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卷(四)(7科8份).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卷四7科8份.zip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卷四7科8份.zip
201606240149.doc
201606240151.doc
201606240152.doc
201606240155.doc
201606240156.doc
201606240158.doc
201606240160.doc
201606240162.doc
  • 全部
    • 201606240149.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1.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2.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5.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6.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8.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60.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6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地 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48 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52 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如 需 改 动 , 用 橡 皮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卷 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试卷Ⅰ和试卷Ⅱ由学生自己保存。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图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 25 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 1980 年和 2012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 、 “2”、 “3”、 “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 。读图完成 1~2 题。3→2 2→2 3→3 3→3 3→32→2 3→2 1→1 1→3 2→23→3 3→3 1→1 1→1 2→21→3 3→3 1→4 1→3 3→31→1 1→2 1→2 3→2 1→3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降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小 C. PM2.5 下降 D.湖泊水质变差2.下列措施中,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C.大力发展城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右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茹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 。回答 3~4 题。3.图中 P 等值线的数值为A.813 米 B.814 米 C.815 米 D.816 米4. 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 P 处木条的长度约为A.0.5 米 B.1.5 米 C.2.5 米 D.3.5 米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用来计算基尼系数、评价贫富差距。读下图回答 5~6 题。5.右图显示我国某地区人口、收入分布的状况是A.人口集中度小于收入集中度 B.人口分布与收入分布完全背离C.当地在贫穷时,贫富差距一定大D.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2 -6. 右图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自然条件差异大 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③经济、政策等对人口的 “拉力”不够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降 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达到 13.71 亿人,比 10 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约增加了 7600 万人,其中各年龄段百分比构成变化如表所示。据此回答 7~8题。我国(不包括港澳台)人口年龄构成(单位:%)年龄段构成 0~14 岁 15~59 岁 60 岁以上第五次 22.89 66.78 10.33第六次 16.60 70.14 13.267.上述资料表明A.近 10年来我国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 5.7% B. 0~ 14岁人口数量最少,但数量变化最大C. 15~ 59岁人口数量最多,但数量变化最少 D. 60岁以上人口数量变化小于 0~ 14岁变化8.符合我国近期国情的是A.接受教育的人口数量在增加,劳动力价格呈下降趋势B.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社会就业形式十分严峻C.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养老负担压力比较小D.我国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生育政策有了新的变化读右面“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 ,回答 9~10 题。9.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 B.地形 C.技术 D.劳动力10.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 ,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②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③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右图是经纬网局部图。M 时刻,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读图回答 11~12 题。11.这一天A.长沙日出东北 B.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悉尼C.北京昼长夜短 D.曾母暗沙正午日影朝北12.M 时刻后的一周时间内,若甲地日出时,乙地已经日落,则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C.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正向南移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注意事项:1、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13. (30 分)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 3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 乙(36°54′N)1 月气温(℃) 9.3 4.77 月气温(℃) 17.1 25.7(1)概括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似的自然条件,说出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 (8 分)▲(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0 分)▲(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12 分)▲14. (22 分)振兴区域经济,加强区际联系,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題。材料一 华北地区简图。- 4 -材料二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价值堪比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的 16 倍,巴拿马运河的 33 倍。京杭运河一向为历代漕运要道,对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 “十一五”期间,山东、江苏、浙江三省计划投资 200 亿元用于京杭大运河航道整治。整治完成后,京杭大运河最低航道等级将达到三级,1000 吨级的单机船可从山东东平湖直达浙江杭州,运力将提高 40%。(1)天津是我国传统化工基地,近年来在向国际大都市迈进过程中,天津化学工业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试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6 分)▲(2)甲地煤炭资源丰富,而上海经济发达,常规能源严重缺乏。结合材料一,说出甲地煤炭运往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6 分)▲(3)乙是世界著名的京杭运河,进入 21 世纪,古老的运河焕发了青春。试说明京杭运河改造与扩建对于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0 分)▲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5 DACBD 6-10 BDBBD 11-12 DD【第 7 题解析】 根据题干及表格信息,近 10 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量总体增加了 5.7%,而不是年均增长率。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15~59 岁,最少的是 60 岁以上;变化量最多的是 15~59 岁,最少的是 60 岁以上。【第 8 题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虽然 0~14 岁人口数量在减少,但是劳动人口数量在增加,随着就业培训等教育活动开展,受教育的人口数量不一定会减少,甚至增加。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在上涨;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虽然最低,但是已达到人口老龄化标准,而我国面临未富先老局面,赡养老人的压力很大。【第 9 题解析】 B 10.D 第 9 题,从图中可知苹果主要产地在温带地区,在热带地区也能生长,只能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故选 B 项。【第 10 题解析】 黄土高原位于内陆,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且劳动力成本较低,故选 D 项。【第 11 题解析】 D(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曾母暗沙正午日影朝北) 。【第 12 题解析】 主要考查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和昼夜长短的变化,M 时刻,- 5 -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两者之间相差 90°,为昼弧长度,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90°=6 小时;M 时刻后的一周时间内,若甲地日出时,乙地已经日落,该地昼长小于 6 小时.根据北半球昼长大小及变化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故选 D。二、综合题(共 52 分)13、 (共 30 分)(1)相似点: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任答两点得 4 分) 制约因素: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科技水平)等(任答两点得 4 分)(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大(4 分)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4 分) ;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2 分) 。(3)甲城比乙城冬季(1 月)气温高,夏季(7 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4 分) 。原因:甲城冬季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影响较弱,气温较高(2 分)。夏季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2 分) 。乙城东部为低缓山地,冬季易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2 分) 。夏季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2 分) 。 14、 (共 22 分)(1)传统化工产业附加值低、能耗高、污染严重;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环保标准的提高;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科学技术的进步。 (任答三点得 6 分)(2)方式:铁路——海运(2 分) 。 理由:煤炭运输量大,两地之间运距较远,且没有铁路直通(2 分) ;目的地是海港,利用专业化的运煤专线——大秦铁路和煤炭输出码头——秦皇岛港,实行陆海联运,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费(2 分) 。(3)华北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地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冬春季节缺水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4 分) ;京杭运河的改造与扩建,不仅提高了运河通航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对于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4 分) ,促进沿线地区和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2 分) 。- 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化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50 分)和第Ⅱ卷(非选择,50 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60分钟。满分为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如 需 改 动 , 用 橡 皮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卷 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u--64 Cl--35.5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物质;(1) 甲烷;(2) 苯;(3) 聚乙烯;(4) 聚乙炔;(5) 2-丁炔;(6) 环己烷;(7) 邻二甲苯;(8) 苯乙烯。既能使 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A、(3)(4)(5)(8) B、(4)(5)(7)(8) C、(4)(5)(8) D、(3)(4)(5)(7)(8)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薄荷醇酯( )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B.乙醛和丙烯醛( )不 是 同 系 物 , 它 们 与 氢 气 充 分 反 应 后 的 产 物 也 不 是 同 系 物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CH 3COOCH2CH3与 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1H-NMR 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 1H-NMR 来鉴别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 C4H10O 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 5 种B.反应 ══ 变化过程中,熵在减小(即△SC(X - ) C(H+ )C(OH- ) B.C(Na + )C(X -) C(OH- )C(H+ )C.C(X-) + C(OH- ) C(Na + )+C(H + ) D.C(X-)C(Na + )C(H + ) C(OH- ) 10、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 4+、Mg 2+、Al 3+、SO 42- 、NO 3- 、Cl - 。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的实验:已知:3NO 3- + 8Al + 5OH- + 2H2O 3NH3 + 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 3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试样中肯定存在 NH4+、Mg 2+、SO 42- 和 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 Al3+C.试样中可能存在 Na+、Cl -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 NaNO3 、NH 4Cl 和 MgSO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1、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二、非选择题11、(18 分)化合物 A、B 可合成荧光“魔棒”中产生能量的物质之一(CPPO)。请回答:(1)A 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 (2 分)(2)化合物 A 可通过以下步骤合成:CH2===CH2 CH2ClCH2Cl CH2OHCH2OH……― →A― ― →① ― ― →②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 分)属于 ▲ 反应(填写反应类型)。 (2 分)(3)B 水解后的芳香族化合物 C(C7H3Cl3O3)的结构简式为: ▲ 。 (2 分)(4)B 水解后生成另一种化合物 D,与 D 同类且含一个支链的同分异构体有 ▲ 种(2分),写出其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但只能生成一种烯烃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 ▲ 。 (4 分)(5)已知 D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乙酸、浓硫酸共热生成有香味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 分)12、 (14 分)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四川攀枝花和西昌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储量十分丰富。如下图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请填写下列空白:(1)电解食盐水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3 分)(2)写出钛铁矿经氯化法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 。 (3 分)(3)已知: ①Mg(s) + Cl2(g)=MgCl 2(s);△H=-641kJ/mol ;②Ti(s) + 2Cl2(g)=TiCl 4(s);△H=-7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 分)A.Mg 的燃烧热为 641kJ/mol B.Ti 的能量一定比 TiCl4高C.等质量的 Mg(s)、Ti(s)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D.该冶炼 Ti 法对环境友好- 4 -(4)在上述产业链中,合成 192t 甲醇理论上需额外补充 H2 ▲ t(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物质的任何损失)。 (3 分)(5)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 (3 分)13. (18 分) (I)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 OH- 、H + 、NH 、Cl -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 4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① c(Cl- )c(NH )c(H+ )c(OH- ) ② c(NH )c(OH- )c(Cl- )c(H+ )+ 4 + 4③ c(NH )c(Cl- )c(OH- )c(H+ ) ④ c(Cl- )c(H+ )c(NH )c(OH- )+ 4 + 4填写下列空白:(1)若溶液中只溶有一种溶质,则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 (填序 号);(2分)(2)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③,则溶质为 ▲ ;(2 分)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则溶质为 ▲ ;(2 分)(3)将 pH 相同的 NH4Cl 溶液和 HCl 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则下面图象正确的是 ▲ (填图象符号)。 (2 分)(4)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 c(HCl) ▲ c(NH3·H2O)(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下同 );混合前酸中 c(H+ )和碱中 c(OH- )的关系为 c(H+ ) ▲ c(OH- )。 (各 2 分)(II)已知下列物质在 20℃下的 Ksp 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 颜色 KspAgCl 白色 2.0×10-10AgBr 浅黄色 5.4×10-13AgI 黄色 8.3×10-17Ag2S 黑色 2.0×10-48Ag2CrO4 红色 2.0×10-12(1)20℃时,上述五种银盐饱和溶液中,Ag + 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 分)(2)向 BaCl2溶液中加入 AgNO3和 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 ▲ 。 (2 分)c(Br- )c(Cl- )(3)测定水体中氯化物的含量,常用标准硝酸银法进行滴定,滴定时,应加入的指示剂是 ▲ 。 (2 分)A.KBr B.KI C.K 2S D.K 2CrO4化学参考答案- 5 -题号 1 2 3 4 5答案 C C A B C题号 6 7 8 9 10答案 D C C B B部分题目的解析:3、A [解析]能够与钠反应,则为醇类,拆分出—OH 后,烃基为丁基—C 4H9,丁基结构有 4 种,故为四种同分异构体,A 项错误;甲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够鉴别,B 项正确;C 项可用十字交叉法计算体积比为 3:2,C 正确;可取两份少许水解溶液,其中一份加入碘水,以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另一份加入 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进行水浴加热,以证明有水解产物葡萄糖的生成,D 项正确。4、答案 B,A 项应该有突变,见教材选修 4 第 48 页图 3--10,C 项应该考虑 Mn2+的催化作用,曲线斜率有突变,见选修 4 第 23 页科学探究 2,D 项见选修 4 第 22 页图 2--4,表示能量关系。 6、答案 D,不应选用碱性范围的指示剂。 8、阳极产生 0.2mol Cl2和 0.05molO2,但题目中没有 5.6L 这个答案,说明要考虑 Cl2部分溶解。故选 C9、解析:将 0.2mol/LHX 溶液与 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 NaX 的同时剩余与之等物质的量的 HX 溶液,因此,相当于在 NaX 溶液中再加入 HX 即加入一定量的 X- 、H + ,在 NaX 溶液中存在 C(Na + )C(X - ) C(OH- ) C(H+ ) ,由 0.1mol/LHX 溶液的PH=4, 0.1mol/LNaX 溶液的 PH=12,说明等浓度时 HX 溶液电离小于 X-的水解,因此向 NaX溶液中加入 X- 的量小于 X-发生水解的量。故 C(Na + )仍大于 C(X- ,溶液还是显碱性,即C(Na + )C(X - ) C(OH- ) C(H+ ) 。B 正确。二、非选择题11、解析 (1)根据提供的 A 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由两个羧基构成,故 A 分子中的官能团为羧基。(2)反应②的条件是碱的水溶液/加热,该反应中羟基取代了反应物中的—Cl。(3)B 水解后的 产物为 C5H12O 和 。(4)由 (3)可知 D 为 C5H11OH,与该物质同类,只含一个支链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5)D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说明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故 D 为 。答案 (1)羧基(2)CH2ClCH2Cl+2NaOH CH2OHCH2OH+2NaCl 取代(水解)― ― →△ - 6 -(3) (4) 4,(CH3)2CHCH2CH2OH ,CH3CH2CH(CH3)CH2OH(5)(CH3)3CCH2OH+CH 3COOH CH3COOCH2C(CH3)3+H 2O   浓 硫 酸 △12、 (1)2Cl ― + 2H2O 电 解 2OH― + H2↑+ Cl 2↑ (2)2FeTiO 3 + 6C + 7Cl2 高 温 2TiCl4 + 2FeCl3 + 6CO (3)C (4)10 (5)CH 3OH-6e - + 8OH― =CO 32― + 6H2O 13、答案:(1)NH 4Cl ①(2)NH4Cl 和 NH3·H2O NH 4Cl 和 HCl(3)B (4)小于 大于(II) (1)Ag 2CrO4>AgCl>AgBr>AgI>Ag 2S(2)2.7×10 -3 (3)D(I) 、解析:(1)由已知的四种离子,当溶液中只存在一种溶质时,为 NH4Cl;NH 4Cl 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离子浓度关系为① ;(2)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 ③时,溶液呈碱性,说明碱过量,则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为 NH4Cl 和 NH3·H2O;当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时,溶液呈强酸性,盐酸过量,溶液中存在 NH4Cl 和 HCl;(3)NH 4Cl 为强酸弱碱盐,稀释促进其水解,盐酸为强酸,在溶液中全部电离,pH 相同的 NH4Cl 溶液和 HCl 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盐酸的 pH 大于 NH4Cl,因为加水稀释其 pH 均增大,B 项符合;(4)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且恰好呈中性,则原溶液中氨水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 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历 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 分)和第Ⅱ卷(非选择,52 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60分钟。满分为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如 需 改 动 , 用 橡 皮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卷 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89 年,粱启超对比古代中国与欧洲的国体,认为中国周代和古希腊的国体相同点最多。中国周代和古希腊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2.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 。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3.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4. “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 ”王安石这一变法措施的作用不包括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给予了农民人身自由 D.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5.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6.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发出呼吁:“今天奉明治为年号的人,就是与政府订定契约,必须遵守政府订的法律。因此法律一旦订定之后,即使有人觉得该法律对自己不利,也必须在法律修改之前,小心翼翼谨守法律的规定。 ”这一呼吁倡导的基本理念是A.诚信为本 B.天赋人权 C.法律至上 D.和平改良7.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 2 -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8.一位当时的贵族这样说:“在我看来,今天所做的事将导致君主制度在……被摧毁,因为我们把王位变成选举产生了。 ”这一材料最可能涉及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德意志王朝战争9.1714 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按英国王位传统继承办法,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但最终是德意志王公乔治一世得到了继承权。乔治一世意外得到王位继承权是因为议会通过了A. 《权利请愿书》 B. 《大抗议书》 C. 《权利法案》 D. 《王位继承法》10.在 1787年制宪的时候,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目的是A.削弱众议院的职能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C.用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D.避免少数人的暴政 11.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 ”那么应当怎样来理解和认识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A.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应首先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B.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C.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D.立法从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借鉴出“摸着石头过河”12. “如果过去 30年间的妇女运动相比以前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它已经更多地意识到需要利用一种有关过去的记忆。对女权主义者而言,这种需要并不能通过对一些非凡女性的研究来加以解决,例如伊丽莎白一世,她在一个男人世界成功进行了统治,而应把重点放在大多数妇女所遭受的经济和性别剥削上,放在激进分子纠正这种状况的努力上。 ”史学家在此认为妇女史研究应①注意历史时代发展的变化 ②突出代表性人物的研究③重视群体性情况的研究 ④重点研究妇女的经济状况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分)注意事项:1、请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13. (24 分)改革,是人类智慧所能做到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是对时代先行者勇气与智慧的双重考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 361年秦孝公上台时,各诸侯大国把秦视为“戎、狄” ,甚至会盟都不要秦参加。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宣布“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样,- 3 -商鞅来到秦国。……公元前 359年,秦国的变法开始,这期间一切变法措施仍是由孝公推行。到公元前 356年,孝公将主持变法的实权交给商鞅,商鞅立即实施大规模的改革。 ——(据林剑鸣《秦史稿》 )(1)从材料一提取相关信息,说明秦孝公作为改革者的“勇气与智慧” 。 (4 分)▲材料二19 世纪 30年代~80 年代英国改革简表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32年 议会改革,重新划分选区,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取消“衰败选区” ;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42年 通过《矿业法》 ,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 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1875年 出台第一部《住房法》 ,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选民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据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改革的特点, (6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进行这些改革的共同原因。 (6 分)▲材料三 日本 1871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 。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的放弃了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 (据吴延谬《日本史》等)(3)依据材料三指出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 (2 分)为“吸纳外国的文明” ,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6 分)▲14、 (28 分)材料一 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年代 历史时代 消费实态和消费观念5世纪至 15世纪 中世纪 消费实态:轻世俗消费,追求来世。消费观念:非理性节俭为主流。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 现代前期消费实态:肯定消费地位,注重生活质量,有节制消费。消费观念:理性节俭为主流。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现代时期消费实态: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追求物质享受,注重休闲娱乐,奢侈品进入普通家庭。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20世纪下半叶 后现代时期消费实态:符号消费时代来临,注重精神消费,追求个性,炫耀品味,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消费观念:非理性奢侈为主流。——据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变迁研究》- 4 -请回答:(1)据材料一,从“中世纪”到“现代前期” ,西方消费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2 分)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4 分)▲(2) “现代时期”至“后现代时期”西方消费观念为什么以“非理性奢侈”为主流?(6 分)▲材料二 19世纪 40年代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是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据考,在 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 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3)根据材料二概括 1895年前后中国人对宪法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6 分)▲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在把本国的封建法制和外国的三权分立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后,认为中国早在封建社会分立之初就有了分权,只是具体分法不同。……他提出把权力分作政权和治权两部分(亦称权能分立):政权由人民依赖的人掌握,具体说就是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所组成的政府,由国民大会产生并向国民大会负责,但人民在选出了自己的国民大会以后,仍握有选举权、罢免权、复决权、创制权等项具体直接的政权—民权,以保证政府的政治不背离人民的意志。……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思想一直不被国人理解和接受,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践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摘自《孙中山五权宪法》(4)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美国宪政思想的异同。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民权思想“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践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的主要原因(4 分)▲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12:DDBCA CBADB BA13、 (26 分) (1)说明:承认落后,决心改革;用高官厚禄招揽人才;亲自主持,启动改革;重用(将变法实权交给)商鞅,深化改革。 (每点 2分,共 4分,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进行民主化改革(或扩大民主权利) ;进行法制化建设;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持续时间长,呈现渐进性。 (每点 2分,任意 3点共 6分)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统治阶级为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的需要(或自由放任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滋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 5 -启蒙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等进步思潮的影响。 (每点 2分,任意 3点共 6分)(3)感受:羡慕西方文明;对日本文明感到自卑。 (2 分)措施: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每点 2分共 6分)14、 (28 分)(1) 变化:由非理性节俭转变为理性节俭.(2 分)原因:经济上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需要进行资本积累;(2 分)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在冲击禁欲主义的同时,宣传了理性主义思想。 (2 分)⑵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品日益丰富;(2 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大众传媒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影响;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的确立,追求自由享受思想的影响。(后面任答两点给 4分)(3)变化:1895 年前很少有人了解(1 分) ;1895 年后明确提出立宪(1 分) 。原因:1895 年前宪法较抽象,宪法约束君权(2 分) ;1895 年后维新变法的需要。(2 分)(4)同:都反对专制,主权在民;分权制衡;(2 分)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为五权分立;孙中山把权力分作政权和治权实行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 (4 分)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折艰难,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背离了孙中山的民主建国精神。 (4 分)- 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理 科 数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70 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满分为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如 需 改 动 , 用 橡 皮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卷 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 ,则132zi21zA. B. C. D.ii132i132i2、已知函数 ,则“ 是奇数”是“ 是函数 的一个极值1()(0)afxax()fx点”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在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221(1)()()nnnxx nxA. B. C. D.!!(21)!(2)!14、已知函数 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ln)fxaxaA. B. C. D. 10,2(,1(,)2(,)(0,25、设 ,过点 且平行于 轴的直线与曲线 的交点为 ,())axfe,0)Pay:CyfxQ曲线 过点 的切线交 轴于点 ,则 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CQRQ△- 2 -A. B. C. D.24e2e2e2e6、设函数 , ,若 的图象与 的图象有且仅有两1()fx()gxb()yfx()ygx个不同的公共点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2,,yA. B.120x12120,xyC. D.12,y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70 分)注意事项:1、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内横线上)。7、 在 的 展 开 式 中 , 含 项 的 系 数 是 , 若 , 则4(1)x2xb7701(2)xaxa▲ .27a8、某工厂新招了 8 名工人,其中有 2 名车工和 3 名钳工,现将这 8 名工人平均分配给甲、乙两个车间,那么车工和钳工均不能分配到同一个车间的概率为- 3 -▲ . 9、如图所示,某射手射击小球,共打 9 枪,每枪都击中一个小球.球共有 3 串,他每次射击必须打某一串最下面的一个小球.其中,第 5 枪打中 A,第 6 枪打中 B 的不同射击方法一共有 ▲ 种.三、解答题(第 10、11 小题每小题 18 分,第 12 小题 19 分,小计 5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文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0、甲 、 乙 、 丙 三 人 参 加 某 项 测 试 , 他 们 能 达 标 的 概 率 分 别 是 , 且 三 人 能 否 达 标 互 不3,45m影 响 .(1)若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达标的概率是 ,求 的值;245(2)设甲在 次相互独立的测试中能达标的次数为随机变量 ,求 的概率分布列及3 X数学期望.▲11、已知 .求证:,,nknN(1) ;1()()knC(2) .101223nnnC▲12、设函数 .()xfea(1)若 的图像与 轴有 2 个交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a(2)设 ,若 对 恒成立,求实数 的2()3gxx()()xfegRa取值范围.▲A B(9 题图)- 4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B A C A D B提示:5、已知点 ,且 ,则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2(,)aQe()axfeQ22()ayex令 ,得 ,即点 .0y1x1,0)R∴ ,令 ,2(0)aPQRS△ 2((0)ag则 222() )agee令 ,故0aminin2((()PQR eSga△故选 D.6、由题意可知, 有且仅有两个不相等的根,即 有且仅有两个21xb3210xb不相等的根.令 ,则32()Fx2()3()Fxb∴ ,又∵0,bx (01∴ ,即 且3()32b32)x32x设 是 图像上四点,由三次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可知:1,,)(,,PxQRrS()yF的中点 即为 的中点.S31MP- 5 -∵ ,则32()1Fr33312x∴ ,3120xm2331102y故选 B.二、填空题7、-128 8、 9、12135三、解答题10、解:(1)设“三人中至少有一人达标”为事件 .A∵三 人 能 否 达 标 互 不 影 响 .∴ 3243()1)(1)455PAm即实数 的值为 .m(2)由已知,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为 0,1,2,3.X, ,031()(46C1239()()46PXC,2237)P 37∴ 的分布列为X0123P649764∴ .9() 3E11、解:(1)∵ ,,nknN∴ 1(1)!(1)!()() ()kn nnCCkk即原式得证.(2)由(1)可知: ,11kknn令 得:,23,k01 123111n nnn nnnCCCC - 6 -012101( )nnnCC12∴原式得证.12、解:(1) .()xfea若 ,则 ,则函数 是单调增函数,这与题设矛盾.0()0f()fx所以 ,令 ,则 .lna当 时, , 是单调减函数;lnxfxf当 时, , 是单调增函数;a()()于是当 时, 取得极小值.因为函数 的lf ()()xfeaR图象与 x 轴交于两点,所以 .20(ln)aef综上所述: 为所求取值范围.2,ae(2)设 2() 3xxFfg是偶函数()xF对 恒成立 对 恒成立feR()0F[,)x,设'()6xa'' 6hxea2' 10()xh在 上单调递增,()x[,)(02h①当 时, 在 上单调递增2603a'()6()haFx[0,), 在 上单调递增''()FFx[,对 恒成立x0,)②当 时,12603a(260ha在 上单调递增,又()hx[,)1(ln)故 ,使00(x当 时, 在 单调递减0(,)')()hFx0,)''()0Fx当 时, 单调递减,此时, x对 不恒成立F[,x综上所述:当 时, 对 恒成立,即 对 恒成立. 13a()0,)()()xfeg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