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60601154.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55.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56.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57.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58.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59.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60.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61.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6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南昌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下图所示的我国甲地区以盛产玉石、地毯、丝绸“三宝”闻名中外。其中,在该地以开采玉石最早,当时古人采玉的方法以河中 “捞玉”、“踏玉”为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流经甲城市的河流应发源于A.昆仑山 B.天山 C.祁连山 D.秦岭2.古人采玉的理想地,应分布在A.① B.② C.③ D.④3.据提供信息可推断,在该地采玉的最佳时期应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14 年 11 月 位 于 该 岛 的 中 国 伊 利 大 洋 洲 乳 业 生 产 基 地 正 式 投 产 。 读 图 , 完 成 下列问题 。4.有关该岛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缓东陡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C.常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 D.东部河流较西部流速慢,结冰期长5.形成西南部峡湾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海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6.伊利建设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新西兰的①丰富优质的原料 ②先进的技术、管理 ③广阔成熟的市场 ④便捷完善的交通网络2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 形剖面。回答下列问题。7.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8.该地形 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9.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附近地区地形图和河流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0.由河流甲乙丙三处河床断面形态可知,河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为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11.乙河段河谷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河谷下面的岩石下陷 B.下蚀作用 C.侧蚀作用 D.溯源侵蚀12.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以平原地形为主 B.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C.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 D.农作物以小麦为主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3.图中①②③④岩层正常情况下由新到老的顺序为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14.乙处的地质构造名称3A.向斜 B.背斜 C.山岭 D.断层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山是因两侧甲丙陷落而相对高出的块状山 B.甲处形成谷地因为这里是向斜构造C. 甲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D.乙处因槽部岩石坚固适合修建隧道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图示安第斯山地段所处的纬度位置最接近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无法确定17.图示安第斯山地段永久积雪和冰川的下限东、西坡存在明显的差异 ,主要原因是A.东坡降水少于西坡 B.东坡降水多于西坡C.东坡气温低于西坡 D.东坡气温高于西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8.关于 B、C 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 相同 B.冬季盛行风的风向相同C.河流汛期相同 D.自然带相同19.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山体的高度 B.B 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A、B 两地自然带相同 D.从 B 到 C 的变化原因主要是水分因素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年段各季节平均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420.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有明显结冰期 B.存在大量红壤分布C.风蚀地貌分布广泛 D.以热带季雨林为主21.下列为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图,四地中与该地自然带相同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 某国自 18 世纪 80 年代至 20 世纪 70 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522.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23.该国可能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C.③阶段人口数量达到最高值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4.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a、d 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人口增加数量相等B.b 年份人口总量将会达到最大值C.Ⅰ阶段至Ⅱ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引起的D.c 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 0.2%25.我国在Ⅲ阶段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家庭结构由多子女的大家庭转向少子女的小家庭B.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的家庭越来越多C.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二、非选择题26.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6 分)6(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4 分)(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6 分)(3)分析 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6 分)27.读阿尔卑斯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分)(1)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分)(2)阿尔卑斯山南坡比北坡雪线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3)判断天山 A.B 两坡坡向:_____________ ______是南坡,______________是北坡。 (4 分)(4)三地自然带最简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三地自然带垂直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28.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 分)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地年降水量不足 30 毫米,蒸发量却高达 2 000 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 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7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沼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6 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芦苇、飞鸟、鱼群之间的关系。 (6 分)(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沼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6 分)南昌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ACCBD 6.AAABB 11.BBBAC 16.ABBCA 21.BBDCA26.(1)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向下流的同时,大量渗入地下;当地下水流到冲积扇边缘时,在地势较低处就容易出露而形成泉。 (4 分)(2)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少,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年际变化小;泉水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6 分)(3)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抵御荒漠化对绿洲的威胁;有效的保护流域内生物的多样性;抵御洪涝、干旱灾害的威胁;绿洲小气候得以改善,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防止流域内土壤次生盐碱化;调节了灌溉用水,保证了供水水源,扩大人工灌溉绿洲的面积。 (任答 3 点得 6 分)27.(1)低 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积雪多,雪线低(4 分)(2)高 南坡为阳坡,温度高,且为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4 分)(3)A B(4 分)(4)天山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导致自然景观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4 分)828.(1)高山冰雪融水(2 分)。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少(2 分);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2 分)。 (共 6分)(2)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粪为芦苇提供肥料。(任答 4 点得 8 分)(3)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2 分),该区域蒸发旺盛(2 分),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2 分)。 (共 6 分)1南昌二中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半透膜可除去蛋白质溶液中的 NaClB.用灼烧的方法检验是羊毛线还是棉线C.为证明硬脂酸有酸性,取稀 NaOH溶液(滴有酚酞)加入硬脂酸并加热D.欲证明放入硫酸溶液中的纤维素加热已发生水解,可向所得溶液加入银氨溶液,放在水浴中2.下列有关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在稀硫酸、加热的条件下水解 B. 棉制品吸湿性好和分子中具有-OH 有关C.纤维指的就是纤维素 D. 纤维素因分子结构中含-OH,可和浓 HNO3发生硝化反应3.以下名称、化学用语均正确的是A.笨的实验式:CH B.二氯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Cl) 2C.甲酸的结构式: D.醛基的电子式: 4.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7 克﹣OH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B.42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 3NAC.标准状况下,11.2 L 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 0.5 NAD.乙烯和乙醇的混合物共 0.1mol,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的分子数一定为 0.6 NA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 ++CO32﹣ ═CO 2↑+H 2OB.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铜反应:2CH 3COOH+Cu(OH) 2═Cu 2++2CH3COO﹣ +2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 6H5O﹣ +CO2+H2O 2C6H5OH+CO32D.甲酸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HCOOH+4[Ag(NH 3) 2]++4OH﹣ CO32+2NH4++4Ag↓+6NH 3+2H2O6.有 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有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7.下 列 有 机 化 合 物 中 均 含 有 酸 性 杂 质 , 除 去 这 些 杂 质 的 方 法 中 正 确 的 是A.苯中含苯酚杂质:加入溴水,过滤B.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D.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8.下列实验的失败原因可能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①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②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 140℃制乙烯③验证某 RX是碘代烷,把 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褐色沉淀2④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⑤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析出银镜 A.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④⑤ D.④⑤9. 1摩某有机物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 2摩相同的物质。下列物质中:①蔗糖 ②麦芽糖 ③淀粉 符合题意的物质可能是 A. ②⑤⑥⑦ B. ②④⑤⑦ C.①②⑤⑦ D.①④⑤⑥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 5种B.分子式为 C4H9Br的卤代烃 (不考虑立体异构)有 4种C.在酸性条件下,CH 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 CH3CO18OH和 C2H5OHD.用甘氨酸(H 2N﹣CH 2﹣COOH)和丙氨酸[CH 3CH(NH 2)COOH]脱水缩合最多可形成 4种二肽11.某种具有较好耐热 性、耐水性和高频电绝缘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片断为:则 生成该树脂的 单体(其中一种为甲醛)的种数和化学反应所属类型正确的是A.2种,取代和加聚反应 B.2 种,加成和缩聚反应C.3种,取代和加聚反应 D.3 种,加成和缩聚反应12.板蓝根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对乙酰氨基酚” ,其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A.它能与 NaOH溶液反应B.其水解产物之一对氨基苯酚( )具有弱酸、弱碱性和强还原性C.与对硝基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1mol 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 Br23mol13.已知下表均为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1 2 3 4 5 6 …CH4 C2H6 C5H12 C8H18 C17H36 … …则第 6项烷烃分子的化学式A.C 16H34 B.C 22H46 C.C 26H54 D.C 27H5614.分子式为 C9H18O2的物质 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相同条件下蒸气密度相同的 B和 C,其中B的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 A的可能结构有A.6 种 B.8 种C.10 种 D.12 种15.某种解热阵痛药的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一个肽键,是一种二肽 B.当它完全水解时,可得到的产物有 4种3C.该物质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有 6种D.右图为水解产物之一,该物质显酸性的异构体有 3种(包括本身)16.乙酸与 2.0g 某饱和一元醇 A反应,生成酯 3.7g,并回收到 A 0.4g,则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2 B.46 C.60 D.74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2分)二: 填空题(共 44分)17.(10 分)(1)按系统命名法填写下列有机物的名称: 的名称是 .(2)在有机物分子中,若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该碳原子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 。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A.乳酸 CH 3—CHOH—COOH B.甘油 CH 2OH—CHOH—CH2OH C.脱氧核糖 CH 2OH—CHOH—CHOH—CH2—CHOD.核糖 CH 2OH—CHOH—CHOH—CHOH—CHO(3)油脂与 NaOH水溶液共热后,检验油脂是否完全水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见右,等物质的量的该物质,消耗Na、NaOH、Na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消耗 H2、Br 2(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8.(12 分)某校学生用如图所 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导气,冷凝水从 口进入(填“a 或“b”).(2)实验开始时,关闭 K2、开启 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 I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 .(5)将三颈烧瓶内 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 荡,分液; ②用 5%的 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 ;4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④加入无水 CaCl2粉末干燥;⑤ (填操作名称).19. (8 分)有机物 A是一种含溴的酯,分子式为C6H9O2Br。已知 A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其中 B、C 含相同数目的碳原子,B 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与 Na2CO3溶液反应放出 CO2气体,C 进行氧化反应后,不可发生消去反应,经测定 E是一种二元醇。(1)写出 A、C、D 的结构简式:A ; C ;D 。(2)写出 A― →D+E 的化学方程式 20. (14 分)香精是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和天然香料气味的浓缩芳香油,属于人造香料,多用于制造食品,化妆品和卷烟等.Ⅰ.苏合香醇是一种食用香精,由 C8H10合成其路线如下图所示.(1)苏合香醇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它不能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氧化反应 ⑥水解反应(2)Y 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Ⅱ.有机物 G也是一种常见香料,其合成路线如下图.其中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8,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三组峰;F 与苏合香醇互为同系物.已知:R﹣CH=CH 2 R﹣CH 2CH2OH(3)C 与新制 Cu(OH) 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G 中含有两个甲基,E 可发生银镜反应,在催化剂存在下,1mol E 与 2mol H2可以反应生成F,则 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5)D 与 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6)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显弱酸性的 F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种.三、计算题21.(8 分)有机物 A和 B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 200,完全燃烧时只生成 CO2和 H2O。B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等。B 中碳、氢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46.67%。B 不发生银镜反应,但跟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 CO2。1 molA水解生成 1mol苯甲酸和 1 molB。A 溶液具有酸性,但遇 FeCl3溶液不显色。(1)A 与 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2)写出推断过程,B 分子中应有 个氧原子?(3)A 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5南昌二中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化学 答题卷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2分)二:填空题(共 44分)17.(10 分)(1) (2) (3) (4) ; 18.(12 分)(1) (2) (3) (4) , (5) 19. (8 分)(1)A: C: D: (2)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620. (14 分)Ⅰ. (1) (2) Ⅱ.(3) . (4) . (5) . (6). 三.计算题21.(8 分) (1) (2) (3) 7南昌二中高二化学第二次月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二:填空题(共 44分)17.(10 分) (1)3,4 一二甲基辛烷(2)C (3)将混合物搅拌均匀,取少量滴入蒸馏水中,无油滴则水解完全。 (4)3: 2: 1 ;2:1(或 4:2)18.(12 分) (1)a (2)吸收溴 蒸气(3)Ⅲ中硝酸银溶液内有 浅黄色沉淀生成 (4)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 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 开启 K2,关闭 K1和分液漏斗活塞 (5)蒸馏19. (8 分) (1)A: C: D:CH 2=CH—COONa(2 )20. (14 分)Ⅰ. (1) , ④、⑥. (2) 16 Ⅱ. (3) .(4) .(5)(6)6 种.三.计算题21.(8 分) (1)104 (2)3 (3) 或 。1 2 3 4 5 6 7 8D B C B B C D A9 10 11 12 13 14 15 16A C D D C B C ACH2=CH—COOCH—CH3|CH2BrHOCH—CH3|CH2 BrCH2=CH—COOCH—CH3|CH2Br+2NaOH CH2=CH—COONa +CH3—CH—CH2OH|OH+NaBr1南昌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第 I 卷(选择题 50 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所 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唐太宗命高士廉以“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的原则,重新编订《氏族志》 , “凡二百及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 ,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 《氏族志》的编订A.反映了封建专制皇权的强化 B.凸显了儒家思想的影响C.进一步压抑了世家大族势力 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2.柏拉图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绝对的自由影响到法律的尊严 B.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C.公共活动中的主观化、情绪化明显 D.民主为雅典的繁荣提供制度保障3.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因为议员身份而领取任何薪俸和报酬。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B.经济落后财政困难C.议会议员地位低下 D.专制主义色彩浓厚4.1927 年 4 月 27 日至 5 月 9 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 “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 ,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C.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5.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段话实际上 A.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体制的厌恶 B.为资产阶级永久统治做辩护C.承认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D.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6.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 ,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A.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经济南移趋势明显C.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7.旅美学者薛涌认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 ,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 ,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 。 ”这一发展轨迹A.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B.受益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C.最终改变了欧洲的统治地位 D.工业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8.1833 年起,法国政府先后颁布和修改贸易法令,在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初步建立谷物出口的可调节性关税制度(弹性税率),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A.抵制英国工业品倾销 B.增加政府的关税收益2C.促进重商主义的发展 D.推动法国农业市场化9.有学者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10.1624 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 ,到 1851 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 13023 项专利。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911 年,洛克菲勒公司因市场垄断被肢解为34 个独立石油公司。这两个法案A.起因、宗旨和影响完全对立 B.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C.都和垄断组织有直接的关系 D.保护知识产权,助推两国产业革命11.恩格斯在谈到近代一项科技成果的作用时说:“(它)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 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下列与该科技成果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家是A.瓦特 B.阿克莱特 C.西门子D.卡尔·本茨12.1896 年,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自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直至清朝灭亡,一直拥有发行钞票的特权,并代替传统钱庄,提供了国内工商业经营所需的绝大部分贷款,这表明A.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中国近代金融体系已经确立C.外国资本输入份额减少 D.金融变革利于民族工业发展13.1929 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 ,1930 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 ,1934 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 ,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 “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 D. “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14. 《大公报》记者撰文:“今年之新年,只可谓官国二年,不当谓民国二年” , ”然以各人心理中观之,民国一新年,国民一新年,彼此各一心理,彼此各一新年,则固未尝有两也” 。这体现了A.农耕文明影响深远 B.民主共和名存实亡C.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D.官民冲突不可调和15.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是A.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B.制定《社会保险法》C.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 D.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16.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将原来 280 多项生产计划指标缩减为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这些做法3A.是回归到苏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农庄的生产积极性C.严重脱离了苏联社会现实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17.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 。布哈林这种认识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 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体制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 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18.钱乘旦先 生在《不平衡发展: 20 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下列选项符合此处修补、修正的分别是A.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成立欧洲共同体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联合国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世界银行D.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立北约19.1961 年,陈云通过对青浦县的实地调研,向中央递交了《母猪 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 、《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稻》 、 《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等报告。这次调研活动A.纠正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偏差 B.响应了经济战线“大跃进”的号召C.体现了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 D.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展20.1986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B.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D.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1.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A.万物皆备于我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22.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到 1945 年党的七大召开时,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 ”材料中“到了成熟的地步”最主要的理论是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新民主主义理论C.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23.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 ,这一思想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B.深受 伏尔泰思想的影响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D.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24.1956 年 5 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发表讲话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4展。 ”这一讲话 A.强调多研究历史以服务现实 B.有利于“双百”方针的全面贯彻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 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25.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 ,上有 “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A.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 B.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C.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 D.西汉末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26. (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德家们将中国人描绘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像朝廷一样,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并且将家庭的领导地位传给长子。国家将对祖先的崇敬作为儒家礼教的内容加以推广,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中国家庭的社会,据推测,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在家庭内部,儒家的道德标准是妇女要服从男子的权威。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女孩被家庭看作社会和经济的负担。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近代学校的创办实际上表明政府已经取代家庭承担教育的责任。因此,当国家干涉家庭关系时,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也就土崩瓦解了。在晚清和早期共和时代的新法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外国商品的涌入和 1895 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被剥夺饭碗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同时也摆脱了家族和家庭对他们的控制,旧的家庭关系瓦解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4 分) 结合所学知识,试析为什么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晚清家族社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4 分) 27.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5材料一 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 20 年(1957—1977 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 ,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 90 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 90 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材料二 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1945 年, “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 《国民医疗服务法》 ,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保守党执政后也奉行相应政策,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国家“计划”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结合。但是,60 年代下半叶开始,出现日益严重的“英国病” ,即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70 年代经济不断下滑,失业增加,罢工浪潮活跃。1979 年,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工会力量,限制罢工。在经历短暂的低谷后,英国 80 年代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平均水平,失业率持续下降,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 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特点(4 分)和原因(3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两次经济改革的基本特点。 (2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3 分)28.(15 分)几百年来,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而金融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 世纪到 17 世纪中叶白银流入中国的情况美洲生产的白银 日本生产的白银 总数 流 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吨) 30000 8000 38000 7000—10000——据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一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材料二 郑观应提出了“漏卮(白银外流)在洋货”的观点,指出“一则曰鸦片每年乡耗银三千三百万两,一则曰棉纱、棉布两种每年约共耗银五千三百万两。……此外又有杂货约共耗银三千五百万” 。主张学习日本“效法泰西力求振作,凡外来货物悉令地方官极力讲求招商集股,设局制造” , “初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欲挽权利,以塞漏卮。 ”6——施正康《困惑与诱惑一一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投资理念与实践》材料三 1999 年 11 月 15 日,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开放问题上,中美协议具体规定:银行、保险、电信领域的美国公司可以得到新的市场准入;加入 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两年后,可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进入中国五年后,可从事零售银行业务;在获准经营的地域内,外国银行同中国银行一样享有开展业务的权利,即享受国民待遇;五年内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设立分支机构。——庄芮《世贸组织规则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1)指出材料一中世界白银流向的特点(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影响当时白银流向的主要因素(3 分)。(2)阅读材料二,指出晚清“漏卮”现象的根本原因(2 分),概括并简要评价郑观应的“商战”主张。(4 分)(3)阅读材料三,归纳中国银行业开放的特点(2 分)并分析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3 分)29.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 世纪,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度,人们在国际贸易等国际经济活动中不 仅可以直接用黄金进行交易,也可以用大家普遍认可的货币来进行交易。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大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显然,如果各国持有黄金并用于国际结算,不仅要支付黄金的保管费用,而且还要支付较高的结算成本,但是,如果各国在伦敦开设英镑账户并通过伦敦银行进行国际结算,不仅可以得到利息收益,而且只需要支付较低的结算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的主权货币英镑便成为了国际货币。——张子宇《英镑、日元和欧元的国际化历程》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牙买加体系建立,各国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黄金也不再用于官方结算,黄金的货币使命终结。……而当前美元仍然占各国外汇储备的 65%左右,国际外汇交易的 40%以上,国际贸易结算的 50%以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一种浮动汇率体系。……弹性化、多样化的汇率制度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量剧增,各国发展特色化的客观要求,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发、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化的过程中,汇率制度的弹性化为其保持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基础前提。——朱丰根、朱延福《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基本特征与问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和美元在走向国际化的路径中存在的异同。 (6 分)(2)据材料二,指出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货币形态和汇率机制上的变化(4 分) ,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1 分)(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分)7南昌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C D A B C B C D B B C D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B A B B C A C D C B D B A26.(1)特征:受宗法制影响,宗族观念浓厚;等级森严、父权至上;深受 儒家伦理道德影响,重视孝道;重男轻女。(4 分) 原因: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影响到家庭价值观念;理学处于统治地位,对女性的要求更加严格。(2 分) (2)因素:近代学校的创办,导致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的瓦解;家庭社会的司法基础瓦解;外国经济的入侵瓦解了旧的家庭社会的经济支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等。(任意 4 点 4 分) 27.(1)特点: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不断进行体制探索;改革重点从农村深入到城市。(1 点 2 分,共 4 分) 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前 20 年“左”倾错误严重,经济发展受阻;“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经济不断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意 3 点 3 分) (2)特点: 1945 年后:实行凯恩斯主义,刺激消费;加大国家干预。(1 分,推行国有化也可)1979 年后:实行货币主义,减少开支;减少国家干预,推行私有化。(1 分) (3)共同: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减少国家的干预;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3 分 )28.(1)特点: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 分)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东西贸易的发展;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活动。中国丝织、制瓷等手工业领先世界。(3 分)(2)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积极对外扩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 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以抵抗外国经济侵略。(2 分)评价:符合民族工业发展和近代化的历史潮流,是爱国的和进步的。(2 分)(3)特点:有步骤地逐步开放;开放程度不断深入。(2 分)影响:有利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升级;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外资;中国银行业可以更广泛地8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 分,答出任意 2 点给 2 分,围绕银行业的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但总得分不超过 2 分)中国银行业会遭受一定冲击和压力,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1分)29.(1)同:都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础上,都依赖强大的经济实力。 (2 分)异:英镑的优势地位由英格兰银行提供的便利服务和信誉确立,市场行为。 (2 分)美元优势地位靠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样的国际协议 形成的共识确立。 (2 分)(2)变化:货币形态:从黄金货币化到黄金非货币化;(2 分)汇率机制:从固定汇率到浮动汇率;(2 分)实质: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 (1 分)(3)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问题;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