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四川省资阳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全科.zip
201605260283.doc
201605260284.doc
201605260285.doc
201605260286.doc
201605260287.doc
201605260288.doc
201605260289.doc
201605260290.doc
201605260291.doc
201605260292.doc
  • 全部
    • 201605260283.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84.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85.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86.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87.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88.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89.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90.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91.doc--点击预览
    • 20160526029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高 2015 级第二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 ,第Ⅱ 卷 5 至 8 页。全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 9 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回答1—2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1954年 B.1960年 C.1963年 D.1995年2.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明显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的发展 B.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死亡率上升 D.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下图分别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3-4题。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3.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4. “劳动力在各行 业中的百分比 ”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的( )A.D时段 B.B时段 C.E时段 D.F时段读下图,完成5-6题5.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付租能力形成商业区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6. 在商业曲线中,③区域比②区域地租水平高的原因是A.离市中心近 B.环境条件好 C.交通通达度高 D.科技水平高图中H1、H2、H3分别表示城市中不同地区的建筑物平均高度。完成7~8题。7.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中心区通风采光的需要B.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需要C.降低单位面积用地成本的需要D.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H3H2 H1· ··38.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A.绿地面积 B.建筑风格 C.饮食习惯 D.服装服饰近几年,山东、河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回答9—11题9.利 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10.影响山东、河北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气候条件好 D.土壤肥沃1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12-14题。 12.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13.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 4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14.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16 题。15.从产业链角度看,P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16.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动力 D.劳动力某钢铁厂于 19 世纪初建在 M 地;20 世纪 80 年代将炼 铁厂从 M 地迁至 N 地,炼钢厂仍留在 M地,如图 6 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 1,回答 17-18 题。 表 1 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 年份 1800 年 1900 年 1985 年煤 4 2 0.75铁矿石 2 1.8 1.3517.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 M 地的有利条件有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 足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18.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C.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2009 年 12 月 26 日,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第一条时速 350 公里的客运专线。该专线北起武汉市汉口站,南到广州市的新广州站,全线共有桥梁 662 座,约 410 公里,占线路总长度的 41%,隧道 236 座,约 168 公里,占线路长度的 16.9%。读材料回答 19-20 题。19. 决定武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国家政策20.武广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A.缓解人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 B.改善“武广沿线都市圈”生态环境C.加强区际联系,改善交通条件 D.促进沿线资源的开发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特点,回答21-22 题。21.图中数字①②③④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依次为A. 水运 铁路 空运 公路 B.公路 铁路 空运 水运6C.铁路 水运 空运 公路 D.公路 水运 空运 铁路22.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目前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A.多开辟南北方向的航线 B.在现有铁路的基础上提高运行速度C.开挖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 D.铺设南北方向管道运输线图 7 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读图 7 回答 23-25 题。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污染大气严重 B.该生产体系的主导企业靠近消费市场 C.该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属混合农业 D.图中的农业按投入的多少属于密集型农业24.该生态园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促进了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C.摆脱了生产季节性和地域性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5.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新亮点,该生态园的生产方式是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实践。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①庞大的人口数量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第Ⅱ卷 (综合题 共 50 分)26. (10 分)据澳大利亚政府关于人口发展的白皮书,澳大利亚适宜的总人口为 6000 万人。目前,澳大利亚人口平均每天增加 1048 人,而其中 60%来自海外移民,于 2013 年 4 月 23 日达到 2300 万人。在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墨尔本等城市近几年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并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超过一半以上集中分布在外城区。读“澳大利亚各州人口增长率和悉尼、墨尔本人口比较图” ,回答问题。 (10 分)(1)澳大利亚适宜人口 远大于现存人口数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2 分)(2)在经济发展的“对决”中,墨尔本比悉尼的人口增长趋势更利于经济的发展,为什么?(6 分)(3)分析墨尔本等城市近几年房地产业分布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2 分)27.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 ,回答下列问题(10 分)(1)图 b 与图 a 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 分)(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中心城区新区新区自来水厂卫星城河流a( 1950年) b( 2000年)海 海域域8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2 分)(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2 分)(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 (1 分)并分析原因: 。 (1 分)(5)图中自来水厂的布局是否合理 ? 为什么? (2 分)28.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 , 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1)A 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分析此处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原因?(3 分)(2)B 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这里有大面积的 气候区,适宜经营 .业。(3 分)(3)C 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4 分)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 分)材料一西南地区等日照时数线图9材料一 我国西南地区图材料二 白酒生产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稻米、麦类、薯类。川酒如同川菜,是四川靓丽的一张名片。川酒制作已_有上千年的历史,四川目前已是我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2008 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已经提出了打造白酒金三角(图示阴影区域)发展战略。水是白酒的血液, (酒)曲是酒的骨头,粮食则责无旁贷成为酒的肉体。(1) 昆明有“春城”之美誉。世界上称为春城的城市还很多如巴西利亚、内罗毕等,请你从地理角度解释他们(巴西利亚、内罗毕等)为什么被誉为“春城” (2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四川省打造“白酒金三角”,发展酿酒工业有利的条件是什么?(4分)(3)成都平原因为农业发达,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分析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4分)30.(10 分)全球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1)2010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 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战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 (1 分)(2)环境问题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4 分)(3)请结合上图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合作的途径有哪些?(2 分)(4)2009 年 11 月 26 日,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承诺到 2030 年实现单位 GDP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 40%到 50%的目标,你认为我们要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实现该承诺。 (3 分)11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半期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CBCBB 6-10CCBBB 11-15CADAA 16-20BABBC 21-25CBDDB二、非选择题:26.(1)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庞大,人口稀疏,人均资源特别丰富。 (2分)(2)墨尔本人口增长更快,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迁入,更能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增加人才,降低人口平均年龄,减少养老支出,带动第三产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6分)(3)相比较城区,外城区地价较低,房价较便宜;新移民大多经济实力有限。 (2分)27.(1)扩大 ,增多(增长) 。 (2 分)(2)卫星 城和 城市新 区(2 分)(3)水源充足;交通便捷;地形平坦等(2 分)(4)中心区气温较高 ,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2 分)。(5) 合理 , 位于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2 分)28.(1)乳畜业 (1分) 纬度较高且靠近北美五大湖,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利于发展奶牛业;北美五大湖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对牛奶及奶制品的需求大。 (2分)(2)大牧场放牧业 干旱半干旱 放牧业(或畜牧业) (3分)(3)商品谷物农业 (1分) 生产规模大; 商 品率高;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分)29.(1)地处低纬度气温较高,但是由于海拔较高,全年气候温和(2分) 。12(2)地处长江上游,水源充足,水质条件优越,为优质白酒生产提供了水源(1分) ;四川盆地盛产高粱,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白酒生产的原料丰富(1分) ;“白酒金三角”区域白酒生产历史悠久,传统酿酒工艺精湛,酒的品质好(1分);四川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1分)(3)成都平原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又多条河流流过,水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4分)30. (1)公平性(1分)(2)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原因是过度消耗资源(高度经济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2分)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2分) 。(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禁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加强国际合作对话;签署共同协议。 (任答两点给2分)(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加快设备更新,提高能源利用率;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实施节能降耗;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任答三点给3分)1高 2015 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a—23 K—39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9 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2 分,共 34分)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铝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Ba(OH) 2•8H2O与 NH4Cl 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D.氦气分子中含有共价键3.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钠在氧气中燃烧 B.NaOH 溶液滴入 NH4HCO3溶液C.稀硝酸中加入铁粉 D.镁与 H2SO4溶液4.室温时,将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投入下列物质中,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0.1mol/L 盐酸 15mL B.0.2mol/L 盐酸 12mLC.0.15mol/L 硫酸 8mL D.浓硫酸 15mL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HCl HI B.沸点:H2OH2SO4。 D.离子半径:N 3-O2-F-6.核电站遭破坏,会造成放射性物质 53I 和 55Cs 向外界泄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A.每个 13755Cs 含有 82 个中子 B.CsOH的碱性比 KOH 的强C.HI 的还原性比 HF 的强 D.KIO 3是碘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盐7.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NH 4Cl 的电子式:[H:N:H] +Cl-B.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H .+ .Cl: H+[:Cl:]-C.氟化钠的电子式:Na +[:F:]-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8.下列关于 N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 H2SO40.2mol 的浓硫酸与足量的 Cu 反应可产生 SO2分子数为 0.1NAB.足量 Fe 与 1 mol 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C.标准状况下,22.4LSO 3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NA个D.1molNa 2O2所含离子总数为 3N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A 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 II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ⅥA 族元素中氢化物最稳定的其沸点最高C.非金属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D.短周期中,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10.已知 NH3和 HCl 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相同条件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 NH3和 HCl 气体,进行 实验(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H : :: : ::: ::+17 2 8 83A.NH 3和 HCl 分别形成红色、蓝色喷泉B.制备干燥的 NH3和 HCl,可分别用无水 CaCl2、碱石灰干燥C.改为 NO2气体,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不同D.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也可引发喷泉11.能说明元素 X 的气态原子得电子能力比元素 Y 的气态原子得电子能力强的事实是( )A.元素周期表中 X 位于 Y 的上一周期B.X 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 Y 的含氧酸的酸性C.将 H2X、HY 分别加热至 500℃,只有 HY 发生分解D.X n-的还原性强于 Ym-12.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的反应为2Fe+2H2O+O2=2Fe2++4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2H2O+O2—4e-=4OH-C.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Fe—2e-=Fe2+D.钢柱在水下部分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易腐蚀13.可逆反应 N2+3H 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 正 (N 2)=v 正 (H 2) B.v 正 (N 2)=v 逆(NH 3)C.2v 正 (H 2)=3v 逆 (NH 3) D.v 正 (N 2)=3v 逆(H 2)14.已知化学反应 X+Y=M+N 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能量一定低于 M 的,Y 的能量一定低于 N 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4C.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 X 和 Y 的总能量一定小于生成物 M 和 N 的总能量1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导线把锌片、铜片连接在一起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片表面析出单质铜C.把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析出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的速率加快1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 实 验 结 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 SO42﹣B 向某溶液中加入 2 滴 KSCN 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D 将某物质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中,溶液呈红色该物质一定是碱17.X、Y、Z 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X 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 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 XZ3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B.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C.常温下,Z 单质可与 Y 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D.一定条件下,X 2与 Al 反应得到 AlX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15 分)518.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Cl 3溶液中通过量氨气:Al 3++4OH -===AlO2-+2H 2OB.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Fe+4H + +NO 3- ===Fe3+ +NO↑ +3H 2OC.氢氧化钠溶液中通过量二氧化硫: SO2+2OH -===SO32-+H2OD.溴化亚铁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2Fe2+ +4Br- +3Cl2=2Fe3+ +2Br2+6Cl-19.短周期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32,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之和为 10。A 与 C 同主族,B 与 D 同主族,A、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B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的最高价氧化物中,B、D 与氧原子形成离子键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C<DC.D 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3 周期第 VIA 族D.一定条件下,B 单质能置换出 D 单质,C 单质能置换出 A 单质20..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 2(s)+ H2O(l) == 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 2(s)+H2O(1)+2e— == Mn2O3(s)+2OH—(aq)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D.外电路中每通过 O.2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21.一定温度下,1 mol X 和 n mol Y 在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Y(g) 2Z(g)+M(s) ,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 2a 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用 M 表示此反应速率是 0.1 a mol·(L·min) -1C.用 X 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是(0.1-0.2 a)mol·(L·min) -16D.如果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后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降低22.向一定量的 Fe、FeO 和 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120 mL 4 mol·L-1 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A.0.24 mol B.0.16 mol C.0.21 mol D.0.14 mol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51 分)23. (8 分)有下列物质:①CaCl 2 ②PH 3 ③H 2O2 ④Na 2O2 ⑤KOH ⑥(NH 4)2SO4 ⑦F 2(答题填编号)(1)含有离子键的物质 ,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 ; (2)只含有极性键的物质 ;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24. (15 分)A、B、C、D、E 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 A 有一种核素无中子,C 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满足 3 核 10 电子;B 元素所对应的氢化物溶于水显碱性,E 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其中一种为淡黄色固体。试推断:(1)元素 D 的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D 两种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A 与 C 按照 1:1 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2)E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 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元 素 C、E 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 A、B、C 三种元素共同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是 ,它与强碱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4)实验室制取 B 的氢化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某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 NaOH,分别向负极通入XY Z7B2A4,正极通入 C2,已知其中一种产物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约为 79%,试完成下列问题: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25.(14 分)请分析回答某同学在探究浓硫酸、稀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的实验中发生的有关问题。Ⅰ.探究上述四种酸的氧化性相对强弱及其与铜反应的还原产物的性质:(1)分别向盛有等量铜片的四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①浓硫酸 ②稀硫酸 ③浓硝酸 ④稀硝酸,能随即发生反应的是③,微热则发生反应的是④,加热后发生反应的是①,加热也不发生反应的是②。由此可以得到上述四种酸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序号填空)(2)先将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X 持续通入如右图所示装置中,一段时间后再将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 Y 也持续通入该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包括________(选填序号)。A.通入 X 气体后产生白色沉淀 B.通入 X 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 现象C.通入 Y 气体开始产生沉淀 D.通入 Y 气体后沉淀溶解E.通入 Y 气体后溶液中无明显现象(3)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序号)。A.HNO 3的酸性比 H2SO4强 B.盐酸的酸性比 H2SO3强C.HNO 3能氧化 H2SO3(或 SO2) D.BaSO 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 HNO3溶液Ⅱ.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实验装置甲能否证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是 NO 气体_____ ___(填“能”或“不能”),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实验装置乙进行实验,检查装 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8 分)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 M(g)、N(g)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依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在 0-t2时间内 N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3)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v(N)=2v(M)(4)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 (选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加入氦气 C.减小 M 的浓度 D.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27.(6 分)把 8 mol X 气体和 4 mol Y 气体混合于 2 L 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2 X(g)+ Y (g) n Z (g) +2 W (g)。2 min 末已生成 2 mol W ,若测知以 Z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5 mol·(L·min)-1,计算:(1)前 2 min 内用 X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2)2 min 末时 Y 的浓度。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 n 值是多少?9化学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D C A C B D C D B D C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C C D C B B D D C A C23、每空 2 分)⑴①④⑤⑥ ④ ⑵② ③24、⑴第二周期第ⅦA 族(1 分,其余 2 分) HFNH3 H2O2 电子式略⑵离子键、极性键 O 2-Na+⑶NH 4NO3 NH4++OH-=NH3.H2O⑷制氨气的方程式省略⑸N 2H4-4e-+4OH-=N2+4H2O25 、 (每空 2 分)Ⅰ. ⑴③>④>①>②⑵BC⑶BCDⅡ. ⑴铜和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省略⑵不能,因为生成的 NO 遇到烧瓶内的空气生成NO2,NO 2再和水反应又生成 NO⑶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 b,通过分液漏斗向 U 形管中加水,U 形管两侧会形成一定的高度差,停止加水,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26、 (每空 2 分)⑴2N M ⑵2/t 2 mol.(L.min)-1 ⑶AC ⑷AD27、 (1)0.5 mol/(L·min) (2) 1.5 mol/L (3)n=2 (每小题 2 分)1高 2015 级第二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卷 5 至 8 页。全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共 25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登州府志》记载, “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于乡市,复有布贾贩 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① 基本仍属小农经济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2.有学者 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 20 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 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3.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 ,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 “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 “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4.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 ”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5.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不虚传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这场“商业革命”最本质的现象是( )A.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B.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C.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6.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 GDP 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这说明此时中国( )A.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C.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7.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鸦片战争前夕国内主要商品流通量统计表商品值商品量银(万两) 比重(%)商品量占产量(%)粮食 245.0 亿斤 16 333.3 42.14 10.5棉花 255.5 万担 1 277.5 3.3 26.32棉布 31517.7 万匹 9 455.3 24.39 52.8丝 7.1 万担 1 202.3 3.10 92.2A.商品经济取得全面发展 B.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政府改变重农仰商政策 8.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9.下图为中国工业发展初(1872~1911 年)创办的厂矿(食品、矿冶、纺织、机器四个行业)数量统计柱形图。根据所 学,图中从行业 l 到行业 4 的顺序依次应该是A.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 B.机器业、矿冶业、食品工业、纺织业C.矿冶业、纺织业、食品工业、机器业 D.机器业、食品工业、纺织业、矿冶业10.国内“工商业经济困难,每苦于周转不灵,有待夫金融界之放款。但金融界以本身资力不厚,虽原放款而效果不宏。财政部有鉴于此,决定充实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资本” ,作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一种” 。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中国处于A.清末“新政”时期 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C.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1.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1840 年前与 1894 年中国生丝销售量总销售量(万包) 出口量(占总量%) 内销量(占总量%)1840 年前 6.4 0.9(14.06%) 5.5(85.94%)1894 年 16.02 8.23(51.94%) 7.7(48.06%)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 D.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12.下图为外国在华纱厂拥有纱锭数示意图,相关数据表明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列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3C.列强资本输出卷土重来 D.中国民族工业濒于破产 13.1949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 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14.下图是一张侨汇券。即根据侨汇额核发一定比例的物资购销凭证给国内收汇人,侨汇券持有者可在专门商店或柜台购买紧俏商品或生产物资。据此可以推断①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②该侨汇券可在全国各地通用③该时期我国物资供应短缺 ④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侨眷物质生活的关注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5.1949 年后以专业知识自重、以市场需求自立的自由职业者多被纳入国家事业或者公营单位之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推进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16.1997 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 2 850 万户,从业人员 5 541 万人,私营企业达 96 万家,从业人员 1 349 万人。1999 年 1 月,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有 20 家私营企业首批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涉及饲料、食品、农业开发、医药和计算机软件开发等行业。这表明在中国( )A.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增强 D.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17.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18.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 7 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4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体 制的束缚 B.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19. “欧洲的进步归功于更快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面积地区的征服和殖民所带来的年收入,以及来自它同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的年收入。 ”所体现的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文明史观20.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因为(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C.证明了地圆学说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21. (19 世纪后期)电灯发明后,新的光源将使世界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汽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汽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型工业部分发展迟缓。以下有关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人相对保守,未能与时俱进 B.大量殖民地存在转移了资金C.英国经济 全面落后于美德 D.英国国内劳动力的成本更高22.1400—1800 年世界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单位:百万)上表说明了( )A.工业革命是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根源 B.印度人口的持续增长是因大量黑奴的贩入C.中国与拉美人口数量的变化均缘于殖民扩张 D.不同地区人口变化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3.之所以说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其主要依据是(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合作更紧密 B.全球劳动分工格局首次形成C.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D.世界经济已经制度化24.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提出了著名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即“PT=MV”(分别代表价格、交易的商品总量、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在 T 和 V 比较稳定时,该方程式能够用以解释A.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 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 D.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25.1880 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教就有 150 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 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 。这说明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5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第Ⅱ卷(综合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 4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综合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22 分。共 50 分。 )2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785 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很快在纺织业中得到广泛运用,并迅速被推广到其它工业生产部门。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人教版教材》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项标志性成就。电力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而且直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岳麓版教材》材料三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世贸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 年 12 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中国近现代史资料》(1)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高于世界先进水平,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2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上的变化。 (4 分)6(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中国融入世界,成为经济大国的重大举措。(10 分)27.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历来分歧较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祁龙威认为:“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 ,后有‘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 。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 ,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 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 。牟安世认为, “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 。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洋务运动时期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 。材料二:孔令仁认为,他们搞洋务,发展资本主义,讲求富强之术,改良军备,从长远观点来看,实在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有效方法,根本方法……通过洋务运动,中国毕竟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洋务派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不是像清政府及顽固派那样起了推进作用,而是像广大人民那样起了延缓的作用。就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你的看法。 (12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 180 字)28.阅读下列材料:(22 分)材料一 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用什么办法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7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邓子恢 1953 年 4 月《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材料二 下表是我国 1956 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项目 社会 主义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 私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国民收入 92.9% 7.1%工业总产值 98% 2%商品零售额 95.8% 4.2%材料三 在 1978 年的时候,全国个体户只有 14 万户,私营企业一户都没有。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 2002 年底,我国有雇工 8 人以上的私营企业 234 万户,雇工在 7 人以下的个体工商户 2 377 万户,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数超过 8 000 万,加上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数超过 2.2 亿。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3 左右,对每年 GDP 增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 60%。请回答:(1)材料一指出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 分) “新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在当时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的是什么性质的经济?(1 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2 分)(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1 分)相比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6 分)8(4)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6 分)高 2015 级第二学期半期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ACCB 6-10 ABCAB 11-15 DCABB 16-20 CDDBB 21-25 CDCCB二、综合题(第 26 题 16 分;第 27 题 12 分;第 28 题 22 分。共 50 分。 )26. (1)方式:铁犁牛耕(2 分)(2)变化:由蒸汽到电力(4 分)(3)举措:提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 分)加入和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2 分)建立上海自贸区;(2 分)中国主导和参与的重大国内外经济活动等(2 分) (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得分。 )27.答案示例一:观点:洋务运动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 分)论证:洋务企业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其不利于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壮大洋务企业在经济和技术上对外资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掠夺中国,增开方便之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埠增多,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关税权被西方控制,而总理衙门的设立,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9 分,答出 3 点即可)答案示例二:观点: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的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 分)论证: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近代海军,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第一步,客观上也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适应“师夷长技”需要的人才,开近代教育之先河;“中体西用”的思想打开了封建统治者顽固保守的坚壳,有利于发展与传播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9 分,答出3 点即可)答案示例三:观点: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带有明显的落后性和保守性,但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 分)论述:落后性和保守性:坚持“中体西用” ,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这与历史发展潮流相违背;不能从根本上对中国落后的生产力产生清晰的认识,坚持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坚持封建伦理纲常为国之根本,闭塞视听,强化了封建专制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依据答案示例二回答即可。 (9 分,答出 3 点即可)928.【答案】(1)农民贫困,生产资料缺乏,自然灾害严重;(4 分)“新道路”指的是实行互助合作,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2 分)(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 分)原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2 分)(3)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1 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6 分)(4)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