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卷(三)(6科6份).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卷三6科6份.zip四川省某重点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定期期末考前测试卷三6科6份.zip
201606240150.doc
201606240153.doc
201606240154.doc
201606240157.doc
201606240159.doc
201606240161.doc
  • 全部
    • 201606240150.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3.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4.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7.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59.doc--点击预览
    • 20160624016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分)注意事项:1、答 第 Ⅰ 卷 前 ,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 考 试 科 目 用 铅 笔 涂 写 在机 读 答 题 卡 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Fe-56一、选择题(共 7题,每题 6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8、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 X+和 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B.由水溶液的酸性:HC1H 2S,可推断元素的非金属性:C1S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作半导体材料D.Cs 和 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 IA和 IIA族,则碱性:CsOHBa(OH) 29、X、Y、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X 与 Z可形成 XZ2分子;Y 与 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g·L-1;W的质子数是 X、Y、Z、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原子半径:WZYXM B.XZ 2、X 2M2、W 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C.由 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D.由 X、Y、Z、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10、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A 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 SO2是电解质B 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 白磷分子中 P-P键的键角是 109.5°C 1体积水可以溶解 700体积氨气 氨是极性分子且由于有氢键的影响D HF的沸点高于 HCI H-F的键长比 H-CI的键长短11、有一种蓝色晶体【可表示为 MxFey(CN)6】,经射线研究发现,它的结构特征是 Fe3+和 Fe2+互相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 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其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M2Fe2(CN)6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 呈+1 价 C.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 呈+2 价D.晶体中与每个 Fe3+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 CN-为 3个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A.HC1 和 NaOH反应的中和热 H=-57.3kJ· mol-1,则 H2SO4和 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1- 2 -B.CO(g)的燃烧热为 283.0 kJ· mol-1,则表示 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O2(g)===CO2(g) H=-283.0 kJ· mol-11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 硫燃烧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所放出的热量是硫的燃烧热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 键键能的含义是把 1molNH3中的共价键全部拆开所吸收的能量B.Cl0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3C.卤素单质从 F2到 I2,在常温常压下的聚集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的原因是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MgONaC1CC1 414、向绝热恒容密闭器中通入 N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 N2(g)+3H2(g) 2NH3(g) 达到平衡,n(NH 3)和0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c点表示 NH3生成速率与 NH3分解速率相同B. c点和 e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 N2的转化率 baD. d点时:c(N 2):c(H2):c(NH3)=1:3:2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8分)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二、填空题(共 58分)8、 (18 分)A、B、C、D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 36号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第二周期元素 A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 2倍且有 3个能级,B 原子的最外层 p轨道的电子为半充满结构,C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 是第四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氢原子相同,其余各层电子均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基态 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2)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子中,其中心原子采取 ▲ 杂化; 的空间构3BC型为 ▲ (用文字描述)。 (3)1 molAB-中含有的 键个数为 ▲ .(4)如图是金属 Ca和 D所形成的某种合金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则该合金中 Ca和 D的原子个数比是 ▲ (5)镧镍合金与上述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 XYn,它们有很强的储氢能力。已知镧镍合金 LaNin晶胞体积为 9.0×10-23cm3,储氢后形成 LaNinH4.5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则 LaNin中 n ▲ (填数值);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 ▲ 9、 (12 分)将氧化铁还原为铁的技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炼铁高炉中发生的关键反应如下:- 3 -=====)(OCs)2g)(2gC39.5/1HkJmo 17246232FeFe若已知: 23(s)()eO()824.1/gSkJo根据上面三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 的燃烧热为 ▲ ;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CO(2)高炉内 被 还原为 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2FeFe(3)炼制 含铁 96℅的生铁所需焦炭的理论用量是 ▲ t.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t10、 (18 分) (1)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 450 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C)()(S22g3S190/HkJmol①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 23Ov和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② 在一个固定容积为 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0.20 和 半分钟后达2OolSm0.12ol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 mol,则 = ▲ 若继续通入18.0SO3()2 ;in1L则平衡 ▲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 、 “向逆反应方向”或20.4.molS和2ol“不” ) ,再次达到平衡后, ▲ ▲ 。)(3Snmlol(2)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 为原料合成尿素 ,反应的化学2C和NH)](NH[2C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23gCNHO(1))(系如下: CT/165 175 185 195K 111.9 74.1 50.6 34.8① ▲ 0 (填“>” 、 “<” 或“=” )②在 一 定 温 度 和 压 强 下 , 若 原 料 气 中 的 和 的 物 质 的 量 之 比 (氨 碳 比 )3NH2CO, 下 图 是 氨 碳 比 平 衡 转 化 率 的 关 系 。 随 着 增 大 而 增 大 的 原 因 是 xCnNH)O(23 2)(与x)(ax▲ 。(3)下图中的 B点处, 的平衡转化率为 ▲ 。3- 4 -11、 (10 分)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回答以下问题:(1)肼 分子可视为 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 (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42HN( 3N2NH种氮的氢化物。①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 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 .3 42H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1242422O(1)()3()O(g)-1038.7kJmolA若该反应中有 4 键断裂,则形成的 键有 ▲ .mol-N③肼能与硫酸反应形成 。 晶体类型与硫酸铵相同。则462S462的晶体内不存在 ▲ (填标号)462HSN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配位键 d 范德华力(2)图 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四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 2) ,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 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 ▲ (填标号) 。b c d a4CF4H4NOH2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8.B 9.C 10.C 11.B 12.B 13.D 14.C二、填空题8.(18分)(1)C<O<N 2 分 [Ar]3d 104S′ 2 分(2)SP 2 2分 平面三角形 2 分(3)2NA 2 分(4)1:5 3 分(5)5 2 分 0.083g/cm 3 3分9.(12 分) (1)282.98 3分/kJmol3分-28.9KJ/H)(CO)(CO(g)22gmol- 5 -(2) 3分23e2Fe()CO(g)F3()H-4.7KJ/ssCgmol(3) 0.31 3 分10.(18 分) (1) ① 3分 db② 3分 向正反应方向 2分 0.54 0.6 3 分06.(2) ①﹤ 2 分 ② 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2分 ③32℅ 3 分)H(3NC11.(10 分) (1)①三角锥形 2 分 2分 3Sp② 3 2 分 ③ 2分d(2) 2分- 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生物部分本试卷分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4 页。共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卷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遗传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某种群中若 A 的基因频率在一段时间后由 0.4 增加到 0.6,a 的基因频率由 0.6 下降到0.4,因为无新基因产生,可认为该种群没有进化B.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 12 条染色体,水稻的基因组有 13 条染色体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其实质是基因不能自由交流D.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二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是三个物种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皮肤表皮细胞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利用 O2,并非必需从组织液中获取②过氧化氢酶、载体、抗体、血浆蛋白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③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④人体内环境稳态具体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恒定不变⑤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⑥当血液的化学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生病⑦运动员进行铁人三项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⑧神经递质小泡存在于内环境中A.2 项 B.3 项 C.4 项 D.5 项3.甲型流感病毒(H 1N1)是一种 RNA 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4.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所示。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可能生长情况如下图二所示。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 I~Ⅲ中幼苗的形态依次是- 2 -A.④①⑤ B.④②⑤ C.④①③ D.①⑤③5.下图是人体内某激素进行调节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在成分上都含有 C、H、OB.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两层膜并作用于核内 DNAC.该激素不直接参与新陈代谢D.该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能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6.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下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虚线表示海水中硅酸盐的浓度 μmol/ml。图中 a 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b 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 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的培养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 图中曲线②表示针杆藻的生长情况B.星杆藻的生长情况对硅酸盐的依赖程度更高C.单独培养针杆藻种群密度将不断增大D.相同条件下单独培养两种硅藻,星杆藻的 K 值更小7.下列有关右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 M 表示基因多样性,a~d 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 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是 b B.若 M 表示物种丰富度,a~d 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一般为 a→c→d→bC.若 M 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a~d 表示四种生物,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b 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若 M 表示种群密度,a~d 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 b 种群- 3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8.(14 分)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改善水稻的遗传性状是育种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表示水稻育种的一些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矮秆易感稻瘟病(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 1自交产生 F2,F 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水稻,可选图中▲(填数字)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⑺途径的常用方法是▲。(3)科学工作者欲培育能产生人体蛋白的水稻新品种,应该选择图中▲(填数字)表示的途径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的过程: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该育种方式所遵循的原理为▲。(4)图中▲(填数字)所表示的育种途径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9.(16 分)下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 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物质 b 表示▲,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2)c 控制 d 形成的过程一定消耗的有机物是▲,d 控制 e 形成的过程称为▲(3)寒冷时甲通过分泌 a 促进乙释放b,进一步促进丙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对▲(填图中标号)的活动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机制属于▲调节。(4)在体温调节中枢的突触中,信号转换的一般方式是▲。10.(14 分)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图 1 和图 2 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上的受体结合。在图 1 中,当某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 4 -引起 Na+ 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从而产生兴奋。而在图 2 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 Cl- 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2)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 GABA 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 GABA 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其原因:▲。(3)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4)一个神经元可接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综合症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相关递质的释放量异常引起的(见下图)。请提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至少写出两点) ▲。11.(14 分)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根据右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只/m 2。样方编号 1 2 3 4 5 6样方面积(m 2) 1 1 1 1 1 1田螺数量(只) 15 18 15 19 15 14(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图中曲线▲(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 A、B、C 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生物参考答案1~7:CACCBAD8.(14 分)(1)、3/4(2 分) (2)、(5)(7)(8) (2 分) 花药离体培养(2 分)- 5 -(3)、(3)(4) (2 分) 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或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2分)基因重组(2 分)(4)、(1)(2) (2 分)9.(16 分)(1)、下丘脑(2 分) 促甲状腺激素(2 分) 糖蛋白(或蛋白质)(2 分)(2)、ATP 和四种核糖核苷酸(2 分) 翻译(2 分)(3)、甲、乙(2 分) (负)反馈(2 分)(4)、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 分)10.(14 分)(1)、突触小泡(2 分) 后膜(2 分) 外负内正(2 分) 动作电位(2 分) (2)、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 GABA 分解速率降低(2 分) (3)、抑制性突触(2 分) (4)、促进多巴胺释放;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补充多巴胺递质拟似剂(2 分)11.(14 分) (1)、随机取样(2 分) 16(2 分)(2)、Ⅰ (2 分) B(2 分) (3)、农药(2 分) 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2 分) 无机物(2 分) - 1 -ABAEADCACAFA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数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 42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8分)两部分。考试时间为 60分钟。满分为 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机读卡上。2、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如 需 改 动 , 用 橡 皮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卷 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 7分,共 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是一块带有圆形空洞和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的是2、把一根木棍随机的切断,则较短部分长度不到较长部分长度一半的概率是A. B. C. D. 14332523、已知椭圆 (a>b>0)的左顶点为(-5,0) ,右焦点 F为(4,0),M 为椭圆上一12yax点,则点 M到点 F的距离和它到直线 的距离的比值为425:xlA. B. C.1 D. 3234544.已知△ ABC的斜二测直观图是边长为 2的等边△A1B1C1,那么原△ ABC的面积为A.2 B. 6 3C.2 D.3 65、如图所示,正方形 ABCD的面积为 1;E 和 F分别是 AB和 BC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面O1C1B1xy- 2 -积是A. B. 2132C. D. 4356. 如果直线 与圆 交于 M,N两点,且 M,N关于直线 1kxy 042mykx对称;动点 P(a,b)在不等式组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及其边界上0x y运动,则点 A(1,2)与点 P连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A. ,21B. ,C. ,21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8分)注意事项:1、请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二、填空题(每题 7分,共 28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内横线上)。7.甲乙两人下中国象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 ,乙不输的概率是 ,则乙获胜的概率 ▲ 21658、已知椭圆 E: (a>b>0)的右焦点 F(3.0) ,过点 F的直线与椭圆 E相交于12yaxA,B 两点,若 AB的中点坐标为(1,-1) ,则 E的方程 ▲ - 3 -9、已知 点在 ABC内,且满足 设 的面积依PACP41B3PCAB△△△ ,,次为 ;则 ﹕ ﹕ = ▲ 321,S12S10、在棱长为 1的正方体,作一个内切大球 ,再在一个角顶内作一个小球 ,使它与大1O2O球 外切,同时与正方体的三个面都相切。那么球 的表面积 ▲ 1O2三、解答题(每题 15分,共 3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文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1、已知动点 在椭圆 上运动;),(yx)0(12bayx(1)求点 的轨迹 C的方程 ,▲(2)若把轨迹 C的方程改写成 ,且在 内 有最大值,求离)(xfy)32,0()(xfy心率 的取值范围。e▲12、在直角梯形 ABCD中,ADBC , 22BCAD, 90ABC(如图1) .把 ABD沿 翻折,使得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如图 2),取 BD中点M,BC 中点 N,P、 Q分别为线 段 AB与 DN上一点,使得 ()NQPR。令 PQ与 BD和 AN所成的角分别为 和 。12求证:对任意 ,总存在实数 ,使得 12sini均存在一个不变的最大值。,0并求出此最大值和取得最大值时 与 的关系。▲NMB CDAPQ图(3)- 4 -NMB CDAPQR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1.B 2.C 3. D 4.A 5. B 6. C 2、填空题:7. 8. 9. 3:5:4 10. 311982yx )347(三、解答题11.解: (1)令 则 代入椭圆方程,得 ,整,,xyst ,,22tsx12bsta理得 从而求得点 C的轨迹方程为 (7分)2satb 22xyb(2)由于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从而知 , 22abxbya23a即 所以离心率 e的取值范围是 9812e 1,312. 解:在 BN线段取点 R使得 ()NQAPRBD从而易得 //PN且, 12=且另一方面,易证 ,M,从而 A。 =2//ABDBNPPRQD且 且从而有 22121+=sini2sini()当且仅当 12si,即 1时取得最大值。 (7 分)此时有 PRQ,又 2 1cos2cos11BANMNAAN  1BDD21cs2coscos2in2PRQ- 4 -………15分- 1 -四川某重点高中高二测试试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至 4 页。共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注意事项:1、答 第 Ⅰ 卷 前 ,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 考 试 科 目 用 铅 笔 涂 写 在机 读 答 题 卡 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第Ⅰ卷共 7 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一、选择题(共 7 题,每题 6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且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5、如图所示,一闭合直角三角形线框以速度 v 匀速穿过匀强磁场区域.从 BC 边进入磁场区开始计时,到 A 点离开磁场区止的过程中,线框内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是如图所示中的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平行板电容器两金属板水平放置,S 闭合后,两板间有一带电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 为灵敏电流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上移动,则油滴仍然静止,G 中有 a→ b 的电流B.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下移动,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中有 b→ a 的电流C.若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向上移动,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中有 b→ a 的电流D.若将 S 断开,则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G 中无电流17、光滑水平面上固定放置两个等量正电 荷,其连线中垂线上有 A、B、C 三点,如图甲 所示,一个质量 的小物块自 C 点1.0mKg 由静止释放,小物块带电荷量 q=2C,其运动 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 B 点为整条图vt 线切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 , 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B 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 2/EVmB.由 C 点到 A 点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C.由 C 点到 A 点,电势逐渐升高- 2 -D.B、A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8.25BAUV18、如图所示,两平行、正对金属板水平放置,使上面金属板带上一定量正电荷,下面金属板带上等量的负电荷,再在它们之间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沿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从两金属板左端中央射入后向上偏转.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若仍按上述方式将带电粒子射入两板间,为使其向下偏转,下列措施中一定不可行的是A.仅增大带电粒子射入时的速度B.仅减小粒子所带电荷量C.仅增大两金属板所带的电荷量D.仅改变粒子的电性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其下端连接一个定值电阻 R,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向上,金属棒 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当 ab 棒达到稳定状态时,速度为 v,电阻 R 上消耗的功率为 P,导轨和导体棒电阻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导体棒的 a 端比 b 端电势低 B.ab 棒在达到稳定状态前做匀加速运动 C.若磁感应强度增大为原来的 2 倍,其他条件不变,则 ab 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速度将变为原来的一半 D.若换成一根质量为原来 2 倍的导体棒,其他条件不变,则导体棒下滑到稳定状态时 R的功率将变为原来的 4 倍20、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有一匀强电场,板长为 L,在板右端 L 处有一竖直放置的光屏 M,一带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 的质点从两板中央射入板间,最后垂直打在 M 屏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 mg/q B.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为 2mg/qC.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和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相等D.质点在板间的运动时间大于它从板的右端运动到光屏的时间21、如图甲所示,某空间存在着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场沿水平方向,磁场中有 、 两个AB物块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 带正电,物块 不带电且表面绝缘,在AB时刻,水平恒力 作用在物块 上,物块 、 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相同的运动,在0tFB物块 A、 一起运动的过程中,从开始运动计时,图乙反映的可能是 BA.物块 所受洛伦兹力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tB.物块 对物块 的摩擦力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C.物块 对物块 的压力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D.物块 对地面压力大小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t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注意事项:1、 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第 Ⅱ 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 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 “▲” 的地方,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二、实验题(按题中要求作答,并写在答卷相应位置)8、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1)(6 分)①下述关于用多用表欧姆挡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3 -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源断开D.测量完毕后,应将选档开关旋至直流电压最高档或 OFF 档②某同学为了测定一只电阻的阻值,采用了如下方法:用多用电表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 4 个倍率:分别为×1 k、×100 、×10、×1,该同学选择 ×100 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大(指针位置如右图中虚线所示).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请你补充完整下列依次应该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a. ▲ ;b.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 0Ω 处;c.重新测量并读数,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测量结果是 ▲ ;⑵(8 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1.5V,内阻 1.0Ω 左右)B.电流表 A1(量程 0—3m A,最小刻度 0.1mA,内阻忽略不计)C.电流表 A2(量程 0—0.6A,最小刻度 0.02A,内阻忽略不计)D.滑动变阻器 R1(0—20Ω,10 A) E.滑动变阻器 R2(0—200Ω,l A)F.定值电阻 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①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a) 、 (b)两个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 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图乙为该同学根据①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电流表 A1和电流表A2分别测得多组 和 ,并画出 - 图线,则由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 ▲ V,内1I21I2阻 r= ▲ Ω。三、解答题(本题共 3 个小题,共 44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9、 (12 分)轻质细线吊着一质量为m=0.64kg、边长为 L=0.8m 的单匝正方形线圈 abcd,线圈总电阻为 R=1Ω。边长为d=0.4m 的正方形磁场区域对称分布在线圈下边的两侧,如图(甲)所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从 t=0 开始经 t0时间细线开始松驰,取 g=10m/s2。求: (1)线圈 abcd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和电功率 P; (2)求 t0的值。 ▲- 4 -10、 (15 分)如图所示,圆形匀强磁场半径 R=4cm,磁感应强度 B2=10-2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其上方有一对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M、N,间距为 d=2cm,N 板中央开有小孔 S。小孔位于圆心 O 的正上方,S 与 O 的连线交磁场边界于 A。SA=2cm,两金属板通过导线与宽度为 L1=0.5m 的金属导轨相连,导轨处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 B1=1T。有一长为 L2=1m 的导体棒放在导轨上,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与导轨垂直。现对导体棒施一力 F,使导体棒以 v1=8m/s 匀速向右运动。有一比荷 的粒子(不计重力)C/kg705mq从 M 板处由静止释放,经过小孔 S,沿 SA 进入圆形磁场, (计算时取 π=3) 。求:(1)导体棒两端的电压; (2)M、N 之间场强的大小和方向;(3)粒子在离开磁场前运动的总时间▲11、 (17 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坐标系 xOy 的第一象限,有垂直 xOy 面向外的水平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大小分别为 B 和 E;第四象限有垂直 xOy 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电场,大小也为 E;第三象限内有一绝缘光滑竖直放置的半径为 R 的半圆轨道,轨道最高点与坐标原点 O 相切,最低点与绝缘光滑水平面相切于 N.一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从 y 轴上( y0)的 P 点沿 x 轴正方向进入第一象限后做圆周运动,恰好通过坐标原点O,且水平切入半圆轨道并沿轨道内侧运动,过 N 点水平进入第四象限,并在电场中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1)判断小球的带电性质并求出其所带电荷量;(2)P 点距坐标原点 O 的距离至少为多少;(3)若该小球以满足(2)中 OP 最小值的位置和对应速度进入第一象限,通过 N 点开始计时,经时间 t=2 小球距坐标原点 O 的距离 s 为多少。Rg▲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1.A 2.C 3.D 4.B 5.D 6.BC 7.CD二、填空题:8. (14 分)(1)①C(2 分)②换用×10 的倍率档 (2 分) 120 Ω(2 分)⑵①b (2 分) D (2 分) ②1.46(±0.02) V (2 分) 0.85( 0.03) (2 分)三、解答题9. (12 分) (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 分) (1 分)tE21dB由乙图得- 5 -(1 分)sTtB/5解得:E=0.4V(1 分)(1 分)REP2得 P=0.16W(1 分)(2)在 t0时刻 (2 分)BIdmg(1 分)REI(2 分)051t解得: (1 分)st6010.(15 分)(1)导体棒两端的电压为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U= B1 L2 v1=8V(2 分)(2) M、 N 之间的电压应为导体棒在导轨之间那部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UMN= B1 L1 v1=4V(2 分)M、 N 之间场强的大小 E=UMN/d=200V/m(2 分)由右手定则可知 M 带正电,电场方向竖直向下(1 分)(3)粒子在电场中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a=qE/m=1×1010m/s2(1 分)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及离开电场时的速度为d= (1 分)21t得 t1=2×10-6sv=at=2×104m/s(1 分)粒子从 S 到 A 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时间为t2= / v=1×10-6s(1 分)粒子在匀强磁场 B2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qvB2=mv2/r,得r=mv/qB2=4cm(1 分)如图所示,tan θ=R/r =1,解得 θ= 45°(1 分)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2π m/qB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3=T/4=3×10-6s(1 分)所以粒子运动总时间为t= t1+ t2+ t3=6×10-6s(1 分)11.(17 分)(1)小球进入第一象限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后,在垂直磁场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说明重力与电场力平衡,qE=mg(2 分)OAO1θ- 6 -得 q= (1 分)mgE小球带正电(1 分)(2)小球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 v、轨道半径为 r.有:qvB=m (2 分)v2r小球恰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并沿轨道运动,有:mg=m (2 分)v2RPO 的最小距离为:y=2r= .(2 分)2mRgqB(3)小球由 O 运动到 N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mg·2R+ mv2= mv (2 分)12 12 2N小球从 N 点进入电场区域后,在 x 轴方向以速度 vN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沿 x 轴方向有:x=v Nt(1 分)沿电场方向有:z= at2(1 分)12a= =g(1 分)qEmt 时刻小球距 O 点:s= =2 R.(2 分)x2+ z2+ (2R)2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