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USER 文档编号:1997403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教学计划总结三角形的特性教学反思三角形在平面图形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根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分割成假设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因此掌握三角形的特征是特别重要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的认识和理解。我上过这节课后有如下的一些反思:在新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我主要采纳了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拟获得新知的方法,首先通过画三角形,初步感知三角形,认识三解形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图形推断,抓住“三条线段”、“围成”这三个关键词,学习稳定三角形的概念,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感受让学生学习起来比拟容易,掌握知识比

2、拟结实。在教学本课的重、难点画三角形的高时,我首先让学生本人在导学单上本人尝试着画各种三角形的高,画完之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我在给大家在黑板上演示,学生找到本人与我画的不同之处,通过比拟掌握三角形的画法,学生在这一环节能把认识底和高,明白三条底就有三条高,和会画一条底边上的高这三点掌握好就能够了,在后续的练习时再深化讨论,一步一个台阶学生掌握起来也比拟容易、扎实。在用A、B、C表示三角形时我用取名字的方式学习三角形的字母表示,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用课前制造的三角形、四边形进展实验,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如此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全面和深化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3、实践精神和实践才能。最后请学生列举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这里采纳的是“情境、征询题 实验、解释 特性应用”的探究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缺乏之处:(1)在给三角形下定义时,学生按照刚刚写出的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特征,特别容易定义三角形的概念为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或封闭图形),当老师按照学生的定义出示错例时,学生特别难确切地表述出“端点要首尾相连”,这时我仍然应借助教材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概念的表述,再在黑板上出示三条线段按照概念进展演示,让学生体会概念中“围成”、“相邻端点相连”这两个条件的必要性,只有具备了三点才能真正围出三角形。这时,对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才到位。(2)在画三角形高时,由于教学环节忽略了对概念的反复强调和细致理解,结果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作高时出现了找不清顶点和不向底边作垂线的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归结起来仍然对底和高的概念的认识模糊造成的。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一定要多想可能出现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