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60601178.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79.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80.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81.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82.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83.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84.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85.doc--点击预览
- 2016060601186.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高一地理月考试题一、选择题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 人口之比。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 , 回答1~2 题。1.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 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 )A.1983 年 B.2005 年C.2011 年 D.2017 年2.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B.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下图为 2000 年深圳市人口社会空 间结构聚类图。读图,回答 3~4 题。3.深圳市中心商务区主要分布在( )A.专业人口集中区B.外来人口集中区C.物流从业人口集中区D.港口工人集中区4.深圳市 1990~2000 年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部人口向北部迁移 B.北部净迁入人口数量大C.南部人口数量减少 D.北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 5~7 题。蔬菜食品类 日常用品类 服装衣饰类 家用电器类2001 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43 2.32 6.43 5.942011 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12 1.55 4.52 8.045.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价 B.集聚 C.交通 D.市场6.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的变化可能反映了( )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 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 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 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 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 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读甲国工业化率、城市化率变化过程图和乙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回答 8~9 题。28.根据图中信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国的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B.乙国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C.甲国的城乡差别比乙国小D.乙国的工业化水平低于甲国9.解决甲、乙两国经济、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A.甲国应降低城市化速度B.乙国应禁止外来移民进入C.甲国应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D.乙国应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读某发达国家部分地区简图,回答 10~11 题。10.图中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 B.中间高,两边低C.西高东低 D.中间低,四周高11.图示区域适宜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B.晴朗天气多,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糖分积累C.阴雨天气多,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D.靠近海洋,海运便利,有利于农产品出口下图为我国三省区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动状况图。读图,回答 12~13 题。312.导致广东省甘蔗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低温霜冻 B.产业结构调整C.干旱洪涝 D.市场需求13.与广东相比,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是( )A.技术 B.工业基础 C.交通 D.劳动力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据此完成 14 题。14.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内地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胎 D.各类城市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2015 年在我国某大都市郊县的苹果文化节上,市民们见到树体矮小、幼童伸手可摘的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据此回答 15-17 题。15.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矮化密植”技术的优势在于①充分利用了光热条件 ②提高了土壤肥力 ③降低了科技投入 ④改良了作物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近年来都市郊县农村纷纷举办集商贸、旅游一体的“文化节”,该模式主要基于A.政策支持、交通改善 B.民俗传统、假日增多 C.技术进步、环境改善 D.商品丰富、价格优惠17.该地苹果文化节上还引入“互联网+”的形式,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此举A.宣传了苹果文化,提升了市民素质 B.拓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经济收益 C.应用了网络技术,提升了政府业绩 D.便利了产销沟通,提高了产品价格读 2013 年我国某市技术密集型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图,完成 18~19 题。18.该城市技术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距市中心( )A.0~8 千米范围内 B.8~16 千米范围内C.16~32 千米范围内 D.40~48 千米范围内19.距市中心 8~16 千米和 48~64 千米范围内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交通、科技 ②环境、地价 ③环境、原料 ④市场、劳动力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④和②读下面按不同标准评价的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排序,据此回答 20~21 题。4丁 水运→航空→铁路→公路丙 水运→航空→公路→铁路乙 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甲 航空→铁路→公路→水运20.甲、乙、丙、丁的排序体现出运速由快到慢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1.四中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好的是(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水运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 22~23 题。22.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23.各桥梁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对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是( )A.①——干旱与洪涝 B.②——海潮与海冰C.③——冻雨与风沙 D.④——冻土与生态脆弱“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 “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回答 24~25 题。24.“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协调思想 D.人地对抗性思想25.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珠 江三角洲是全国第一个将 PM2.5 纳入空气质量 评价并率先公布数据的城市群地区。下图为2012 年 3 月 16 日 7 时广东省环境监测 中心发布的珠三角地区 PM2.5 均值分布图。读 图,完成26~27 题。26.下列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佛山 B.广州C.珠海 D.惠州27.导致图中珠三角 PM2.5 浓度偏高的 原因,不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大B.天气返潮,微风少雨C.经济发达,工厂企业多D.强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5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 28~29 题。28.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生态农业 B.订单农业C.有机农业 D.精准农业29.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模式( )A.往往与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相联系, 该地区一定位于大城市郊区B.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C.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D.每年需进行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适宜在西北地区推广下图表示我国某县 2000 年、2010 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外出区域的构成。读图,完成30~31 题。30.与 2000 年相比,2010 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31.该县可能位于我国(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下图中的甲示意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 3 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乙示意该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有 12000 人、城北区有 19000 人、城南区有 15000 人;已知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土地利用类型(商业、住宅、工业) ,按 3:5:2 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型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 。据此回答 32~33 题。32.在 GIS 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1 的人口为( )A.2500 人 B.3450 人 C.4500 人 D.3000 人33.该城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超市分店,若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A.10 B.6 C.13 D.1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图为京 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 34~35 题。34.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较合适的 承接城市是6( )①承德 ②保定 ③张家口 ④廊坊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35.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 )①人口多 ②交通便捷 ③环境良好 ④经济实力雄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随着中央农业政策的落实,我国 许多地方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优 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国内外,不仅丰 富了市场供应,而且为我国农业增收和可持续 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下图为我国部分优质农产 品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 36~37 题。36.甲、乙两地均为我国重要的反季 节蔬菜生产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甲地位于黄河河谷地区,冬季 气温较高,露天蔬菜仍可正常生长B.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且纬度较高, 受寒潮影响大,气温低,病虫害少C.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冬季热量较丰富,满足蔬菜生长D.乙地纬度低,冬季光热充足,距海近,灌溉便利,利于蔬菜生长37.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鲜奶往往需要进行加工。为满足市场需要,图示丙、丁两地均发展有乳制品生产企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丙:原料 丁:技术 B.丙:原料 丁:市场C.丙:劳力 丁:市场 D.丙:政策 丁:交通38.读三个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统计图,影响③地农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 B.地形和气候 C.消费市场 D.交通运输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于 2012 年 12 月 1 日正式投入运营。下图为哈大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 39~40 题。739.哈大高铁的列车中备有独特的车内撒沙系统(紧急停车时防滑用) ,其使用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0.影响哈大高铁采用“两张列车运行图”的因素是( )A.政策 B.气候 C.客流量 D.地形8二、非选择题4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兰州相比,包头附近的黄河水量较 ,原因是。 (3 分)(2)图中 a 和 b 是两个著名的粮食分布区,试从农业类型、制约因素、地形特征、气候特征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6 分)农业类型 制约因素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a 大陆性干旱气候b 河流谷地(3)兰州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城市,试分析兰州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 分)42.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 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12 分)材料一 1996~2008 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9材料二 2011 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1) “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2 分)(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 、 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分)(3)1996~2008 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上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 分)(4)2011 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4 分)43.(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铁路为中巴两国计划建设的“中巴铁路与石油管理并行线路模拟图” ,瓜达尔港是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深水港,距离“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只有 400 千米。2013 年 2 月 18 日,瓜达尔港经营权向中国企业经营权移交协议在巴总统府正式签署。(1)修建中巴铁路面临的困难是 。 (3 分)(2)分析修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 分)44.(9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1 年 8 月 31 日,记者从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认定华林庄园等 28 家单位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 。示范园区将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材料二 图甲为东营市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 ,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结构示意图。(1)请描述该地区农业用地的分布状况,这种状况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11遵循 原则。 (4 分)(2)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作何调整?理由是什么?(2 分)(3)目前,该地正试点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其生产结构如图乙所示。简述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分)12高一地理月考试题答题卷41.(1) (3 分)(2) (6 分)农业地域类型 制约因素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a 大陆性干旱气候b 河流谷地(3) (4 分)42.(1) (2 分)(2) (2 分)(3) (4 分)(4) (4 分)43.(1) (3 分)(2) (3 分)44.(1) (4 分)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13(2) (2 分)(3) (3 分)座号14高一地理月考试题答案1~5 DCABD 6~10 CBBCB 11~15 CBDDB16~20 ABBAA 21~25 CBDCD 26~30 CDACA31~35 DBADA 36~40 CBCDB41.(1)小 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兰州到包头无大的支流汇入;流经宁夏平原,农业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大等(2)农业地域类型 制约因素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a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水分 山麓冲积扇b 河谷农业 热量 高山、高原寒冷气候(3)地处铁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附近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和能源资源丰富;历史修久,工业基础较好;周边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较好等。42.(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2)地形 河流(3)耕地:比重下降。原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原因: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比重大。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43.(1)多沙漠、风沙天气,缺水;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工程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 (2)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扩大经贸往来;发展边贸,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拓宽能源来源渠道,保证我国能源安全。44.(1)海拔 200 米以上是林地,海拔 200 米以下是耕地,地势低平处是水稻田。因地制宜。(2)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 。灌溉水源不足。(3)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15高一地理月考试题答案1~5 DCABD 6~10 CBBCB 11~15 CBDDB16~20 ABBAA 21~25 CBDCD 26~30 CDACA31~35 DBADA 36~40 CBCDB41.(1)小 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兰州到包头无大的支流汇入;流经宁夏平原,农业引水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大等(2)农业地域类型 制约因素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a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水分 山麓冲积扇b 河谷农业 热量 高山、高原寒冷气候(3)地处铁路交通枢纽,交通便利;靠近黄河,水源充足;附近矿产资源丰富;水能和能源资源丰富;历史修久,工业基础较好;周边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较好等。42.(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2)地形 河流(3)耕地:比重下降。原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原因: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比重大。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43.(1)多沙漠、风沙天气,缺水;多山地,地势起伏大,工程难度大;生态环境脆弱 (2)加强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联系,扩大经贸往来;发展边贸,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拓宽能源来源渠道,保证我国能源安全。44.(1)海拔 200 米以上是林地,海拔 200 米以下是耕地,地势低平处是水稻田。因地制宜。(2)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 。灌溉水源不足。(3)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1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2016年 6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S:32 N:14 Na:23 I选择题(共 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分,共 46分)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塑料强度大,抗腐蚀性强,可以用来包装需长时间保存的食品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油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2. 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 )A.OH - B.-Br C.-NO 2 D.3.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A.有机化合物主要来自自然界众多的有机体 B.可以人工合成C.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成键方式具有多样性 D.可以由无机物进行转化4. 将下列各种物质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反应,溶液分层且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 )A. 乙酸 B. 乙烯 C. 乙醇 D. 苯5.制取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C.乙烷通入浓盐酸 D.乙烯和氯气反应 6. 既可用来鉴别甲烷与乙烯,又可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乙醇中 B.通入足量溴水中 C.一定条件下通入 H2 D.点燃7.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混合气体颜色变浅D.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H 2Cl2的结构只有 1种说明 CH4是正四面体分子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键和双键交替的结构2C.C 2H4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与氯气加成的产物也没有同分异构体D.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 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汽油和大豆油的成分是油脂② 葡萄糖(单糖)和麦芽糖(双糖)互为同系物③ 煤油和煤焦油互为同分异构体④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⑤ 乙醇可以用做燃料,也可以在医院里用做消毒剂⑥ 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溴可用四氯化碳⑦ 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A.①②③⑦ B.②④⑤⑦ C.③④⑥⑦ D.④⑤⑦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B. 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 6H10O5) n,二者是同分异构体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饱和(NH 4) 2SO4溶液和饱和 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其作用原理相同11.120℃时,0.1mol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得到 8.8gCO2和 3.6g水,则这两种烃可能是下列的( )A.CH 4和 C3H6 B.C 2H4和 C2H6 C.CH 4和 C3H4 D.CH 4和 C2H4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通式B.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系物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仅含 C、H、O 元素的有机物D.燃烧产物是 CO2、H 2O的有机物一定烃类13.下列物质一定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 A.CHCl 3 B.C 4H10 C. D.C 5H121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丙烯(CH 2=CH-CH 3)聚合后的结构简式: B.乙醇的结构式:CH 3CH2OH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315. 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乙酸、乙醇、四氯化碳 D.苯、乙醇、乙酸16.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 分子式为 C10H18O3 ② 可溶于水; ③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④ 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⑤ 能发生加成、酯化、硝化、氧化等反应⑥ 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全部不正确17.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乙醇溶液,这种试剂是( )A. NaOH溶液 B. 石蕊试液 C. 新制 Cu(OH)2 悬浊液 D. Na 2CO3溶液18.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少量食醋可以除去水壶中的水垢B.做衣服用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饱和烃基的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19.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 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 4 B.C 2H4 C.C 2H6O D.C 3H820. 下列物质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其产生氢气的速度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 乙醇 ② 醋酸溶液 ③ 水 ④ 盐酸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 21.1mol 乙烯与氯气完全加成后再与氯气取代,整个过程最多需氯气A.1mol B.4mol C.5mol D.6mol22. 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A. CH3CH2COOCH2 B. C17H35COOCH2 CH3CH2COOCH C17H35COOCH2 CH3CH2COOCH2 C. C17H35COOCH2 D. 润滑油C17H35COOCH C17H35COOCH2 23. 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 )4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⑤键断裂B.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②③键断裂C.乙醇与乙酸发生的反应是②键断裂D.乙醇完全燃烧是①②③④⑤键断裂II非选择题(共 54分)二.填空题24. (8 分)有下列几组物质,请将序号填入下列空格内:A、CH 2=CH-COOH和油酸(C 17H33COOH) B、 12C60和石墨C、 和 D、 35Cl和 37Cl① 互为同系物的是 (涂卡 24)②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涂卡 25)③ 互为同位素的是 (涂卡 26)④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涂卡 27)25.(8 分)为了达到下表中所列的一些有关家庭常用物质的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 的化学试剂,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供选择的化学试剂:A.浓硝酸 B.硝酸银溶液和硝酸 C.碘水 D.无水硫酸铜粉末三. 推断题26.(14 分)下表是 A、B、C、D 四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A①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 填充模型为 ;实验要求 化学试剂①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 (涂卡 28)②证明鸡蛋中含有蛋白质 (涂卡 29)③证明地瓜中有淀粉 (涂卡 30)④证明味精中有 NaCl (涂卡 31)5③ 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C。B① 由 C、H 两种元素组成;② 球棍模型为 。C①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② 能与 Na反应,但不能与 NaOH溶液反应;③ 能与 D反应生成一种有香味的油状物。D①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② 球棍模型为 。回答下列问题:(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 。A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是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物质 E,E 的组成符合通式 CnH2n+2。当 n= 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涂卡 32)A.2 B.3 C.4 D.5(3)B具有的性质是 (涂卡 33)。A. 无色无味液体,密度比水大 B. 有毒,不溶于水 C. 与酸性 KMnO4溶液和溴水反应褪色 D. 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 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与 D反应生成的产物名称是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三.实验题27.(24分)已知:①A 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 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②经查阅资料得知:2CH 3CHO+O2 2CH3COOH。现以 A为主要原料合成化合物 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E 是一种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油状液体,F 为高分子化合物。E←F⑤6回答下列问题:(1)B、D 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 B D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⑤ (3)某学习小组设计物质 B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如下,根据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甲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药品可能为 (涂卡 34 ) A.KCl B. Na2O2 C.MnO2 D.Na2CO3②实验过程中,丙装置硬质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物质 B的催化氧化产物与葡萄糖具有相同的特征反应,将所得的氧化产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现象为 (4)实验室制取 E经常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根据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 A 中盛放浓硫酸,其作用是 ② D 中放 溶液,其作用是 ③ 球形干燥管 C的作用除冷凝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 7④ 反应结束后 D中的现象是 ⑤ 若用同位素 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水分子中所含 18O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化学答题卷24. 本题涂卡 ①24 ②25 ③26 ④27 25. 本题涂卡 ①28 ②29 ③30 ④3126. (1) (2)涂卡 32(3)涂卡 33 (4) 27.(1)B D (2) (3)① 涂卡 34 ② ③ (4)① ② ③ ④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场号8⑤ 座号9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1-5.DACDB 6-10.BDCDA 11-15.CBADB 16-20.DCADB 21-23.CCD24.(8 分) ① A ② C ③ D ④ B25.(8 分) ① D ② A ③ C ④ B26.(14 分)(1)CH 2Br-CH 2Br CH 2=CH2+H2O 催 化 剂 △ CH3CH2OH (2)C (3)B+HNO3 +H2O 或 (4)乙酸乙酯 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27.(24)(1) B:羟基 D:羧基 (2) (3)① BC② 2CH 3CH2OH+O2 2CH3CHO+2H2O ③ 产生砖红色沉淀(4)① 催化剂,吸水剂 ② 饱和碳酸钠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③ 防止倒吸 ④ 液面上层有油状物生成⑤ CH 3CO18OH+CH3CH2OH CH3COOC2H5+H218O引发剂1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 6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谚语能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垦荒高潮,其根本原因是A.新的生产关系的推动 B.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C.劳动人民的勤劳本质 D.农业上重视适时耕作3.唐 宋 时 期 , 户 籍 中 出 现 了 茶 户 、 桑 户 、 药 户 、 漆 户 、 蚕 户 等 许 多 新 的 称 谓 。 这 反 映 出 当 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4.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 123座,房屋 1118间,面积共 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以商贾兴,以官宦显” ,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5.2013 年 4月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被选为“2012 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墓中可能出土的文物是( )A.开元通宝 B.丝质长袍 C.突火枪 D.青花瓷器 6.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 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 15岁、女子达到 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A.抵制土地兼并 B.促进人口增长C.增加财税收入 D.稳定个体小农27.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特征的准确把握。下列相关时代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有选 项 时 代 特 征 之 一A. 早期殖民扩张时代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生产B. 蒸汽时代 重化工业占据主导C. 电气时代 工业化城市开始兴起D. 信息时代 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下降8.我国某经济学家指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 19世纪后期就已经转入现代增长模式。”这里的“现代增长模式”是①依靠手工工场发展 ②依靠科学技术发展③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依靠垄断企业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19 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 48千米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说明A.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的思想文化 B.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实行文化控制C.铁路运输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 D.印度人从此改信天主教10.“几家早期的民族资 本纱厂,包括上海的华新、裕源和裕通、宁波的通久源、无锡的广勤等都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有密切关系,广勤纱厂创办人杨宗瀚曾主持过上海机器织布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洋务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洋务企业为民族企业培养了管理和技术人才C.民族企业普遍存在官商勾结现象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诞生在东南沿海地区11.“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机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这位官员主张洋务运动应A.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大力发展民办企业C.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D.实现全面超越西方12.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3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13.美国为参加“二战”大量补充兵员时,前来应征入伍的青年人因体质不合格遭到淘汰的达4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美国青年人强烈反对战争,制造假结果以逃避兵役B.美国青年人懒于运动和身体素质日益下降C.经济萧条导致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下降,身体素质下降D.美国是移民国家,公民民族凝聚力差,缺乏爱国心14.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 25万人,至 1941年时,共计有 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 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 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15.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 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分配制 B.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C.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6.凤凰卫视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 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 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 3倍的钱。”材料反映实行高福利政策①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②能维持经济高增长水平③有利于和谐社会 ④能加速实现企业国有化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伴随着高度的 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走这种道路的国家是4A.英国 B.苏联 C.法国 D.美国18.苏联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根本相同点在于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C.都注重从实际出发变革生产关系 D.都对本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19.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_________;“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改革深化;“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A.改革开放 走向兴起 B.工业增速,超额完成C.解决温饱 成效显著 D.指令登场 市场控制20.1974年,一农民贴了幅对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 年,他又贴了幅对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钱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一显著变化的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1993 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 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计划经济时 代 B.市场经济时代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D.大跃进时代22.2012 年 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 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23.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做出的努力不如贸易争端更引人注意,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全球化带来的弊大于利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全球化带来的利大于弊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利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24.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5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1947 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①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 ②强化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2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于 2010年 11月 5日宣布,IMF 执行董事会当天通过了份额改革方案。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 3.72℅升至 6.39℅,投票权超过德国、法国和英国,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这说明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B.发展中国家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话语权扩大 D.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脱钩27.《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强调,进一步扩大欧共体超国家机构的权力,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建立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在欧盟最重要的领域内采取的“共同行动”仍需一致通过。这反映欧盟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B.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行动C.消除成员国之间的隔阂 D.加强成员国之间政治合作28.2014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 11月 9日至 11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有关亚太经合组织(APEC)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B.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C.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29.与下列宣传画报相关的主题分别是6A.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C.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D.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30.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电话的出现 ②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设置海南经济特区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④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7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40分,第 1题 16分,第 2题 24分)31.(1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清朝前期,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在 1933年到 1934年初,统制经济这名词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于报刊著作上。国民政府专家罗敦伟认为,“九一八”之后,中国“真正求得国难出路的基本方策”应是实施“统制经济”。他批评中国的经济学者大半是“自由主义的理想者”,那不过是一个“梦幻”,而“事实告诉我们,许多国家都向统制经济途上进展”,如德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及日本,苏俄更是如此。各国“差不多是想把政府化为生产的管理机关。”他认为,在中国实施统制经济政策,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之凌乱散漫,社会秩序之纷乱无章,政治社会之变化莫测”,是 一剂良方。——摘编自蔡双全《简析 20世纪 30年代学术界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之争》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 历了(20 世纪)80 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 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请回答:( 1) 根 据 材 料 一 和 所 学 知 识 指 出 清 朝 前 期 实 行 的 经 济 政 策 , 并 简 析 其 产 生 的 影 响 。 (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敦伟主张实施“统制经济”政策的原因。(6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变历程。(4 分)832. (24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 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1936 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 年关贸总协定签署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6 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 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 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2 分)(2)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6 分)9高一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历史试题·答题卷 2016.6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40分,第 1题 16分,第 2题 24分)31.(16 分)(1)(2)(3)32. (24 分) (1)(2)高一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历史试题·答题卷 2016.6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40分,第 1题 16分,第 2题 24分)31.(16 分)(1)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座号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10(2)(3)32. (24 分) (1)(2)11高一年级下学期月考试题历史试题答案 2016.6一.选择题1-5:BBCBB 6-10:CABAC 11-15:BDCCC 16-20:ABCBD 21-25:BABCC 26-30:CDCBC二.非选择题31.(22 分)(1)政策:重农抑商。(2 分)影响: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但也制约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 分);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造成闭关锁国的局面(或阻碍了中外之间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2 分)(2)原因:中华民族危机加深(或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保护民族资本和稳定社会秩序;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资本主义各国对经济加强干预;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6 分)(3)演变历程: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或由以农村改革为重点到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 重点)再转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4 分)32.(1)特征: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6 分) 原因: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两极格局的形成。(6分)(2)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6 分) 措施: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6 分,每点 2分)座号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