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试题全科.zip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模块结业考试试题全科.zip
201606070425.doc
201606070426.doc
201606070427.doc
201606070428.doc
201606070429.doc
201606070430.doc
201606070431.doc
201606070432.doc
201606070433.doc
201606070434.doc
  • 全部
    • 201606070425.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26.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27.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28.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29.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30.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31.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32.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33.doc--点击预览
    • 201606070434.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高二地理模块结业考试试题考查范围:初中地理、旅游地理 1、单项选择题:(30×2=60 分)乌恰县一户牧民的转场路线,这 4 个牧场都在玉奇塔什草原及周边范围内,它们都位于不同高度上。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这户牧民家的转场牧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市场2.4 个牧场中位于海拔最高的是A.乌鲁克恰提乡草原牧场 B.阿热克托热克草原牧场C.喀什喀苏草原牧场 D.硕热克草原牧场3.从玉奇塔什草原的地理位置看,距离下列国家最近的是A.哈萨克斯坦 B.吉 尔吉斯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巴基斯坦材料一:2014 年 2 月 8 日日人民网:今日,遥远的南极大陆又增加了一抹中国红 ——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主楼正式竣工并投入运用。圣诞前夕,载有 74 人的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在南极冰区遇险,正航行在南大洋的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25 日全速前往救援。于 12 月 27 日 24 时,克服大雾弥漫、风雪交加、白浪滔天、能见度极差等一系列困难后,“雪龙”号终于挺进到距俄遇险船仅 6.1 海里处。材料二:中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位置图与泰山站主楼照片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南极被誉为“陨石的宝库”,陨石降落到地球南极的表面后保存的时间一般可达几万年,是其它大陆陨石保存时 间的 100 倍,其原因是南极A.冰层厚 B.地势高 C.风力大 D.降水少5.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A.防迎风飞雪堆积 B. 防紫外线辐射 C.冬季市内空气潮湿 D.防企鹅活动干扰6.“雪龙”号距俄船遇险地点 600 多海里(1 海里等于 1.852 公里)获悉,立即向东南方调整航线,以最大航速赶往。此时“雪龙”号的位置大约在A.甲 B.乙 C.丙 D.丁右图为我国沿 30°N 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试题。7、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 月均温 B.①地势②7 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C.①7 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 月均温8、a、c 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A.a 地水土流失严重,c 地环境污染突出B.a 地水患不断,c 地灰霾频袭C.a 地多滑坡、泥石流,c 地多地震D.a 地草地退化,c 地气象灾害多发读下图“M 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图 中①、②、③三个地形区都是大型盆地地形,回答下列 9、10 各题。9.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你断定 M 地位于重庆的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正北方向10.在下面四幅地貌景观中,M 地形区及其附近不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 )读右图,完成 11~12 题11.有关图中 M 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东十一时区面 B.位于东半球东十一时区C.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12.图中岛屿 M 的面积约为( )3A、325 平方千米 B、3 025 平方千米 C、6 025 平方千米 D、9 025 平方千米下图所示的某岛国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据此回答下列 13、14 题。13.该国乳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牧草生长B.国内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C.河流众多,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D.水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运输14.与日本相比,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B.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C.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D.环境优美,旅游业发达读下图我国部分省行政图,回答下列 15、16 题:15.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太原——秦 B. ③——武汉——鄂C. ⑤——重庆——渝 D. ⑦——宁夏——宁16.关于图中各省份相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 B. ④是我国西部省份,为五大直辖市之一C. ⑥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 D. ⑧省境内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草类繁盛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 1 月平均气温变化”下图,回答 17、18 题。17、该山地最可能属于A.阴山 B.秦岭 C.天山 D.南岭18、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A.北坡海拔 200—500 米 B.北坡海拔 500~1500 米C.南坡海拔 200~500 米 D.南坡海拔 500~1500 米下图中,M 与 N 之间、E 与 F 之间是海区,M、N、E、F 的附近都有港口和东西向铁路。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题。19.关于 M 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M 港濒临海域属中国的内海 ②M 港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港 ③M 港的腹地是东北地区 ④M 港附近泥沙淤积严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②④420.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EF 之间的海域是东海 B.EN 之间的陆地是山东半岛C.连接 M 港的东西向铁路是神黄铁路 D.连接 F 港的东西向铁路是沪杭—浙赣线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进一步加快其经济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又划分了一个新的区域 ——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即粤、桂、闽、赣、湘、滇、贵、川、琼、香港、澳门),下图是该区域的局部地区图,据此判断 21、22 题。21.有关省会城市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地形单元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区B.在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区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C.京广铁路经过这里D.该地所在省份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22.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著名的“基塘农业”,有关该农业形成的自然区位是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②降水丰沛、水源充足③土地成片、土壤肥沃 ④高温多雨、风调雨顺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②③图为某大陆北纬 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23~25 题。23.该大陆为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C. 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24.甲地气候类型为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5.影响 a 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右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 P 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 26、27、28 题。 26、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 2 月 B、北半球的 8 月 C、南半球的 2 月 D、南半球的 8 月27、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 M、N 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A、M 地:气候温和湿润 B、M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 地:气候温和湿润 D、N 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28、图中 P 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 16℃ B、23℃或 14℃ C、17℃或 18℃ D、19℃或 15℃5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29、30 题 。29.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A.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与经济水平成负相关30.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 B.植被 C.地貌 D.土壤2、综合题:(共 40 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分)《爸爸去哪儿》让全国许多人认识云南“普者黑”。“普者黑”地处云南东南部,海拔1458 米,以“水上田园、湖泊峰林、彝家水乡、岩溶湿地、荷花世界、候鸟天堂”六大景观6而著称。这里既有桂林山水的灵秀,又有江南水乡的古朴神韵,还有杭州西湖波光潋滟的明丽,更有比荷花淀还要浩荡的万亩荷花,乘船在荷塘间打一场水仗,可以体验“湿身”的清凉与欢乐。(1)云南普者黑最佳旅游时间为 6 至 9 月,根据材料请说明理由。(4 分)(2)根据云南普者黑自然环境特点,指出旅游者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4 分)32、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和材料,回答问题。(22 分)材料一:4 月 10 日,兰州水务集团与法国合资企业一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在对自来水进行检测时发现苯含量严重超标。当地市民开始抢购矿泉水、饮料,甚至牛奶……材料二:4 月 23 日 20 时许,武汉市政府应急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現氨氮超标,造成当地三大水厂紧急停产,导致市民抢购瓶装水。(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绥。兰州人民的主要水源是____ _________;(2)A 是______海,B 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3)C 省区主要民族的习俗或文化传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4)我们的家乡襄阳市位于图中的省区是________________(填省区代号);(5)E 省区的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经过 F 省区行政中心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G 地区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地;(8)H 是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该平原北部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9 )甲河流域与乙河流域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733、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图中气温变化有明显特点,请你归纳出三点。(3 分)(2)据图归纳广州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7 分)一、单项选择题:(30×2=60 分)1、A 2、D 3、B 4、A 5、A 6、C 7、C 8、D 9、C 10、D 11、A 12、B13、C 14、D 15、B 16、C 17、D 18、B 19、A 20、B 21、C 22、A23、C 24、A 25、C 26、C 27、D 28、B 29、A 30、C 二、综合题:(共 40 分)31、(8 分)(1)(4 分)该段时间荷花盛开风景优美;夏季气温较高,利于打水仗(水上项目进行);高原地形利于避暑。(任答两点给满分 4 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4 分)高原地形(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带御寒衣物;太阳辐射强,注意防晒,带太阳帽、太阳眼镜、防晒霜等;为了防止打水仗受潮,多带衣服替换或携带雨衣等。32、(22 分)(1)黄河水(2)黄 赣(3)赛马(或摔跤、那达慕大会等)(4)D(5)旱地(6)京广线、陇海线(7)沪宁杭(8)阴山(9)水土流失(或水污染) 33、(10 分)(1)(3 分)夏季(7 月)普遍高温(都在 20℃以上,温差小于 10℃);冬季(1 月)南北温差大(在 30℃以上);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2)(7 分)降水特征:年降水量多(在 1600 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800 毫米左右)。形成原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雨季长;台风活动较频繁。1高二化学第三次月考试题(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总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乙酸根离子的结构式: B.乙酸的结构简式 C2H4O2C.3­甲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CH 3)2CHCH===CH2 D.醛基的电子式: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 )A.苯的一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C.苯的对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 KMnO4溶液褪色3.某烃的分子式为 C10H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上述条件的烃有 ( )A.2 种 B.3 种 C.4 种 D.5 种4.1 mol 某气态烃能与 1 mol 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加成后的产物又可与 7 mol 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CH 2==CH2 B.CH 3CH==CH2 C.CH 3CH2CH==CH2 D.CH 3CH2CH2CH==CH25.相同碳原子数的烷烃、烯烃、炔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需空气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烷烃最少 B.烯烃最少 C.炔烃最少 D.三者一样多6.近年来科学家利用合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与苯组成相同、具有特 殊结构的物质,例如盆烯和棱晶烷。(如右图)对这两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A.均为烃的衍生物 B.均属于芳香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均为高分子化合物7.溴乙烷中含有少量乙醇杂质,下列方法中可以除去该杂质的是( )A.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到 170℃,使乙醇变成乙烯而逸出B.加入氢溴酸并加热,使乙醇转化为溴乙烷C.加入金属钠,使乙醇发生反应而除去D.加水振荡,静置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离去水层8.下列有机物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取少量卤代烃加 NaOH 水溶液共热,冷却 ,再加 AgNO3溶液检验卤原子存在2B.用酸性 KMnO4溶液检验溴乙烷与 NaOH 醇溶液共热后的产物是否是乙稀C.用溴水鉴别乙烯与乙炔D.用 NaOH 水溶液来鉴别一氯乙烷和三氯乙烷9.x、y、z 三种物质的分子组成分别符合烷烃、烯烃、炔烃的通式,若在一定条件下 V L 的x、y、z 的混合气体可与 V L 的 H2发生加成反应,则混合气体中 x、y、z 的体积比可能是( ) ①1∶1∶1 ②1∶2∶3 ③1∶4∶1 ④3∶2∶1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结构简式为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式有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11.N A为阿伏 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B.常温下,0.1 mol 乙烷与乙烯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 0.2NA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四氯甲烷中所含分子数为 0.1NAD.1 mol 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 3NA12.为了检验某氯代烃中的氯元素,现进行如下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①取氯代烃少许,加入 AgNO3溶液 ②取氯代烃少许与 NaOH 水溶液共热,然后加入 AgNO3溶液 ③取氯代烃少许与 NaOH 水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 ④取氯代烃少许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13.C 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与下列情况相符的是( )A.4 个—CH 3,能生成 4 种一氯取代物 B.3 个—CH 3,能生成 3 种一氯取代物C.3 个—CH 3,能生成 4 种一氯取代物 D.2 个—CH 3,能生成 4 种一氯取代物14.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 )①分子中含有 7 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含有 4 个碳原子的烷烃 ③分子中含有 12 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含有 8 个碳原子的烷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5.室温下,将 1 L 某气态烃与 4 L 氧气混合,引燃后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剩余气体恢复至室温时体积变为 2 L,则该气体是( ) ①乙烷 ②乙烯 ③乙炔 ④甲烷3A.只有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④ D.以上均不可能16.一定量的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的石灰水,经过滤可得沉淀 10 g,但称量滤液时,其质量 只减少 2.9 g,则此有机物不可能是( )A.乙烷 B.乙烯 C.乙醇 D.乙二醇17.用相对分子质量为 43 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有( )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18.某烷烃主链上有 4 个碳原子的同分异构体 有 2 种,含有相同碳原子数且主链上也有 4 个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A.3 种 B.4 种 C.5 种 D.7 种19.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 O2的量相同的是( )A.C 2H4和 C6H6 B.CH 4 和 C3H8 C.C 6H6和 CH4 D.CH 4和 CH3COOH20.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混合,在 105℃时 1 L 该混合烃与 9 L 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 10 L。下列各组混合烃 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 ( )A、CH 4 C2H4 B、CH 4 C3H4 C、C 2H4 C3H4 D、C 2H2 C3H6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21.(6 分)现有 CH4、C 2H4、C 2H6、C 3H6、C 3H8五种有机物,同质量的以上物质中,在相同状况下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同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 O2的量最多的是________;相 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耗 O2的量最多的是 ________;同质量的以上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CO2最多的是________,生成水最多的是________。在 120 ℃,1.01×10 5 Pa 时,以上气态烃和足量的 O2点燃完全燃烧,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22.(10 分)按要求填空:(1)1mol 羟基的电子数是 ;(2) 的分子中含有 个手性碳原子;(3)2-甲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4)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后,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3.(8 分)烷基取代苯 可以被酸性 KMnO4溶液氧化,生成,但若烷基 R 中直接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 C—H 键,则不容易被氧化到 。现有分子式为 C11H16的一烷基取代苯,已知它可以被氧化成为 的异构体共有 7 种,其中 3 种是4请写出其他 4 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25.(8 分)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 NaOH 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二个实验方案:甲: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稀 HNO3中和 NaOH,后滴入 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则可以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乙: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1)请评价上述二个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二个方案中,能否对某个方案稍作改变即可达到实验目的,如需要改进,请指出进行改进的方案和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8 分)25、有机物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 2.3 g A 与 2.8 L 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 2.7 g,碱石灰增重 2.2 g。回答下列问题:(1)2.3 g A 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5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C C C B C C D B A B B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 C C C D B D B D D二.填空题21 。答案:CH 4 CH 4 C 3H8 C 2H4、C 3H6 CH 4 CH 4、C 2H422.(1)9N A (2)3 (3) (4)碳碳双键,醛基; 23.三.实验题24.答案:(1)甲:不合理 若是水解反应也有类似实验现象乙:不合理 Br 2与 NaOH 溶液也发生反应使溴水颜色褪去(2)乙方案作改进:先向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中和碱至中性,再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即可验证发生了消去25、⑴解: n(O2)= = 0.125 mol m(O2)= 0.125 mol×32g·mol-1= 4 g -1.8L4gmoln(H2O)= = 0.15 mol n(CO2) = = 0.05 mol71 -1.g4olm(CO)= 4 g +2.3 g - 2.7 g - 2.2 g = 1.4 g n(CO)= = 0.05 mol -8m6n(H)=2n(H2O)= 0.15 mol×2= 0.3 moln(C)= n(CO2) + n(CO) = 0.05 mol + 0.05 mol = 0.1 mol 答:2.3 g A 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3 mol 和 0.1 mol 。⑵解:2.3 g A 中所含氧原子: n(O)=(0.05 mol×2 +0.05 mol + 0.15 mol)—0.125 mol×2 = 0.05 mol n(C)∶ n(H)∶ n(O) =0.1 mol∶0.3 mol∶0.05 mol = 2∶6∶1则 A 的最简式为 C 2H6O 根据价键规则 A 的分子式为 C 2H6O 。答:A 的分子式为 C 2H6O 。1阳高一中模块结业考试历史试卷一、选 择题1、谭嗣同认为“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与其观点相似的思想家是 ( )A.墨翟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2、荀子曰:“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 ”材料反映出荀子认为A.后天的修养对性情具有改造作用 B.以礼乐规范可使人们的行为向善C.道德规范对性情的改造非常重要 D.通过法治权术迫使人性转恶为善3、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 ”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A.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 B.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C.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 D.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4、 《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材料反映( )A.主张选择性地学习西方文化 B.正确认识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C.主张渐进式地变革中国文化 D. “华尊夷卑”的观念彻底改变5、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A.科 学技术与生产、 销售的结合程 度越来越紧密B.财 富的追求驱使 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6、有文章指出,在历史上曾起过抗拒西方入侵作用的“传统的民族主义”到戊戌前后已成为挽救民族危亡的障碍。而当时出现的一种重要思想理论则起到了“打破传统民族主义障碍,使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得以 重新确定”的作用。下列符合材料中的“重要思想理论”的是( )A.扶清灭洋 B.进化论 C.中体西用 D.民主和科学7、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 19 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 “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 。 “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 ”该分析主要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的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C.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D.顺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8、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 20 世纪的石油世纪,打开了石油的“潘 多拉盒子” 。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的含义是指: ( )①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④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 “两个世纪前,1000 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500 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 1000 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 ”(引自 1831 年《机械的成绩》)这段通俗的话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平均时间 1885~1919 年 1920~1944 年 1945~1964 年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 年 16 年 9 年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 年 8 年 5 年2B.工业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C.工业时代的人们更懂得生活享受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0、2015 年 4 月 29 日,新华科技网发表刘芳宇《一张图看懂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图中的“四次工业革命” ( )A.煤碳始终是最重要的能源 B.不断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C.将人类的活动扩展到空间 D.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11、利用漫画来描述课程知识显得更直观、生动。右列民国初期的相关漫画说明( )A.当时人们不关心自身利益 B.近代 中国无土地革命纲领C.近代中国民主建设的艰难 D.民主与农民阶级没有关系12、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13、一部政治学著作把下列历史人物归为一类,主要因为他们都是( )卢梭 伏尔泰 严复 康有为A.资产阶级革命家 B.反抗殖民侵略的斗士C.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D.维新变法的改革领袖314、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5、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 ) A.确立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16、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外部因素有( ) 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 ②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③孙中山救国救民、 愈挫弥坚的革命精神 ④孙中山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下列红色旅游景点最能见证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是( )18、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 ”的进攻,主要因为( ) 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C.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19、下列关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头 20 年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20、孙中山认为, “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为此他( )A.核定地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发展实业,推动全国铁路建设C.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建立政党,扶持民族工业发展2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 35 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 l959 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 l959 年”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双百”方针的提出 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 荣局面22、在国际上被视为继四大发明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赋予世界强大的战胜饥饿的力量,并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的一项重大发明是 ( ) 4A.世界性的植树造林活动 B.杂交水稻南优 2 号的培育C.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性 D.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23、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 ) A.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 B.给予学术创作和科学研究过多的自由C.削弱科学、文艺工作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D.限制文学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24、下面是中国 2000-2012 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 ,由此可知中国(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较育走向大众教育25、从 1952 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 201 所减少到 181 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二、材料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材料二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遗嘱》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材料四 我们要永远铭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哪一项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了哪一部宪法?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 中山晚年的思想和政策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取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5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 1949 年 10 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 50000 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 500 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 30 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 只有 22 个研究单位,200 多名研究人员。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1961 年 1.2 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1965 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4 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 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 年 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下册)材料三: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 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 1400 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1 年, “863 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 560多亿元。——编者选编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现象出现的原因。(4)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重大认识?历史答案1、D 2、A 3、D 4、A 5、A6、B 7、B 8、B 9、A 10、D 11、C 12、B 13、C 14、D 15、D16、A 17、D 18、C 19、C 20、B21、A 22、B 23、A 24、D 25、D26、 (1)民权主义。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政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责任内阁制) 。 (9 分)(2)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 分)原因:孙中山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8 分)(3)共同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 (4 分)27、 (1)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 (4 分)(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分)(3)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 (12 分)(4)科学技术同生产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 分)1高二生物第三次模块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 4 mg/kg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 7 mg/kg 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还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食品中应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2、下图表示发酵罐中各种因素对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产生谷氨酸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是( )3、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无菌操作不要求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B.用酒精擦拭双手的方法是对操作者进行消毒C.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4、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家庭制作果酒时选用的葡萄要用清水简单冲洗B.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 时根尖解离后用酒精漂洗C.检测脂肪的实验中花生子叶切片染色后用清水漂洗D.植物组织培养时切成小块的胡萝卜消毒后用蒸馏水冲洗5、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以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B.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C.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小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强。D.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6、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27、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用两个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 a 和 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 6 种培养基上,2 种突变株都不能在 1、3、5 号培养基上生长,a、b 可以分别 在 2、4 和 2、6 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突变株 a 和 b 分别对 A~J 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培养基 1 2 3 4 5 6添加氨基酸BCDEBEFGCFHIDEFIGHIJEHGJA.两种突 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有 G 氨基酸才能生长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 3 种氨基酸才能生长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 4、5 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8、突 变 型 面 包 霉 常 需 要 在 通 用 培 养 基 上 添 加 适 当 的 氨 基 酸 才 能 生 长 . 现 用 两 个 氨 基 酸 依 赖 型 红 色面 包 霉 突 变 株 a 和 b, 分 别 接 种 到 下 面 的 6 种 培 养 基 上 , 2 种 突 变 株 都 不 能 在 1、 3、 5 号 培养 基 上 生 长 , a、 b 可 以 分 别 在 2、 4 和 2、 6 号 培 养 基 上 生 长 . 培 养 基 成 分 如 下 表 , 关 于 两 种 突变 株 ( a 和 b) 对 A~ J 中 氨 基 酸 需 求 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培养基 1 2 3 4 5 6添加的氨基酸 BCDE BEFG CFHI DEFI GHIJ EHGJA. 对 氨 基 酸 的 需 求 是 相 同 的 B. 都 需 有 G 氨 基 酸 才 能 生 长C. 都 必 须 同 时 供 应 4 种 氨 基 酸 才 能 生 长 D. 都 能 在 由 4、 5 号 的 混 合 培 养 基 中 生 长9、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A.榨汁机用沸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 70%的酒精擦拭并晾干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每次排气时,不将盖完全揭开,只拧松瓶盖310、下列与体细胞的全能性无关的是( )A.绵羊“多利”的产生 B.试管婴儿的培育C.用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胡萝卜 D.分离甘庶幼芽细胞大量繁殖甘蔗幼苗11、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NaNO 3、Na 2HPO4、KH 2PO4、MgSO 4、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12、在大小两个容器内加入等量的乳酸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然后密封瓶口,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定量分析,应得到的结果是( )A.小容 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多 B.小容器的乳酸比大容器的少C.大容器的葡萄糖比小容器的少 D.大容器与小容器内的乳酸的量相等13、在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中,对材料的处理正确的是( )A.要把买来的胡萝卜放置几天后,再做实验B.在烘箱中烘干胡萝卜时,为了节省时间,要求温度越高越好C.为了充分干燥胡萝卜,所以干燥时间越长越好D.要把烘干好的胡萝卜用研钵研成胡萝卜干粉备用1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和原理等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细菌的遗传物质B.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尿素分解细菌 C.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原理是: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用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15、 若在制作葡萄酒时,在发酵液中同时生成了葡萄醋,不可能的原因是( )A.密封不严,有氧气进入 B.有空气中的醋酸菌进入C.发酵罐消毒不彻底 D.发酵液灭菌不彻底16、下列有关纤维素酶作用的验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报纸、复印纸来代替滤纸条B.两支试管中所加缓冲液的量相等C.在一定范围内,滤纸条的分解速度会随着纤维素酶量的增加而加快D.振荡会加快滤纸条的分解17、下图表示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优质玉米的过程。对此过程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4A.B→E 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高低发生了改变B.C 试管中形成的是高度液泡化的薄壁细胞C.A 植株和 F 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相同D.培养出的 F 植株一般不能直接应用于扩大种植18、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样品以 2000r/min 的速度离心 10min,若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一定存在于沉淀中B.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则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时,甲的移动速度最快C.将 样 品 装 入 透 析 袋 中 透 析 12h, 若 分 子 乙 保 留 在 袋 内 , 则 分 子 甲 也 保 留 在 袋 内D.若五种物质为蛋白质,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丙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19、下 列 有 关 生 物 技 术 实 践 的 叙 述 中 , 正 确 的 是 ( )A. 培 养 基 中 加 入 酚 红 指 示 剂 , 若 指 示 剂 变 红 则 培 养 基 中 肯 定 有 能 够 分 解 尿 素 的 细 菌B. 在 菊 花 组 织 培 养 中 , MS 培 养 基 中 可 以 不 加 入 生 长 素 或 生 长 素 类 似 物C. 在 果 酒 的 制 作 中 , 榨 出 的 葡 萄 汁 需 经 过 高 压 蒸 汽 灭 菌 后 才 能 密 闭 发 酵D. 煮 沸 杀 菌 是 生 活 中 常 用 到 的 灭 菌 方 法 , 常 用 于 培 养 皿 、 牛 奶 等 的 灭 菌20、微生物工业生产纤维素酶所需重要的产酶微生物有( )A.木霉 B.曲霉 C.青霉 D.包括 A、B、C 三项21、有甲、乙两组等量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 CO2之和与它们消耗的 O2之和比为( )A.1∶1 B.3∶0 C.6∶0 D.4∶322、某小组欲从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5A.利用平板划线法可对细菌进行分离 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用于筛选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进行菌种计数 D.称取和稀释土壤时均应在火焰旁,以防杂菌污染23、下列关于果醋制作,叙述错误的是( )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 50℃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24、下面关行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腐乳制作完成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25、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要根据植物的原料特点而定,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玫瑰油、薄荷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还能随 水蒸气蒸发,因此可以利用蒸馏法提取B.橘皮芳香油具有挥发性,且沸点低于水的沸点,可用蒸馏法提取C.有些芳香油挥发性强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采用萃取法D.干玫瑰花中的芳香油可以用萃取法和压榨法提取26、属于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的有( )A.激素、色素 B.抗生素、毒素 C.ATP、维生素 D.青霉素、四环素27、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食品历史悠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D.果酒制作过程中,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28、对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萃取法来提取芳香油,要求原料尽可能细小B.用萃取法提取的芳香油要易溶于有机溶剂C.在浸泡植物材料时,要选用低沸点的有机溶剂D.芳香油充分溶解于有机溶剂后,再把芳香油蒸发出来,剩余有机溶剂,从而使芳香油和有机溶剂分6离29、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 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30、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E、F、G、H、I、J、K、M 为培养基的成分, “+”表示生长, “-”表示不生长)。请分析细菌不能合成下列哪种物质( )培养基成分A、B CA、B、CI、MA、B、C H、KA、B、CM、JA、B、CI、KA、B、CH、JA、B、CK、M生长状态 - - + - + - +A.H B.I C.K D.M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55 分)31、 (每空 2 分,共 16 分)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的 和 过程。(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是 。培养基中的生长索和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值 (填“高”或“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取的灭菌方法是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 。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细胞时 ,常用的酶 和纤维素酶。(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 。32、 (每空 1 分,共 7 分)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请回答下列问题:7(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______.(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3)酵母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现要将其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这种培养基叫培养基,该实验中使用的试管、接种环和可放入干热灭菌箱中灭菌,培养过程中需要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取 0.2mL 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了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 200、180、22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_______个/mL.该统计结果_______(低于/高于)实际值,原因是_______.33、 (每空 2 分,共 16 分)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当糖源充足或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分別能将 物质最终转变成醋酸。(2)为了分离和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配制如下培养基进行实验:KH2PO4 Na2HPO4 MgS04?7H 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15.0 g lOOOmL若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该培养基能对培养的细菌起到 的作用。若取土样 4g,应加入 ml 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 10 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将 104-107 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 0.2mL 加人到固体培养基上,在对位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中统计 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別为:219、212、256,则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株数为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3)若为了获得更多青蒿素,霱将青蒿离体的细胞或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青蒿的细胞分裂、组织分化能力比菊花困难一些,需要借助外源激素才能更好的分裂和分化。若上述培养基用来进行青蒿细胞、组织的组织培养,还应加入的具体植物激素是 。(4) 若在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需用果胶酶,探究果胶酶最适用量时的自变量是 。(5) 胡萝卜素粗品用 法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中需用 作为对照。34、 (每空 2 分,共 16 分)下表是某同学列出的分离土壤中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培养基配方KH2PO4 1.4gNa2HPO4 2.1gMgSO4·7H2O 0.2g葡萄糖 10.0g尿素 1.0g琼脂 15.0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 1000mL8(1)从作用上看,该培养基属于 养基,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细菌能利用该氮源是由于体内能合成 酶。(2)在对分离的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鉴定时,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若指示剂变 ,说明有目的菌株存在。(3)为了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接种时应采用 法,某同学在 4 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 106的土壤样 液 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 180、155、176、129 个,则每毫升原土壤样液中上述微生物的数量为 ,测定的活菌数比实际活菌数 (填“低” “高” “基本一致” ) 。高二生物月考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空 1.5 分,共 45 分)DCDAC CCDCB DADAD BCDBD DABCD CCDBC二,非选择题31(每空 2 分) 【答案】(1)脱分化(或去分化) 再分化(2)琼脂 低 高压蒸汽灭菌(3)70% 果胶酶(4)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32(每空 1 分) (1)兼性厌氧 (2)18~25 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3) 1000 低于 一个菌落可由两个或多个细胞形成33(每空 2 分)(1) 葡萄汁中的糖和乙醇(2) 选择和鉴定 36 1.15xl09(3)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4) 酶用量的梯度(5) 纸层析 胡萝卜素标准样品(标准样品也给分)34(每空 2 分) (1)选择 尿素 脲(催化尿素分解的) (2)酚红 红 (3)稀释涂布平板 1.6×10 9 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