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62003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5.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6.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7.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8.doc--点击预览
- 2016062003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郎溪中学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读“人口增长模式及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 。完成 1-2 题。1.“人口增长模式图”中Ⅰ、Ⅱ、Ⅲ阶段代表的增长模式与四地对应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甲丁 C.丙丁甲 D.丁丙乙2.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教育压力大 B.乙地为发达国家 C.丙地劳动力不足 D.丁地为原始型增长模式 读我国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完成 3-4 题.3. 2013~2020 年,该省最有可能 A. 人口总抚养比持续上升B. 总人口数先升后降C. 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D. 2016 年总人口数达到最大值4. 如果 2016 年完全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则之后十年内,该省A. 老年人口数会有所减少 B. 人口总抚养比高于预测值 C. 人口性别比会快速增加 D. 劳动力可大量补充读我国现阶段的“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完成 5-6 题。5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 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6.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迁移原因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乙、丁读“两类资源量关系图” ,完成 7-8 题。7.代表环境正常提供的资源量的折线,在 B 点之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有可能是因为A. 人口减少 B. 科技进步 C. 劳动力增加 D. 政策变化28.甲处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环境质量提高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生态环境恶化 D. 人们幸福感增强读“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 ,完成 9-10 题。9.若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的最佳区位是A. M B. N C. P D. Q10.近一二十年来,在一些特大城市边缘形成了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其主要原因是 ①市区边缘地租低 ②市区边缘人流量大 ③市中心停车困难 ④市中心交通拥堵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完成 11-12 题。11.图中,等值线 a、b、c 的付租能力关系是A. abc C. ab=c D. a=bc1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是该地A.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 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好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读“四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示意图” ,完成 13-14 题。13.图中四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 B. 非农用地比重不断减少C. 城市化速度均呈趋缓 D. 均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4.近年来引起丁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乡村 基础设施的完善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④城市中心区的萎缩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下表为我国某市的相关 数据,读表完成 15-16 题。单位(mm) 降水量 径流总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量城市中心区 675.0 405 337 68 270郊外平原区 644.0 267 96 171 37715.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A. 地下水位的上升 B. 径流总量减少 C. 蒸发量减少 D. 降水量减少16.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 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扩大城市的规模C. 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 推广使用渗水砖大樱桃主要生长 在北纬30°~45°的温暖、 冷凉地带。辽南、胶东和秦皇岛 是我国大樱桃的主要栽培区, 其中烟台3福山区大樱桃,已有 130 年的栽培历史。采摘节是该地集田园风光、采摘、娱乐等于一体的精彩活动。图为该地的优质“大樱桃”采摘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17-18 题。 17. 该地生产的“大樱桃”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普通樱桃相比,具有品种多、早熟、个大、色艳、味甜等特点。形成此鲜明特点的主导因素是A.农业技术 B.交通便利 C.水源丰富 D.光热充足 18. 为适应采摘节的需要,欲在该地建一个“农家休闲中心” ,最佳的选址为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示意北半球部分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范围,读图完成 19-20 题。19.下列各组作物,热量适应范围较狭小的是A. 葡萄、苹果、小麦 B. 水稻、可可、小麦 C. 咖啡、葡萄、可可 D. 茶、苹果、咖啡20.仅从气候条件考虑,若热量充足,小麦在年降水量 760 mm 左右的地区单产最高。据此推测下列最符合小麦种植的地区是A. 黄淮平原 B. 印度河平原C. 亚马孙平原 D. 湄公河三角洲4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下图为新西兰某地”牧草 成长与乳牛牧草需求关系及该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 21-22 题21.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乳牛大量繁殖 B.气温偏低 C.鲜草供应偏多 D.降水偏少 22.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A. 奶牛的种类 B. 市场的距离 C. 雨量的多少 D. 奶牛的数量读下图,完成 23-24 题。23.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有A.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B. 运 输量大的工 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C. 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D. 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 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24.关于图中②③④⑤的说法正确的是A. 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②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B. 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③,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C. 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④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D. 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⑤,形成了工业重镇哈大高铁运行一年来,成为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交通“大动脉” 。铁路全线长904 公里,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路段在高架桥上。哈大高铁是我国目前最北端的一条高速铁路,是在寒冷地区进行的高铁建设工程。读图完成 25-26 题。25.哈大高铁全路段建高架桥的目的是A. 避免沿途众多河湖的影响B. 降低山区铁路的起伏C. 减少大面积冻土对铁路的影响D. 保护生态少占耕地26.哈大高铁实行冬、夏季两张运行图,冬季车速较慢,夏季车速较快,主要原因是A. 冬季严寒低温冰雪天气较多,所以较慢B. 冬夏季节风向与风速差异大C. 夏季农事频繁沿线运输需求量大,所以较快5D.冬夏季节昼夜长短差异大下图为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 27-28 题。27.下列关于该 地 1985-1995 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 述,正确的是A. 环境污染水 平整体不变B. 经济发展指 标保持在相同水平C. 人地关系协 调发展D. 资源能源消 耗维持在较高水平28.该地社会可 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 1985~1990 年 B. 1990~1995 年C. 1995~2000 年 D. 2000~2005 年宁夏平原被誉为“黄河金岸,塞上明珠” 。据下图回答 29-30 题。29. 贺兰山被誉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使宁夏平原免受寒潮的侵袭 B. 阻截来自新、甘、内蒙古戈壁沙漠的风沙侵袭,减缓银川平原农田、牧场的沙化 C. 山中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 D. 阻挡了潮湿东南季风的西进,有效增加了宁夏平原的降水 30.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A.将人口、工业外迁,以减少水资源消耗 B.调整农业结构,禁止高耗水的水稻、小麦种植 C.大力发展森林业,涵养水源,保护农田 D.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要节约用水,综合利用水资源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6(1)M、P、Q 中 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并说明该处为高级住宅区的理由。 (8 分) (2)试分析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 (6 分)32.阅读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2 分)材料一 :江西赣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8℃,年平均降水量 1605㎜;盛产脐橙,播种面积 17.3 公顷,有“世界橙乡”美誉;“赣南脐橙”2011 年破纪录地实现了 140 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 材料二:赣南交通与地形图材料三:赣南脐橙产区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列举赣南地区大面积发展脐橙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6 分) (2) 根据材料二,分析与安远、寻乌二县相比信丰脐橙种植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 (6 分) 733.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4 分)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材料三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转口港,东南亚重要的商业、旅游城市,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缺乏,经济以转口、出口加工、航运、金融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造船、钻井平台制造、炼油、石油化工、电子、电器、纺织等。 (1)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 分)(2)新加坡本国没有石油资源,却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冶炼中心,试分析原因。 (8 分)8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A A B D A B C B C B C A B C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A C C A B B A C D A D B D 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14 分)(1)P 处(2 分) 。 P 处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风向, (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高) ;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上游, (水污染小)地势高环境优美;临近文化区 (6 分) 。(2)位于干流和支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优势明显;地形平坦开阔;旅游资源丰富;经济、科技发达,文化教育水平高。 (任意 3 点即可得 6 分)32.(12 分)(1)有利:赣南大部分地区海拔为 200—500m,不适宜耕作业的发展,适合发展脐橙种植(2 分) ;赣南地区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充足,有利于脐橙生长(2 分) ;赣南丘陵酸性的红壤广布,适宜脐橙种植(2 分) 。(2)交通条件:信丰有京九铁路、高速公路线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脐橙销售市场和范围(2 分) 。地形条件:信丰多低山 丘陵(200—500m) ,有利于脐橙种植,而寻乌、 安远海拔高度>500m,地形起伏大,不利于脐橙种植(2 分) 。市场条件:距离赣州 市区,信丰最近,市场条件最好(2 分) 。33.(14 分)(1)原因:①地处热带,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②临海,周围水域广阔,水汽来源足; ③地形复杂,气流抬升; ④空气对流强烈。 (答对 3 点即可得 6 分)(2)新加坡虽没有石油资源,但其扼守马六甲海峡,是世界原油的重要中转站。同时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石油开采量为其提供供给。 冶炼的成品油主要用于出口,附近地区市场广阔,海运交通便利。其炼油工业发达。 (答对 4 点方可得 8 分)1郎溪中学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Cl-35.5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 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D.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B. 人体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与化学反应有关。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3.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① 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 向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气泡生成; ③ 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上述浓度的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D.实验③、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iH4比 CH4稳定 B. O 2- 半径比 F - 的小C. Na 和 Cs 属于第Ⅰ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 Na 的强 D. P 和 As 属于第ⅤA 族元素.H 3PO4酸性比 H3AsO4的弱5 . 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A. Na2O2、KOH、Na 2SO4 B. MgO、Na 2SO4、NH 4HCO3C. NaOH、H 2SO4、(NH 4)2SO4 D. HCl、Al 2O3、MgCl 26.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 是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2Fe + 6H + = 2Fe 3+ + 3H2↑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 3O4 + 8H + = 3Fe3+ + 4H2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Fe 2+ + 4H+ + NO3— = Fe3+ + 2H2O + NO↑D. 将铜屑加入 FeCl3 溶液中: 2 Fe 3+ + Cu = 2 Fe2+ + Cu2+28. 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化学限度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 ②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③反应达限度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 ④反应达限度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9.下列各物质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① 金刚石 ② 二氧化硅 ③ 甲烷 ④ 四氯化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全部10.可逆反应 2NO2 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用 NO2、NO、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 2 : 2 : 1 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1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 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苯的邻二氯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⑤苯在 FeBr3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1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纯净物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N 2和 O2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 N2所含原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 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C.16 g CH 4与 18 g NH4+所含电子数相等D.常温常压下 28g CO 与 22.4 L O 2所含分子数相等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该物质不应有的化学性质是 ①可燃烧; ②可跟溴加成; ③可以发生加聚或缩聚反应;④可跟 NaHCO3溶液反应; ⑤可跟 NaOH 溶液反应;⑥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A.①③ B.③⑥ C.④⑤ D.⑥15.甲苯(C 7H8)和甘油(C 3H8O3)组成的混合物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那么可以推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A.5 % B.8.7% C.17.4% D.31.3%16.烷烃 是烯烃 R 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 R 可能的3结构简式有A. 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17.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 B.苯 C.乙烯 D.乙醇18.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A.CH 3C(CH3)3 B.CH 3CH(CH3)2 C. CH3CH2CH2CH3 D.(CH 3)2CHCH2CH3二.填空题(46 分)19 (10 分). 现有同周期的 A、B、C 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 与 C 的质子数之和为27,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 5;0.9g 单质 B 与足量盐酸反应,收集到气体 1.12L(标准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B 元素的符号________.(2)A、B 、C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渐强、碱性渐弱的顺序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电子式表示 A 与 C 形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A、B、C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写出 A 与 B、B与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_ _ _ _ _ _ _ _ _ _,②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20 (12 分)酸奶中含有乳酸。乳酸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的黏度很大的液体。取 9.0g 乳酸与足量的 反 应,在标准状况下可收集到 2.24L 气体。另取 9.0g 乳酸与相同物质Na的量的乙醇反应,生成 0.1mol 乳酸乙酯和 1.8g 水,若已知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则由上述条件可以确定(1)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子式为 结构简式为 (2)乳酸与足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3)乳酸与少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CO(4)在浓 存在下,两分子乳酸相互反应生成环状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24HS21、 (12 分)A、B、C 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通常状况下 Y 单质是气体,A 在 Y 中燃烧生成棕色烟,反应①、②均在水溶液中进行。请回答:(1)实验室可用 X 的浓溶液制取 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 B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此过程中的实验现象为 ,其中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 与过量的 X 溶液反应生成 B 的同时还有某种气体产生,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不影响该气体的4总量,可向 X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选填字母) 。a.CH 3COONa(固) b.CuSO 4(固) c.KNO 3溶液 d.水(4)为比较 Fe3+和 Cu2+对 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右下图所示的实验。① 可通过观察 的现象来定性地得出结论。② 有 A 同学提出将 CuSO4改为 CuCl2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22、(12 分)已知存在如下反应:① A + B C + D ② D A + E高温③ C + E B (以上反应方程式均未配平)其中 A 和 C 为常见金属单质;B 和 D 为氧化物且 B 具有磁性;E 为无色气体单质。据此回答:(1)物质 E 是 (填化学式) ;在反应①中,1mol B 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2)将单质 A 和 C 用导线连接,与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则该原电池的负极是 (填元素符号)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B 与过量稀硝酸相遇,可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若将 B 溶于盐酸中可形成溶液 F,F 中存在的两种金属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现有如下三种检验 F 中的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及预设实验现象):分别取少量 F 溶液于三支洁净的试管中,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色;②向第二支试管中溶液的底部用滴管注入 NaOH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③向第三支试管中滴加酸性 KMnO4溶液,振荡,KMnO 4溶液紫色褪去。上述三种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①、②或③) ;电解熔融点燃5化学答案:BACCA CDADB CCDDD BBA19. (每空 2 分,共 10 分)(1)Al,(2)NaOH,Al(OH)3,H2SO4(3) ,(4) 略20, (每空 2 分,共 12 分)(1)90,C 3H6O3(2)(3)(4)省略21、 (每空 2 分,共 12 分)(1)MnO 2 + 4 HCl(浓) △ MnCl2 + Cl2↑+ 2 H 2O(2 分) ;(2)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2 分)4Fe(OH)2 +O2+2H2O=4Fe(OH)3 (2 分)(3)a d (2 分)(4)①反应产生气泡快慢或反应完成的先后或试管壁的冷热程度。 (2 分,答出 一种情况即可)②使阴离子相同,排除阴离子的干扰(2 分) ; 22、 (12 分)(1)O 2 (1 分) 8mol (2 分)(3)Al (1 分) 2H+ + 2e- = H2↑ (2 分)(4) 3Fe3O4 + 28H+ + NO3- = 9Fe3+ + NO↑ + 14H 2O (2 分)Fe2+ 、Fe 3+ (2 分)③ (2 分)12015—2016 学年郎溪中学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5*2=50 分)1. 《荀子·富国》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2. 反映秦 统一的《复活的兵团》说,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3.下图是西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复原图。对此图所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商业活动在城市边缘进行,城市商业功能有待增强 ②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空间限制 ③政府设置专职机构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④城市皇家宫室占地面积较多,城市政治功能突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 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 )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 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 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6.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 年,英国 最富裕的 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 15.7%,到 1867 年,0.07%的家庭就取得 16.2%的国民总收入。2……1803 年收入最多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 2/5,1867 年则超过 50%。钱乘旦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C.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D.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7. 《辞海》注:“公司即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两个以上的企业或个人集资并根据国家法令组成。公司实行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分有限公司、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等形式。 ”下列有关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7 世纪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是公司制的雏形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公司成了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C.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公司制的重要发展阶段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8.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②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③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促进了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9.张海鹏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写道: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下列各项中洋务派为改良派、革命派提供的最关键的基础是( )A.创办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创办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C.翻译西方书籍,冲击了旧思想D.创建近代水师,编练新军10.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11.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 ,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C.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12.1896 年,江苏著名实业家荣德生、荣宗敬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他一连下了八道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的批示,最终才确保了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这说明( )3A.政府官员廉洁 B.总督办事高效C.民企兴办艰难 D.封建势力强大13. “由于经营工商业没有获利的确实保障,一些民族资本家还用经营工商业所获得的利润,到农村去购买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从而兼有资本家和地主这样两重身份。 ”这主要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中( )A.一些民族资本家为了逐利,在城市和农村“两头通吃”B.缺乏独立的生产基础,不敢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C.同封建势力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D.依靠封建地租渠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14.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服饰的中西合璧 B.报刊杂志的创办C.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15. “×× Style”“hold 住” “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 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 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16.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17.新中国领导人非常关心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毛泽东晚年,在经济上可说是重农主义者,“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以粮为纲” “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等,都是他提出来的。然而“文革”期间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粮荒” 。在“文革”期间,毛泽东如此重视农业,还会出现“粮荒”的原因不包括( )A.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B.“文化大革命”冲击C.人民公社体制束缚 D.“大跃进”运动开展18.1949 年 10 月,面对一个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 年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C.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1984 年,在国庆的游行队伍中,农民开着拖拉机,载着“联产承包好”的牌子通过天安门广场。农民从联产承包中得到的最大实惠是( )A.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B.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C.获得了劳动产品的所有权 D.获得了一切生产资料所有权20.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①近代第 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4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③20 世纪 90 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21.1929~1933 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修建了 37 000 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 40%,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 万英亩,1930 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22. 1938 年,美国国会通过《公平劳工标准法》 ,设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并创设了统一的“一星期 40 小时工作制” 。随后, “附有慷慨的健康和失业福利的长期合同消除了因购买汽车和住房而致负债的长期风险”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民主制度转型,立法保护工人权益B.国际工人运动在美国取得了革命性进步C.生产与消费矛盾仍是经济体制改革重点D.美国试图缓和社会矛盾,准备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23.列宁认为“既然退却是正确的,那么,退却之后就可以同农民群众结合起来,和他们一道前进,虽然比以前慢一百倍,但却能以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使他们永远看到我们毕竟是在前进。那时,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立于不败之地。 ”“退却”是指( )A.二月革命后苏维埃领导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C.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D.俄共(布)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24.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25.赫鲁晓夫曾说:“自行编制计划的制度,对于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说是争取巩固集体农庄经济的强有力手段。他能够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高产量出发进行安排。 ”这表明赫鲁晓夫想通过改革(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民收入C.巩固斯大林体制的地位 D.推动荒地开垦增加粮食产量二、非选择题( 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8 分,第 28 题 18 分,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5材料二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记载:从 1700 年至1820 年,中国的 GDP 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 22.3%增长到 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 GDP 合计的最大比重。在 19 世纪的前 70 年里,仅占世界人口 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8 分)(2)根据材料二中不同时期中英两国的发展状况,概括说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经济规模曾居世界第一的中国没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6 分)27.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政策的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 年 8 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目光的注视下,一位 23 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921 年 10 月 28 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开始了他真正的商人生涯。1979 年 5 月,应邓小平的邀请,一位年过 80 的美国老人带着 20 多位美国专家,专门到中国开展经济合作计划。这位 81 岁老人就是哈默。——《正道沧桑——社会主义 500 年》材料二 它(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它将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家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到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它的逐年的经费筹措(与管理)既不依靠州议会,也不依靠国会。这乃是政府企业经营活动的一般特点。——罗林斯编《合众共和国:1933 年田纳西河流域法》1983 年广东成为中国第一个不再为多种商品——如稻米和 鱼类定价的省份……直到20 世纪 80 年代初,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还属于某个工作单位,由单位的司机驾驶;自广州 从香港购买了一些计程车后,它成为中国运营商业计程车的先驱。——[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背叛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2007 年美国学者库珀·雷默在《中国形象》一书中,别出心裁地把“中国形象”界定为“淡色中国” 。在汉语中, “淡”将“水”与“火”两种不相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使对6立的东西成为一种和谐。——俞可平《雷默的“淡色中国观”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哈默在中俄两国投资经营的有利条件。(4 分)(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田纳西水利工程管理局“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美两国经济体制的调整。(8 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种“淡色”的认识。(6 分)28.婚姻、家庭观念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右图为山东省安丘市庵上镇马王氏节孝坊。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 年),据《马氏家谱》记载:王氏应父母之命结婚,未入洞房,夫染病身亡。王氏“奉亲守志,节孝两全” ,终郁郁而死,马家“奉旨建坊,桂表节孝” 。材料二 中国从来只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但 1912 年 1 月 11 日的《民立报》却传出了发自女界的另一种声音:“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一字之差却使人顿生换了人间之概。这是此前所不可能有的变化了。——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妇女由家庭带入社会,对她们传统家庭观念基础的动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当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后,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便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 ”——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念的变化》材料四 为着新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建设力量的增长,特别是为着解开一切束缚生产力的枷锁,随着全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把妇女从婚姻制度的枷锁中也解放出来,并建立一个崭新的合乎新社会发展的婚姻制度,以促进一切意义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1950 年)请回答:(1)材料一中“奉亲守志,节孝两全”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4 分)(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推动婚姻、家庭观念变化的因素。说明婚姻、家庭观念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 分)2015—2016 学年郎溪中学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5*2=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B C C C C C B D A D C C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C D B C D D B A C C D C A7二、非选择题(第 26 题 14 分,第 27 题 18 分,第 28 题 18 分,共 50 分)26.(1)信息:国家税收呈上升趋势,农业税相对稳定,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每点 2 分,共 6 分)特征:当时小农经济占主体,商品经济活跃。 (2 分)(2)原因: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中国固守农耕经济,生产方式落后;英国近代科技世界领先,中国科技水平落后;英国海外贸易发达,中国经济保守封闭;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封建专 制统治日益腐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 分)27. (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 分)(2)原因:政府投资的国营企业;生产经营权独立自主,采用市场经济的原则。调整:美国由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分)(3)美国的“淡色”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局部调整,不会导致变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淡色”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手段等。(6 分)28.(1)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理(或儒家思想、宋明理学)。(4 分)(2)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到妇女解放、倡导女权。原因:民国的建立;西学东渐;近代工商业发展等。(8 分)(3)因素:工业革命;法律保障;新社会发展的需要。(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关系:社会发展促进家庭、婚姻的变化;家庭婚姻的变化促进社会发展。(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