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7250214.doc--点击预览
- 201607250215.doc--点击预览
- 201607250216.doc--点击预览
- 201607250217.doc--点击预览
- 201607250218.doc--点击预览
- 201607250219.doc--点击预览
- 201607250220.doc--点击预览
- 20160725022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开滦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第 I 卷(选择题 共 50 分)本卷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并据此回答 1—3 题: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 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① 9613 0.638 0.603 6163.2② 1625 0.595 -0.054 5408.8③ 3837 0.721 1.075 1180.0④ 267 0.607 1.276 159.71.在四个地区中,人口出生率最大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在四个地区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从第五次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①地区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相当快,其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②新的生育高峰期的到来③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迁入量大 ④人口的机械增长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下图表示 1978—2008 年期间,我国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4—6 题:4.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C.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D.劳动 力日趋紧缺5.图中四城市最可能位于贵州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6.近几年,丁城市出现了显著的“民工荒”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适龄劳动人口比例下降,人数减少②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③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④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图。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7—10 题:7.判断 2000 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4% B.25% C.36% D.47%8.20 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中期A.60 年代 B.70 年代 C.80 年代 D.90 年代9.1961—2007 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10.该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印度 C.美国 D.德国读美国部分地区及农业带分布图,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11—13 题:11.图中 a、b、c、d、e 五个区域中,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a、b B.c、d C.d、e D.b、e12.和欧洲相比,美国商 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A.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B.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C.这里的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 D.科技发达,政府投入较多13.图中 e 区域所属农业类型及该种生产模式的显著优点是( )A.商品化农业 充分利用资源,废物利用B.热带种植园农业 农产品种类少、质量低、收入少C.地中海式农业 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D.混合农业 有利于环境保护119610987065403210 19819472032061970319761982546 年 份城 市 人 口万 人 乡 村 人 口3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 14—16 题:14.按主导因素划分,下列工业部门中与甲代表的工业类型相似的是( )A.水果罐头厂 B.印刷厂 C.汽车制造厂 D.普通服装厂1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16.在下述我国四个省区中,丙类工厂现阶段最适宜布局在( )A.河北省 B.浙江省 C.广东省 D.四川省下图中右上角显示的是该城市的风频,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该方向上的风频的大小。据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 17—19 题:417.⑤地宜布局的工业部门及优势条件是( )A.纺织厂 劳动力数量多 B.精密仪器厂 科技力量雄厚C.家具厂 靠近消费市场 D.炼铝厂 能源供应充足18.自来水厂一般布局在河流的上游,图中最适宜建自来水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如果在③处建钢铁厂,下列有关区位评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有利于建厂 B.交通便利,有利于能源的输入C.靠近城区,便 于职工的上下班D.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区环境的污染小读俄罗斯交通运输部门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0—22 题:20.俄罗斯货 物周转量最多的运输方式运输的货物最 可能是( )A.煤炭与铁矿石 B.石油与天然气 C.粮食与蔬菜 D.木材与水果21.俄罗斯虽然濒临三大洋,但海运周转量却较少,主要原因是( )A.海岸线短 B.海岸线虽长,但没有优良港口C.经济落后,运输货物较少 D.海岸线长,但因国土纬度高,海运价值不明显22.俄罗斯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右图为左图中甲地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23—25 题:523.关于甲地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干旱少雨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C.干湿季 节明显 D.全年高温多雨24.当记者采访大会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 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大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5.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两极地区冰川面积减小B.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旱涝灾害更加频繁C.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下降D.蒸发旺盛,全球气候更加干旱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26.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 分)(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6 分)(2)在 A—C 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这一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 (6 分)6(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_________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 境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结果。 (4分)(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 C 点以后,其原因是( ) (2 分)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7.读我国东部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略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 分)(1)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一般规律判断,甲为_______________区,乙为______________区,丙为 _______________区。 (6 分)(2) 简要概括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这种分布特点的优越性。 (6 分)(3)在 A 处建设一所高级中学,其区位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4 分)728.阅读 以下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6 分)材 料一 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将谷物生产和牲畜饲养有机结合起来,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主要牲畜是牛、羊等。村料二 我国广大农耕区生产谷物的同时,也饲养猪、羊、兔以及各种家畜。珠江三角洲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材料三 西欧平原广阔,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很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农场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农场主要归农民所有,并由农民及其家人经营,种植牧草及饲料作物、户外放牧、日常挤奶是农民的三项主要工作。(1)材料一所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澳大利亚此类农业分布在国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草原地区,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6 分)(2)材料二所述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材料一是否相同?(4 分)广大农耕区:_________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所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类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奶牛,农场经营的方式是家庭经营,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参考答案1.D 2.B 3.C 4.C 5.B 6.C 7.C 8.D 9.C 10.A 11.D 12.A 13.D 14.A 15.D 16.D 17.B 18.A 19.D 20.B 21.D 22.C 23.C 24.D 25.B26.(1)A 点以前 此时人口数量较少, (人类经济活动规模小) ,对环境影响程度较小(索取的自然资源和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都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答案合理都应给分) (2)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 (单纯地把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 ,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答案合理都应给分) (3)B 点以后 协调(和谐) (4)B27.(1)商业 工业 住宅 (2)分布在城市外缘,且靠近交通干线。 (答出一点即可得 1 分) 交通便利,地价低,靠近河流,工业用水方便,对市区污染小。 (答出 2点即可得 4 分) (3)不合理。交通不便,地处卫生防护带, (受工业区)污染严重。(答出 2 点即可得 4 分)28.(1)混合农业 东南部 西南部 (2)不相同 相同 (3)乳畜业 市场 饲料(供应)1开滦二中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2、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3、此试卷适用于网络阅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卡勿折叠,污损,信息点旁请不要做任何标记。4、正式开考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6、主观题部分也一并书写在答题纸上,注意用 0.5 毫米以上黑色签字笔书写。7、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照同侧同面顺序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Cu—64 P—31 Zn—65 F—19 Br—80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 2 分,共 25 道小题,总分 50 分)1.人类对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时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人类学会利用火,他们以天然气取暖,吃熟食,从事生产活动B.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生活做饭使用的都是氢能源C.多能源时代指的是新能源时代,包括核能、太阳能、氢能D.化石燃料的燃烧没有污染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可用作水果的催熟剂 B.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 白剂C.交警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测司机是否酒驾 D.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3.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 中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 8 个主族 B.ⅠA 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 7 个周期 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24.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 Mg 只能用热还原法制备 B.高炉炼铁的原理是用 CO 还原铁矿石 C.电解 AlCl3制金属 Al D.用热还原法制金属 Na5.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A.CO 2的比例模型: B.氮气的电子式:C.S 原子结构示意图: D.8 个中子的碳原子的符号: 12C 6.下列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酸性:H 2SiO3H2CO3 B.碱性:Mg(OH) 2Al(OH)3C.稳定性:SiH 4PH3 D.原子半径:NC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是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B.乙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醇属于烃类物质 D.无水硫酸铜常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8.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装置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②中的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C.②中的电子由 Zn 流向 Cu D.②中电流的方向是由正极到负极9.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Al 与盐酸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石灰石受热分解 D.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10.既能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能用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以提纯甲烷的方法是 A.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 B.通过足量的溴水C.在 Ni 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 H2 D.通过足量的酸性 KMnO4溶液1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的分子中均不存在化 学键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任何物质内都含有化学键312.锌粒和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减慢。此时加热或加入浓盐酸,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上述实验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①温度 ②固体的表面积 ③反应物的状态 ④溶液的浓度 ⑤催化剂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13.对 CH4与 Cl2的反应(如右图所示)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该反应的条件是光照 C.该反应的生成物有四种D.该反应现象是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器壁上有油状液滴,量筒内液面上升并产生白雾14.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Cu 2+ ===Zn2+ +Cu,依据此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正确组合是15.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裂 X 和 Y 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高于形成 M 和 N 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B.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 和 N 的总能量 C.Y 的能量一定高于 N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16.恒温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SO 2 (g)+ O2 (g) 2SO3(g),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SO 2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C.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 SO2的物质的量与消耗 SO3的物质的量相等选项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A Cu Zn 稀盐酸B C Zn 硫酸铜溶液C Zn Cu 氯化铜溶液D Zn Cu 硝酸铜溶液4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与 Si 位于同一主族,且干冰与 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 ,所以二者晶体类型相同B.NaCl 和 AlCl3均为强电解质,二者在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C.从晶体类型上来看物质的熔沸点,其规律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D.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18.若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 NH 3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1.5nAB.均含 nA个氧原子的氧气和臭氧的质量比为 3: 2 C.1.8 克 D2O 中含有 nA个中子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转移 nA个电子时,产生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L19.下列化学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和空气的反应 B.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反应C.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的反应 D.苯 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20.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 v(正)和逆反应速率 v(逆)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时刻, v(正) v(逆)C. t3时刻, v(正)= v(逆) D. t4时刻, v(正)Z,离子半径 Z- ”或“Cl—K+ (6)略 (7)c d(2 分)27.答案(共 16 分) (1) 羧基(各 1 分)(2)加成;CH 2=CH2 + Br2→CH 2BrCH2Br(各 1 分)(3)铜丝由黑色变红色,产生刺激性气味。(1 分)(2 分)(4)CH 3COOH+HCO3-→CH 3COO-+H2O+CO2↑(2 分)(5)Na 2CO3;催化剂、吸水剂;碎瓷片;防倒吸;(各 1 分)CH3CO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H2O (2 分) 分液(1 分)28.答案(共 10 分)10(1)C(s)+H 2O(g) CO (g)+ H2(g) (未标注物质状态不扣分) (2 分) (2)① 放热 小于 (2 分) ② AC(2 分)(3) 0.225mol/(L.min) ( 2 分 ) ; 5:8 ( 或 0.625) (2 分)29.答案(共 12 分)(1)D>A>B>C(2 分)(2)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1 分)由 a 到 b(2 分)②2H 2+4OH - -4e - =4H2O(或 H2+2OH - -2e - =2H2O)(2 分)(3)①正(1 分) ②不变、变大(2 分)0.02(2 分)1开滦二中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6)页。2、本试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3、此试卷适用于网络阅卷,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卡勿折叠,污损,信息点旁请不要做任何标记。4、正式开考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6、主观题部分也一并书写在答题纸上,注意用 0.5 毫米以上黑色签字笔书写。7、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按照同侧同面顺序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 70 分)1.钱穆认为, “正是因为有了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土地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一观点A.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B.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C.揭示出土地兼并解决的办法 D.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2.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加两猿,可容一牛,用一人牵,旁一人执耧, ,且行且摇, ,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A. 筒车 B. 曲辕犁 C.翻车 D. 耧车3.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近年来被整体打捞。2015 年 1 月 28 日,该船舱内超过 6 万件瓷器重见天日,下列哪些瓷器不可能在该船发现 ①秘色瓷 ②青花瓷 ③粉彩瓷器 ④唐三彩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4.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A. “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5.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A. “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C.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 属相需,各无异议”2D.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6.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7.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面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8.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 ,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 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 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10.1882 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此事说明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11.对 1956—1966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正确的是A. “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B.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C.走了不少弯路,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D.只有成功没有失误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关键是改革所有制形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3.1980 年 4 月,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外资审字(1980) 001 号”营业执照。这反映出当时时间 茶叶(万磅) 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均 5000 50001846 年 7010 132201850 年 8919 230401854 年 14122 628963A.实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C.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主要目标14.中共十四大后, “下海闯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四大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改革开放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5.1912 年 9 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16.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A. 电报电信业 B. 航海事业 C. 航空事业 D. 铁路运输17.1897 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 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 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18.有学者认为:“从美洲传到东半球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水果品种则更多,有玉米、马铃薯、花生、番茄、辣椒、棉花、烟草、可可豆、菠萝、木瓜等等。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东半球”经济发展的落后 B.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C.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各地区的联系 D.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应用19.17 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 。它们是: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20.1776 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①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 ②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④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1.20 世纪初,美国人福特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新管理概念:“大规模生产,就是劳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和高速运转等原则集中地运用到制造一种产品的生产方面……其结果就会有这样一种生产组织:用最低限度的成本,大量生产出按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工艺和标准化材料制造的有用商品。 ”这种管理概念A.激化资 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提高社会生产效率C.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D.导致大批工人失业22.1932 年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4但是,在宾夕法尼亚,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这反映出当时胡佛政府A.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 B. 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问题C.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3.下列关于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巨大C.为法西斯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彼此团结 共同应对24.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归根结蒂,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有关这一次“炉边谈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恢复了银行信誉 B.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C.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 D.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25.一个工业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战火破坏,战后经济困苦。藉着韩战爆发的时机,迅速复兴其工业,到 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个国家是A. 德国 B. 苏联 C. 日本 D. 英国26.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27.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经济高积累。 ”这一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A.混合市场经济 B.政府主导型市场经 济C. “统制经济体制” D.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28. “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 5 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据此可知,当时苏俄(联)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推行农业集体化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行新经济政策29.1933 年《东风杂志》:“(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A.取消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 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30.1934 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到苏联。他第一次到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经济危机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31.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5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经济体制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D.表明赫鲁晓夫要废除农业集体化 32.1997 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 39 亿美元。下列各项中,具有向韩国提供短期贷款以稳定其汇率职能的国际组织是A. WB B. IMF C. WTO D.APEC33.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关贸总协定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4. “当美国人用 l 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000 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 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 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 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35.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 亚·森曾指出:“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 ”这反映全球化①发展不平衡 ②严重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是一把“双刃剑”④冲击了传统观念A.①③ B.①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开滦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36.(18 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世宗实录》卷五十七)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 (《航海条例》(1651 年 10 月)材料二:下面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两种主流经济理论(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影响力演变曲线图6材料三 英国资产阶级反对保护关税,依靠本国工业上的绝对优势,大搞商品倾销,在自由竞争中打败一切对手,从而大发横财。 (据《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将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让自由市场运作,以此维持政治和社会自由。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优点,反对政府的干预。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 世纪中英两国的经济思想(4 分) ,并指出《航海条例》产生的直接后果(2 分)(2)指出材料二中 A、B 曲线分别代表的经济理论。 (4 分)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分析 A 理论开始衰落的主要历史背景。 (4 分)(3)据材料四,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分析诺贝尔奖评委会为什么在 1976 年授予弗里德曼经济学奖。 (4 分)37.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东华续录》光绪朝材料二:20 世纪 90 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国进口蒸汽机磨 ,每天能磨细面粉 200 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今天饬令它降低价格,明天饬令它捐献。李福明不甘心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 “哄闹官署”等罪名……李明福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关闭。——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三: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 年至 1919 年 8 年间,建成厂矿 470 多个,投资近 1 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 1.3 亿元以上,8 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出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阻力是什么?(4 分)(2)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 分)7参考答案1.D2.D3.B4.C5.C 6.D7.C 8.B 9.C10.D 11.C12.B13.B14.C15.D16.A17.D18.C 19.B 20.C21.B22.A23.D24.C25.C26. C27.B28.D29.C30.D31.C32.B33.B34.B35、D36、 (1)经济思想:中国:重农抑商;(2 分)英国:重商主义(2 分)后果:引发英荷战争。 (2 分)(2)理论:A:自由主义经济理论;(2 分)B: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或国家干预经济理论)(2 分) 衰落:经济危机削弱了自由主义的影响力;(2 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功。(2 分) (3) 授奖背景:20 世纪 70 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涨”困境;(2 分)在解决危机方面,凯恩斯主义(或国家干预) ,效力大减;(2 分)弗里德曼的经济理论(或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涨”提供了新 思路。 (2 分) (答出两点即可)37、 (1)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或洋商和官府) 。 (4 分)(2)特点: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2 分)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国成立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振兴实业的热情,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辛亥革命的推动);人民群众反帝斗争的促进。 (6 分)12015-2016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第Ⅱ卷第 2 页。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等差数列 中, ,那么 方程 的根的情况{}na2589a246()10xax( )A.没有实根 B.两个相等实根 C.两个不等实根 D.无法判断 (2)已知 , ,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xyz0xzA. B. C. D.yxyz||xyz(3)抛掷红、蓝两颗骰子,若已知蓝骰子点数为 3 或 6 时,则两颗 骰子点数之和大于 8的概率为( )A. B. C. D.1125512(4)已知在 中, ,则 的形状是( )ABCcosbcABC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C.正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5)高三某班有学生 人,现将所有同学从 随机编号,然后用系统抽样的60016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的样本,已知编号为 的同学在样本中,则以下会被抽到的编号为57( )A. B. C. D.082454(6)等比数列{ an}的前 n 项和 Sn,已知 S4= a2+ a3+9 a1, a5=32,则 a1= ( )A. - B C. 2 D. —212 12(7)已知实数 ,则点 落在区域 ,内的概率为,0,xy,Pxy0xy( )A. B. C. D.34141838(8)在 2013 年 3 月 15 日,某市物价部门对本市的 5 家商场的某商品的一天销售量及其价格进行调查,5 家商场的售价 x 元和销售量 y 件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价格 x 9 9.5 10 10.5 11销售量 y 11 10 8 6 5由散点图可知,销售量 y 与价格 x 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直线方程 是:3.2a,那么 的值为 ( )A.-24 B.35.6 C.40.5 D.402(9)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若输入,则输出的 的值为( )201,54mnmA.2010 B.67 C.134 D.1541(10) 已知 是等差数列, ,数列 的前na395,17anb项和 ,若 ,则正整数 等于( )n31S4mbA.29 B.28 C.27 D.26(11) 的三内角 所对边长分别是 ,若,Acba,,则角 的大小为( )sin3acCbBA. B. C. D.665332(12)若对任意 恒成立,则 的最小值是( )20,31xaA. B. C. D.145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13)在 中,已知 , , ,则 等于 .Ca1b03Ac(14)将八进制 53 转化为二进制的数结果是: (15)已知实数 , 满足约束条件 ,若目标函数 仅在点xy12yxayxz2取得最小值,则 的取值范围是 .)4,3(a(16)数列 满足: ,则数列 前 项的和为n 1132,5nna1na0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 10 分)如图,在 中,ABC3点 在 边上,DBC.72,,cos4210AADB(1)求 的值;sin(2)若 ,求 的面积.5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212fxmxR(1) 当 时,解关于 的不等式 ;m0(2)解关于 的不等式 .x0fx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在正项等比数列 中,公比 ,且满足 , na0,1q32a.132435aa(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n(2)设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当 取最大值时,求b2lognbnSnS21的值.n20.(本小题满分 12 分)去年年底,某商业集团公司根据相关评分细则,对其所属 25 家商业 连锁店进行了考核评估.将各连锁店的评估分数 按60,7,80,9,1分成 4 组,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集团公司依据评估得分,将这些连锁店划分为 ABCD、 、 、 四个等级 ,等级评定标准如下表所示.⑴估计该商业集团各连锁店评估得分的众数和平均数;⑵从评估分数不小于 80 分的连锁店中任选 2 家介绍营销经验,求至少选一家 A等级的概率.421. (本小题满分 12 分)在 中,三边 所对应的角分别是 ,已知 成等比数列.ABCcba, CBA,cba,(1)若 ,求角 的值;32tn1t(2)若 外接圆的面积为 ,求 面积的取值范围.422.在等比数列 中, , 成等差数列 .na215423,,a(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 满足 , 的前 项和为 ,求使nb)(21 NnbnbnS成立的正整数 的最大值.06naS52015-2016 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答案一.A C D A C C D D B C B C二.13. 5或 2 14. 101011(2) 15. 16. 2( -, ) 10217. (1)因为 ,所以 .cos107sinAD又因为 ,所以 .4CAD4CB7224sinisincossin4105BB(2)在 中,由 ,iiACD得 .74sin2510AD所以 .172sin52210ABDSADB18.( 1)当 时, ,m230x即 0)(x方程 的三根为 ;22,1321xx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或(2)不等式可化为则 ,0xm当 时,解集为 ;当 时,解集为 ;1,2m|2,1x或 2m|1x当 时,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或19.(1) ,534231aa, 是正项等比数列,242na, ,536. .21,0,52qqnnna4132(2) ,7,)(,4log2 SSnabnn 1S,且为递减数列12n数 列 是 公 差 为 首 项 为 3的 等 差 数 列当 当 取最大值时,,76,0,7或Sn nSS12 76或n20. (1)众数是 ,平均数是 ;(2) .55.4321.(1)又∵ 成等比数列,得 ,由正弦定理有 , cba, acbCABsinsin2∵ ,∴ ,得 ,即 , BCABCAsin)si(3si2 3i由 知, 不是最大边, ∴ .acb2 3(2)∵ 外接圆的面积为 ,∴ 的外接圆的半径 , 42R由余弦定理 ,得 ,又 ,Bacos22acb2csac∴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又∵ 为 的内角,∴ , 1cosBABC30B由正弦定理 ,得 .Rb2inbsin4∴ 的面积 , ACBacSABC 32sin8i1∵ ,∴ ,∴ .303si0],0(ACS22.(1)设数列 的公比为 ,naq∴2 ,∴ ,5342)(41231)(2qaa∴ ,∴ ,∴ .)1(2q nn21(2) ①, ②,nbb1 121nb)(7①-②得, ,∴ .112nnnab )2(1nbn①中令 ,∴ 不符合上式.∴ .2,1nbn∴当 时, ③,123nS④,nn4232③-④得 ,nnnS2132 n21)(n2∴ .)1(n当 时, ,符合上式,∴ .2bS 2)(nnS)(N,826)(6nnna∴ ,即 ,∴ ,∴ 的最大值为 .0828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