.个人能力不足 B.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C.国际环境影响 D.灰心绝望的情绪31.他学识渊博,身残志坚,他击败胡佛,实施新政,领导美国人民摆脱了危机困境。“他”是A.林肯 B.罗斯福 C.杜鲁门 D.尼克松32.20 世纪 30 年代,为了推行公平竞争,美国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上面写着“我们进尽我们的职责”等语,以资表彰鼓励。这里的法规是A.《全国工业复兴法》 B.《全国劳工关系法》 C.《社会保险法》 D. 《财产税法》33. 1930 年 3 月 6 日,美国各大城市 125 万失业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向国外输出劳动力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推行“以工代赈”34.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中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A.推行国有化企业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35.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论的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C.第三产业的兴起 D.新经济的出现536、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7.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严重问题。从整体史观来看,最主要的问题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 B.缺少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C.经济效益低下 D.忽视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38.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经济趋于崩溃,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它”是指苏联的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39.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相同的局限在于A.为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B.缺乏勇于改革的精神 C.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D.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40.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 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 陷在旧时代的混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其中“在旧时代的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 A.未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来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D.未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41.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 得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D.只局限在农业领域42.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43、 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 A. 苏联政治危机加剧 B. 国际形势日趋紧张C. 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D. 各共和国要求分离 44. 上个世纪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 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6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问 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45、1850 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 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D.美国经济实力独霸天下46、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A.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货币挂钩 B.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C.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与英镑挂钩 D.美元与白银挂钩,白银与黄金挂钩47.有人以“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来形容北美自由贸易区。这说明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主导的 B.加墨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C.美国对加墨两国进行剥削 D.实现三国合作是美国的最终目标48、美国一家杂志社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会议,一支联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 ”其中的“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是指A、欧共体 B、欧盟 C、苏联 D、美国49.地跨四大洲、成员国差异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是A. 欧洲煤钢联营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东 南亚国家联盟 50.右图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推动者 B.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C.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 D.世界金融风暴对经济全球化毫无用处第二卷 非选择题(50 分)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 分)材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 年1月) 》7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几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索,采取了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使经济生活开始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活跃局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4 年 10 月 20 日)材料三 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 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1992 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天的故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可知,在农村地区我 国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2分)(2)据材料二可知,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然后推进到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2分)(3)1979 年,随着“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这第一批 “崛起”的“座座城 ”具体指哪些城市?(4分)1992 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4)199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如开了一次会议,并且在这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这次会议及目标分别是什么?(4分)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 分)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 30 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 70 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8材料三 所谓“新” ,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 1776 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1)结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办法失败后,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2 分)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2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 (6 分)结合材料二、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 分)(3)20 世纪 20 和 30 年代,苏俄和美国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对照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说明了什么?(4 分)53.(20 分)当今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497 年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远航,到达印度的卡里卡特,从此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 过程,欧洲国家竞相运用他们优越的技术手段创造了遍及全世界的帝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灾难,由欧洲主导的全球化开始动摇了。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 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 年)(1)依据材料指出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论述的两次全球化的各自特点。 (6 分)(2)依据材料指出导致第二次全球化出现阶段性变化的因素。 (6 分)(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对上述两次全球化的反应,并举例说明。 (8 分)9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2015—2016 一 2 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 1-5 BBABC 6-10 CCCDB 11-15 BACDC 16-20 CCCAA 21-25 BBABA 26-30 ACBAB 31-35 BADBB 36-40 CBDCD 41-45 BCCDB 46-50 BABBC51(14 分)(1)经济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 分)(3)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分);历史事件:邓小平南巡(或邓小平的南方谈话)(2分)(4)会议: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四大)(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52(16 分)(1)新经济政策。 (2 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 分)(2)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工人可自由参加工会;规定最高工时;规定最低工资;禁用童工。 (6 分,回答四点即可得满分)国家干预经济并以立法的形式解决问题。 (2 分)(3)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经济,两者可以相互借鉴。 (4 分)53、 (20 分)(1)第一次全球化:始于新航路开辟;以欧洲国家为主;建立了大帝国。第二次全球化:始于二 战以后;由美国主导;建立了全球性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国家贸易增长迅速。 (6 分)(2)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摧残;经济危机的打击;先进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美国对欧洲和日本重建的作用。 (6 分)(3) (8 分)第一次全球化: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学习其先进技术,表现为开放通商口岸、建立近代工业等。第二次全球化:抓住机遇主动应对,表现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