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8203101.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03.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04.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05.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07.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08.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10.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11.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112.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91.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92.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94.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96.doc--点击预览
- 2016082039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第 2 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目标】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能力目标: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知识梳理】【学点 1】萨顿的假说1、实验发现: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______与_________的形成过程中,发现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_____________的分离非常相似。2、推论:基因是由_____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_________上。3、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表现如下:4、科学研究方法: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 位于 上的假说。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 的检验。〖总结〗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学点 1 学习情况检测〗1、下列关于基因在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B.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 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对存在 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对存在【学点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果蝇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容易饲养,繁殖快;(2)染色体大,且数量少。2、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请同学们看书上 P29 的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1)亲本的表现型 × 。(2)F1 的表现型, 。你可以得出 为显性。(3)F2 的表现型 ____,比例 。这样的遗传表现符合 定律,表明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F2 的白眼全为 ,眼色与性别相联系。3、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⑴果蝇体细胞中有 对染色体,其中 3 对是 ,1 对是 。⑵雌果蝇中,性染色体是 型的,用 表示;雄果蝇中性染色体是 型的,用 项目 基因 染色体①形态结构 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和_______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②存在形式 体细胞中成 存在,配子中只含成对中的 个③体细胞中的来源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母方④在形成配子时(减Ⅰ后)基因分离, 基因自由组染色体分开, 染色体自由组合说明: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 关系2表示。4、摩尔根及其同事设想:果蝇中控制白眼的基因(用 w 表示)位于 X 染色体上,而________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实验现象的解释P _____(红眼雌性)×_____(白眼雄性)配子 ______ ____ ______F1 XWXw(红眼雌性) × X WY(红眼雄性)F2♂♀ 1/2____ 1/2____1/2____1/4 XWXW (红眼雌性) 1/4 XWY (红眼雄性)1/2____1/4 XWXw (红眼雌性) 1/4 XwY (________)5、实验现象的解释的验证方法:________。6、实验结论:基因在________上。一条染色体上有____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_______。7.检测方法:荧光标记法→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多个基因。〖总结〗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学点 2 学习情况检测〗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 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 D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 DNA 都在染色体上 B.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只有一个 DNA 分子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一致 D.以上叙述均对【学点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对遗传因子就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基因在染色体上】3同源染色体 1 和 2,同源染色体 3 和 4;非同源染色体 1 和 3,1 和 4,2 和 3,2 和 4等位基因 A 和 a,d 和 D,n 和 N 等;非等位基因 A 和 B,a 和 d,A 和 n,A 和 N 等。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_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________的过程中,_________ 基因会随着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 基因自由组合。〖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___次分裂。〖学点 3 学习情况检测〗1、等位基因位于( )A.DNA分子的两条链上 B.复制后的两条染色单体上C.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两个四分体之间2、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 )A、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配子的多样性2.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3. 掌握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意义【学点 4】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多样性的原因:⑴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①一个含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2 种;②一个含 n 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 1 种;③体细胞含有 n 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2n种。⑵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__________________。2、模型建构:⑴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数目及主要行为的变化,加深理解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⑵模拟简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的自由组合,加深对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理解。〖学点 4 学习情况检测〗1、人的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46 条,其配子中染色体不同组合类型有 ( )A、46 2种 B、23 2种 C、2 46种 D、2 23种2、某动物精原细胞中有 3 对同源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同时含有 3 个母方染色体的配子占( ) A、1/2 B、1/4 C、1/8 D、1/16 【学点 5】受精作用1、概念: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__的过程。2、过程:⑴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⑵精子的_____进入卵细胞 ,_____留在外面;⑶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__________,阻止其他精子在进入;⑷精子的___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____相融合,使彼此的________会合在一起。3、受精卵的特点:受精卵中的_____________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父方),另一来自_______(母方) 。4、意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学点 5 学习情况检测〗1、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合子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B.受精时, 精子的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 C.合子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物体♀(2n) 精子(n)卵(n)受精卵(2n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D.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2、动物的受精过程包括下列基本步骤,其受精作用的实质在于( )A.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 B.精子头部进入到卵细胞内C.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 D.卵细胞的细胞核与精子的细胞核相互融合3、一对雌雄蛙,若人工繁育 1000 只蝌蚪,理论上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数分别( )A、250 和 1000 B、1000 和 250 C、1000 和 4000 D、4000 和 20004、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由下列哪项生理过程决定的(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三、本节知识回表 1.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细胞分裂方式的鉴别: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是偶数,则进行二看。二看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如果有同源染色体,则进行三看。三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部位,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无上述行为,则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不同时期图像的鉴别时期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图形前期乱 特点有同源染色体,且有联会和四分体,每条染色体含 2 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含 2 条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染色体散乱分布,每条染色体含 2 条姐妹染色单体。项 目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形成生殖细胞数________个精子 ___________-个卵细胞细胞质是否均质分裂不同点是否变形过程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_____次,细胞连续分裂_____次,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原细胞中________。图形中期排 特点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每条染色体含 2 条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 2条姐妹染色单体。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含 2条姐妹染色单体。图形后期分特点同源染色体分开,每条染色体含 2 条染色单体,每一极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一极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一极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图形末期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无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无同源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1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说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图解2、归纳、总结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3、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知识梳理】【学点 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观察图 2-4、图 2-5)1、形成场所:________。2.过程:1个卵原细胞 ((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个第一极体(小) (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 (染色体数:n)二、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比较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精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复制 复制一次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一个 和一个极体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一个 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变态否 无变态 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分裂结果 只产生 个有功能的卵细胞 产生4个有功能的精子 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学点 3 学习情况检测〗1、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2、下列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初级卵母细胞B.精子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减Ⅰ减Ⅱ23、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的数量比为 ( ) A、1:1:2:4 B、1:1:1:2 C、1:1:4:4 D、1:1:1:14、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 DNA 分子复制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分别位于两个 ( )A.同源染色体上 B.非同源染色体上C.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D.姐妹染色单体上【分析总结】1、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图解2、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体细胞 间期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前期Ⅱ中期Ⅱ后期Ⅱ末期Ⅱ 子细胞DNA 2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N N染色体 2N 2N 2N 2N 2N N N N 2N N N染色单体 0 4N 4N 4N 4N 2N 2N 2N 0 0 0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___次,细胞分裂____次,产生____个子细胞染色体复制____次,细胞连续分裂___次,产生___个精子或___个卵细胞和___个极体前期________同源染色体联会,不形成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第一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后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第一次分裂后期是____________分离,第二次分裂后期是_________________分离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______细胞相同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______不同点分裂后一般形成__________细胞 分裂后一般形成___________生殖细胞相 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体出现,一个母细胞都生成两个染色体交叉互换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对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3同点子细胞。1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能力方面: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知识梳理】【学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1、生物:进行 的生物。 2、时期:产生__________细胞时。3、特点:染色体复制_____次,细胞分裂 __次。 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 _____ 。〖学点 1 学习情况检测〗1、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 2N 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多少条( ) A、2N B、4N C、N D、3N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 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 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3、下列哪种生物不经过减数分裂就能繁殖后代( )A.细菌 B.家兔 C.青蛙 D.小麦二、 【学点 2】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 睾丸2、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 (1) 【间期】①细胞数目变化:1 个精原细胞 ((染色体数:2n,DNA 数:2n) →_____ 个个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2n,DNA 数:___ n)②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______________。【分裂期】①细胞数目变化:1个初级精母细胞→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DNA数:___ n)②染色体行为变化:前期:联会、形成______、___________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_______,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_。末期:形成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 (1)细胞数目变化: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DNA数:2n)→_____个精细胞(染色体数:n,DNA数:___ n)⑵染色体行为变化:_______分裂,姐妹2染色单体______。⑶4个精细胞经过_________成为4个精子。3、相关的概念(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和 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2)联会: 两两配对的现象。(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条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中有 个着丝点、___条染色体、 个 DNA 分子, 条染色单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4、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 不分裂 分裂染色体数目2N→N,减半 ____________DNA 含量 ______________ 2C→C,减半染色体的主要行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学点 2 学习情况检测〗1、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时期是( )A.减Ⅰ前期 B.减Ⅰ中期 C.减Ⅱ后期 D.减Ⅱ末期2、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 B.有四个 DNA 分子C.有两个染色体 D.有四条染色体3 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 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⑤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⑤4、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A.染色体自我复制 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5、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②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总结:精子的形成过程。(染色体复制)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变形)1精原细胞 —→1初级精母细胞 → 2次级精母细胞 →4精细胞→4 精子(间期,体积增大) (联会、交换、染色体数减半 (着丝点分裂)同源分离、非同源自由组合)注意:1.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33.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记忆节节清: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要特征:同源染色体配对即联会;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1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2. 归纳自由组合定律;3. 探讨孟德尔实验的成功之处。【学点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1、方法:________,即让 F1 与____________杂交。2、作用:⑴测定 F1________的组成;⑵测定 F1 的产生的_____的种类及比例;⑶测定 F1 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3、测交遗传图解:测交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YyRr × yyrr配子 YR Yr yR yr yr(100%)(1/4) (1/4) (1/4) (1/4)基因型: 性 状: 比 值: 4、 结论: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① F1 是双杂合子(YyRr) ;②F1 产生 4 种类型(YR、Yr、yR、yr)比例为 1:1: 1: 1 的配子;③F1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总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纯合子占______;表现型有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其中黄色皱粒占______.〖学点 3 学习情况检测〗1、某个体 DdTt 与双隐性类型测交,其后代遗传因子组成有(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某个体杂交后代的比例是1∶1∶1∶1,则某个体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学点 4】自由组合定律1、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_。2、适用条件:___________相对性状,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3、与分离定律的关系: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4、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2〖总结〗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学点 4 学习情况检测〗1、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通过豌豆多少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 )A.1 B.2 C.3 D.多【学点 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用 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2、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 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 性状进行研究。3、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即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中。4、科学的设计试验程序:按 → (解释)→实验→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学点 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 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______,并提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概念。2、有关概念:⑴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______,如高茎和矮茎。⑵基因型:指与表现型有关的__________,如 DD、Dd、dd。⑶等位基因:指控制___________的基因,如 D、d。〖学点 6 学习情况检测〗1、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d 和 d B、D 和 b C、D 和 d D、D 和 B2、基因型 AABbcc 的生物个体,其中等位基因是( )非等位基因是( )A.A 和 B B.A 和 b C.c 和 c D.B 和 b3、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豌豆杂交,F1 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A、4 种 1:1:1:1 B、3 种 1:2:1 C、2 种 1:1 D、4 种 3:1:3:1【学点 7】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解——组合法)遵循自由组合的两(多)对不同基因,其中的每一对基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例 1:基因型为 AaBbCCDdee 的生物体(1)其产生的配子_________种,其中 ABCde 的配子占_________(2)其自交子代的基因型_________种,其中 AABbCCddee 占_________;3其自交子代的表现型_________种,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其自交子代中纯合子占_________,杂合子占_________。解析:(1)AaBbCCDdee 产生的配子 8 种类, ABCde 占 1/8。分解 Aa Bb CC Dd ee 组合 AaBbCCDdee配子种类数2种2种1种2 种 1种2×2×1×2×1=8 种要求种类比1/2 A1/2 B全C1/2 d全e1/2×1/2×1×1/2×1=1/8 ABCde(2)AaBbCCDdee 自交子代的基因型 27 种,其中 AABbCCddee 占 1/16;分解 Aa Bb CC Dd ee 组合自交子的基因型3 种 3种1种3 种 1 种 3×3×1×3×1=27种要求种类及比例1/4AA1/2 Bb全CC1/4dd全ee1/4×1/2×1×1/4×1=1/16AABbCCddeeAaBbCCDdee 自交子代的表现型 8 种,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概率是 27/64;分解 Aa Bb CC Dd ee 组合自交子的表现型数2种2种1种2 种 1种2×2×1×2×1=8 种要求种类及比例3/4显3/4显全显3/4显全隐3/4×3/4×1×3/4×1=27/64AABbCCddeeAaBbCCDdee 自交子代中纯合子占 1/8,杂合子占(1—纯合子比例=7/8) 。分解 Aa Bb CC Dd ee 组合自交子的纯合子占1/2 1/2 1 1/2 1 1/2×1/2×1×1/2×1=1/8 种【例 2】 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后代植株数是:紫缺 321,紫马 101,绿缺 310,绿马 107。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问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解析: 先根据题意写出亲本的已知基因型:A_B_×aaB_。然后先分析紫茎与绿茎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为后代中紫茎∶绿茎=(321+101)∶(310+107)≈1∶1,故亲本基因型为 Aa×aa,填入上式;再分析缺刻叶与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缺刻叶∶马铃薯叶=(321+310)+(101+107)≈3∶1,所以双亲必为杂合体即 Bb×Bb。综上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为 AaBb×aaBb。分解组合法步骤:将多对性状(基因)分解成一对,一对的 → 利用分离定律分别分析每一对基因,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 将各对基因分析结果进行组合遗传的根本:基因的遗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基因遗传过程中的定律,基因型通过性状表现出来。亲代的表现型←→亲代的基因型←(遗传定律)→子代的基因型←→子代的性状1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 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能力目标: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知识梳理】【学点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图 1-7)实验过程 实验分析P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F1 ↓ ○×F2表现型比例① ②黄色皱粒③ ④绿色皱粒9331(1)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①粒色: 与绿色 ②粒形: 与皱粒(2)F 1的性状为显性,即①粒色: 对 为显性②粒形: 对 为显性(3)F 2的性状:①每对性状都遵循 __,即黄色:绿色= ;圆粒:皱粒= 。②两对相对性状 自由组合,共有 种性状,其中 __ , __是不同于亲本性状的重组类型。在 F2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总结〗正交与反交的 F1都只有一种性状,即_________。F 2共有 种性状,即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比例为__________。〖学点 1 学习情况检测〗1、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A、亲本的双方都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做父本,隐性亲本做母本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 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4/16 和 6/16 B.9/16 和 2/16 C.1/8 和 3/8 D.2/4 和 3/8【学点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粒色:黄色和绿色(由 Y 和 y 控制)1. 两对相对性状粒形:圆粒和皱粒(由 R 和 r 控制)分别控制黄、绿和圆、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的 Y 和 y、R 和 r 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2. 亲本基因型:YYRR 和 yyrr 分别产生 YR、yr 一种配子;3. F1的基因型为 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4. F1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 与 y、R 与 r 分离,同时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Y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Y 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y 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y 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四种雄配子和四种雌配子的比例均为 1:1:1:1;5. 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 16 种,在这 16 种组合中,共有 9 种遗传因子组合,决定 4 种性状表现,比例为 9:3:3:1。〖总结〗⑴F 1产生的四种配子 YR∶Yr∶yR∶yr= 。⑵F 2共有 种组合方式,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3)双显性(黄圆)占 ,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 ,双隐性占 。 (4)纯合子占 (1/16YYRR+1/16YYrr+1/16yyRR+ 1/16yyrr) ,杂合子占:1-4/16=12/16。(5)F 2中双亲类型(Y R + yyrr)占 10/16。重组类型占 6/16(3/16Y rr+3/16yyR ) 。〖学点 2 学习情况检测〗1、基因型为 FFTt 的个体的配子是:( )A.FT 和 FT B.Ft 和 Ft C.FF 和 Tt D.FT 和 Ft2、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F1的( )A、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 B、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C、.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D、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自由组合3、具有下列基因型的生物,能产生四种配子的是 ( )A. Yyrr B.yyRR C.YYrr D.YyRr 4、基因型为 AaBb 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表现型、基因型分别是( )A.3 种、9 种 B.3 种、16 种 C.4 种、8 种 D.4 种、9 种[记忆节节清] 3粒色:黄色和绿色(由 Y 和 y 控制)1. 两对相对性状粒形:圆粒和皱粒(由 R 和 r 控制)分别控制黄、绿和圆、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的 Y 和 y、R 和 r 是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的;2. 亲本基因型:YYRR 和 yyrr 分别产生 YR、yr 一种配子;3. F1的基因型为 YyRr,表现型为黄色圆粒;4. F1产生配子时,按照分离定律,Y 与 y、R 与 r 分离,同时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Y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Y 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y 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y 与 r 组合成 yr 配子。四种雄配子和四种雌配子的比例均为 1:1:1:1;5. 四种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合方式有 16 种,在这 16 种组合中,共有 9 种遗传因子组合,决定 4 种性状表现,比例为 9:3:3:1。1. 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通过豌豆多少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 )A.1 B.2 C.3 D.多2. 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性状表现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 C.aaBB 和 AAbb D.AaBb 和 aaBB3. 孟德尔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的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 1全部表现为黄色圆粒;F 1代自交,在 F2代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之比为 9:3:3:1。这个杂交实验不能说明( )A.黄色对绿色显性,圆粒对皱粒显性B.豌豆子粒颜色和形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C.控制子粒颜色和子粒形状的基因融合D.决定豌豆子粒颜色和决定子粒形状的基因互不影响4.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和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F 2中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类型是A.黄绿、圆皱 B.黄圆、圆皱 C.黄绿、绿圆 D.黄皱、绿圆5. 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 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F1的( )A.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 B.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C.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D.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自由组合6.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 1全部为黄色圆粒,F 2中的绿色皱粒豌豆种子有6186 粒,F 2中的绿色圆粒豌豆种子约有( )A.6186 粒 B.12372 粒 C.18558 粒 D.3093 粒7. 遗传因子组合为RrYy的水稻自交,其子代中的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合形式分别是A.3种、9种 B.3种、16种 C.4种、8种 D.4种、9种11.1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三课时)知识梳理】遗传学中重要概念的辨析⑴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表示。⑵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 ” 表示,在植物中指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⑶正交和反交:假设甲甲♀×乙 ♂ 为正交方式,则甲 ♂ ×♀乙♀就为反交。⑷测交:让 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叫测交,用来测定 F1基因型。 由于隐性类型只产生一种配子,隐性类型与 F1杂交,能使 F1中各种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全部表现出来,从而推知F1中含有的遗传因子的组成。⑸回交:让 F1与亲本之一相交。⑹自由交配(或随机交配):指各基因型之间均可交配。7.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条件:⑴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⑵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⑶细胞核遗传;⑷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8.分离定律的验证:⑴测交;⑵自交;⑶花粉鉴定法一、最基本的 6 种亲本交配组合亲本表现型显性×显性 显性×隐性 隐×隐亲本组合AA×AA AA×Aa Aa×Aa AA×aaAa×aa aa×aa子代基因型AA 1AA:1Aa1AA:2Aa:1aa Aa 1Aa:1aa aa子代表现型全显性 全显性 3 显性:1 隐性 全显性1 显性:1隐性全隐性⑴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正推法)亲本组合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 ___________________ 全是显性AA×Aa ___________________ 全是显性AA×aa ___________________ 全是显性Aa×Aa ___________________ 显性∶隐性=________Aa×aa ___________________ 显性∶隐性=________aa×aa aa 全是隐性⑵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表现型(逆推法)后代表现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亲本表现型全显 ________________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全隐 ________________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显∶隐=1∶1 ________________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显∶隐=3∶1 Aa×A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显隐性的确定(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2)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子代出现新性2状为隐性。三、遗传因子(基因型)的确定(有关基因用 A、a 表示)由表现型判断生物个体遗传因子组成(1)表现为隐性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即遗传因子组成为 aa(2)表现为显性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或 AA,部分确定,表示为 A__①父或母表现为隐性的显性的个体,该显性个体为 Aa;②产生隐性后代的显性的个体,该显性个体为 Aa。③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 AA。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子 Aa。④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推测为纯合子 A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推测为杂合子 Aa。四、杂合子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或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以 Aa 为例)Aa 连续自交 Fn(第 n+1 代)及所占的比例杂合子 Aa:1/2 n 纯合子 AA 和 aa:1-1/2 n显性纯合子 AA:1/2-1/2 n+1 隐性纯合子 aa:1/2-1/2 n+1显性性状个体 AA 和 Aa:1/2+1/2 n+1 隐性性状个体 aa:1/2-1/2 n+1 连续自交多代后的子代几乎全部是纯合子。自然情况下的豌豆都是纯合子。五、遗传规律的解题思路(1)方法一:隐性纯合突破法例: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b)控制。现有一只白色的公羊和白色的母羊生了一只黑色的小羊。试问:公羊和母羊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他们生的那只黑色小羊又是什么基因型?① 根据题意例出遗传式因为白羊(B)为显性,黑色(b)为隐性。双亲为白羊,生下一黑色小羊,根据此条件例出遗传图式: P: B ×B 子代: bb② 然后从遗传图式中出现的隐性纯合子突破因为子代为黑色小羊,基因型为 bb,它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所以双亲中都有一个 b 基因,因此双亲基因型均为 Bb 。(2)方法二: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 ①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 =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Bb) ,即 Bb×Bb 3B :1bb②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 Bb×bb 1Bb:1bb③ 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 BB×BB 或 BB×Bb 或BB×bb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根据分离定律可知:F1 性状表现一致,F2 开始出现性状分离,在育种实践中 F1 不能轻易的丢弃,要种到 F2 并从中选出符合人们要求的新品种。 如果所选品种为隐性性状,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可作为良种留用;如果所选品种为显性性状,可通过自交,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一般要经过 5-6代选育。(2)预测遗传病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显性遗传病(比如:多指。用 A 表示,若双3亲的一方为多指(AA 或 Aa)他们的子女就会全部或一半患多指另一半正常)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隐性遗传病(比如:白化病。如果双亲表现正常,但都是杂合子(Aa) ,即各具有一个白化病遗传因子 a,那么他们的子女有三种遗传因子组成(AA、Aa、aa=1:2:1)AA 和 Aa 的个体表现正常,占 3/4,只有 aa 的个体表现出白化病症,占后代总个体的 1/4,根据分离定律的知识,应禁止近亲结婚,防止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下图是某家族性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该病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A 是显性、a 是隐性),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遗传病是 性遗传病。(2)Ⅱ 5和Ⅲ 9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和 。(3)Ⅲ 10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 ,她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4)如果Ⅲ 10与有该病的男性结婚,则不宜生育,因为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