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数学3月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3月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3月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 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高一化学三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A. HClO B. NH 4Cl C. HNO 3 D. AgNO 32、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 B.氧化性 C.漂白性 D.酸性3、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A. 二氧化硫 B.氢氧化钠 C.硫酸亚铁 D.硫酸铜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 2CO3、NaHCO 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H 2、SO 2、CO 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iO 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5.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有下图转化关系 :则甲不可能是A.Al 2O3 B.SiO 2 C.NH 4Cl D.CO 26.分别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通 入足量 NO2气体,数目不 会减少的是 A.SO 32- B.CH 3COO- C.Fe 2+ D.Al 3+7、某金属的硝酸盐加热分解生成的 NO2和 O2的物质的量比为 8:1,在加热过程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 无法确定8、标准状况下,将 NO2、NO、O 2 混合并充满容器,然后把容器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水充满容器,则容器中 HNO3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用 M表示范围是A、1/28<1/22.4 B、1/39.2<M<1/22.4 C 、1/39.2<M<1/28 D、0<1/22.4 9、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N 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 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5 mol•L—1NaOH溶液至 Cu2+ 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10、均含有短周期元素 W的 X、Y、Z 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 可能是非金 属元素B.X 可能是氧化物C.Y、Z 之间的转化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D.Y 和 Z反应可能生成 X11、 已知甲、乙、丙、X 是四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和 X 不可能是2A.甲为 C,X 为 O2B.甲为 SO2,X 为 NaOH溶液C.甲为 Fe,X 为 Cl2D.甲为 AlCl3,X 为 NaOH溶液12、 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13、aLCO 2气体通过足量 Na2O2后所得气体再与 bLNO混合时,可得到 c 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 。下列表达式错误的是A.若 a (a + b)C.若 a b,则 c = (a + b) D.若 a = b,则 c = (a + b)14、从反应结果分析,下列关于“反应先后顺序”的评价中正确的是A.向物质的量比为 1∶1 的 Na2CO3和 NaOH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NaOH 先发生反应B.向体积比为 1∶1 的 SO2和 CO2混合气体中加入少量氨水,CO 2先发生反应C.向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的 FeCl3和 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 Fe粉,Cu 2+先被还原D.向 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 NaOH溶液,NH 4+先发生反应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水通入 SO2后溶液的酸性减弱B.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白色沉淀C.Na、Mg、Fe 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 H2和对应的碱D.浓硫酸、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 16、下列 各步反应 A(HCl)→B(Cl 2)→C(NaClO)→D(HClO)→E(CO 2), 其中不能直接一步实现的是 A.A→B B.B→C C.C→D D.D→E 17、下列物质:①氯水 ②氯化氢气体 ③盐酸 ④熔融氯化钠 ⑤氯酸钾溶液 ⑥四氯化碳 其中不含氯离子的是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④⑤ 11318、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冷却后用 500mL0.6mol·L-1的 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 NaClO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所用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 B.3︰2 C.2︰3 D.3︰41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所示关系实现转化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A. B. C. D. 20、A、B、C、M 是四种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 和 M不可能是A.NaAlO 2溶液和盐酸 B.Fe 和 Cl 2 C.SO 2和 NaOH溶液 D.NH 3和 O2 二.非选择题21.有一瓶无色澄清的溶液,可能由以下离子中的几种组成:SO32- 、I - 、CO 32- 、Cl - 、SO 42- 、Fe 2+、Na +,请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及现象回答问题:步骤一:取适量待测液,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和溶液 B。步骤二:往 B中加入足量 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和溶液 C。步骤三:往 C中加入足量氯水,得黄色溶液 D。(1)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2)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阴离子是 。(3)步骤三中溶液变黄可能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 ;确认其存在的实验操作与现象是:取适量 D溶液于试管中 。22. 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 ,A、B、C、D、E、F、G、X 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 和 X的摩尔质量相同,E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16,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1)写出 X的电子式和 G的化学式:X__________,G__________;(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B+H 2O:_______ D+丙:_______ ______。23.下图是无机物 A~M 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I 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4AB DE GHK ILF的 溶 液 NaOH ①①③④ ⑤ ⑥ ⑦⑧ ⑨ ⑩J的 溶 液O2 H2OFeS2C的 溶 液 O2O2M的 溶 液 H2O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 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4)反应④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化合物 D 与 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 K2FeO4 (高铁酸钾) .同时还生成 KNO2和 H2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24、 (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 (NH 4)2SO4在 260℃和 400℃时分解产物不同。[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实验 1:连接装置 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 B盛 0.5000mol/L盐酸70.00mL)。通入 N2排尽空气后,于 260℃加热装置 A 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 却,停止通入 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 B,加入指示剂,用 0.2000mol/L 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 NaOH溶液 25.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 SO42- 。(1)仪器 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装置 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mol实验 2:连接装置 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 N2排尽空气后,于 400℃加热装置 A至(NH 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 N2。观察到装置 A、D 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 D内溶液中有SO32- ,无 SO42- 。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3)检验装置 D内溶液中有 SO32- ,无 SO42- 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4)装置 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5)(NH4)2SO4在 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实验室将 16.8g的铁跟 160mL的一定浓度的热浓硝酸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变,溶液的 c(H+)=1mol/L,生成的 NO2和 NO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L。请回答:(1)生成的 N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原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5(3)要使上述反应生成的 NO2和 NO混合气体在 NaOH和 30%双氧水的混合溶液中全部转化为 NaNO3,请计算至少需要 30%双氧水______克。26.向盛有 400mL某浓度稀 HNO3的大烧杯中加入 Wg铁粉,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减少16.8g,再往烧杯中加入 V mL 4 mol·L-1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铁粉质量又减少 8.4g,此时铁粉仍有剩余, (假设稀 HNO3只被还原为 NO)⑴写出题中铁粉与稀 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计算得出所用的稀 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mol·L-1,加稀 H2SO4之前,溶液中剩余的 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⑵加入 4 mol·L-1的稀硫酸的体积 V=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若硫酸足量,要使反应有 H2产生,W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答题卡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选择题21(1) 。 (2) 。(3) (填化学式) 22(1)X__________,G__________;(2)B+H 2O:_______ D+丙:_______ ______。23(1)______周期______族(2)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填写序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 ___。24(1) 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mol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789101湖北省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三子弟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一数学 3月月考试题1、数列 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2345,,79 A、 B、 ()naN()21naNC、 D、23n 3n2、 ( )A、BCD00sico1s6i123123、数列 中, 若 ,则 =( )na,,na9naA、8 B、9 C、10 D、114、已知△ABC 中, ,则 cosC 的值为( )4:23si:siCBAA. B. C. D.141325、等差数列 中, ,则 等于( )na257,S7aA、6 B、7 C、8 D、96、在△ ABC 中, AB=5, BC=7, AC=8,则 的值为( )BAA.-20 B.-44 C.5 D.-57、 在△ABC 中,若 b=2 ,a=3,且三角形有解,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3A. B. 000045C. 或 D. 60012868、在△ ABC 中, , 则角 =( ) sincos,AB2s3in2BCA B C 或 D 或33659、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且 ,则满足 的正整数 n 的值}a{nS75S10nS为( ) A.13 B .12 C.11 D.110、在 中, , ,则 ( ) 3si5Acos13BcosCA. 或 B. C. D.1656或 -6516511、已知 ,则 tan 为( )2A. B. C. 2 D. 12、如图(图在 16 题下方)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P,Q 分别为边 AB,DA 上的点。当的周长为 2 时, 的大小为( )APQPCQA B C D 6435113、在△ABC 中, 则 ,,6,abcsin2A14.若 ,则 _.(t)(ta)15.已知 Sin +sinα=- ,- <α<0,则 cosα=__________.3435216.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 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 D 在西偏北 0的方向上,行驶 600m 后到达 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 75的方向上,仰角为 3,则此山的高度 CD m. 17、(1)求值(tan10°- )·sin40° (2)化简 34212costan()i()xx18、已知函数 44()cos2incosi,0,2fxxx(1)求函数 的值域;(2)求函数 的单调减区间。()f19.在△ABC 中,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b、c,且 a+b+c=8.(Ⅰ)若 a=2,b= ,求 cosC 的值;(Ⅱ)若 sinAcos2 +sinBcos2 =2sinC,且△ABC 的面积 S= sinC,求 a 和 b 的值.320.如图所示,某海岛上一观察哨 A 上午 11 时测得一轮船在海岛北偏东 06的 C 处,12 时20 分测得船在海岛北偏西 06的 B 处,12 时 40 分轮船到达位于海岛正西方且距海岛 5 km的 E 港口,如果轮船始终匀速直线前进,问船速多少?21、等差数列 ,公差 ,前 n 项和为 ,na0dnS23154,8aa(1)求等差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2)令 ,是否存在一个 非零常数 ,使得数列 也为等差数列?若存()nSbNccnb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如图,一个由半圆和长方形组成的铁皮,已知长方形的边 AD 为半圆的直径,O 为半圆的圆心,AB=1,BC=2,现要将此铁皮剪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PMN,且底边 ,求剪下MNBC的铁皮 的面积。PMN41、 B 2、 D 3、 C 4、A 5、 D 6、 D 7、D 8、 C 9、 B 10、 D 11、A 12、B 13、1 14. 15、 16、 610 310-17、解:(1)原式= ·sin40°sincos-= 20610640sincoiis( - )= = = =-1.54i- 2ncos- 81ins-(2)原式= cosx18、解: ()2in2cos()4f x(1) (2),30,819、解:(Ⅰ)∵a=2,b= ,且 a+b+c=8,∴c=8﹣(a+b)= ,∴由余弦定理得:cosC= = =﹣ ;(Ⅱ)由 sinAcos2 +sinBcos2 =2sinC 可得:sinA• +sinB• =2sinC,整理得:sinA+sinAcosB+sinB+sinBcosA=4sinC,∵sinAcosB+cosAsinB=sin(A+B)=sinC,∴sinA+sinB=3sinC,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a+b=3c,∵a+b+c=8,∴a+b=6①,∵S= absinC= sinC,∴ab=9②,联立①②解得:a=b=3.20、解:轮船从 C 到 B 用时 80 分钟,5从 B 到 E 用时 20 分钟,而船始终匀速前进,由此可见:BC=4EB,设 EB=x,则 BC=4x,由已知得 003,15BAEC在△AEC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sisiniCAE0sin12x在△ABC 中,由正弦 定理得: 0si12siBC04is3xC在△ABE 中,由余弦定理得: 2coEAAE16433125,32故所以船速193Bvt答:该船的速度为 9 km/h21、 (1)解: (2) 2nS12c22、解:如图,连接 OM,设 MN 与 AD 交于点 E, ,则 OE=cos ,MOME=sin ,11(cos)(in)(sincosinc)22PMNS令 ,因为 ,所以 ,sin4t 012t且 = ,所以ico21t221()(4PMNttS当 时,tmax32()4PN1武钢三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 3 月月考高一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 12 题,1-8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 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共 48分)1、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放在广州和北京,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小 B.甲的线速度大,乙的角速度大C.甲的线速度大,甲和乙角速度相等 D.甲和乙的线速度、加速度均相等2、一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是 v1,周期是 T1,若在某时刻它向后喷气向前做加速运动,又进入新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是 v2,周期是 T2,则 ( ) A. v1> v2 ,T 1>T 2 B. v1> v2 ,T 1<T 2C. v1< v2 ,T 1<T 2 D. v1< v2 ,T 1<T 2 3、一些星球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收缩,假设该星球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若收缩时质量不变,则与收缩前相比 ( )A.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 4 倍B.同一物体在星球表面 受到的重力增大到原来的 2 倍C.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4 倍D.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4、一个物体静止在质量均匀的球形星球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星球密度为 ρ,若由于星球自转使物体对星球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星球自转的角速度为 ( )A. B. C. D. 5、2011 年 9 月 29 日, “天宫一号”顺利升空,11 月 1 日, “神舟八号”随后飞上太空,11月 3 日凌晨“神八”与离地高度 343 km 轨道上的“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为建立太空实验室——空间站迈出了关键一步。设对接后的组合体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接前, “神舟八号”欲追上“天宫一号” ,可以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B.对接后, “天宫一号”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对接后, “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加速度D.因受力平衡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6、质量不计的轻质弹性杆 P 插在桌面上,杆端套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今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 ,如图所示,则杆的上端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 m2242RmgC. D.不能确定24g7、我国探月卫星成功进入了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2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与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位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 ( )A.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B.周期小于地球的周期 C.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D.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8、长绳的一端搁置在地球的卫星上,另一端系住升降机,放开绳,升降机能到达地球上,人坐在升降机里,科学家控制卫星上的电动机把升降机拉到卫星上。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10m/s2,地球半径 R=6400km,地球自转周期为 24h,某宇航员在地球表面用体重计称得其体重为 800N,站在升降机中,某时刻当升降机以加速度 a=10m/s2竖直上升,这时此人再一次用同一体重计称得视重为 850N,忽略地球公转及卫星受到升降机拉力对卫星运动的影响,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把绳的一端搁置在同步卫星上,可知绳的长度至少有多长B.可以求出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C.可以求出升降机此时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D.可以求出宇航员的质量 9、如图所示,如果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天文学家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转过的角度为 θ 1,金星转过的角度为θ 2(θ 1、θ 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求得( )A.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 B.水星和金星的密度之比C.水星和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水星和金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 小之比10、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经过 115 小时 32 分钟的太空飞行,绕地球飞行 77 圈,飞船返回舱终于在 2005 年 10 月 17 日凌晨 4 时 33 分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G,地球 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地球的半径 R。神舟六号飞船太空飞近似为圆周运动。则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离地球表面的高度 hB. 可以计算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的太空飞行的加速度C. 飞船返回舱打开减速伞下降的过程中,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D. 神舟六号飞船绕地球的太空飞行速度比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速度要小11、我国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发射的“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简化后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速后进入工作轨道,卫星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 a,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 b,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为aB.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3bC.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 道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2D.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地球月球停泊轨道工作轨道地月转移轨道发射轨道312、宇宙中存在一些质量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 R,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 G。关于四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颗星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B.四颗星的线速度均为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 加速度均为 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 二、实验题:(共 6 空,每空 3 分,共 18 分)13、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时的角速度。实验器材:电 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实验步骤:⑴如图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⑵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⑶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ω= __________ 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 r=5.50×10 -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求得角速度为___ 。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正确描绘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在固定弧形斜槽时,应注意使__________;实验时,每次使小球由静止滚下都应注意______________。 (2)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所通过的位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一块平木板钉上复写纸和白纸,竖直立于槽口前某处且和斜槽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 A;将木板向后移距离 x,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在木板上留下痕迹 B;又将木板再向后移距离 x,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滚下,再得到痕迹 C.若测得木板每次后移距离 x=20.00cm,A、B 间距离 y1 =4.70cm,B、C 间距离y2 =14.50cm. (g 取9.80m/s 2) 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求出小球初速度值为 m/s.三、计算题:(15 题 9 分,16、17 题各 10 分,18 题 15 分。共 44 分)415、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平面上的 30 颗轨道卫星构成,每个轨道平面上有 10 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围绕地心 O 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 10 颗卫星所在位置如图所示,相邻卫星之间的距离相等,卫星 1 和卫星 3 分别位于轨道上 A、B 两位置,卫星按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的半径为 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求卫星 1 由 A 位置运行到 B 位置所需要的时间.16、 “伽利略”木星探测器,从 1989 年 10 月进入太空起,历经 6 年,行程 37 亿千米,终于到达木星周围。此后在 t 秒内绕木星运行 N 圈后,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考察,最后坠入木星大气层烧毁。设这 N 圈都是绕木星在同一个圆周上运行,其运行速率为 V,探测器上的照相机正对木星拍摄到整个木星时的视角为 θ(如图所示) ,设木星为一球体。 求:(1)木星探测器在上述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轨道半径;(2)若人类能在木星表面着陆,至少以多大的速度将物体从其表面水平抛出,才不至于使物体再落回木星表面。17、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 t,小球落到该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若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求该星球的质量 M。18、神奇的黑洞是近代引力理论所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探寻黑洞的方案之一是观测双星系统的运动规律。天文学家观测河外星系麦哲伦云时,发现了 LMCX3 双星系统,它由可见星 A 和不可见的暗星 B 构成.两星视为质点,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A、B 围绕两者的连线上的 O 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如图所示。引力常量为 G,由观测能够得到可见星 A 的速率 v 和运行周期 T。(1)可见星 A 所受暗星 B 的引力 FA可等效为位于 O 点处质量为 m′的星体(视为质点)对它的引力,设 A 和 B 的质量分别为 m1、m 2,试求 m′(用 m1、m 2表示);(2)求暗星 B 的质量 m2与可见星 A 的速率 v、运行周期 T 和质量 m1之间的关系式。5(3)恒星演化到末期,如果其质量大于太阳质量 ms的 2 倍,它将有可能成为 黑洞。若可见星 A 的速率 v=2.7×105 m/s,运行周期 T=4.7π×10 4 s,质量 m1=6ms,试通过估算来判断暗星 B 有可能是黑洞吗?(G=6.67×10 -11 N·m2 /kg2,m s=2.0×1030kg)6武钢三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 3 月月考高一物理试卷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B D A B C C C ACD AB AC ACD13、ω= , T 为电磁打点计的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r 为圆盘的半径,x 2、x 1是纸带上选定的两点分别对应米尺上的刻度值,n 为选定的两点间的打点数(含两点) 。在纸带上选取两点(间隔尽可能大些)代入上式可求得 ω= 6.8rad/s。14、(1)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保持水平;从同一高度。(2)设时间间隔为 t, x = v0t,y 2-y1=gt2 ,解得: v0=. 将 x=20.00cm, y1 =4.70cm, y2 =14.50cm 代入求得 v0=2m/s15、解析:设地球质量为 M,卫星质量为 m,每颗卫星的运行周期为 T,万有引力常量为G,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 = mr 2 ①mMr2 (2π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G ②MR2联立①②式可得 T= ③2πR r3g卫星 1 由 A 位置运行到 B 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为 t= T ④210联立③④式可得 t= .2π5R r3g16、17、解析:设抛 出 点的高度为 h,第一次平抛的水平射程为 x,当初速度变为原来 2 倍时,水平射程为 2x,由几何关系可知:L 2=h 2+x 2 ①7( L)2=h 2+(2x) 2 ② ①②联立,得:h= L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则竖直方向 h= gt2 ③又因为 =m g ④ 由③④联立,得 M=18、 (1)设 A、B 的圆轨道半径分别为 r1、r2,由题意知,A、B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相同,其为 ω。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F A=m 1ω 2r1 FB=m 2ω 2r2 FA=F B设 A、B 之间的距离为 r,又 r=r 1+r 2,由上述各式得 r= ①由万有引力定律,有 F A=G将①代入得 FA=G , 令 F A=G , 比较可得②(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③ 又可见星 A 的轨道半径 r1= ④ 由②③④式可得(3)将 m1=6m s代入⑤式,得 ⑤代入数据得 ⑥设 m2=nm s, (n>0) ,将其代入⑥式,得⑦可见, 的值随 n 的增大而增大,试令 n=2,得⑧8若使⑦式成立,则 n 必须大于 2,即暗星 B的质量 m2必须大于 2ms,由此得出结论:暗星 B 有可能是黑洞。1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生物试卷2016-3-29一、 选择题(共 50 分,1—30 题每空 1 分,31—40 题每空 2 分) 1、细胞不可能无限制的生长,其主要意义不包括A.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B.有利于细胞内部的物质交流 C.有利于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 D.有利于细胞的分化 2、科学家用 32P 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一倍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 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 3小时3、豌豆的体细胞中有 7 对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 分子数依次为A.14、0、14 B. 14、14、14 C.28、0、28 D.28、28、284、在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是A. (1) (4) (5) (3) (2) B. (2) (3) (1) (4) (5)C. (1) (5) (4) (3) (2) D. (5) (4) (3) (2) (1)5、如图甲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乙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 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乙中细胞含 8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8 条染色单体B.图甲中 DE 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C.图乙中细胞处于图甲中的 BC 段D.图甲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DNA 分子复制6、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可行的方法是检查 A.DNA 的自我复制方式 B.是否有中心体参与C.是否有纺锤体 D.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7、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 4 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2A.图中的 b→a→b 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B.甲图的 b→a 与丙图的 b→a 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 C.从 a→b,由于 DNA 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8、下图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示意图,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与图示中哪一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同9、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10、有 1 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 ③④11、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A.胚胎时期 B.性成熟期 C.受精卵分裂时 D.整个生命过程中12、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那么胰岛细胞中A.只有胰岛素基因 B.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C.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D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1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A.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形成 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 C.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 D.蜥蜴断尾再生14、下列与体细胞的全能性无关的叙述是( )A. 克隆绵羊“多利”的产生 B.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胡萝卜植株C.试管婴儿的培育 D.利用甘蔗幼芽细胞大量繁殖甘蔗幼苗15、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已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类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高于已分化的体细胞 B.两种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D.类胚胎干细胞一定能发育成个体16、下列关于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正在衰老的个体,体内没有幼嫩的细胞 B. 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体内没有衰老的细胞C. 总体上看,衰老的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普遍衰老D. 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不等同于个体衰老317、鸡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爪之间存在蹼状物,但破壳而出的小鸡爪之间没有蹼状物,这说明A. 细胞凋亡在胚胎时期就存在 B. 鸡和鸭的细胞内遗传物质相同C. 后天的生活环境影响了鸡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执行D. 只有对生物个体生存没作用的细胞才会凋亡18、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 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C. 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D. 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19、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癌变的致癌因子A.电离辐射 B.肉瘤病毒 C.煤焦油 D.丙酮酸20、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 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 B.都有染色单体 C.都能合成蛋白质 D.DNA 量都相等21、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突变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22、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B.癌症的发生,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C.经常食用腌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癌变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23、鼻咽癌是种族差异非常明显的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几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下列关于鼻咽癌发病诱因及防治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用咸鱼过多有可能是诱发鼻咽癌的重要因素B.致癌相关基因在家族中的稳定遗传可能是鼻咽癌高危家族存在的原因C.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导致癌细胞易发生转移D.鼻咽癌的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间期24、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②尿素、水和葡萄糖③脂肪、CO 2和血红蛋白 ④激素、递质和氨基酸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5、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吸收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26、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4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B.若某人因疾病导致毛细淋巴管堵塞,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图中①和③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D.⑤中的氧气进入③参与代谢至少穿过了 5 层磷脂双分子层27、下列过程中,哪些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①血浆蛋白和激素的合成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⑤ 血红蛋白和氧气分子的结合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⑤28、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C.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29、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A.蚊虫叮咬后,异常痒痒 B.异物进入眼睑而流泪 C.手无意间被针刺着,迅速缩回 D.剧烈运动时大汗淋漓30、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Ⅰ 现象Ⅱ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B 是否需要大脑 皮层 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D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多 少31、甲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用某种化合物处理该细胞并培养几小时,DNA含量的分布如图乙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抑制DNA复制的起始 B.刺激不受控制的细胞分裂C.在任何阶段都抑制DNA的复制 D.抑制细胞质分裂3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33、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是A.图① ②③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完全不同5B.①②③三个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②③C.③过程使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没有变化D.与甲相比,乙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34、下列均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①细胞无限分裂 ②水分减少,体积变小 ③畸形改变 ④所有酶活性降低 ⑤色素逐渐积累 ⑥易分散转移 ⑦呼吸速度减慢 ⑧膜透性改变 A.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⑦ C.②⑤⑦⑧ D.②④⑤⑦35、人体内虽然有原癌基因,但多数人不患癌症,而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A.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 B.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受抑制状态 C.癌细 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 D.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36、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A.注射胰岛素 B.牛奶喝进胃中C.空气中的氧进入肺泡 D.血糖进入细胞37、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①渗透压升高,容易导致组织水肿D.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会出现葡萄糖38、人体从外界吸进的 O2若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至少要通过几层细胞膜A. 5 层 B.7 层 C. 9 层 D. 11 层39、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40、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人神经 C.传人神经和效应器 D. 效应器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41、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某植物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五位同学在剪取了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学生 操作步骤6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甲 - + + + +乙 + - + + +丙 + + - + +丁 + + + + +戊 + + + + +(+表示实施该步操作,-表示缺少该步操作)(1)甲、乙、丙三位同学可观察到的结果依次为 A.染色体未着上色,无法看清 B.细胞重叠,看不到染色体C.染色体着上颜色,清晰可见 D.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2)丁同学在进行上述操作后直接在高倍镜下观察,长时间未找到分生区分裂期细胞,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3) 戊同学在视野中找到的细胞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原因是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和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4)五名同学经教师 指点后,均清楚地观察到了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并画出如下模式图。①假设上图各个细胞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②图示的A时期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和 条染色单体。③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 期图中。42、 (10 分)如图是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的图解,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甲图 A 表示的是 过程,B 是 过程。(2)甲图中 b、c、d、e 具有相同的 。7(3)甲图中,若 e 能合成血红蛋白,则 b、c、d 都 (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 。(4)若 a 为植物细胞,而 d 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说明 d 具有 性。(5)乙图为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乙图细胞所代表的生物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条,①和⑤两条染色体在前一个时期的关系是 。43、 (10 分)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填标号)(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正常人②内的 pH 通常维持在____ 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 _____物质。(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 B 端与 A 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减少的物质有(至少两种) ,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至少两种) 。(6)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 pH 变 。这是因为 44、 (10 分)如图所示,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随即她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请回答问题:8(1)当钉刺脚底时,位于脚底部的 可产生传向中枢的 。此人还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调节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 】 。痛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 。组成痛觉反射弧的神经元 (多于、少于)缩腿反应的神经元。缩腿反射的效应器是 。(2)剪断 左腿的传出神经,立即刺激 A 端 (能、不能)看到左腿的缩腿反应,刺激 B 端 (能、不能)看到肌肉收缩。若刺激剪切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 (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高一下学期三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DBCCD BDBAC DBCCA CABDC BBCDB CCBAB DBDCD ADCBC41、(1)B、D、A (2)使用显微镜时先 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使用高倍镜观察 (3)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DNA 分子的复制 有关蛋白质的合成(4)① B→C→A→D ② 8 0 ③ [A]分裂后 42、 (1)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2)遗传物质或者 DNA(3)不能 细胞已分化,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4)细胞全能性(5)高等植物 后 4 姐妹染色单体43、 (1) ②③ (2)自由扩散,6(3)②中含大分子蛋白质,③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9(4)7.35~7.45 缓冲 (5)氧气、营养物质等 二氧化碳,尿素等 (6)降低 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乳酸,同时 CO2排出不畅(2 分)44、 (1)感受器 兴奋 ①脊髓 ③大脑皮层 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肌肉(2)能 不能 不能 反射弧不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