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全部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山西省长治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长治县一中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共 100 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答题时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3. 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的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Al:27 Fe:56 CU:64 Na:23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 40分)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 1.3×10﹣9 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既不能透过滤纸,又不能透过半透膜,混有氯化钠的“钴酞菁”可用渗析的方法净化B.“钴酞菁”与水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D.此项工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 面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 2+H2O═2H ++Cl﹣ +ClO﹣B.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3·H2O═AlO 2﹣ +4NH4++2H2OC.过量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O 2+OH﹣ ═SO 32﹣ +H2OD.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Al(OH) 3+3H+═Al 3++3H2O3、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 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 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A.NaCl、NaClO B.NaCl、NaClO 3C.NaClO、NaClO 3 D.NaClO 3、NaClO 44、把过氧化钠投入含有 HCO3﹣ 、Cl ﹣ 、Mg 2+、Na +的水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变的是( )A.HCO 3﹣ B.Cl ﹣ C.Mg 2+ D.Na +5、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A CO2 酸雨 化石燃料的燃烧B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C NO2 温室效应 工厂废气的排放D CO 煤气中毒 煤炭的不完全燃烧A.A B.B C.C D.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是指由几种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一定金属特性的物质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C.硅石、石英、水晶、玛瑙中都含有二氧化硅D.明矾净水是因为其具有杀菌消毒的性质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2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 NaMgAl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 4H2SO4H3PO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 NaH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说明 NaH是离子化合物B.Fe(OH) 3胶体和 Fe(OH)3沉淀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乙醇分子中含羟基,可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MnO 2具有较强氧化性,可作为 H2 O2分解反应的氧化剂9、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A.实验①中溶液变黄色B.实验②试管中混合溶液变红色C.实验 ③中烧瓶内溶液变红色D.实验④中出现砖红色沉淀10、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在 10l kPa、25℃时,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 120.9 kJ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 kJ/molC.已知:2SO 2 (g)+O 2 (g) 2SO3 (g);△H=﹣98.3 kJ/mol.将 1 mol SO2和0.5 mol O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 49.15 kJ 的热量D.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H<011、已知 H2(g)+Br 2(l)═2HBr(g) ;△H=﹣72kJ/mol.蒸发 1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H2(g) Br2(g) HBr(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 a 369则表中 a为( )A.404 B.260 C.230 D.20012、已知:CO(g)+H 2O(g) H2(g)+CO 2(g)的平衡常数 K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400 500 830 1000平衡常数 K 10 9 1 0.6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恒温时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C.830℃时,反应达到平衡,c(CO)=c(CO 2)D.400℃时,恒容反应器中投入 CO、H 2O、H 2、CO 2物质的量分别为 5 mol、1 mol、2 mol、3mol,反应向逆方向进行13、下列操作会促进 H2O的电离,且使溶液 pH>7 的是( )A.将纯水加热到 90℃ 3B.向水中加少量 NaOH溶液C.向水中加少量 Na2CO3溶液D.向水中加少量 FeCl3溶液14、一定温度下,向含有 AgCl(s)的饱和 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gCl 的溶解度增大B.AgCl 的溶解度增大,K sp不变C.C(Ag +)增大D.AgCl 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HCOOH+H 2O HCOO﹣ +H3O+ B.CO 2+H2O HCO3﹣ +H+C.CO 32﹣ +H2O HCO3﹣ +OH﹣ D.HS ﹣ +H2O S2﹣ +H3O+16、已知 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 Cl-、Br -和 Cr ,浓度均为 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L-1的 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 -、Br -、Cr B.Cr 、Br -、Cl - C.Br -、Cl -、Cr D.Br -、Cr 、Cl -17、常温下,0.1mol·L ﹣1 某一元酸(HA)溶液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一元酸溶液的 pH=1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 ﹣11 mol·L﹣1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10﹣22D.用 pH=11的 NaOH溶液 V1L与 V2L0.1 mol·L﹣1 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 pH=7,则 V1<V 218、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长时间通电后,向所得溶液 中加入 0.2mol Cu(OH) 2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 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A.0.2mol B.0.4mol C.0.6mol D.0.8mol19、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2H2+O 2===2H2O,正极反应为O2+2CO 2+4e - ===2CO3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为 H2+2OH - -2e - ===2H2OB.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C.该电池供应 2 mol水蒸气,同时转移 2 mol电子D.放电时负极有 CO2生成20、某有机物 A用质谱仪测定如图①,核磁共振 氢谱示意图如图②,则 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4A.HCOOH B.CH 3CHO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分)21、(10 分)某研究小组欲探究 SO2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指出仪器①的名称: .(2)检查 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3)装置 B检验 SO2的氧化性,则 B中所盛试剂可以为 .(4)装置 C中盛装溴水用以检验 SO2的 性,则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用如图装置验证 H2SO3比 H2CO3酸性强.①试剂 X是 ,其作用是 .②当观察到 ,即证明 H2SO3比 H2CO3酸性强.22、 (5 分)某混合物 A,含有 KAl(SO 4) 2、Al 2O3和 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5据此判断:(1)写出 KAl(SO 4) 2的电离方程式: ﹣ .(2)A 混合物溶于水所得到的沉淀是 ,往该沉淀中加入 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4)固体 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23、 (12 分)今年入春以来,韩店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很差,严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和健康.其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PM2.5,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 PM2.5、SO 2、NO 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 PM2.5样本用蒸 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表: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浓度/mol·L ﹣1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根据表中数据判断 PM25的酸碱性为 ,试样的 pH= .(2)为减少 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H 2(g)+O 2(g)=H 2O(g)△H=﹣241.8kJ·mol ﹣1C(s)+O 2(g)=CO(g)△H=﹣110.5kJ·mol ﹣1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洗涤含 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Ca(OH) 2 b.Na 2CO3 c.CaCl 2 d.NaHSO 3(3)汽车尾气中 NOx和 CO的生成及转化①已知汽缸中生成 NO的反应为:N 2(g)+O 2(g) 2NO(g)△H>0 若 1mol空气含0.8molN2和 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测得 NO为 8×10﹣4 mol.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汽车启动后,汽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 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 .②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 CO和 NO的污染,反应方程式为 .24、 (17 分) (1)0.020mol/L 的 HCN(aq)与 0.020mol/L NaCN(aq)等体积混合,已知该混合溶液中 c(Na +)>c(CN ﹣ ) ,用“>、<、=”符号填空①溶液中 c(OH ﹣ ) c (H +)②c (HCN) c(CN ﹣ )(2)pH 值相同的 HCl(aq) 、H 2SO4(aq) 、CH 3COOH(aq)各 100mL①三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②分别用 0.1mol/LNaOH(aq)中和,消耗 NaOH(aq)最多的是 .③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 .A、HCl 最快 B、H 2SO4最快 C、CH 3COOH最快 D、一样快(3)某温度下,纯水中的 c(H +)=2.0×10 ﹣7 mol/L,则此时 c(OH ﹣ )= mol/L.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 3(aq)②CH 3COONa(aq)③NaClO(aq)三种稀溶液的pH值相同.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pH=13 的 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 100倍后,pH 11(填“>” “=”或“<”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pH 相等的 NaOH溶液与 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 CH3COONa溶液的 pH NaOH溶液的 pH(填“>” “=”或“<” ) ;(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 c(NH 4+)=c(Cl ﹣ ) ,则混合后6溶液呈 性,盐酸的体积 氨水的体积(填“>” “=”或“<” ) ;(6)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 CaCO3(s)+S23O24O已知 298 K时,K sp(CaCO3)=2.80×10-9,Ksp(CaSO4)=4.90×10-5,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铬的离子会污染水,常温下要除去实验中废液多余的 Cr2+,最好往废液中通入足量的 ,再加入碱液,调节 pH至少为 才能使铬的离子沉淀完全(铬的离子浓度应小于10-5mol/L) 。【已知 Cr(OH)3的溶度积为 6.3×10-31 , ≈4,lg2≈0.3】25、 (9 分)燃料电池是将乙醇通入负极,O 2通入正极而发生电池反应的,其能量转换率高.(1)若电解质溶液为 KOH,其正极反应为 ,负极反应为 ;(2)若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其正极反应为 ,负极反应为 ;(3)若用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由 NaCl和 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 c(Na +)=3c(Cu 2+)=0.3mol·L﹣1 ,取该混合液 100mL用石墨做电极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收集到 0.112L(标准状况)气体.此时燃料电池中消耗 H2的质量是 (4)如图,用燃料电池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 (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 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 。 26、 (7 分)已知有机物 A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水果催熟剂.由 A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E: ; (3)由 B生成 C也可通过两步反应完成:B→ C2H4O C,写出其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D 的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7高二化学答案1、A2、D3、B4、B5、D6、C7、A8、C9、A10、D11、D12、B13、C14、D15、C16、C17、B18、D19、D20、C21、 (10 分,除标注外,其余 1分) (1)分液漏斗;(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末端插入 B试管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若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 A气密性良好;(2 分)(3)硫化氢水溶液(或硫化钠、硫氢化钠溶液);(4)还原;SO 2+Br2+2H2O=SO42﹣ +4H++2Br﹣ ;(2 分)(5) 品红溶液;检验 SO2是否除尽;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 【答案】 (1)KAl(SO 4) 2=K++Al3++2SO42﹣ ;(1 分)(2)Al 2O3和 Fe2O3;(1 分)Al 2O3+2OH﹣ =2AlO2﹣ +H2O;(1 分)(3)AlO 2﹣ +2H2O+CO2=Al(OH) 3↓+HCO 3﹣ 或 2AlO2﹣ +3H2O+CO2=2Al(OH) 3↓+CO 32﹣ ;(1 分)(4)K 2SO4和(NH 4) 2SO4. (1 分)23、 【12 分】 (1)酸性;4;(各 1分)(2)① C(s)+H 2O(g)=CO(g)+H 2(g)△H=+13l.3 kJ·mol ﹣1 ;(2 分)② ab;(2 分)(3)① 4×10 ﹣6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每空 2分)② 2CO+2NO 2CO2+N2. (2 分)24、 【17 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2)① CH 3COOH;② CH 3COOH;③ D;(3)2.0×10 ﹣7 ,②①③.(4)>;加水稀释使平衡 CH3COO﹣ +H2O CH3COOH+OH﹣ 右移;>;(5)中;<;(6)K= = = =1.75×10-4。 (2 分)243SOCcp4s3aSK59.018(7)空气或氧气(1 分) 5.6(2 分) 25、 【9 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O 2+4e﹣ +2H2O=4OH﹣ ;H 2+2OH﹣ ﹣2e ﹣ =2H2O;(2)O 2+4H++4e﹣ =2H2O;H 2﹣2e ﹣ =2H+;(3)0.03g;(2 分)(4)a N +2H++e- NO2+H2O(2 分)3826、 【答案】 (1)碳碳双键;(各 1分)(2)nCH 2=CH2 ;(2 分)(3)2CH 3CH2OH+O2 2CH3CHO+2H2O. (2 分)(4)2(2 分)1长治县一中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学科试卷说明:1.本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3 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写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共 50 分)1.名字能反映一个时代,可以窥探人们心中寄予的某种期望或恪守的某种观念。从《宋书》中的刘敬先、殷孝祖,到《 新唐书》中的张茂宗、延宗,再到《明史》和《清史稿》中的汤显祖、严世藩,史念祖、杨光先, 《中国二十五史》中这样的名字比比皆是,它体现了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下列哪种观念。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2. 《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秦朝推行郡县制 B.西周推行分封制C.元朝建立中书省 D.美国实行联邦制3.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争夺中,皇权逐渐占据了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国家中枢权力的核心。下列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的措施有: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 ②.隋唐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任用文臣做地方长官 ④.明朝废除丞相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 性统一政权” 。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6.史学家陈寅恪在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 官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7.右图甲骨文所示的四个字分别为春、夏、秋、冬。其中“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寓2意春种;“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寓意夏长;“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寓意秋收;“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寓意冬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8. “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 “海禁”政策 ②.重农抑商 ③.盐铁官营 ④.夜市出现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9.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 ,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 ;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 , “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10.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住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C.人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吗,卖争市者又开店矣。11.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 “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12. “家”字的字义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见下表)。 “家”字字义的演变反映出阶段 主要含义 史料来源一 氏族宗庙 甲骨卜辞二 氏族(宗族) 西周金文三 个体家庭 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文献A. 血缘政治取代官僚政治 B.道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C. 宗法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1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B. 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 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14.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3教得民心。 ”这表明他A. 肯定道德教化对统治的重要 B.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C. 否定了孔子以德治民的主张 D.主张以礼法思想来治国15.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A. 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16.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A. 反对君主制度 B. 抨击君主专制 C. 主张人人平等 D. 继承传统儒学17.明清时期的小说,不仅用生活中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还多附有插图,用图画说明故事情节,出现了大量“绣像小说” 。这反映了当时的小说A. 意在反对封建礼教 B.具有浪漫主义风格C.倡导人的个性解放 D.通俗易懂便于理解18.关于鸦片战争的评 价,所谓新观点认为:西方的大炮也是一身兼二任,它既是在野蛮地侵略中国又是在强迫中国 这个老大帝国走出封闭。此观点的依据是中国A.开始缓慢走向近代化。 B. 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D. 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19.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20.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 导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21.1862 年李鸿章给总理衙门的信中以《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这一命题,极力陈说效仿西方的紧迫性,以变易思想作为变革的理论根据。这从侧面反映了A.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儒学所维系的传统不能变 C.洋务派是儒学的背叛者 D.洋务派主张“以夷变夏”22.1937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国共产党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 C.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D.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倾向23.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主要原因是2,4,641870 1895 1905 1916 近 代 前 期 新 进 民 族 工 矿 企 业 (投 资 万 元 以 上 ) 单 元 : 家 500 100 50 10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24.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25.某学者曾说:“他(魏源)的思想中有着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微弱呼声,有过倾慕资产阶级政体的闪光,然而他却跳不出封建忠君思想的窠臼,可悲地扮演了为封建社会炼石补天的角色。 ”下列对魏源的思想评价错误的是 A.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 B.带有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内容 C.其政治思想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 D.其思想不可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26.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中提到:近代流行过“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论调,他们借助《易经》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提法,指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是核心,形而下的是辅助。持这种论调者的意图是A. 坚决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 B.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C.倡导借鉴西方的政治制度 D.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27.关于“双百”方针,毛泽东指出:“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 ”当时“中国的具体情况”是A.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C.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确定 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失调28.1903 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上文作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建立民主共和 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C.实行君主立宪 D.向德、 俄等国家学习29. “共和制不过是空招牌,作为现代国家基础的新国民,井没有伴随民国而自然产生。因此,宣传新思想、培养新国民似乎已经刻不容缓。 ”为此,先进的中国人A.进行维新变法 B.发动武昌起义C.宣传实业救国 D.掀起新文化运动30.近代中国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 “中体西用” 、 “维新变法” 、 “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531.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涌现出大量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修辞学家,成为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政治原因是A.希腊境内山多地少,港湾众多 B.雅典民主政治发展C.对外进行殖民扩张 D.教育高度发展32.恩格斯认为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列关 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B.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律本质一致C.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33.某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时这样论述:“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该历史事件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光荣革命C.1832 年议会改革 D.责任内阁制形成34.民主代议制是近代以来典型的西方民主形式。下列有关代议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通过革命战争的方式制定宪法,设立议会B.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度开创了世界的先河C.法国在走上民主代议制时曾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的称号D.德意志帝国从没建立过真正意义上的代议制民主政治35.右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其涉及的事件分别是A.巴黎 公社、法国大革命 B.法国大革命、十月革命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 D.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36.1932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保障存款,恢复银行信用 ②.发起声势浩大的“蓝鹰运动”③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④.兴修田纳西水利工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 ”这段话所指的是A.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实现38.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度的历史时期。西欧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不包括A.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 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取代封建制度C.人文主义开始取代蒙昧主义 D.自由主义思想开始取代重商主义39.卢梭说:“任何政府形式都不是人民承担的一种义务,它只是人民赋予行政机构的一种临时形式,直到人民愿意另行加以规定时为止。 ”这反映出卢梭主张A. 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主权在民40.牛顿力学认为时间是绝对的,空间也是绝对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则认为“物质告诉时空怎样弯曲,时空告诉物质怎样运动” ,时间、空间和物质是一个有机整体。这表明A. 牛顿力学更加能被世人所理解 B.相对论革新了牛顿力学时空观6C.爱因斯坦相对论丰富了时空观 D.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力学理论41.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 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 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A.19 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 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 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 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C.19 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 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D.19 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 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42.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的看法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A.康德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卢梭43. 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 1912 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 ”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民主平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平均地权44.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5.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的宗旨都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6.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是 A. 《四国条约》 B. 《五国条约》 C. 《九国公约》 D. 《非战公约》 47.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要求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者C、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 D、力图遏制日本独霸中国48.美国组织“联合国军”登陆朝鲜半岛的根本意图是A.制止局部战争的升级 B.维护朝鲜的分裂局面C.遏止苏联并包围中国 D.推行全球扩张的战略49.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的相同点有:①.都是针对伊拉克发动的 ②.战争中美国都起到了核心作用 ③.两次战争的发起都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 ④.都带有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0.反战和平运动在二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①.以学生为主要力量 ②.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③.具有真正的全球性 ④.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51 题 13 分,52 题 13 分,53 题 14 分,54 题 10 分,共 52 分)751.贤臣、清官、天使都是人们对于理想执政者的称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材料一:墨子认为,治国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诸葛亮在文章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朱元璋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 。一一摘自《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经验》材料二: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 一一《清官考辩》材料三:封建阶级的‘清官’ ,他们的‘清’ ,就‘清’在政治上忠于皇帝,忠于朝廷,忠于封建的法律制度,在思想上遵守封建的纲常道德,在经济上于合法剥削之外不贪或少贪非分之财,如此而已。作为封建阶级专政工具的官吏,他们在阶级斗争的实践中是属于剥削者、压迫者的阵营,而同被剥削、被压迫的农民相对立的。这是一条不容混淆的基本的阶级界限。一一摘自《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 〈《人民日报》1965 年 12 月 29 日)材料四:美国 1 787 年宪法的奠基人麦迪逊曾说: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刺了。 (1) .材料一中,三位历史人物之见解的共同点是什么?(2 分)结 合所学知识,从思想、政治两方面简析我国古代社会造就“贤臣”的历史条件。 (2 分)(2) .概括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 (4 分)(3) .材料三是用什么方法评价历史上“清官”现象的?(2 分)指出这种评价方法的缺陷。(2 分)(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对政府进行‘‘控制”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什么构想?(2分)这些构想对近代中国政治变革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5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20 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 20 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 30 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 70 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1) .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3 分)(2) .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什么特点?(6 分)(3) .俄、美、中三国对各自经济发展道路成功调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2 分)纵观其经济发展的改革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 分)53.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对东西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 分)材料一:共同对付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是人类文明的理想目标。材料二:有学者认为“(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材料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8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从 18 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材料五: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有哪些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4 分)(2) .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学熊够长期成为古代中国正统思想的原因。 (4分)(3) .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4 分)(4) .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的哪些思想对当代韩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2 分)54.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回答问题(10 分)(1) .请举出材料种的“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史实各一例。 (3分)(2) .请用实例说明“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2分)(3) .以上史实能否说明“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2 分)(4) .通过解答上述问题,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3 分)长 治 县 一 中 2015-2016 学 年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考 试高二历史学科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0 小题,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共950 分)1---5BACBC 6---10CDCCB 11---15ACBAD 16---20BDACC 21---25BCDDD 26---30BACDB 31---35BBBAD 36---40BBDDB 41---45BBDDD 46---50BDDDD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51 题 13 分,52 题 13 分,53 题 14 分,54 题 10 分,共 52 分)51. (13 分) (1) 共同点;任用贤臣是治国安邦的关键。 (2 分)历史条件:传统主流思想倡导“仁政” 、道德、气节;科举制度的实行(或监察制度、谏官制度的制约等) 。 (2 分,言之成理,一条即可)(2)现象:皇帝是否支持成为清官政治上沉浮的关键。 (1 分)根源:君主专制制度。 (1 分)(3)方法:阶级分析法。 (或阶级斗争思想、 “左”的思想等) (1 分)缺陷: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去评价历史问题(不实事求是) 。 (1 分)(4)构想: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社会契约;实行法治等。 (3 分)影响:为近代中国先 进分子的政治变革和救国道路探索提供了思想武器,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 分)52、 (13 分) (1)1921 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3 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中国:1978 年实行改革开放。 (3 分)(2)特点: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会主义经济基础。美国运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济的办法即用一定的计划经济来调节资本主义产销间的矛盾,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分)(3)共同点: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只要包含 “计划”与“市场”即可) (2 分)认识: 经济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必须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地制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方针。 (或其他认识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等等认识都可,酌情给分。2 分) 。53、 (14 分) (1)人与自然: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 分) ;人与社会:孔子“仁”的思想和盂子的“仁政”主张(2 分)(2)儒学不断从其它学派或宗教思想中吸取养分,进行调整更新。 (2 分)适应了社会发展和统治者的需要。 (2 分)(3)a.伏尔泰希望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2 分)b.他认为中国儒家的 思想观点有利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的神学思想(2分)(4)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_厂韩斟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2 分)54 (10 分)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俄国通过 1861 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度过了统治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暂时摆脱了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困扰。 (3 分)(2)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都进行了改革,但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东欧改革失败发生了剧变,苏联改革失败解体,而我国的改革却取得了巨大成就。(2 分)(3)能。以上实例说明,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它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改革不当也会10产生负面作用,导致不良后果。 (2 分)(4)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警惕和坚决抵制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等。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