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9科9份).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9科9份.zip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9科9份.zip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全部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银川九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年级化学试卷(满分 100分,时间 10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F 19 N 14 S32 O 16 Cl 35.5 Na 23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表示式错误的是 ( )A.Na + 的电子排布图: ↑ ↓1s ↑ ↓ 2s ↑ ↓ ↑ ↑ ↑ ↑ 2pB.Na + 的结构示意图:C.Na 的电子排布式: 1s 22s22p63s1D.Na 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 12.键线式可以简明扼要的表示碳氢化合物, 种键线式物质是 ( )A.丁烯 B.丙烷 C.丁烷 D.丙烯3.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O 2和 O3 B.CH 2=CHCH 3和 CH3CH=CHCH 3C.CH 3CH2CH3和 CH3(CH2)2CH3 D.CH 3CH2OH和 CH3OCH34.A、B、C 均为短周期元素,A、B 同周期,A、C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A2- 和 C- ,B 2+ 和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 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 价 B.原子半径:ABCC.离子半径:A 2- C- B2+ D.还原性:A 2- 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3)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为 nsnnpn+1 ,该元素为周期表中的________(填编号);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化合物 X极易溶于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②⑥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熔点比金刚石的_____ ___(填“高”或“低”)。(5)⑤的氧化物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15 分)根据元素周期表 1~20 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为__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_______ _;(5)推测 Si、N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强于________(填化学式)。(6)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7)原子中 p轨道半充满的元素是________。24.(5 分)(1)Fe 3+ 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________。A.MgO B.NaOHC.CaCl 2 D.CO 2 (3)关于下列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A.既有 σ 键又有 π 键B.O—H 键的极性强于 C—H键的极性C.是极性分子D.该物质的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但它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6(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HOCH 2CH(OH)CH2OH与 CH3CHClCH2CH3都是手性分子B.NH 3和 CH4的空间构型相似C.BF 3与 都是平面型分子D.CO 2和 H2O都是直线型分子(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A.第一电离能:ONB.水溶性:CH 3CH2OHCH3OCH3C.沸点:H 2SH2OD.晶格能:NaClMgO25.(12 分)A、B、C、D、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 20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 同周期,A、D 原子中某 p能级均排有 5个电子,E 和其他元素既不在同周期也 不在同主族,B、C、D 的最高价 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混合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和 D的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固态时属于________晶体;A和 D的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B和 C的第一电离能较小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A和 B的离子中,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 C单质晶体的微粒以________键相结合。(2)写出 B、C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和 E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阳离子(用“●”表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阴离子(用“○”表示)均位于 小立方体的中心。与一个“○”距离最近的“●”有________个,与一个“●”距离最近的7“●”有________个,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4)已知晶胞的 的体积为 2.0×10-23 cm3,求 A和 E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密度,请列式18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银川九中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 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C D C B C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C D A B B A C B 21(13 分)答案 (1) 1s22s22p63s23p2 3s 23p5(2)CH4、SiH 4、HCl SiH 4(3)HClO4(4)CCl4  sp 3 非极22(15 分)答案 (1)⑨ 3d 104s1(2)分子晶体 O N C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H 2O(3)③ 氨气和水都是极性分子,氨气和水分子间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4)CS2 低(5)Al2O3+3H 2SO4===Al2(SO4)3+3H 2O23(15 分)【答案】 (1)7 K 2O、K 2O2、KO 2(任选 2个) (2)He、Ne、Ar (3)C、H (4)Na (5)NH3、SiH 4 (6)F、K (7)N、P824答案 (5 分)(1)1s 22s22p63s23p5或[Ar] 3p 5 (2)B (3)D (4)C (5)B25答案(12 分) (1)HCl 分子 F Na Na + 金属(2)OH- +Al(OH) 3===AlO +2H 2O-2(3)4 12 CaF 2(4) (2 分)已知晶胞的 的体积为 2.0×10-23 cm3,晶胞的 含 个 CaF2,其质量是18 18 12, 40+ 19×2 g·mol- 12×6.02×1023mol- 1密度是 40+ 19×2 g·mol- 12×6.02×1023mol- 12.0×10- 23cm3= 40+ 19×2 g·mol- 12×2.0×10- 23cm3×6.02×1023mol- 1=3.2g· cm-3 。ρ= =3.2g·cm -3 40+ 19×2 g·mol- 12×6.02×1023mol- 12.0×10- 23cm31银川九中 2015---2016 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满分 100 分(注:班级、姓名、学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地方,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 52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1.历史离不开史料的支持,客观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下列最容易受到作者主观因素影响的是 A. 发生的地点 B. 事件的经过 C. 事件的结果 D. 事件的影响2. 1946 年 2 月 22 日,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给国务院发回的电报中说:“在那里,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去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 ”这表明A. 美苏不存在现实的矛盾冲突 B. 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C. 美苏“冷战”的开始 D. 美国力图称霸全球3.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A.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4.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 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是黄梅戏《天仙配》 中的经典唱词,在这里包含的历史信息有①政治上农民遭受压迫奴役之苦 ②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地位的真实写照③封建农民没有基本的人身自由 ④封建社会农业经济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5.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A.相对稳定性 B.自给自足 C.分散性 D.精耕细作6.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C.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7.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B.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C.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D.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28.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此农具的发明说明A.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C.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D.水排冶铁提高了生产效率9.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A.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B.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C.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10. 李守德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平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A.其仁孝谦和,被举荐为孝廉 B.在长安夜市里摆地摊,生意兴隆C.在官营手工工场买了一件丝绸长袍 D.为岳父贺寿,买了一个青花瓷瓶11.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 结论A 商王武丁妻子墓出土了 460 余件青铜器 青铜器在商代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B唐代民谚赞誉浙江嘉兴的农业:“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嘉禾在江淮农业中有重要地位C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盐酒税成为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D康熙时……自此广布番薯,直隶、江苏、山东等省亦皆种之。直至清康熙时,番薯才在我国得到推广种植。12.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说明坊市界限仍未打破 D.经商的人很多13.有历史研究者认为,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雇佣关系在行业、区域和规模上呈扩张趋势 B.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D.工商业市镇在数量、地域上有明显增加14. 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 ;浙江秀水县佃农用上等米换白银,用中下等米来抵租。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A.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商品经济的发展315.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 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印第安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 2000 人急剧减少到不足 40 人。 ”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16. 从 15、16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 19 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A.极端的掠夺性 B.统治的残暴性 C.无限的扩张性 D.竞争的激烈性17. 下图为伦敦、纽约、上海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以千为单位)对上图解读错误的是A.20 世纪初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纽约的城市化起步晚发 展最快C.上海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最低 D.伦敦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最高18.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 18 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19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开展,1870 年英国通过了《已婚妇女财产法》 ,规定:“已婚妇女因从事任何职业、工作或手工艺,或者因独自经营而得到的工资收入都应被视为和确认是她独自拥有和处理的财产。 ”1875 年,议会正式批准《婚姻及离婚法》 ,使离婚合法化,妇女也有权提出离婚。材料主要表明A.妇女经济上获得独立 B.工业革命激发妇女的参政意识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D.英国民主法制意识的健全42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事件发生在 19 世纪初英国伦敦普通低层妇女玛丽身上可能性最小的是A.每天用电烤箱为家人准备面包等晚餐 B.听说有一部已经实施的《工厂法》C.十岁的儿子找了一份工作 D.每天要到附近的工厂上班21. 19 世纪末期,英国的家庭人数开 始减少。这种趋势先在上层社会和自由职业中开始,不久影响到其他中产阶级,最后影响到工人阶级,工人中也一度出现了节育。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经济危机造成社会混乱 B.工业时代社会压力增大C.工人希望少生孩子尽快脱贫 D.大机器时代人们精神的困惑22.在今天的生活里,人们已经在普遍地使用塑料和人造纤维,这项发明出现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B.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C.第 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23. 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 、“手伸五大洲” 、 “亚洲诸国的梦魇” 、 “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C.西班牙、英国、日本、美国 D.西班牙、英国、德国、美国24. 对下表信息解读准确的有 ①非生产性开支成为外债的主体 ②为近代工业发展筹集部分资金③北洋时期款项最多、数额最大 ④列强对华经济渗透的手段之一A.①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④25.分析下面 1880 年至 1930 年中日经济增长比较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国民收入(亿元) 人口(千人) 人均收入(元)1880 年 1930 年年增长率(%) 1880 年 1930 年年增长率(%) 1880 年 1930 年年增长率(%)中国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00789 0.58 38 51.5l 0.62日本 18.08 149.95 14.32 38437 69240 1.18 47.04 216.56 3.10A.说明人口增长过快影响近代化发展B.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民生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C.中日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主要与两国近代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同有关5D.长期战乱对中国近代经济增长有很大影响26.从 1928 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货物的进口税,到 1933 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达到货价的 80%。此举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 ②推动民族工业更快地发展③使官僚资本垄断国家经济 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第Ⅱ卷 非选择题(48 分)27. (2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 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 ,盖皆本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1836~1838 年与 1894 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1836~1838 年(平均每年) 1894 年数量(万担) 比例(%) 数量(万担) 比例(%)内销 165.29 76.78 171.48 44.32外销 50 23.22 215.44 55.68产量 215.29 100 386.92 100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 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请回答:(1)阅 读材料一两段材料,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商鞅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4 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8 分)(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民族工业“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6分)628、(12 分)从图片中感知历史。以下图片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各事件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作用) ,并以图三为例展开说明。 (要求:紧扣主题,条理清晰,史论结合)29.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材料:(12 分)材料一 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天朝上国”受尽屈辱,知道了厉害。太平天国起义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统治者逐渐醒悟:也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启用汉族精英,学会与洋人打交道才能复兴。失败的战争,弱国的外交、军备的购买、工厂的筹建等等,把洋务领袖推向国门前沿和国际社会。他们是中国人中真正知道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列强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第一代,在鼎力于王朝免于奔溃的过程中,成为集政治上无可奈何和军事、外交、经济等移花接木地创新于一身的,为近代化奠基之巨臂。——聂幼犁《建设民族复兴下的〈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向。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雏形) ,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它将通 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跟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7——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洋务运动的观点。 (要求:对此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银川九中 2015---2016 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历史答案1-5 BDCBA 6—10 DCBDA 11-15 BCADB 16—20 CADCA 21—26 BCCDAB27、 (1)变化:由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2 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的壮大;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 (4 分)(2)现象:近代茶叶生产扩大,其产量翻了近一番;茶叶外销大幅增长,比例超过了内销。 (4 分)原因: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 (4 分)影响: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近代工业的产生) (4 分)(3)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为资 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或: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和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分) 。28、(12 分)地位:图一:新航路的开辟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雏形。(2 分)图二: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2 分)图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 分)图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 分)图三说明: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西方国家积极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世界贸易额迅速增加等。(每点 2 分,任意 2 点 4 分)29、一等(12—10 分)① 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 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达清楚。二等(9—5 分)① 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 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 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 分)① 脱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 未引用史实;③ 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示例:我认同材料肯定洋务运动进步作用的观点。洋务运动是清统治者中有远见的精英阶层,面对内外交困所发起的自强运动。他们将学习西方的主张付诸实践,开办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技术和思想,在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发起了一8场学习西方运动。这场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学习西方也主要体现在器物方面,却是学习西方的第一步,同时改变了国人的观念,为以后往制度上学习西方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作为一次自强运动,虽最终失败,但在 冲破传统的观念束缚和引导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中起了重要作用。1银川九中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 100 分)(注: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一律写在装订线以外 规定的地方,卷面不得出现任何标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 26-27 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填涂相应的考号信息点。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作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第Ⅰ卷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水自西向东流)。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A.110°E 线 B.30°N 线C.a 线 D.b 线2.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分水岭两侧太阳能最丰富的是A.a 线南坡 B.30°N 线以南C.b 线南坡 D.110°E 线以东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操场测量一根直立杆的影长,当太阳高度为 20°时测得影长为 OA(OA 的朝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在北京时间 11:30 时测得最短影长为 OB(如图所示)。读图完成 3~5 题。23.该校最可能位于A.山西 B.黑龙江C.新疆 D.云南4.图示日期前后,该地( )A.太阳从西北方向落下 B.昼短夜长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D.日出时间推迟5.假如图中阴影区域的面积缩小为 0,则 α 的值为A.0° B.20°C.70° D.90°下图为北京市 2015 年 4 月 16 日~21 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6.图示时段,北京市( )A.因寒潮过境而出现降温过程 B.19 日较 20 日,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日温差随阴雨过程持续增大 D.降水过程利于降 低空气中的浮尘7.图示时段,气温总体上升的原因是北京市( )①白昼时间增长 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③受夏季风影响④正午太阳高度增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下图为某区域沿 9°N 附近某天气系统某时的气象资料,图中甲岛国是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读图完成 8~9 题。38.此时,图中 P 地近地面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9.甲岛国( )A.西南部年降水量最大 B.人口集中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带C.位于南亚,东临太平洋 D.气温年较差较大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常年冰雪覆盖,地下水经过 50 年的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目前,当地政府在水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实行全天候水源保护。读图回答 10~11 题。10.矿泉水形成过程中A.依次经过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增加矿物质含量,实现物质迁移C.地下径流的流向仅受到地势的影响 D.水源的出露得益于独特的向斜构造11.对水源地的保护说明A.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不连续 B.水资源是不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C.水体污染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 D.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需加强保护下图示意北京近年来用水量变化。读图回答 12~13 题。412.北京市用水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生活用水量 B.农业用水量C.工业用水量 D.生态用水量13.近年来,北京市A.常住人口增加,农业用水总量持续下降 B.降水较多导致生态用水总量上升C.人均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总量上升 D.气候变暖导致工业 用水总量减少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地区进行考察,记录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 14~15 题。行走方向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岩石 石灰岩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砂岩花岗岩页岩石灰岩岩层代码① ① ② ③ ④ ③ ⑤ ② ①14.花岗岩形成过程中,与其两侧接触的沉积岩可能会变质成A.大理岩、板岩 B.片麻岩、大理岩C.石英岩、 板岩 D.石英岩、片麻岩15.符合学生往东南方向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516.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高原西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也是地球上自然界七大奇景之一。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沉积和风力侵蚀 B.地壳抬升和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和流水侵蚀 D.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下图是渭河某河段干流河漫滩颗粒物平均半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 17~18 题。1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月份中渭河输沙量最大的是A.2 月 B.5 月C.8 月 D.11 月18.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流流向是从东向西流 B.甲河段沉积速度大于乙河段C.支流坡度大于干流坡度 D.①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干流下图所示岛屿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风景优美的海岛,休闲度假的天堂,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是我曾经的梦想。”据此回答 19~20 题。619.该岛屿沿海地区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稀树草原20.下列关于该岛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众多,水流平缓C.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 D.山地海拔高,山顶可见终年积雪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 21~22 题。21.丙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22.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 )A.气候类型 B.大气环流C.自然带 D.盛行风读图回答 23~24 题。723.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A.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24.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B.乙地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C.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读水库异重流形成示意图,回答 25 题。25.下列关于水库异重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江流域发生频率高于黄河流域 B.到达大坝的异重流有利于水库清淤C.有助于漂浮污染物的净化 D.三角洲的泥沙来自水库环流第 II 卷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826.(3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材料二 下图为城市甲和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1)分析甲所在国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6 分)(2)比较甲和乙的气温差异,并分析气温出现差异的原因。(16 分)27.(18 分)下图为某地等 高线地形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1)指出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3 分)(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9 分)(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指出其在 A、B、C 三地应选取地点,并简述理由。(6 分)选择题答案1.C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河流应分布在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方向。根据材料中“河水”自西向东流可知,河流分布在 a 线处。2.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 线处为山脊(分水岭),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应是山脉的阳坡,即南坡。3.B 【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北京时间 11:30 测得最短影长,说明当地经度为 127.5°E,选项中的省区位于该经度的只有黑龙江,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错误。104.A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根据图中信息可知,OA 是影子朝向正东,且太阳高度为 20°,说明此时太阳正在向西落下,但还需要太阳高度减小 20°才能日落,应该向西北方向落下;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日落时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日出时间可能推迟,也可能提前。5.B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如果图中阴影区域面积缩小为 0,说明 OA 和 OB 重合,即正午太阳高度为 20°则 x 值为 20°。6.D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影响。图示信息显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明显升高,应是暖锋过境;19 日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较弱,20 日夜晚晴转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强;日较差随阴雨过程先减小 后增大;降水以大气中的部分浮尘作为凝结核,同时降水会携带浮尘一起降落到地面。7.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白昼时间增长,正午太阳高度增大,获取热量增多,气温上升,①④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十分缓慢,该时段气温上升较快,②错误;该时段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相互作用的时段,③错误。8.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天气系统为热带气旋,P 地位于 气旋中心的西部,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东,受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9.A 【解析】甲岛国是位于南亚的斯里兰卡,给该国家带来降水的主要是西南季风,所以西南部年降水量最大;该国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南部地区;东临孟加拉湾,属于印度洋;地处热带,气温年较差较小。10.B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矿泉水形成过程中还经过岩石圈;矿泉水形成过程经过岩石圈,增加了矿物质含量,同时实现了物质迁移;地下径流的流向还受到岩层的压力影响;水源的出露得益于断层构造。11.D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利用。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是连续的;水资源是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水体污染不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是冰川,我们应加强保护。12.D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水资源利用。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生活用水总量大约由 13 增加为 16,农业用水总量大约由 13 减少为 9.5,工业用水总量大约由 8 减少为 5.5,生态用水总量大约由 1 增加为 6,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生态用水。13.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用水变化的因素。农业用水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是耕地大面积减少,与常住人口增加关系很小;降水较多会导致生态用水减少;图中显示人均用水量不断减少,生活用水总量波动增加;工业用水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高耗水工业大量减少,也就是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1114.C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高温、高压,使附近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花岗岩附近有砂岩和页岩,变质作用只能形成石英岩和板岩。15.D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往东南方向的岩层依次是①②③④③⑤②①,图中符合该分布的只有 D 图。16.D 【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该峡谷位于高原地区,形成该高原需要地壳抬升,峡谷需要经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峡谷的形成与风力沉积、风力侵蚀关系很小。17.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搬运的因素。渭河位于我国季风区,汛期在 7、8 月,河流径流最大、速度最快的时间主要在 8 月,该月份输沙能力最强,输沙量最大。18.C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沉积作用。干流流向是从西向东流;甲河段沉积颗粒物较小,沉积速度小于乙河段;支流几乎无沉积物,说明水流速度快,坡度大于干流坡度;①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支流。19.A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岛屿为巴厘岛,属于热带雨林分布区。20.C 【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岛屿海拔高度大部分在 500 米以上,地形以山地为主;该岛屿地形起伏大,降水多,河流多且短急;该岛屿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该岛位于热带,山地海拔高度不足以形成终年 积雪。21.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据乙地山地自然带南坡比北坡高可知,南坡是阳坡,该区域位于北半球,所以丙地位于 40°N 附近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22.C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气候区与自然带的分布。据上题可知,甲、乙都位于北半球,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乙地受季风环流影响。23.D 【解析】本题考查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河流航运条件、世界人口分布。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温差小,年降水量多;乙地位于我国山东半岛,河流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河流航运价值低;甲位于欧洲西部、乙位于我国东部,都属于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24.B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日较差较小,光热条件差,不利于葡萄生产;乙地位于山东半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热条件好,有利于葡萄生产;乙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5.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泥沙淤积的因素 。产生异重流需要河流搬运的物质比重差异大,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搬运的物质比重差异大,发生频率高于珠江流域;到达大坝的异重流粗沙在水库入库12口淤积形成三角洲,沉积物集中,有利于水库清淤;漂浮污染物汇集有利于清理,对其净化没有作用;三角洲的泥沙来自河流。26.(1)地理位置横跨亚欧大陆,位于亚欧两洲的交界处。该国扼守土耳其海峡,而土耳其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门户(或沟通黑海和地中海)。(2)差异:甲冬夏季气温均低于乙,气温年较差大。原因:甲纬度高于乙,甲的海拔高于乙,气温低,甲位于内陆,乙位于沿海,所以甲的气温年较差大。27.(1)由东南流向西北。(2)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流经,水源充足;位于河流交汇处,且有省道经过,对外联系方便。(3)地点:C 地。理由:视线通透(没有地形阻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