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科7份).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科7份.zip河北省唐山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科7份.zip
201607130429.doc
201607130430.doc
201607130431.doc
201607130432.doc
201607130433.doc
201607130434.doc
201607130435.doc
  • 全部
    • 201607130429.doc--点击预览
    • 201607130430.doc--点击预览
    • 201607130431.doc--点击预览
    • 201607130432.doc--点击预览
    • 201607130433.doc--点击预览
    • 201607130434.doc--点击预览
    • 201607130435.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唐山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 地理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2.将卷Ⅰ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3.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请在每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卷Ⅰ(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上海市 Q 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据此完成 1~2 题。1.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2.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车厘子(樱桃的音译)在炙热盛夏成熟。2016 年元旦期间,北京市场上的车厘子主要产自智利、澳大利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买水果。据此完成 3~4 题。3. 元旦期间,北京市场车厘子主要来自智利和澳大利亚的共同原因是两国A.位于东半球,距离北京近 B.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C.全年高温,水果营养丰富 D.正值采摘期,水果新鲜 4.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销售水果可能A. 降低生产成本 B. 降低销售风险 C. 扩大市场范围 D. 减弱地域联系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完成 5~6 题。5.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市场 运输成本 B.劳动力成本 技术C.原料成本 劳动力成本 D.技术 运输成本26.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的是A.服装工业 B.汽车工业 C.电子工业 D.医药工业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据此完成 7~8 题。7. 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A.① B.② C.③ D.④8. 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A.仓储物流中心 B.高档住宅小区 C.中心商务区 D.休闲度假村 下图为某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 9~10 题。 9.关于各时间点该租赁服务点自行车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 时大于 15 时 B.11 时大于 12 时 C.10 时大于 11 时 D.17 时大于 18 时 10. 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该市的A.仓储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风景区 11.高铁有专用道路和站台。为保障安全,线路上非站台地区常常是封闭的。受高铁的影响未来的城市形态最有可能发展成为3A B C D 12.很多路段的高铁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节约土地资源 B.节约建设资金C.减少对地面生态环境的影响 D.保障高铁安全运行读下图,据此完成 13~14 题。13.若 A、B 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 ①为能源,②为技术 B. 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C. ①为技术,②为资金 D. ①为信息,②为零部件14.若②为有色金属冶炼厂,其转移对 A、B 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A.B 地就业机会增多 B.加快 A 地工业化进程C.促进 B 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D.带动 A 地技术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 15~16 题。15. 甲地以井(牲畜饮水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16.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早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我国就曾有开辟辽河至松花江水陆联运的构思。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对沟通松辽两大水系,发展航运和海港作了专门论述。下图为“我4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 。 据此完成 17~18 题。17.图中南部地区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①甲河流域雨季短、蒸发较强,水资源总量小 ②甲河流域工业污染严重,需要调乙河水冲淡净化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④乙河结冰期长,没有航运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该工程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减少沈阳、辽阳与鞍山等地的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城市地面沉降问题B.吉林省中西部是输水的必经之地,也是“近水楼台”的先受惠之地C.输水干线将极大地提高辽河的航运价值D.该工程将减轻洪水对哈尔滨的威胁 城市首位度指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 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 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部分省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据此完成 19~20 题。A 省区 B 省区 C 省区1984 年 5.22 7.62 10.261997 年 3.85 5.88 8.3919.关于 A、B、C 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A 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B 省区城市首位度降低,第一大城市衰退明显C.C 省区城市首位度最高,区域发展明显不平衡5D.三省区城市首位度的差异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20.1984 年到 1997 年的 13 年间,A 省区城市首位度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国家政策驱动区域内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 ③城市化进程的作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向区域外不断迁移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据此完成 21~22 题。21.距地面 6 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2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 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① B. ② C. ③ D. ④我国梨果资源非常丰富。20 世纪末,梨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约 100 美元,而同期日本、美国分别约为 3 000 美元、 1 800 美元。我国梨果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果实混级贮运。据此完成23~24 题。23. 我国发展梨果业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①产业化水平低 ②果农科技文化素质低 ③政府不重视 ④品种老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4. 我国梨果业发展的对策主要是A.缩短产业链,提高总产量 B.提高梨园用工的费用C.建设商品化梨果生产基地 D.以农户为单位,发展梨果深加工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见效不明显。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图,据此完成 25~26 题。 净产业转移(亿元) 净碳排放转移(万吨)净产业转移 净碳排放转移625.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 ②东部的交通条件 ③西部的劳动力价格 ④西部的资源状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下图为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Ⅰ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据此完成 27~28 题。 27.下列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海洋性气候—地形、地势B.海洋性过渡气候—经度位置C.大陆性过渡气候—纬度位置D.大陆性气候—地形、地势28.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7A.Ⅰ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B.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适合谷物生长C.Ⅲ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D.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 据此完成 29~30 题。 29. 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区的简称为“甘”或“陇” B.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太阳能资源丰富C. 本区海拔高,高寒缺氧 D.地广人稀土壤,土壤肥沃30. 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河谷两岸,取水便利 B. 沿河布局,水运便利C. 河谷两岸,热量相对充足 D.沿河地区,地势低平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我国的山区分为八种类型。据此完成 31~33 题。31. 既属于“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中山”,又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是A.武夷山 B.秦岭 C.大别山 D.南岭832. 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地形区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B.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C.国界线——大兴安岭——中国、蒙古D.温度带的分界线——南岭——热带与亚热带33. 与“亚热带丘陵山区”比较,“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高山”最明显的农业优势条件是A.热量资源充足 B.风力大C.土壤肥力高 D.光照资源丰富读中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 34~35 题。34.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阶梯的分界线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 35.右图中 M 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A.干旱 B.洪灾 C.沙尘暴 D.土地盐碱化读下图“黄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 36~37 题。936. 关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正确叙述是 A.降水集中在夏季 B.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C.黄土高原由黄河冲积而成 D.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高37. 合理开发黄河流域的正确叙述是 A. 兰州以上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 B. 中游地区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C. 河套平原农业以水产养殖为主 D. 下游地区重点开采煤炭、铝土我国某湖泊面积为 2.8km2,海拔高度为 483m,湖泊水深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回答 38~40 题。38. 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C.华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39. 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地下水 B.湖泊水C.大气降水 D.高山冰雪融水40. 引起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 B.降水 C.海陆位置 D.季风环流10卷Ⅱ(非选择题 共 20 分)二.综合题41. (本题 10 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 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材料二 图 9 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1)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6 分)(2)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4 分)1142. (本题 10 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材料二 重庆市 1999-2008 年主要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图。(1)说出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6 分)(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4 分)参考答案唐山市第一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12一、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B A D C B A D A A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A B D C B C C D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B B C A C A B C C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B A D B D A A B D A二、综合题41. (10 分)(1) (6 分)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四点有三点即可得分)(2) (4 分)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三点有其二即可,其他表述合理,请酌情给分)42(10分)(1)(6分)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1分);单位CDP能耗呈下降趋势(1分);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4分)(2)(4分)以煤为主,石油、天然和水电的比重较低。(2分)增加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降低高污染的煤炭的比重。(2 分)1唐山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 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 5位。卷Ⅰ(选择题 共 70分)一、选择题(共 35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 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 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 ,有为统治者而“鸣” ,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 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4.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这说明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③西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5.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以上言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消极无为 B.仁政治国 C.严刑酷法 D.经世致用2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7. 《史记·高祖本纪》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上述材料反映作者的思想倾向是A.天人合一 B.敬天法祖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8.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这种思想①使天文学受到统治者重视 ②在理论上有助于仁政推行③属于没有价值的封建迷信 ④指出要实行政治的大一统A.①② B.①④ C. ③④ D. ②③9.庄子在《骈拇》中写道:“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天下没有谁不借助于外物来改变自身的本性。平民百姓为了私利而牺牲,士人为了名声而牺牲,大夫为了家族而牺牲,圣人则为了天下而牺牲。这四种人,虽然所从事的事业不同,名声也有各自的称谓,但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损害人本性的做法却是一致的。 ”这表明他A.深受儒家道德哲学的影响 B.倡导功利主义的伦理价值观C.反对超越自我,追求理想人格 D.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10.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 年) ,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西北修文县境内)当驿丞。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际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夜里,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这表明王阳明A.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B.对朱熹理论一直深信不疑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 D.通过“格物致知”悟得“圣人之道”11.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 ”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 ,教人“寡欲”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12. 《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3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13.王阳明认为,真正的良知不是纯观念上的,也不是进行纯观念上的推导便可以得出的,他说,“人须在事情上磨练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王阳明表达的观点是A.良知的实践以观念的推导为前提 B.把道德观念和行为修养融为一体C.内心自省是获得良知的重要途径 D.通过动静结合以促进良知发展14.在都穆(明) 《听雨纪谈》 、黄宗羲(清) 《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近代学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先后出现了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这反映了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务实的学风 B.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C.儒家思想的进取性不强 D.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15.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16.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17.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 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18.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到的体系,构成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天文历法) 、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是A.世界领先 B.大一统 C.注重实验 D.实用性高19.某个时代中,许多出版商除原有业务外,也大量刊印童蒙识字教材、生活实用手册、通俗文学读物等类书籍,销售的对象以略通文字的平民百姓为主。这个时代当属于4A.先秦 B.秦汉 C.隋唐 D.明清20.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21.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B.改变了世界面貌和状态C.未能 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D.造成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22.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①“专制主之君,立宪公之民;专制家天下,立宪公天下”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 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23. 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斯密的《原富》 、斯宾塞的《群学肄言》 、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民约论》 、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 ,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 《经济通论》 《美国独立战争史》 《万国宪法比较》《葡萄 牙革命史》等书。这反映出A.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B.欧洲启蒙 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 C.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D.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 24. 1920年 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525.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一般符合三个条件,即有效地权威控制能力,相当的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对应有误的是:A.戊戌变法模式: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综合能力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26.1903 年,杨庶堪、梅际郇在重庆出版《广益丛报》 ,宣传新思想,倡言革命。持续办报九年,是整个西部地区近代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该报刊中可能宣传的有①“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②“打倒孔家店”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④“耕者有其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2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他(毛泽东)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他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这段材料所评述的历史时期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8.1897 年,中国仅出现了两份白话报。1900 年以后,白话报的数量开始急遽增加,到1911年间,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民族危机的困境 B.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C.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D.文学革命的影响29.辛亥革命后,20 世纪初的中国依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 ,为此当时思想界最前沿的人士进行了深入反思。下列与此反思相关的主张是A.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B.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C.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30.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能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 A.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B. “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31.2013 年 12月 26日是毛泽东诞辰 120周年纪念日。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6思想的是A.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C.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D.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2.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这表现在A.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提出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D.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33.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提出于 20世纪90年代的是A.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科教兴国”34.1956 年 5月 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讲话中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 ”“(创作的题材)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 ”该讲话A.反映了科学文化工作政治化的方向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C.打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束缚 D.促使“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35. “×××,教授。1950 年 1月生,1968 年中专毕业,1969 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插队。1978 年 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 年 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 年至 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此人的履历反映了:A. “教育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B.1977 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C.19 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D. 《义务教 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7卷Ⅱ(综合题 共 30分)(在答题纸规定区域作答)36.(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朱熹是在“礼崩乐坏,三纲五常之道绝”的危机面前,有志于重振儒家伦理道德,提出了很多成圣的修养工夫。朱熹表述道德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分别运用“仁” 、“智”的术语。用“智”来表述“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的传统,而“仁”作为儒家的核心道德理念也是毋庸置疑的,……朱熹这样说过:“若无这智,便起这仁不得。 ”“《大学》物格、知至处,便是凡圣之关。 ”“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于圣贤之域。 ”——刘克兵、 、朱汉民《朱熹思想体系中的知识与道德》材料二 不知有公德,故政治之不进,国华之日替,皆此之由。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夫英国宪法,以侵犯君主者为大逆不道;各君主国皆然法国宪法,以谋立君主者为大逆不道……今世士夫谈维新者,诸事皆敢言新,惟不敢言新道德,此由学界之奴性未去,爱群爱国爱真理之心未诚也。盖以为道德者,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有发达,有进步,一循天演之大例。前哲不生於今日,安能制定悉合今日之道德?——梁启超《新民说》(1)据材料一,归纳知识与道德的关系及其思想产生的背景。 (6 分)(2)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提出的新道德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4 分)37.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 ……出现了“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皇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8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国文字,论其字形,则非拼音而为象形文 字之末流,不便于识,不便于写;论其字义,则意义含糊,文法极不精密;论其在今日学问上之应用,则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论其过去之历史,则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为记载孔门学说……之记号。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1918年钱玄同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 1) 据 材 料 一 和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指 出 秦 统 一 后 实 行 “书 同 文 ”措 施 的 目 的 有 哪 些 ? ( 4分 )( 2) 材 料 二 中 作 者 认 为 汉 字 “断 断 不 能 适 用 于 二 十 世 纪 之 新 时 代 ”的 主 要 理 由 有 哪 些 ? ( 6分 )38. (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 “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 ,比如“守旧症” 、 “非我症” 、 “不合作症” 、 “麻痹症” ,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材料二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注:包括民主、平等、人权、自由等)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9—— 文池《思想的灵光》(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的原因是什么?(2 分)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4 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人文思想产生的特点是什么?(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人文思想发展演变的重大事件。 (3 分)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10 DCABB ACADC 10-20 DBDAB DBDDC 21-30 CDCCB CBDCA31-35 CCDBB36.(1)关系:知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 (2分)背景:儒学的正统地位面临危机;(2分)儒学家志于重振儒学的推动。 (2分)(2)西方民主平等思想、救亡图存思想、进化论思想。 (4分,答出两点即给4分)37. (1)发展文化;保证政令畅通;巩固国家统一。(答出其中两点得 4分。)(2)字形不便于识记;汉字字义含糊,文法不精密;缺乏新名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传播工具(任答三点得 6分。) 38. (1)作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的原因是延 续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 分)此外的原因有: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都阻碍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4 分)(2)特点: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产生的。 (1 分)事件:维新思想的传播、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3 分)1唐山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年 级 生 物 试 卷说明:1.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2.将卷Ⅰ答案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卷Ⅱ答案答在答题纸上。3.Ⅱ卷答题纸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卷Ⅰ(选择题 共 70 分 ) 一.选择题(共 45 小题,1-20 题,每题 1 分;21-45 题,每题 2 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而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大多数的蛋白质在膜上是可以运动的C.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细胞生命活动所需 ATP 均来自线粒体D.真核生物体细胞均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原核生物均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 B.生物膜上可发生信号转换C.性激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 D.生物膜上可合成 ATP3. 结合下列曲线,分析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可表示人一生中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变化的曲线B.曲线②可以表示细胞呼吸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C.曲线③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的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其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D.曲线①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相对含量的变化4.在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后,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激活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 Dnase 酶和 Caspase 酶被激活,Dnase 酶能切割 DNA 形成 DNA 片段,Caspase酶能切割相关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nase 酶、Caspase 酶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B.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均能表达机体固有的凋亡相关基因C.癌细胞结构改变,可能无法识别凋亡诱导因子而不能启动凋亡程序D.吞噬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吞噬凋亡小体后通过溶酶体中水解酶分解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单糖是不能再分解的糖 ②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麦芽糖 ③糖类物质不含 N 和 P ④蔗糖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⑤健康人的尿液、胃液、汗液、唾液 4 种液体样本,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⑥根尖分生区、成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其化学成分也不断更新⑦乳酸菌、大肠杆菌都含有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 DNA,但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⑥ C.②④⑥ D.②③④⑦26.图示溶酶体能与进入细胞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结合并使之分解,它也能分解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①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②过程与膜的某些糖蛋白功能有关B. ③过程说明溶酶体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C.溶酶体能与进入细胞的大分子物质、细菌等结合并使之分解D.正常情况下溶酶体内的酶能透出膜外将物质水解7.下图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 RNA。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B.图示过程的实现都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C.在戊内,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 CO2的阶段没有 O2参加D.X 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8.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③→⑥→④→①→②→⑤ B.⑥→③→②→④→①→⑤C.③→⑥→④→②→①→⑤ D.③→⑥→②→④→①→⑤9.下列有关清水在相关实验中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大直至涨破B.用溶解于清水的健那绿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要用清水洗去浮色 C.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将变深 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使用的药液10.“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B.制作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再将口腔上皮细胞放入清水中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1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 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 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C.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RNAD.R 基为—CH 3和—C 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 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8︰14︰51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 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B.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3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质量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释放的能量比在线粒体中多B.人体细胞呼吸产生 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或细胞质基质C.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来自丙酮酸和水的分解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移至 ATP 中14.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 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细胞膜向内凹陷 B.着丝点一分为二C.中心体移向两极 D.DNA 正在进行复制15.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其数目加倍B.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相同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植物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16.关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 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B.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C.线粒体、核糖体、酶的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有核糖的是酶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17.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细胞核中 DNA 数目加倍B.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 2 倍 C.此时细胞中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D.此时细胞中一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8.下列关于遗传因子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B.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有结构③,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2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4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 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21.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淀粉酶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促反应速率随 pH 或温度的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在 A 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 B 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B.图中 E 点代表该酶的最适 pH,H 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C.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 D、H 两点D.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上图曲线22.取某一红色花冠的 2 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 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 (假设处理后细胞均保持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 4 min 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B.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可能相同C.第 2 min 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D.图 2 中曲线Ⅰ和图 1 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23.某研究小组进行某植物的栽培试验,图 1 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 2浓度等条件下测得的光合曲线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曲线;图 2 为在恒温密闭玻璃温室中,连续 24 h 测定的温室内 CO2浓度以及植物 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 1 中,当温度达到 55 ℃时,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失活B.6 h 时,图 2 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18 h 时,图 2 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 O2量大于线粒体消耗的 O2量D.该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且吸收 CO2的量为 0 时,在两图中的描述点共有 4 个24.科研人员为研究枇杷植株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阴天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时间与气孔导度的下降时间不一致5B.晴天时出现“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引起的 CO2浓度下降有关C.两种条件下枇杷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的早晚均与光照强度无关D.实验结果显示枇杷植株适合种植在光线弱的荫蔽环境中25.某实验小组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测得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图丙、丁曲线所示。下列对该实验的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 段和 cd 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B.e 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C.一昼夜中,装置乙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D.14 点时,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26.生物在合成下列各种物质时,均需要提供氮元素的是 ①脂肪 ②核酸 ③核糖 ④ATP ⑤蛋白质 ⑥脂肪酶A.②③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⑤27.某男性基因型为 TtRr,他有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 A1和 A2;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 B1和 B2,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为 C1和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形态相同并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1和 A2、C 1和 C2B.就上述两对等位基因而言,遗传信息相同的是 A1和 A2、C 1和 C2C.核 DNA 分子数的关系式是 A1=A2=B1+B2=C1+C2 D.染色体组数的关系式是 A1+A2=B1+B2=C1+C2 28. 如图是某生物有关生理过程变化图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裂后期的细胞体积比其他时期要大B.图中所发生的生理过程存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此交流方式不需要细胞受体的参与C.在图中的 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D.图中 L 点→M 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29.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 。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控制孩子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 B.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C.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D.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 1/830. 某种开花植物细胞中,基因 P(p)和基因 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合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 PPrr)与纯合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ppRR)杂交。F 1全开紫花,自交后代6F2中紫花∶红花∶白花=12∶3∶1。则 F2中表现型为紫花的植株基因型有( )A.9 种 B.4 种 C.6 种 D.4 种31.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32.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 AaBb 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右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33.染色是生物实验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Ⅲ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并用清水洗去浮色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制片-解离-漂洗-染色-观察C.观察 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D.观察线粒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4.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 f2,假定所有的 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 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 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35.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3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糖原和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B.在人体内,脂肪有贮存能量、调节代谢的功能C.种子从休眠状态进入萌发状态,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下降D.无机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37.对某人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44+XXY,病因是其双亲之一提供了异常配子 22+XX 或 22+XY,该异常配子形成的时期不可能是( )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38.阳光穿过森林空隙形成的“光斑”会随太阳移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照射前后光合作用过程中与吸收 CO2和释放 O2有关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阴影面积Ⅰ、Ⅱ不等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C.光斑照射后 O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7D.CO 2曲线中 AB 段的变化说明进行暗反应与光照无关39.将某种细菌分别接种到以乙醇或乙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测定这两种物质穿过细胞膜的速率,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乙酸的转运速率与氧浓度呈正相关 B.乙醇穿过细胞膜的速率比乙酸快C.乙酸穿过细胞膜可能需要载体蛋白 D.乙醇穿过细胞膜的方式协助扩散40.如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图解。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在强光下同一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供自身光合作用利用B.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H]只来自有机物C.耗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一植株的绿色细胞和非绿色细胞产生 ATP 的量可能相同D.在强光下一株植物所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全部来自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41.下列对右图曲线 a 和 b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可分别代表萌发的小麦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蛋白质种类和干重的变化B.a和b可分别代表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二磷酸腺苷和 NADPH 含量的变化C.a和b可分别代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能力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D.a和b可分别代表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42.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温度、pH 与酶活性的关系;人的骨骼肌细胞中 ATP 的含量只能维持剧烈运动 3s 以内的能量供应。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肉细胞中 ATP 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丙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相关结论是( ) A.当反应温度由 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B.曲线 b、c 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 pHC.图丙中 a→b 的变化过程,ATP 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肌肉收缩等生命活动D.肌细胞中 ATP 的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 ATP 在细胞内含量非常多43.取同一个白萝卜,切出若干个长度为 5cm 的萝卜条,平均分为四组,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甘油 溶液、KNO 3溶液和清水中,测得萝卜条长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时间溶液 5 min10 min15 min 20 min 25 min 30 min 35 min8蔗糖溶液 4.3 4.0 3.8 3.7 3.7 3.7 3.7甘油溶液 4.5 4.2 4.0 4.3 4.5 4.9 5.0KNO3溶液 4.7 4.5 4.3 4.2 4.4 4.7 5.0清水 5.2 5.3 5.5 5.5 5.5 5.5 5.5A.蔗糖溶液中萝卜条长度不再变化时仍然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KNO3溶液中萝卜 细胞液的吸水力先增大再降低C.甘油溶液和 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可能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D.甘油溶液和 KNO3溶液中的萝卜细胞膜上运输这两种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相同44.已知玉米某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基因型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 TtSs比例 1 1 1 1 2 2则亲代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B.TtSs×TtSsC.TtSs×TTSs D.TtSS×TtSs45.图为某二倍体动物(基因型为 AaBb)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8 条染色体,4 个染色体组B.图中 1、3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若 1 为 X 染色体,则 2 为 Y 染色体D.该细胞的子细胞是成熟的生殖细胞卷Ⅱ(非选择题 共 30 分 )二.填空题(共 2 题,计 30 分)46. (15 分)一般认为,草莓比较耐阴,生长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以丰香草莓为材料,研究了遮阴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旨在为草莓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材料用具:2 叶期草莓幼苗,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 1/3 左右) ,光合分析测定仪等.(1)实验步骤: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丰香草莓幼苗 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 进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 6 张叶片左右,测定两种环境下各项指标如下:9图 1 遮阴对丰香草莓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mg/g) 图 2 遮阴对丰香草莓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 3 遮阴对丰香草莓固定 CO2的效率和 CO2补偿点的影响(2)图 1 表中数据显示,遮阴提高草莓叶片的 ,进而提高草莓适应 的能力.(3)图 2 中,对照组草莓净光合速率曲线呈现“双峰”型的原因是 .遮阴组实验时间段内光合积累总量显著 对照组,推测遮阴可能影响 反应,并据此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 3 的结果:(4)由图 3 可知实验处理显著提高其 CO2补偿点,固定 CO2的效率 ,可能的原因是遮阴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 .(5)综上所述,1/3 左右自然光强提高了草莓叶片利用光的能力,但 CO2的利用率下降.欲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可改变 进行研究.47.(15 分)梨的果皮锈色遗传由两对基因控制,梨果皮的基色呈绿色,由隐性基因 r 控制,有些品种因为形成木栓层而呈褐色。木栓层的形成受显性基因R 控制,而 H 基因则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木栓层的形成,且对基因型 RR 个体没有抑制作用、对基因型 Rr 个体能部分抑制而呈红褐色(中间色) 。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果皮表现型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现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 (1)在干燥环境和湿润环境下,某一种基因型对应的梨果皮表现型具有差异,该基因型是 。 (2)让干燥环境中培养的 F2代个体自交,后代如果继续在干燥环境中培养,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 F2中所占的比例为 。 10(3)干燥环境中培养的 F2红褐色个体基因型可能是 。在不使用其他个体的情况下,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红褐色个体的基因型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方案: ,在干燥环境中培养,观察并统计梨果皮颜色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梨果皮颜色比例为 ,则 F2红褐色个体基因型为 ;若子代梨果皮颜色比例为 ,则 F2红褐色个体基因型为 。唐山一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 一 年 级 生 物 试 卷 答 案卷Ⅰ(选择题 共 70 分 ) 一.选择题(共 45 小题,1-20 题,每题 1 分;21-45 题,每题 2 分)1-10 AACDD DADDC11-20 DBCCC BCCBD21-30 CDDCC CBDCC31-40 BBDBA DACCC41-45 BDDCA卷Ⅱ(非选择题 共 30 分 )二.填空题(共 2 小题,计 30 分)46.(15 分) (1)随机均分(1 分) 遮阳网(1 分)(2)光合色素含量(1 分) 弱光(1 分)(3)气孔关闭,CO 2进入减少(1 分) 低于 暗(4)降低 (催化 CO2固定的、相关)酶活性降低(5)遮光比例47.(15 分)(1)HhRr(1 分) (2)1/2 (3)HHRr 或 HhRr实验步骤:将红褐色个体自交获得子代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 褐色:2 红褐色:1 绿色 HHRr;6 褐色:6 红褐色:4 绿色 HhR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